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理解!人口开始负增长,学校一孩难求,为啥还在抢学区房?
东方楼书,看透房地产和买房卖房众生相!《我不理解!人口开始负增长,学校一孩难求,为啥还在抢学区房?》是一篇关于我不,还在,学区的文章。东方小楼引用该文章仅仅为了更好的传播房地产相关知识,让大家在房地产买卖中有更清晰的目的和执行策略!不代表小楼认同其观点,本着从不同侧面看问题的态度,我们会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
楼市,从未如此分裂。
一边是学校招不到孩子,另一边却在疯抢学区房。
学区房,到底凉了没?


这一天来得太快了。
学校太多,孩子开始不够用了。
前几天,#首轮幼儿园关停潮已到来# 的话题开始刷屏。一场价格战,在民营幼儿园之间率先打响了。

过去民办园学费一个比一个高,现在却身段一个比一个低,甚至打出了“交100元顶300元,交200元顶1000元”等各类口号。
面对“最难招生季”,北京一家民办幼儿园的园长忍不住感叹道:两年前,还是孩子们追着我们跑;现在,是我们追着孩子跑。
同样是在北京,楼市却呈现出另一幅场景。
对口中关村三小的蜂鸟家园,最近半年以来热度持续飙升。
安居客平台数据显示,小区均价已经从2021年12月的约15万/平,一路升至17万/平。
也就是说,一套60平的刚需房,总价破千万。
谁看了不得说一句:不愧是帝都!
高出天际的房价,并未劝退望子成龙的学霸爹妈。
海淀区一位中介透露,春节前门店月均成交3-5单,二月没结束已经签了38单。
这个节奏,简直是在抢。
学区房热度破表,并非一座城市独有的现象。阴跌几年的天津,学区房也支棱起来了。
1月30日-2月5日,短短一周时间,天津二手房成交1612套,其中有近1/4成交量来自河西区。

来源:津门楼市
凭什么?还不是为了给娃读书。
好容易等到周末有空看房,业主却不答应了,非要坐地起价。
从买方市场,到卖房市场,转换速度快得令人猝不及防。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南京。两个双学区顶流小区,手牵着手把房价“天花板”给掀了。
金鼎湾今朝天下,坐拥拉小+29中,最近成交单价突破了10万/平。
汉口西路小区,能读力学小学+29中,成交单价超9.8万/平,且成交周期仅2天!
看着热火朝天的学区房市场,相信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
人口都负增长了,为啥还在抢学区房?
众所周知,人口是楼市的基本盘。
任大首席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就是:房地产周期,长期看人口,中期看政策,短期看金融。
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时间差。
2016-2017年,受到“全面二胎”政策影响,出现了连续两年出生人口超过1700万的“小高峰”,也是近二十年里最大一波“婴儿潮”。

近20年新出生人口(万人),来源:说财猫
回想那两年,全国各地的产科都“一床难求”。记得一位县医院妇的朋友告诉我,产床甚至摆满了走廊,就这样还要排队才能进来。
转眼间孩子长大了。2022-2024年,正是这批“婴儿潮”出生的孩子集体上小学的时候。
所以说,学区房市场在今年突然井喷,几乎是必然的。
而随着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2020年出生的孩子,比2017年足足少了523万人。
生源足足少了523万人,幼儿园一孩难求也是必然的。
幼儿园三年读完,接下来被冲击的就是小学,以及价值高度依附于前者的学区房。
人口负增长,仿佛悬在楼市头顶的一把巨大锋利的镰刀,悄悄地越靠越近。学区房价值被冲击,也是必然的。
然而,镰刀阴影里的房子,却不是被平等收割的。
中国太大,房子太多,冷热不均的楼市,从来都不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很多人还忽略了另一个重要因素:分化。

2023年2月城市房价排行,来源:房价行情网
有些城市,人口源源不断流入,随之带来的入学需求,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出生人口不足造成的空缺。
比如“西北第一城”西安,2021年新增常住人口超过20万人。就连人均GDP“超沪赶京”的陕北榆林煤老板,也要来西安买房生活。
有网友表示,西安高新区某高档小区里,遛弯带孩子的老人都是陕北口音。
这些小孩未来也会在西安上幼儿园、读小学、升初中……住着西安的学区房,变成西安的孩子。

还有跟大家聊过很多次的兰姐,我们的一位客户,虽然生活在银川,但为了孩子读书,前几年就在西安买房了。
换句话说,哪怕西安本地新出生的孩子少了,也有西北其他城市的孩子源源不断补充进来。
再比如天津,一本录取率高达30%,只要高考政策没有根本性变动,永远不缺鸡娃的家长在这里买房。
哪怕出生人口下跌,短期内一二线还能“虹吸”小城市的孩子,维持住学区房的价值。
对于广大人口流失城市而言,当学校开始缺生源,学区房价格开始下跌,那便是冲击波到达的时刻。
我刚刚说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词:短期内。
大城市的学区房,也必须要有危机感了。特别是那些只有教育属性的老破小“学位壳”,镰刀离得并不远。
学区房的核心竞争力,最根本的还是【生源质量】。
无论是老钱还是新钱,都深谙“知识就是力量”。他们舍得砸下大量资源来投资孩子的教育。
这些人聚集的片区,房价更贵,生源更好,学校就变得越来越牛。
而现在,愿意在老破小里憋屈六年,只为孩子上一个好学校的有钱人,越来越少了。
一些“新贵”聚集的片区,优质生源源源不断涌入,成绩也在屡创新高。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出现一批“新学区房”。
北京西二旗的码农二代,不就把菜小周边的房子考成学区房了吗?
至于很可能会失去唯一“保护色”的老破小,会越来越趋近于真实价值。
有人曾在社交媒体上提问:广州老破小再过一二十年,会怎样?

评论区已经有人给出答案:老破小的未来,是更老的老破小。
以上就是关于《我不理解!人口开始负增长,学校一孩难求,为啥还在抢学区房?》的全部内容,如果《我不理解!人口开始负增长,学校一孩难求,为啥还在抢学区房?》能够帮助到您,不胜感激!举起您高贵的手将我们收藏吧!东方楼市小楼编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