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磋商开始,今年第5次!
来源:大白话时事
微信号:xhdb66
开始今天文章之前,先对两则谣言做澄清。
一个是这两天有人传播谣言称:“李成钢没有参与马来西亚的中美经贸磋商”。
但今天马来西亚的中美经贸磋商现场视频画面出来了,是拍到了李成钢大步流星走入会场的画面。

所以,这直接辟谣了这则谣言。
比较可笑的是,美国财长贝森特22日在接受福克斯采访时,面对主持人造谣说贝森特如果觉得“对方”做法让他感到不满意,就会“解雇”捣乱谈判者。
但面对这样的谣言,贝森特没有直接澄清,反而在那得意洋洋的说自己只关心美国财政部的人事决定,嘴角的笑容都

显然贝森特也相信,因为他破防的“嘤嘤嘤”乱叫,就让我方换人的谣言。
这人也就一个草包,这么低级的谣言都能信。
我很期待今天贝森特见到李成钢时的表情。
我之前有澄清过,我方在10月20日发的公告,只是免去李成钢的旧职“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副部级)。
李成钢今年3月31日被任命为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正部级)兼副部长,就意味着“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已经空出来,只不过当时可能还没有确定好接替人选,所以就先空着。
新任常驻WTO代表,之前是“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今年7月免职,9月底到WTO履新,就已经确定接替李成钢常驻WTO代表的位置。现在只是走完流程,正式发个公告而已。
现在李成钢仍然还是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所以自然会参加中美经贸磋商。
另外,之前有人一看新闻稿说:“中方牵头人何立峰率团赴马来西亚与美方举行经贸磋商”,就在那造谣说我方换人了。
这些人连一些基本的情况都不了解,就炸呼呼的。
今年中美经贸磋商的牵头人都是何立峰,6年前是刘鹤。
李成钢作为“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是负责具体执行层面的。
只要李成钢还是“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就会参加中美经贸磋商。
贝森特连这都搞不清楚,就跑来跟我们谈判。
还有一个谣言是,前天某知名“全球策略分析师”传播一则谣言称我方“刚刚订购了126万吨美国大豆”,这则谣言通过他的影响力广泛传播,影响极坏。
不少人拿他当背书去传播这则谣言,但我去外面查了一圈,没看到任何关于这件事情的报道。
我只查到9月25日,纽约时报有一篇报道标题是《中国去年进口了126亿美元的美国大豆,但现在变成0》

那么大概率是有人把纽约时报的这个报道里的数字单位和时间偷梁换柱一下,就变成“刚刚购买了126万吨美国大豆”的谣言。
然后这位“首席策略分析师”没有去查证的情况下,就无脑传播了这则谣言,由此就能看出,此人毫无专业素养、毫无职业道德,在中美谈判之前去传播这样的谣言,影响很坏。
我方5月底之后,就基本没有进口美国大豆,整个9月份的进口量为0。

未来会不会进口,我是不知道,但起码现在是还没有进口,起码在中美谈判之前不会去进口。
至于谈判之后会不会进口,也取决于谈判结果。
对于这次谈判结果,明后天就会出来。
我这里通过其他一件事情,大家就可以自己思考谈判情况会具体如何。
8月29日,美国上诉法院裁定美国总统特朗普实施的大部分全球关税政策非法,并认为特朗普实施这些关税超越了其职权范围。
美国上诉法院同意在10月14日之前不执行该裁决,以便给予美政府向最高法院上诉的时间。
也就是这件事情最终要交给美国最高法院来裁定。
美国最高法院定于11月5日听取针对特朗普政府援引《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征收关税的法律挑战的辩论。
如果最高法院最终认定特朗普加征的关税为非法,那么美国政府可能需要向公司返还大部分关税款项。
据估计,到2025财年,关税上涨带来的净海关收入将达到1950亿美元,要让特朗普把吃到嘴的肉吐回去,那比杀了他还难受。
华尔街甚至就美国最高法院是否裁定特朗普关税为非法,开搞了个金融产品,其实就是对赌协议,是金融赌局。

这个交易是华尔街跟进口商进行的。
让进口商把未来可能获得的关税退款索赔权,以折扣价出售给投资者。
意思是,如果进口商把这个关税退款索赔权出售给投资者。
如果最高法院裁定特朗普关税非法,投资者就可以直接获得关税退款,获得几倍收益。
如果最高法院裁定特朗普关税合法,那么进口商就可以从投资者那里获得这个索赔权的出售资金,来弥补部分关税损失。
所以,买不买,取决于进口商觉得美国最高法院裁定特朗普关税非法的概率高不高。
从这个华尔街的“金融赌局”看,这事情还是有一些悬念。
最高法院可能在今年年底或2026年第一季度做出裁决。
这事情有可能还会拖一拖。
但问题在于,这种美国内部的不确定性,肯定会给特朗普的对外谈判,带来很大的影响。
比如,之前已经跟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日韩,一看特朗普关税都还不能确定合不合法,都开始口风有些变化。
特别是韩国,9月22日,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总统李在明接受采访时表示,韩方争取尽快与美方达成关税协议,但在韩美未签货币互换协议的情况下,韩方若按照美方要求以现金形式投资3500亿美元,韩国“将会面临类似1997年的金融危机”。
此前,韩国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双方同意将对等关税和汽车关税从25%降至15%,达到与日本和欧盟相同的水平。作为交换,韩国承诺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
在这3500亿美元中,韩国承诺投资1500亿美元用于促进造船业合作,其余2000亿美元将投资于韩国企业拥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包括半导体、充电电池、核电和生物技术。
韩国方面透露,对美投资主要以贷款和担保形式进行,预计直接投资约占总额的5%。韩国政府将其解释为促进美韩双边合作设立的“基金”。
但特朗普在9月25日则表示,韩国将以预付款的形式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
双方说法显然有较大出入。
针对特朗普的言论,韩国国家安保室室长魏圣洛在9月27日接受韩媒采访时反驳道:“我们无法拿出3500亿美元的现金。”
他坦言:“客观现实地说,这不是韩国能够承受的水平。”
其实我感觉欧美日韩之前许诺特朗普的巨额投资,更多也只是想拖一拖,先画饼满足特朗普,都还没有想好怎么执行,原因就是想拖到美国最高法院看能不能裁定特朗普关税非法。
如果美国最高法院裁定特朗普关税非法,那这些贸易谈判就自然都不作数了。
不过,欧美日韩也忽略一个问题,特朗普之所以着急跟这些国家达成这些明显画饼充饥的贸易协议,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赢学宣传需要,另外一方面也是要拿这些巨额投资来要挟美国最高法院。
特朗普意思是,如果最高法院敢裁定他特朗普加的关税非法,不但要退还上千亿美元的关税,而且这些动辄几千亿美元,合计上万亿美元的巨额协议就都泡汤了,那这些本来就不可能到手的钱“损失”掉了,特朗普就可以全甩锅给美国最高法院了,从而给美国最高法院施压。
不管美国最高法院最后会做出什么样的裁决,至少现在这是一个不确定性。
那么这样一个不确定性悬着,指望中美很快就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协议,是不太可能的。
要不然,像欧美日韩这样前脚刚和特朗普达成协议,后脚特朗普关税就被最高法院裁定为非法,那达成的协议就妥妥成了小丑了。
当然,这不妨碍特朗普可能会到处嚷嚷达成协议,正如之前在英国伦敦的中美经贸磋商,双方只是达成一个框架,特朗普就嚷嚷着达成协议。
这是特朗普的赢学宣传需要,实际结果如何,想必过去这半年大家也都看得很清楚了。
其实过去半年,双方的5次经贸磋商,都还停留在虚空领域。
这次仍然可能也只是双方继续在虚空领域的调整。
之前美国虚空造牌,我方虚空反制。
现在双方调整的,都还只是虚空筹码,还没有真正从虚空领域里出来,进入到真正的贸易协议的谈判里,真正的贸易协议是类似于2020年1月的第一阶段协议,现在距离这样的协议,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