中国之于上合意味着啥?
作者: 虚声
来源:虚声(公众号ID:lxlong20)
已获授权转载
这次上合峰会在天津召开。作为东道主,天津真的是尽心尽力。
从大的方面看,整个城市焕然一新。从年初到现在,不停地翻新市容,很多原本坑坑洼洼的道路都光洁了。以至于网上流传着一句话:天津始建于公元1404年,重建于公元2025年。
从小的方面看,近期很多细节都在为峰会让路。街道上交警和志愿者随处可见;海河两岸能亮的灯,都亮起来了;夜晚市中心的拥挤程度已经超过了节假日。这几天就连私立幼儿园都放假了。
天津的态度,既体现了城市本身希望借助峰会推动一波发展,也体现了中国作为峰会东道主的态度。
那么聊聊今天这个话题,中国之于上合意味着啥?
时间回到29年前的1996年4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首脑在上海会晤,签署了《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奠定了五国合作的基础;并决定每年举行一次会晤。那时候的国际社会没有太在意这些,因为当时的中国正在韬光养晦,琢磨着如何把人口生育率降下来,如何招商引资建更多的血汗工厂;那时候的俄罗斯在叶利钦的领导下,想着如何讨好西方,看着满大街的醉鬼发愁。
5年后的2001年,上合在上海成立。在五国的基础上,乌兹别克斯坦也加入进来,组成了6个原始成员国;相当于中俄加上中亚四国(中亚六国中,阿富汗当时在动荡,土库曼斯坦是中立国)。那时刚诞生的上合,在国际层面也没有引发太多关注。因为当时中国刚加入WTO,想着把生产和贸易搞好,继续韬光养晦;俄罗斯虽然普京上台了,但仍想着与西方搞好关系。
尽管如此,上合的诞生也是意义非凡,意味着中俄两个世界级大国再次相向而行。冷战时代的中苏关系,其实非常复杂。最初中苏是联盟关系,双方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自认为肩负着解放全人类的任务。基于这个认知,双方联手支持朝鲜,让不可一世的美帝及其盟友在朝鲜半岛吃瘪(那场战争除参与国之外,获利最大的就是日本,以二战战败国的身份实现了经济层面前所未有的崛起)。但是很遗憾,中苏最后闹崩了。根源在于,东斯拉夫人的政治智慧不够,试图把大国沙文主义那一套向中国推销。中苏关系闹崩之后,苏联走了一系列错棋,最后把自己弄解体了。继承苏联衣钵的俄罗斯,虽然仍然想和西方搞好关系,但也逐渐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上合的成立,宏观上算是中俄在修正中苏对抗的恶果。
当然,上合成员国内部并不太平,乌兹别克斯坦与吉尔吉斯坦的边界冲突时有发生。但也正因为双方都是上合成员,争端都没有扩大化。原因其实有中俄两国在后面,出了事就调停一下。所有影响力巨大的国际组织,都在“不太平”中壮大。北约、欧盟等,发展过程中都遭遇过诸多风波。
随着时间的发展,上合成员国的分歧并没有平息,反而加大了。因为俄罗斯把印度拉进了上合。既然印度进来了,那巴基斯坦也要进来。作为地球村著名搅屎棍,印度继承了前宗主国大英帝国的搞事能力,所到之处基本都是鸡飞狗跳。再加上印度自视甚高,和美国、俄罗斯、欧洲列强关系都不错,便经常找中国碰瓷。印巴关系也是一团乱麻。有段时间,上合被印度折腾得乱哄哄的。幸亏中国政治底蕴深厚,要不然上合都可能被印度折腾散了。
上合之所以能在波折中前进,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在不停地发展壮大自身,并且表现出了与之匹配的力量。20年前,美国并没有把中国看得太重,轰炸驻南联盟大使馆、南海撞机都干得出来;如今已经把中国列为头号博弈对手,更多的是关税战、贸易战与口水战,反而不会干那种鲁莽的事儿了。
与之对应的是,印度现在反而消停了一些。这次天津上合,印度表现得很配合,莫迪早早就宣布亲自参加。因为印度被美国轻慢了,莫迪被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伤了玻璃心。按道理说,印度这些年字面数据发展得也不错,为啥没有换取美国尊重呢?同样是穷的时候,中国能在朝鲜真刀真枪地抵抗美国;印度面对中国时却表现得很菜。即便发展了之后,现在印度的纸面实力远胜巴基斯坦,却在最近的印巴冲突中吃瘪。归根到底,菜是原罪。因为太菜,美国认为没必要把印度捧得太高。因为太菜,印度也不好意思继续在中国面前太折腾。
归根到底,现实世界还是讲究实力为尊。这种实力,一方面是纸面数据,另一方面是表现出来的实际战斗力。所以上合走到现在,中国是真正意义上的核心与灵魂。如果没有中国,上合大概率走不到现在。
最终上合能走到哪一步,取决于中国发展到什么维度。如果中国完成最终的崛起复兴,那么上合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东方力量。如果中国完成崛起复兴,而美国又没落的话,那么上合会成为地球村的主导力量之一。
最后再说几句举办这次峰会的天津,在近现代史上也很有特色。
天津的底蕴中,既有传统的大陆文化(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北侧)、运河文化(京杭大运河重要节点)、大河文化(海河文化),又有现代的海滨文化(位于渤海湾),包容性还不错,很适合发展经济。但是过去十年,天津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从整个中国经济版图看,现在南北经济已经失衡,整个北方只有北京支撑着。北京的定位是政治、科技、创新、文化和消费中心,不可能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经济中心。
如果南北经济失衡的现象继续恶化,对中国的长治久安不利。北方除了北京之外,适合重新搞经济的城市也就天津、青岛、郑州几个城市。如果天津的经济能重新强劲起来,对北方和整个中国经济的平衡,都是一个巨大的利好。天津已经错失了十年,希望峰会之后争取亡羊补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