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这么多信号,欧洲会跟我们摊牌吗?
原创: 尹国明
来源微信公众号:明人明察
已获转载授权
就在中美聚焦在马来西亚举行的新一轮贸易谈判,特朗普也开启了亚洲之行的这两天,欧洲方面也有了大动作。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14国和乌克兰,再加上欧盟和欧洲理事会等组织机构共17方,共同发表了一个联合声明,主要内容有三条:1、支持立即俄乌停火,并以现有接触线为谈判的起点。2、坚持国际边界不得以武力改变的原则。3、利用俄罗斯已冻结的主权资产,确保乌克兰(重建)获得所需的资源。
这份声明的发起方,没有美国。

美国的这些主要传统盟友,抛开美国搞出这么一份声明,会对东大带来什么影响呢?
在这份声明发布之前,美国的特朗普政府急于在乌克兰问题上进行战略止损,为促成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特普会谈,不惜给泽连斯基施压,一是要求乌克兰同意以现有的接触线与俄罗斯实现立即停火,二是还要求乌克兰在俄罗斯控制区的归属问题上,做出让步。泽连斯基同意了美国建议的第一条,但是拒绝同意第二条,惹得特朗普对小泽都爆了粗口。美国与俄罗斯的沟通也遇到了困难,根据路透社的报道,俄罗斯方面要求乌克兰军队放弃顿巴斯地区、放弃加入北约以及阻止西方军队入驻,俄罗斯愿意在领土问题上作出一定让步,移交部分俄军控制的地区。美国与俄乌领导人沟通之后,宣布取消原定的特普会谈。
小泽的美国之行被搞得灰头土脸之后,回到欧洲寻找温暖,搞出了这么一个联合声明。
看这个联合声明第一条,对比小泽以前的强硬表态,就知道乌克兰再次确认,同意以现有的接触线实现军事停火,说明乌克兰在俄乌战场的形势很不乐观。
在14国联合声明公开发布之后,俄军的总参谋长也发表了一个声明,要点如下:
1、俄中央军团已完成对红军城和迪米特罗夫地区敌军的包围;
2、俄军在此包围圈中围困了乌军31个营;
3、在俄西部军团作战方向上,库皮扬斯克已被包围,扬波尔的解放行动接近尾声;
4、俄北部军团已解放沃尔昌斯克市超70%的区域;
5、俄东部军团在扎波罗热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展开攻势,已解放6个居民点。
这些很可能还不是乌克兰面对压力的全部。俄罗斯某频道管理员在聊天室吐露消息说:“一个新的军事集群即将出现,该集群的任务是将一座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城市带回祖国。正如我已经说过的——我们将迎来非常有趣的日子。”
俄罗斯方面释放的消息真实性,可以存疑,但不需质疑的是,乌克兰在军事战场上遇到了很大的麻烦,非但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反而处在越来越严重的被动局里。
形势比人强,小泽光凭嘴硬,是扭转不了战局的。
只要美国不下场,欧洲国家也不会下场,下场了也没用。只要北约不敢直接下场,乌克兰未来会输得越多来越多。
特朗普是肯定不会下场的,特朗普一直很着急从俄乌冲突中抽身。即使不能促成俄乌停火,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美国现在援助乌克兰的力度,和拜登政府时期已经完全没有可比性。
特朗普重点考虑的是如何快速止损,从乌克兰身上抢先收割更大的利益,保证美国的投入能够收回,实现快速止损。特朗普二进白宫之后不久,就甩开欧洲,抢先逼迫小泽与美国签订矿产协议。
美欧在俄乌冲突上的裂痕也由此公开化。这种裂痕发展到今天,美欧已经很难愉快地在继续通过乌克兰促成俄罗斯的崩溃问题上达成一致了。
欧洲一开始还想说服特朗普,拉着美国继续援助乌克兰,继续消耗俄罗斯。这不但是欧洲已经在乌克兰身上有了巨大的投入,而且还因为欧洲从俄乌冲突的过程当中,看到了俄罗斯军事实力的严重衰落,也看到了有可能趁此机会一劳永逸解决俄罗斯对欧洲安全的威胁。

欧洲的这个目标,在今年的9月份,借欧盟的新外长卡拉斯之口,说了出来。卡拉斯强调西方“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支持乌克兰取胜。俄罗斯如果在乌克兰战败,将面临国家解体的命运。
欧洲心里藏着这个目标,对特朗普要促成俄乌停火,一直持反对态度。
欧洲把俄罗斯视为最大的安全威胁,好不容易看到了这么一个不需要牺牲大量欧洲人的生命,就可以解决俄罗斯的历史机遇,自然不肯轻易放弃。
但特朗普执政的美国,对俄乌冲突的态度与拜登一直就存在严重的分歧。特朗普一直坚持,拜登引爆俄乌冲突就是一个错误,他给出的主要理由是“不能让中国和俄罗斯走到一起”。
特朗普认为俄罗斯并不是美国现在的主要威胁,特朗普更加强调中国才是美国最主要的对手,特朗普推动俄乌停火,根本目的是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以集中力量和资源,赢得与东方大国的世纪博弈。
到了特朗普第二个任期,特朗普以及他的团队应该感觉到中国不好对付。今年8月份,美国财长贝森特在东京抛出一个论断:“中国是美国在经济和军事方面最大的竞争对手。”贝森特还说,中国是美国前所未有的,最“难对付”的对手。特朗普在中国举办上合峰会和“九三”阅兵之后,用“深不可测”形容中国。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花了很长时间,试图从亚洲找到一个乌克兰这样的角色,用于消耗中国。日本、台湾到菲律宾,虽然会对美国党的亚太战略,做一些配合和回应,但在东大面前,没有一个愿意或者有实力充当美国的战争代理人。毕竟,中国不是俄罗斯,这个世界上和乌克兰亲西方势力那么愚蠢的政治势力,也是可遇而不可求。即便长期敌视中国并擅长“赢学”的印度,也不想和中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在美国的一再激励之下,虽然最终做出了曲线配合美国的决定,把巴基斯坦当成牵制中国的目标。但5.7空战,印度沦为了全世界的笑话。从那之后,美国对印度充当乌克兰的这样的角色,也不抱什么希望了。
事实上,随着中国六代机的公开亮相、“九三”阅兵展示的大量新式武器、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成功,美国对自己是否还具备对中国的军事优势,信心已经严重动摇。按照中国的军事装备发展的速度,美国用来给自己打气的航母和核武数量,以及核潜艇的技术等存量优势。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美国已经实际失去了军事遏制中国的能力,只能把遏制中国的主要希望寄托在自己发起的对华经济战上,但问题上是,美国的经济战也进展得不顺利。贸易战打了接近八年,科技战进行了六年多,既没有削弱中国在传统制造业方面的优势,也没有阻止中国向高端制造业全面升级,美元的加息周期也没有拉爆中国的金融系统,而美国政府手上的牌没几张了,留给美国的时间也不多了。
中美博弈进行到这个时候,美国自然会发现,凭其自身的实力,已经无法在经济战上取得胜利;也会认识到,美国更没有能力,针对中俄两线作战。
这就是特朗普急于从俄乌冲突脱身,甚至不惜施压乌克兰在领土问题上对俄罗斯做出重大让步的主要原因。
欧洲与美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分歧主要就在于,欧洲把俄罗斯视为第一位的威胁,中国才是第二位的,欧洲的打算还是停留在拜登时期,先解决俄罗斯,再和美国一起与中国作最终的摊牌,而特朗普认为美国已经等不了那么久,中国实力的提升速度比美国的预期更快,美国自己的衰落速度也实际超过多数政客的预料。俄乌冲突只要延续一天,美欧就很难联手跟中国作最后的摊牌。
俄乌冲突已经进行了三年多,如果再来两三年,中美实力的逆转都有可能从进行时变成完成时了。到那时候,即使俄罗斯被美西方消耗得更衰弱,美国在大战略上还是输家。何况,美国也没有把握能够在两三年内,就把俄罗斯搞垮。理论上,只要中国不想让俄罗斯输,俄罗斯就能挺住。
所以,留给特朗普的选择并不多,要不,也不会把关税牌打了又打。实际上,美国已经失去了整体战略选择的主动权。
俄罗斯与美西方对抗的这三年多时间,客观上,迟滞了欧洲与美国联手在地缘政治上与中国摊牌。这里的摊牌,不仅指地缘政治方面从欧洲到亚洲对中国进行合围,更是指经济战的欧美联合。
在经济战这个中美博弈的主战场上,如果美欧早几年就实现了联合,特别是在关税战方面实现了协同,给中国形成的压力会比现在大很多。
欧洲现在也同意了俄乌停火,除了因为没有美国对乌克兰的大力援助,仅凭欧洲的支持,在乌克兰身上根本看不到战胜俄罗斯的可能性,应该还有一个原因,随着中国产业升级远超预期的进度,中国企业在欧洲的优势产业上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欧洲因此感受到更大的经济压力,在遏制中国的问题上,也有了更迫切的需要。
最近一段时间,欧洲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已经针对中国搞了不少动作。
9月底到10月初,荷兰为配合美国,对中国购买的安世半导体动手。10月15日,英国以中俄贸易为由,对多家中国企业实施制裁。欧盟在2025年10月22日通过第19轮对俄制裁的同时,也协助俄罗斯规避西方制裁为由,将12家中国内地及香港企业列入制裁名单。
这些还只是试探行动,欧盟的轴心德法已经发出了更强硬的声音。
10月23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日在欧盟峰会上放话称,如果中国拒绝在稀土出口管制上让步,欧盟就应该动用最有力的贸易工具,甚至提到了“核选项”《反胁迫工具法案》。
德国德国也被曝出有类似的想法,德国央行行长更是语出惊人:“如果报复中国是最后的手段,那我们必须强硬起来,做出大胆决定。”

10月25日,在德国柏林全球对话会议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谈及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时表示,欧方“正致力于与中方共同寻求解决方案”。但紧接着,她强硬威胁称,布鲁塞尔正在考虑采取一切措施以应对中方措施,“如果有需要,我们已经准备好使用我们工具箱中的所有工具,在必要时做出回应。”她还补充道,“我们将与七国集团伙伴合作,协调应对。”
冯德莱恩指的“所有工具”,自然也包括马克龙提到的那个《反胁迫工具法案》。
这个欧盟在2023年底出台的法案,被认为欧洲在贸易投资方面准备的经济核武器,其主要手段包括:
关税限制:允许欧盟对特定国家的商品征收更高的关税,以此作为反制手段。
投资禁令:可以限制来自特定国家的直接投资,包括对某些领域的投资进行限制或禁止。
贸易和服务限制:可能包括限制与特定国家的贸易和服务往来,减少经济往来。
知识产权合作限制:可能涉及减少或终止与特定国家的知识产权合作,影响技术交流。
公共采购准入限制:限制特定国家的产品和服务在欧盟公共采购中的准入,减少其在政府采购市场的份额。
对中国的发展,欧洲和美国一样,存在着严重的排斥心理和越来越严重的焦虑感。
因为中欧相隔万里之遥,地缘政治的原因还在其次。主要是中国产业已经升级到和欧洲的优势产业发生重叠和竞争的阶段。中国的企业太能打了,依靠完整的产业链,只要欧洲失去了技术的优势,在价格上,欧洲的产品完全没有竞争力。
现在欧洲很大一部分精力还被俄乌冲突牵制着,一旦俄乌冲突停火,欧洲大概率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中国,欧洲在贸易上对中国实行更保守的贸易措施。欧洲为了限制中国企业与欧洲企业的竞争,也有了学习美国针对中国搞闭关锁国的想法了。
我曾经在《为了应对东大,特朗普这次要给印度挖一个多大的坑?》和《荷兰在行动,英国在行动,是时候给欧洲发出明确的信号了》两篇文中提到,如果欧洲和美国联手跟我们打整体贸易战,那就是正式摊牌之时,是真正掀桌子了。对此,光有分化美欧的手段是不太够了,我们还需要有更有力的牵制手段其中一个就是可以让欧洲感觉到,如果他们做出这种选择,大家都不再受欧美主导规则的限制,中国在工业和军事上的优势,就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空间。既然大家都不想好好做生意了,那自然在理论上可以使出所有能够打击对手的手段,甚至可以突破在俄乌军事冲突上的中立地位。总之,要让欧洲明白,摊牌之后形势对欧洲更为不利。

现在欧洲也急于俄乌实现停火,除了美国的态度,和俄罗斯在俄乌战场上的进展之外,有没有考虑让我们这张潜在的反制牌对欧洲的牵制作用打折扣,我们无法确定,但俄乌停火,欧洲会有很大的概率,配合美国对我们发动的经济战。在美国还没有暴露败相之前,联手与我们进行摊牌。
欧洲与美国虽然在俄乌冲突上出现了明显的裂痕,在贸易战上也被美国算计和敲诈,但这并不代表,欧洲不会为了遏制我们的发展,与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政策上,协同对付我们。
对此,我们应该料敌从宽,早点做好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