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天皇制,日本军国主义僵尸在等待复活!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09-01 14:08:06 围观 : 评论

原创: 后沙
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
已获转载授权

这段时间,日本政府和媒体对于网络上出现的“侮辱裕仁”一事极为敏感,不断炒作“天皇被侮辱”的话题,以此刺激和煽动日本人情绪。
虽然人们总说日本是无条件投降,但日本在接受《波茨坦公告》之前,就已经设下了条件--保留天皇制。
美军为了一己之私(排斥苏联、中国、英国军队,单独驻军日本),同意保留天皇制,从而使裕仁逃过了东京大审判。
裕仁就成了美军统治日本的工具,被美国宪兵牵来牵去,牵去学校、去工厂、去医院视察……
对于日本人来说,既然天皇都被美军驯服,那么美国就是日本的主人。
而日本当局由于天皇制得到保留,对美国感激涕零。
图片

1964年,裕仁和内阁向美国李梅将军颁发了最高勋章“一等旭日大绶章”。

李梅获得勋章,代表日本完全接受美军曾对日本做过的一切,包括“李梅烧烤”。

但从今天来看,这只是日本麻痹美国的一种手段。这十几年来,日本外务省耗费巨资,将日本塑造成了“二战受害者”,就差没有要求美国就两颗原子弹向日本道歉。

天皇制是否有必要废除,则不再被讨论。

天皇制对日本有多重要?

明治维新之前,天皇住在京都,他只是神道教的一个偶像。

德川幕府住在江户(东京),掌握着政权,

1853年,美国海军将军佩里率舰来日,迫使幕府开放了国禁(黑船事件)

当时,美国和英国以为日本天皇就是中国的皇帝,条约应当与天皇签署,结果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

后来的条约都是跟幕府签订的,1859年,英国首任驻日本公使阿礼国爵士就是住在了江户。

日本将位于京都和江户之间的神奈川划给英美当租界,但是日本各地的大名(诸侯)去拜见幕府时,经常因为看到神奈川被洋人占领而发怒,流血冲突不断(主要是用武士刀砍死为洋人效力的日本仆佣)

英美就同意将租界外移到神奈川东南方向附近的一个渔村,这个地方就是横滨。

一些日本精英已经看到了问题所在,如果要保护自己的利益,就必须建立中央集权,结束松散的政治结构。

否则,由于各藩势力强大,日本连税收都无法统一。

以高杉晋作,坂本龙马为代表的武士集团,开始推动中央集权。

要打垮幕府,就需要一个能凝聚人心并且高大上的口号,那就是“王政复古”(称日本古代是由天皇统治的)

1867年,14岁的明治在江户登基。萨摩藩和长州藩结盟打败了德川庆喜,要他“奉还大政”。

1868年1月,联军与幕府军大战于鸟羽、伏见,幕府溃败。“王政复古”成功,进行明治维新,核心就是建立天皇制。

各藩向天皇让渡权力,使天皇与政权有了紧密联系--政教合一。

有些中国学者动不动就说明治维新是“民主战胜了专制”,所以日本超过了中国。

实际上恰恰相反,明治维新最大的成果就是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

而大清王朝的中央集权正在走向崩溃,更可怕的是,中国在清朝灭亡之后的几十年时间内都无法恢复中央集权,不是军阀割据,就是南北对立,直到新中国建立。

明治维新是一个渐进的中央集权建立过程:

1868年10月,制定“藩治职制”,将藩主家政和藩政分开,藩成了公职机关。

1869年6月,“版籍奉还”,将土地所有权转移到天皇手中。

1871年8月29日,实行“废藩置县”。

至此,幕府体制彻底瓦解,大政奉还,日本中央集权初步建立。

剩下的麻烦就是旧武士阶层,藩没了,他们连吃饭都成问题,1877年西乡隆盛发起武士叛乱--西南之战。

西南之战结束后,日本的无主武士还有150多万人,如果不给出路,肯定还会造反。

他们最好的出路就是充当日本海外征战的工具,明治政权就对他们进行了洗脑,让他们心甘情愿为天皇去死。

后来的皇民、皇军也是这么洗脑的。

明治维新,日本除了完成土地改革、税制统一、货币统一之外,还做这些工作:

法律上承认士农工商平等,不再歧视商人

废止封建服饰

树立神道教至高地位

改革历法

贱民可以拥有姓(随意,甚至有姓肛门的、姓我孙子的、姓上床的……)

输入西洋思想和技术

就业自由

以上种种改变能得到落实,根源在于中央集权的建立,跟民主毫无关系。

但日本那时仍然是个穷国,1879年,日本国立银行共153家,资金总额为3773万日元(一日元相当于一个墨西哥鹰洋)

但甲午战争,中国赔给日本多少钱?2亿两白银,还割让了台湾和澎湖。

尝到甜头的日本,不想侵吞整个中国才怪。日本对中国发起侵略战争就是赌博,赌赢了,盆满钵满;赌输了,伺机再来。

因为中国人很善良,日本人也知道。

比如1923年关东大地震,中国报纸号召中国人“放下甲午之恨”,全力援助日本,日本得到的各种援助,第一时间都是来自中国。

1931年,日本人来给中国报恩了。

日本深知中央集权的极端重要性,它在中国可以同时支持清廷和孙中山、也可以同时支持北洋和革命军、也可以支持各路军阀。

只要中国没有一个真正的中央政权,日本就可以包赚不赔。

各路日本武装,是在1882年变成皇军的。

欠下亚洲人民累累血债的皇军,它的总头子是谁?还用说吗?

图片

日本建立的国民意识形态,如万世一系、七生报国、八纮一宇,都是围绕着巩固天皇制而不断得到强化的。

天皇被确立为国家元首、宗教领袖、军队大元帅,都是在明治时代完成。

它跟欧洲的君主立宪制是不一样的。

美国当时不是不知道天皇制的危害性,美国占领军要求日本废除神道教时,就使用了“国体邪教”概念(Kokutai Cult)

即“Japan’s emperor-state-centered cult of ultranationalism and militarism”(以天皇制为中心的超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邪教体制)

神道教精神领袖就是天皇,美国必须在保留天皇制的同时,去掉天皇的神格。

1945年9月27日,麦克阿瑟和裕仁合影。

为了避免这张照片被公开,日本进行了挣扎。

9月28日,《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都拒绝刊发合影照。

他们的理由是:一、天皇是神,从不与凡人单独合影;二、天皇比麦克阿瑟矮一截头,有大不敬之嫌。

美国强行命令发表,《读卖新闻》社长正力松太郎被逮捕,列为战犯。

《朝日新闻》社长村山长举免职,《每日新闻》社长高石真五郎“退休”。

1946年1月,盟军发布”公职追放令“,开除了三百多名原日本媒体人。

日本媒体什么能发,什么不能发,必须遵从美国旨意。

表面上日本媒体服服帖帖,但却在夹带私货--美化天皇,用演歌、茶道、花道、武士道等元素来暗示神道教和天皇制的合理性。

经过日本舆论的潜移默化,连中国也有不少人相信了这种说辞:

天皇没有政治权利,只是一个摆设或吉祥物。

那你是太小看天皇制了,准确的说,应当是“天皇被剥夺政治权利。”

1946年10月4日,日本《和平宪法》颁布时就规定,天皇“丧失了政治权利”。所谓丧失就是被剥夺,而“没有”显然是误导。

对于《和平宪法》词汇的使用,美国人是相当较真的。

有人可能会问这有什么区别吗?

举个例子,男人没有性功能,跟男人丁丁被割掉是两回事。日本人现在很想把丁丁接上。

图片
对于战败投降,日本只强调“终战”,所有与投降有关的纪念活动,都以“终战”为名。
鬼子心里还是不服,所谓反思,只不过在反思“我怎么战败了?”

再说说靖国神社,西乡隆盛战败自杀后,并没有进入靖国神社。

由于他是反对天皇制的,所以不能进入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供奉的是都是效忠天皇,为天皇而死的鬼。

甲级战犯为什么会进入靖国神社?

因为日本人认为他们是替天皇去死的,使得裕仁逃过了罪责。

所谓靖国神社供奉的都是“为日本而死的人”,是日本人编造的混淆视听的言论。

那些台籍日本兵为什么也会在靖国神社?因为他们是皇民并加了皇军,效忠于天皇。

说白了,靖国神社就是天皇制的产物。

日本政客年年去参拜,想干什么?

明显在为复活军国主义做准备,而要复活军国主义,就必须先完全恢复天皇制,因为现在的天皇制是“阉割版”的。

美国是有重大责任的,因为它明知日本是“国体邪教”却没有去铲除。

但我们也不指望美国负起责任,因为改造日本,我们必须自己来做。

绝不能让这具僵尸复活。



相关文章

  • 朝鲜的外交出访!
    朝鲜的外交出访!

    作者:印闲生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在参加阅兵的外国领导人名单中,金正恩是备受关注的一位。自2011年就任朝鲜领导人以来,金正恩只出访过10次,其中访华4次,访俄2次,访韩2次,访问新加坡和越南各1次——所有外访中没有多边场合,此次出席中国阅兵是第一次。时间上看,金正恩10次外访行程中有9次发生在2018年和2019年——当时特朗普和文在寅正积极解决朝核问题。一个有趣的现象,2018年朝鲜的5次外访顺序是“中国(首次出访)→韩国(板门店)→中国(距离上次会晤不到40天)...

    2025-09-01 14:08:09
  • 天皇制,日本军国主义僵尸在等待复活!
    天皇制,日本军国主义僵尸在等待复活!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这段时间,日本政府和媒体对于网络上出现的“侮辱裕仁”一事极为敏感,不断炒作“天皇被侮辱”的话题,以此刺激和煽动日本人情绪。虽然人们总说日本是无条件投降,但日本在接受《波茨坦公告》之前,就已经设下了条件--保留天皇制。美军为了一己之私(排斥苏联、中国、英国军队,单独驻军日本),同意保留天皇制,从而使裕仁逃过了东京大审判。裕仁就成了美军统治日本的工具,被美国宪兵牵来牵去,牵去学校、去工厂、去医院视察……对于日本人来说,既然天皇都被美军驯服,那么美国就是日本的主人。而...

    2025-09-01 14:08:06
  • 柯成兴:没有“全球北方”,世界还能发展吗?
    柯成兴:没有“全球北方”,世界还能发展吗?

    8月23日,以“重塑现代化:中国与全球南方”为主题的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第十二届国际会议在广州五山校区召开。此次会议邀请到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新加坡、印尼、泰国等国家的知名学者,通过跨领域、跨区域、跨文化的深入对话,就关系全球南方国家未来发展的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期间,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李嘉诚经济学教授柯成兴(Danny Quah)发表题为“没有‘全球北方 为什么它行之有效?因为有全球北方,这些发达国家有需求。所以生产国不用担心自己的产品卖不出去,我可以不断地做基建...

    2025-09-01 09:11:01
  • 俄罗斯总统普京乘机抵达天津,出席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
    俄罗斯总统普京乘机抵达天津,出席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

    今天(31日)上午,俄罗斯总统普京乘机抵达天津,出席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这也是普京总统继去年5月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后,再一次开启中国之行。俄罗斯是上海合作组织6个创始成员国之一。中俄两国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始终保持着紧密联系。在中俄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两国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成为动荡变革的当今世界最稳定、最成熟、最富战略内涵的一组大国关系。结束在天津的行程后,普京总统还将前往北京,出席中国人民抗...

    2025-09-01 09:10:57
  •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乘机抵达天津,出席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乘机抵达天津,出席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

    今天(31日)上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乘机抵达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将出席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的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土耳其是上合组织的对话伙伴。中土同为发展中大国、“全球南方”成员,在追求各自国家发展振兴、维护国际关系准则等方面拥有广泛共识。中国已成为土耳其第二大贸易伙伴和土耳其增长最快的国际游客来源市场。(总台央视记者 孙岩峰 李可婧)...

    2025-09-01 09:10:52
  • 赵华胜:上合组织非但没过时,反而作为一个地区合作机制更被需要了
    赵华胜:上合组织非但没过时,反而作为一个地区合作机制更被需要了

    Club点评:8月31日至9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第25次峰会在天津举行。北京对话特约专家、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赵华胜为北京对话独家撰文,以历史回顾与亲历见闻交织的笔触,勾勒出上合组织从“中苏边界谈判”起步,经“上海五国”机制,到2001年正式成立并不断发展的轨迹。文章以第一手视角展现峰会外交细节,串联出“上海精神”的生成与演进。回望25年,上合组织已由安全互信扩展到经济合作与全球治理,成长...

    2025-09-01 09:10:48
  • 安东·尼尔曼:日本援助乌克兰,全是自己的小心思
    安东·尼尔曼:日本援助乌克兰,全是自己的小心思

    8月,因为特朗普和普京、泽连斯基的会面,俄乌冲突似乎有那么一些和平的曙光出现,但很快这股热情就消退下去了,未来依旧扑朔迷离。在国内,乌克兰依旧困难重重。俄军不断攻击重要的能源设施,敖德萨州的天然气设施多次被炸,这使得乌克兰的能源系统更加脆弱。同时,基辅当局把更多预算用在军事上。另外,在外交上,乌克兰和日本签了一些经济合作文件,但具体怎么执行还不清楚。乌克兰与印度、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家在能源和政 8月11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与印度总理莫迪通话期间,敦促印度停止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然而两周后,根据《每日燃...

    2025-09-01 09:10:35
  • 第三场记者见面会将于明日上午举办,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出席
    第三场记者见面会将于明日上午举办,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出席

    8月31日晚,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网站发布关于9月2日上午举办第三场记者见面会的通知。9月2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将在梅地亚新闻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办第三场记者见面会,请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介绍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认识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出席代表:1.小林阳吉,日本籍八路军老战士小林清之子...

    2025-09-01 09:10:31
  • “AI争霸赛,中国这招比美国高明”
    “AI争霸赛,中国这招比美国高明”

    当地时间8月30日,美媒《华尔街日报》关注到了中美两国在AI领域的发展路径。报道称,美国正投入数十亿美元并消耗数千兆瓦能源,急于在AI的下一个进化飞跃中超越中国,一些人认为,这一飞跃如此巨大,以至于其威力将堪比原子弹,足以改变全球秩序。与此同时,中国正进行一场不同的竞赛,随着人们对AI泡沫的担忧日益加剧,中方正制定一项务实的替代方案,以应对硅谷对超级AI的追求。自近三年前OpenAI的ChatG 《华尔街日报》提到,不同的是,许多美国科技巨头坚信,能够超越人类的机器将彻底改变科学,开辟全新的研究领域,并改...

    2025-09-01 09:10:18
  • 英国大臣:美国欧盟都在和中国交流,我们却几乎没有接触
    英国大臣:美国欧盟都在和中国交流,我们却几乎没有接触

    据《日经新闻》8月30日报道,英国贸易政策国务大臣道格拉斯·亚历山大当天在日本表示,英国在工党政府领导下正谨慎寻求修复与中国的关系,前保守党政府时期英中关系从“黄金时代”跌入低谷,而英国如今希望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投资。亚历山大自2024年起担任贸易政策国务大臣。今年4月他访问了中国,近期也有其他工党政府部长前往访华。他告诉《日经亚洲》,这些外交努力“既正确也合理”。“我深感震惊的是,过去几年...

    2025-09-01 0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