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实施住房双轨制让人人有房住可能吗?3个阻力难上加难
东方楼书,看透房地产和买房卖房众生相!《春节后,实施住房双轨制让人人有房住可能吗?3个阻力难上加难》是一篇关于双轨制,难上加难,阻力的文章。东方小楼引用该文章仅仅为了更好的传播房地产相关知识,让大家在房地产买卖中有更清晰的目的和执行策略!不代表小楼认同其观点,本着从不同侧面看问题的态度,我们会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
前段时间,中房集团原董事长孟晓苏在第三届南方财富峰会提出,2022年中国老百姓存款增加了15万亿,如果拿出三分之一存款恢复对房子的购买、装修和其他购买,中国经济就能恢复。一番话上了多平台的热搜,但相较于赞同,反对和嘲讽呼声更加此起彼伏,不少网友以何不食肉糜反呛,认为专家不了解底层普通老百姓的心酸。过后经过媒体报道,本人回应这拿出三分之一买房的群体,不是首套房刚需,而是购买改善型住房的有经济能力的家庭。
为此,住房双轨制问题再次被引出,意思就是对高收入和低收入人员的购房需求实际对待,激励有资金能力的家庭去买商品房,对低收入群体筹集更多保障性住房,双管齐下完成住有所居的任务。

但这仅仅是一种理论,实际要想在2023年春节后全面实施,其实是非常困难的空谈,为什么这么说呢?3个阻力太难了:
第一,保障房资格限定
要推进保障房入市,对低收入人员的标准限定这一环节就是个很难一碗水端平的决议,打个比方,收入1000元的人,觉得比他们高的人都是高收入者,而收入七八千的人,再往上还有月入过万、十几万、几十万,甚至更高的人……意味着,只要限定了一个固定标准,总有收入没有达到最高阶层的人认为自己才是困难群体,低价房谁不想要呢?在这种争议局面下,要想让真正没房住、有需求的人全都轻松拿到保障房还是很难的。

第二,伪造资料骗房现象激增
近年来,多地打击了不少骗取养老金、低保待遇等的违法行为,其中,有新闻爆出很多本身自己家有钱,可是还要和低收入困难人员抢低保名额的这种现象。说到底还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看到有福利就想争取,丝毫不考虑真正有需求的人。相比低保的几百元,保障性住房比商品房便宜了可能一半甚至更多,一些投机者,更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可能将出现的就是大批人开始通过黑中介、内部人员伪造资料,装低收入群体,骗取保障房购买资格,让政府财政资金受损失,同时让很多真正因贫困无房住的人拿不到应有的福利待遇,从而增加有关部门打击违法行为的难度。

第三,商品房加速贬值
我国在1998年房改之前,基本是以政府、企业福利分房为主,之所以能实施那么久,是因为本身房地产没有发展起来,在那个时候还不是我国支柱产业,在国家经济环节内还没有上升至特别重要的地位;但房改政策全面实施后,由政府推动,企业、市场嗅到巨大商机,短短几十年,再加上棚改货币化安置刺激炒房时代开始,我国房地产迅速成长,无数行业企业想要分蛋糕,开始主动与房地产建立紧密的关系,如今,房地产已经成为我国支柱型产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商品房价格高位横盘,降不下,就是因为房价大降牵一发而动全身,物价已经上来了,想降回去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房企亏损后,大批关联企业将跟着倒下,受损失的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政府财政收益,无数家庭的房产将加速贬值。

如果实施对低收入人员全部实施保障性住房分配政策,购买商品房的人越来越少,房价只能被强行倒逼走低,届时,房地产这个经济支柱崩盘后,随着大量企业倒下、失业人口暴增……城市经济将陷入僵局。
综上来看,以目前房地产在我国的重要经济地位分析,想要全面对不同收入阶层区别实施购房政策,只能是弊大于利的结果。
往期文章:
以上就是关于《春节后,实施住房双轨制让人人有房住可能吗?3个阻力难上加难》的全部内容,如果《春节后,实施住房双轨制让人人有房住可能吗?3个阻力难上加难》能够帮助到您,不胜感激!举起您高贵的手将我们收藏吧!东方楼市小楼编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