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上的蚂蚁
2020年,有一只蚂蚁原计划在11月5日于上交所和港交所同时IPO,如果成功,这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规模达到370亿美元之巨——要知道迄今为止最大的IPO记录保持者沙特阿美,也不足300亿美元。
就在上市前夕,中国央行、中国证监会、中国银保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四家监管机构于2020年11月2日晚间联合约谈了蚂蚁的高层,包括马云在内。
最终,上交所和港交所先后宣布暂缓蚂蚁上市。
现在回看这只蚂蚁事件,既有其核心盈利模式依赖高杠杆放贷的危害,以科技公司名义规避金融监管,其业务实质更接近银行、存在监管套利的问题,监管机构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担忧;也有10月份马云在外滩金融峰会上那番批评演讲的催化。
事后,蚂蚁被要求转型为金融控股公司,接受更严格的资本监管;支付宝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花呗、借呗业务大幅收缩,与你我最直接的关系就是余额宝里的收益明显变少了;上市计划无限期推迟。
这件事的连锁反应体现在资本市场是其母公司因未披露监管风险,遭美股投资者集体诉讼,股价短期暴跌。
2025年的今天,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原计划4月2日,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将出售其在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口业务给由美国贝莱德牵头的财团,这是其更大规模的全球港口资产出售计划的一部分。该交易价值高达230亿美元,长和集团预计获得190亿美元现金。
根据最新消息,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对李嘉诚旗下长和实业拟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给美国贝莱德集团的交易进行依法审查。
审查的依据是,中国《反垄断法》和《外商投资法》规定,涉及国家安全的跨境并购需接受审查,以防止关键基础设施落入可能对中国构成战略威胁的外国资本手中。
在《大公报》不遗余力的谴责,以及市场担忧中国监管机构的审查可能导致交易受阻的情绪影响中,截至3月28日,长和股价在11个交易日内累计下跌约15%,市值蒸发超过300亿港元。而若计入长和系其他上市公司(如长江基建、长实集团等)的连带下跌,整个李嘉诚家族旗下企业市值合计蒸发近1000亿港元。
我在一篇已经被消失的文章中写过,巴拿马运河是全球航运的“咽喉要道”,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承担全球6%的海运贸易量,中国21%的进出口货物依赖此航道,美国则是40%。
如果参考那只蚂蚁的遭遇,这次巴拿马交易肯定是黄了。面对损失巨大的股票市值,还有一个潜在风险是面对贝莱德集团的巨额违约赔偿。
乐观来看,大型跨国交易通常会在协议中设置“先决条件”(Condition Precedent),例如“需获得相关国家监管批准”,如果审查未通过,交易可能自动终止,而不构成违约。此外,合同条款中的不可抗力,通常包括政府依法叫停交易,长和实业也可能因此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但合同内容本身具有保密性质,这些条款是否前置仍属未知数。
国际上看,无论是中资收购外国港口,还是外资收购涉及中国战略利益的资产,都可能因政治因素受阻。
具体案例包括2023年中远海运收购德国汉堡港“福地”码头时,原计划收购德国汉堡港“福地”(Tollerort)码头35%的股份,后因德国政府干预降至24.9%这一低于可行使否决权的比例;2019年中远海运收购美国长滩港,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施压,最终该港口由美国公司以17.8亿美元接手,远低于市场估值。
客观的说,纯商业行为在今天的全球分化时代已经不再存在。
根据1977年的《托里霍斯-卡特条约》规定,巴拿马于1999年12月31日正式收回运河主权,并由巴拿马运河管理局(ACP)全权管理。但运河两侧的港口(如本次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的经营权可通过商业协议授予私营企业。
我们要明白一点,经营权≠所有权。也就是说,长和实业仅拥有港口运营权(如装卸、物流管理等),而非港口本身的所有权。理论上,巴拿马政府可以基于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合同违约等理由收回或重新分配经营权。
这个理论变为现实的可能性有多大,从巴拿马退出与中国的带路合作中我们可以管中窥豹。
那么假设,仅仅是假设,两国为了争夺这一重要地理位置上升到军事行动,会发生什么?
先谈距离。直线距离上,中巴相聚15000公里,美巴是2500公里。美国在巴拿马周边(如洪都拉斯、波多黎各)拥有12个军事基地,可快速部署;中国最近的海外军事基地(吉布提)距巴拿马约12,000公里,无法提供有效支援。
再谈军队。巴拿马本土有美国驻军200人,位于洪都拉斯索托卡诺空军基地。
最后看保障。中国的补给线需要依赖长途海运,易受马六甲、霍尔木兹海峡制约,时间约30天;美国的补给线是加勒比海短途运输,5天航线完全控制。
一言以蔽之,中国若出兵,需跨越16个时区,协调难度远超美国。这还不包括战略区域内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为美常年盟友。
若以登山比喻,美国如同从山脚出发,中国则需先造一艘船横渡大洋,再攀登悬崖——两者根本不在同一量级。
所以你会看到,即便站在最狂热的角度,也不会有发生战斗的可能,默默承受所有这一切的,只有那位“不爱国”的商人和他背后的公司。
今天有消息说,由于上海写字楼市场租金持续下滑,贝莱德集团——对,就是收购长和集团巴拿马港口的那家美国公司——在尝试7折出售其旗下位于上海的一栋写字楼未果后,最终选择违约(只能拿到投资价格不足一半),由渣打银行接管资产。除了这栋楼之外,贝莱德近期还寻求出售上海中港汇大厦。
你看出外资是什么态度没?
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一只巴拿马的蚂蚁在热锅上爬,会让香港的资本版图掀起惊涛骇浪。2020年,有一只蚂蚁原计划在11月5日于上交所和港交所同时IPO,如果成功,这将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规模达到370亿美元之巨——要知道迄今为止最大的IPO记录保持者沙特阿美,也不足300亿美元。
就在上市前夕,中国央行、中国证监会、中国银保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四家监管机构于2020年11月2日晚间联合约谈了蚂蚁的高层,包括马云在内。
最终,上交所和港交所先后宣布暂缓蚂蚁上市。
现在回看这只蚂蚁事件,既有其核心盈利模式依赖高杠杆放贷的危害,以科技公司名义规避金融监管,其业务实质更接近银行、存在监管套利的问题,监管机构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担忧;也有10月份马云在外滩金融峰会上那番批评演讲的催化。
事后,蚂蚁被要求转型为金融控股公司,接受更严格的资本监管;支付宝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花呗、借呗业务大幅收缩,与你我最直接的关系就是余额宝里的收益明显变少了;上市计划无限期推迟。
这件事的连锁反应体现在资本市场是其母公司因未披露监管风险,遭美股投资者集体诉讼,股价短期暴跌。
2025年的今天,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原计划4月2日,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将出售其在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口业务给由美国贝莱德牵头的财团,这是其更大规模的全球港口资产出售计划的一部分。该交易价值高达230亿美元,长和集团预计获得190亿美元现金。
根据最新消息,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对李嘉诚旗下长和实业拟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给美国贝莱德集团的交易进行依法审查。
审查的依据是,中国《反垄断法》和《外商投资法》规定,涉及国家安全的跨境并购需接受审查,以防止关键基础设施落入可能对中国构成战略威胁的外国资本手中。
在《大公报》不遗余力的谴责,以及市场担忧中国监管机构的审查可能导致交易受阻的情绪影响中,截至3月28日,长和股价在11个交易日内累计下跌约15%,市值蒸发超过300亿港元。而若计入长和系其他上市公司(如长江基建、长实集团等)的连带下跌,整个李嘉诚家族旗下企业市值合计蒸发近1000亿港元。
巴拿马运河是全球航运的“咽喉要道”,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承担全球6%的海运贸易量,中国21%的进出口货物依赖此航道,美国则是40%。
如果参考那只蚂蚁的遭遇,这次巴拿马交易肯定是黄了。面对损失巨大的股票市值,还有一个潜在风险是面对贝莱德集团的巨额违约赔偿。
乐观来看,大型跨国交易通常会在协议中设置“先决条件”(Condition Precedent),例如“需获得相关国家监管批准”,如果审查未通过,交易可能自动终止,而不构成违约。此外,合同条款中的不可抗力,通常包括政府依法叫停交易,长和实业也可能因此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但合同内容本身具有保密性质,这些条款是否前置仍属未知数。
国际上看,无论是中资收购外国港口,还是外资收购涉及中国战略利益的资产,都可能因政治因素受阻。
具体案例包括2023年中远海运收购德国汉堡港“福地”码头时,原计划收购德国汉堡港“福地”(Tollerort)码头35%的股份,后因德国政府干预降至24.9%这一低于可行使否决权的比例;2019年中远海运收购美国长滩港,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施压,最终该港口由美国公司以17.8亿美元接手,远低于市场估值。
客观的说,纯商业行为在今天的全球分化时代已经不再存在。
根据1977年的《托里霍斯-卡特条约》规定,巴拿马于1999年12月31日正式收回运河主权,并由巴拿马运河管理局(ACP)全权管理。但运河两侧的港口(如本次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的经营权可通过商业协议授予私营企业。
我们要明白一点,经营权≠所有权。也就是说,长和实业仅拥有港口运营权(如装卸、物流管理等),而非港口本身的所有权。理论上,巴拿马政府可以基于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合同违约等理由收回或重新分配经营权。
这个理论变为现实的可能性有多大,从巴拿马退出与中国的带路合作中我们可以管中窥豹。
那么假设,仅仅是假设,两国为了争夺这一重要地理位置上升到军事行动,会发生什么?
先谈距离。直线距离上,中巴相聚15000公里,美巴是2500公里。美国在巴拿马周边(如洪都拉斯、波多黎各)拥有12个军事基地,可快速部署;中国最近的海外军事基地(吉布提)距巴拿马约12,000公里,无法提供有效支援。
再谈军队。巴拿马本土有美国驻军200人,位于洪都拉斯索托卡诺空军基地。
最后看保障。中国的补给线需要依赖长途海运,易受马六甲、霍尔木兹海峡制约,时间约30天;美国的补给线是加勒比海短途运输,5天航线完全控制。
一言以蔽之,中国若出兵,需跨越16个时区,协调难度远超美国。这还不包括战略区域内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为美常年盟友。
若以登山比喻,美国如同从山脚出发,中国则需先造一艘船横渡大洋,再攀登悬崖——两者根本不在同一量级。
所以你会看到,即便站在最狂热的角度,也不会有发生战斗的可能,默默承受所有这一切的,只有那位“不爱国”的商人和他背后的公司。
今天有消息说,由于上海写字楼市场租金持续下滑,贝莱德集团——对,就是收购长和集团巴拿马港口的那家美国公司——在尝试7折出售其旗下位于上海的一栋写字楼未果后,最终选择违约(只能拿到投资价格不足一半),由渣打银行接管资产。除了这栋楼之外,贝莱德近期还寻求出售上海中港汇大厦。
你看出外资是什么态度没?
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会在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一只巴拿马的蚂蚁在热锅上爬,会让香港的资本版图掀起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