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黑白大厨》里那些主厨,我更关心的是影响他们做菜的女性
看来,每个顶级厨师的人生故事充满温情,但伟大并不是理所当然,相较于名气很大的米其林名厨们,我印象深刻的,反而是影响他们做家常菜的女性。
遇到好几年没见的朋友,聊天的第一句话竟是:「你有看《黑白大厨》吗?我还有两集没看」,没想到回家后,就看到第二季预计明年下半年开播的飞快进度,深刻感受他们是把综艺当作品在制作,是节目编剧和导演们在幕后做各方大量沟通、完整精细计划、灵活变通调度、专业度极高的执行,已是软实力硬输出的等级。
而我在早早追完后,也关注起主厨们的各种小番外。
关于主厨们,那些不为人知的小番外
像是镜头下的三星,总能把洋葱切到细能穿针,因此查了他手上那把「初心吉金」刀。那是把和制厨刀「三徳包丁」,来自日本新泻的吉金刃物制作所,是间百年老牌,虽早以株式会社营运,但制作技术谨遵「不易流行」的匠人精神。
像是抹油头、满手刺青的「拿坡里黑手党」,其实是养了三只猫的猫奴,
像是看到安成宰教一道烤蒜拉面,得到启发是,生蒜、炸蒜、烤好煮烂当汤底的熟蒜,原来是三种完全不同的东西,
像是看到Edward Lee那道「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年糕料理、看到他在决赛说:「爱德华爱威士忌,但李均喝马格利酒。」和那张字体歪斜的纸条。
赛后,Edward Lee在自己IG说:「有人说,我在韩国没有自己的厨房练习,这是个劣势,那我想提问:什么是厨房?只要是休息日,我都去逛当地市场,买些食材带回房间,边看韩剧,边实验新的点子,厨房是热情、热爱与创造力,而不是时髦器具和高级食材,我需要的就是一个砧板,一把厨刀,以及把任何房间变成厨房的好奇心。」
如果「拿坡里黑手党」参加完全部赛程,并在无限豆腐地狱里和Edward Lee对决并胜出,那在我心中,这会是部高分励志神作,可惜,Edward Lee的故乡只存在于乌托邦。
比起名气很大的主厨,我关心的是影响他们做菜的女性
看来,每个顶级厨师的人生故事充满温情,但伟大并不是理所当然,相较于名气很大的米其林名厨们,我印象深刻的,反而是影响他们做家常菜的女性。
如「拿坡里黑手党」向奶奶致敬的辛奇蟹肉意大利面,如无菜单料理阿姨她在人生料理比赛中做了碗安东汤面。
那是碗她学生时期非常讨厌的汤面,因为给人贫穷感,直到她的母亲双眼动手术,她不得不分担工作,学会煮面,做起生意,结婚生子,并买下一个店面。多亏那碗汤面,让她能维持生计,从曾经厌恶的变成最棒的恩人。
这碗奇迹与命运般存在的人生料理,让我想起曾翻过一本家韩式家常料理食谱,其中一篇写着,怀念她已故母亲,因为来自大家族的她,能回忆到的,总是母亲一人在厨房操劳的场景,因为多数韩国男人是不下厨做饭的。
所幸,被慈爱掩盖的重负慢慢在改变,也总要改变,希望从此开始,大家都开始习惯亲手做做饭,阿嬷、妈妈和妻子就能不那么累了,毕竟料理这件事,在美味和义务之前,其实都是一种劳动。
比赛一开始,白汤匙厨师崔康禄被淘汰时说的话:「被生活追着跑,会忘记一些东西,我很开心能重拾那样的时光」,是追这部综艺时,未想过会看到的种种角落灵光。
想想有将近八年没去首尔了,希望明年会有机会,目前最想吃的,是无菜单料理阿姨「快乐酒桌」(즐거운술상)的全套传统韩餐,三星的店「trid」,和外卖员厨师中餐厅「度量」的炸酱面糖醋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