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印闲生
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
在参加阅兵的外国领导人名单中,金正恩是备受关注的一位。自2011年就任朝鲜领导人以来,金正恩只出访过10次,其中访华4次,访俄2次,访韩2次,访问新加坡和越南各1次——所有外访中没有多边场合,此次出席中国阅兵是第一次。时间上看,金正恩10次外访行程中有9次发生在2018年和2019年——当时特朗普和文在寅正积极解决朝核问题。一个有趣的现象,2018年朝鲜的5次外访顺序是“中国(首次出访)→韩国(板门店)→中国(距离上次会晤不到40天)→新加坡(第一次金特会)→中国”,即每次外访前后均跟中方有会面。2020年之后,疫情因素叠加白宫易主,使得朝鲜对外交往一度陷入停滞,过去五年金正恩唯一一次出访是2023年去了俄罗斯东方航天发射场。至于说到朝鲜访问过的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过去十几年里也只来自蒙古、韩国、中国、俄罗斯和古巴等五个国家,跟金正恩外访的国家数量一样。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6月特朗普曾表示有意邀请金正恩到白宫,朝中社甚至宣称“金正恩接受了邀请”,只可惜后来不了了之。与其他国家相比,朝鲜的外交工作显得有些单调,但如果纵向对比看,金正恩时期的外交其实已经非常开放了。金正日执政十七年间一共就去过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国家,其中7次访华、3次访俄。金日成倒是比较活跃,在其执政的近半个世纪里几乎把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访问了一个遍,期间11次访华,10次访俄。但跟美国、新加坡等非社会主义国家打交道,以及踏上韩国土地,还数金正恩首创。说来有趣,这些跟金正恩实际交谈过的人对他评价都还不错。“我和金正恩相处得很好,他并不是一个宗教狂热分子,而是一个聪明人。如果存在分歧,也会与朝鲜解决分歧。”此前美媒报道称特朗普曾起草一封致金正恩的亲笔信,并试图转交,但遭朝鲜外交官拒收——自就职以来被捧上天的特朗普第一次感受到了求而不得的挫败感。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曾跟金正恩有过会谈,他是这样评价的:“金正恩是一名年轻自信的领导人,我认为他想要步入新的轨道,他希望有一番作为,所以才会与特朗普见面。”韩国前总统文在寅则在回忆录中详细记叙了跟金正恩的对话:“金正恩委员长反复强调,核武器是为了切实保障朝鲜的安全,完全没有使用的打算。如果朝鲜不拥核也能安全存活,何必承受如此多的制裁也要苦苦顶着核武器过日子?”文在寅表示,对于美国等国际社会不信任朝鲜的无核化意志,金正恩反反复复地吐露了郁闷的心情。他还称金正恩“思想开放、务实”,从不避讳朝鲜面临的问题,比如坦率承认朝鲜的道路和铁路状况“令人尴尬”。2020年6月,也就是首次金特会两周年之际,朝鲜外相发表了一段立场强硬的谈话:“韩国及其保护者美国寻求和平的希望已彻底消失在悲观噩梦之中,朝鲜已从与特朗普总统对话转为夯实国家核战争遏制力,以对付美国的长期性核战争威胁。”此番表态给特朗普第一任期的美、韩、朝对话彻底画上句号。回顾历史,“机遇”往往只发生在某个特定时期,双方一旦不能在该特定时期内做出开创性举动或重大妥协,那么机遇将稍纵即逝。2018年文在寅访问朝鲜期间,曾给金正恩展示过许多图表和视频,包括新的铁路和发电厂等,向他灌输一幅“为朝鲜半岛设想的新经济版图”——弃核条件下。介绍完之后,文在寅亲自把存有这些宏伟蓝图的U盘交给了金正恩。按照设想,朝鲜和韩国必须先在经济上实现一体化,才能在最终实现统一时不发生太多混乱。因此文在寅政府设想了一系列援助计划和重大工程,包括建设贯穿朝鲜半岛的铁路和石油天然气管道,一边扩大中韩、俄韩贸易,一边获取俄罗斯的能源供应。文在寅任内曾多次访问俄罗斯,当时欧美已经因克里米亚事件与普京关系趋冷。2018、2019年朝韩紧密接触的同时,鸭绿江对岸的中国丹东也迎来一波经济热潮——在“北方深圳”的宣传口号下,每当朝鲜有开放苗头,丹东房价就成了伺机而动的指标。2018年4月21日,金正恩在劳动党大会上宣布“(朝鲜将)停止核试验和洲际弹道导弹试射,集中一切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此番讲话直接点燃了丹东楼市。大家认为丹东将在未来的中朝、中韩贸易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潜力无限,届时许多对朝经济开发计划与投资项目都会在此选址。以现有铁路线计算,丹东距平壤仅220公里,距首尔也只有420公里,开通跨境铁路后物流将极其便利。由于2006年开始的联合国制裁,绝大多数国家都切断了与朝鲜的贸易,假如限制解开、文在寅的半岛经济蓝图真正落地,前景将十分富有想象力。鸭绿江畔的丹东明星楼盘新加坡城。“新加坡城”这个名字本身就让人浮想联翩,赋予无限遐想。2018年五一节前后,丹东新区房价暴涨,出现“一日一价”“一日几价”的行情,从每平方米人民币三四千涨到六七千元、七八千元。售楼处内出现许多来自沈阳、大连的车牌,甚至不乏来自北京、上海和浙江的客户。“就像现在说起2003年上海房价才每平米4000元一样,我可以说2018年的丹东房价也才4000。”有售楼处的人员表示,丹东房价跟一线城市差了数量级,外地客户买房时几乎不看价格,“像划菜单一样”。丹东口岸。根据2000年数据,中国、韩国与日本分别占朝鲜对外贸易的五分之一,只是随着半岛局势恶化,中朝贸易才成为绝对主导。在朝鲜改革开放热度最高的2018、2019年,为“北方深圳”概念买单的以外地人居多,因为丹东本地居民已经惯看了秋月春风。早在1992年,丹东就成立了一个国家级经济合作区,后来类似的大规划一个接一个,比如“中朝边境国际金融商贸中心”“现代化水陆口岸、物流枢纽及产业基地”等。2010年,新鸭绿江大桥附近的黄金坪和威化岛经济区开发项目正式签约,平壤官方将这两座岛屿宣传为“朝鲜的香港”……然而所有这一切都不了了之,渐渐地,丹东人开始对任何涉及朝鲜的开发概念产生免疫。中朝贸易目前仍高度依赖容量和载重有限的老桥,新桥只是中国一侧修好了,朝方的对接工程进展缓慢,近期据说又有启动迹象。自二战结束以来,东亚地区产生了许多“经济奇迹”,如:日本奇迹、汉江奇迹、中国奇迹等,于是人们想当然以为其他国家也可以复制这一过程。它并不是一种可供照搬的模式,而是特定时代、特定国家、特定条件下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