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战略撤退!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04-27 14:08:19 围观 : 评论

作者:印闲生
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

历史上,美国全球霸权崛起的过程大致为“美洲→欧洲→日韩→中东→东南亚”,正常情况来说,有朝一日霸权瓦解顺序将倒过来,即“东南亚→中东→日韩→欧洲→美洲”。



六七十年代打越战时,曾有几十万美军常驻东南亚,现如今早已撤得精光。


很多朋友可能不清楚,冷战期间在建立起北约之后,美国也曾搞过一个“东南亚条约组织”,即SEATO,简称东约。


东约就是亚洲的北约,总部位于泰国曼谷,它有八个成员国,分别为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菲律宾、巴基斯坦,以及三个受保护国——南越、老挝和柬埔寨(1956年后拒绝接受东约的保护)。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虽然没有加入东约,但事实上共享了各种情报信息。


东约存在了二十二年,1975年南越的灭亡给了其致命一击,标志着该军事组织已无法保障成员国安全。


随着越战结束后美军陆续撤离该地区,多个东约成员国表示无意继续参与,东约遂于1977年6月30日解散。


IMG_256

1966年菲律宾马尼拉东约会议的场面


东南亚之后,美国第二块有战略撤退倾向的地区是中东。


1990年代,美国在欧洲的大量军事资产陷入无事可做的境地,拔剑四顾,华盛顿决定把一些驻欧洲的部队逐步调到距离不远的中东,并连着打了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三场大战。


关于这三场战争背后的战略意图可谓众说纷纭,有的解释为美国想进军亚欧大陆腹地,有的解释为控制中东能源,还有的说就是为了反恐……


不过时至今日这些已经不重要,因为美国已经很大程度上从中东撤军,只留下一堆基地和留守人员作为框架,以方便万一有事时好迅速补充进来。


现阶段美国对于中东事务更多是出于“应付”的态度,被以色列推着跑——这一点在拜登时期表现得尤其明显,即尽可能平息事态,不愿意投入太多资源。


实际上,过去两年多里要不是以色列这个代理人战斗力比较强,咬着牙跟“抵抗轴心”打到底,美国的中东战略可能早就崩溃了,华盛顿并没有决心派重兵去跟伊朗及其代理人打一仗。


说来也是运气,2024年下半年“抵抗组织”接连发生低级失利,特别是叙利亚变天,让美国和以色列信心大增。


德黑兰方面感受到很大压力,进而将伊核问题加速推上台面,到了不得不解决的地步——国际原子能机构称,伊朗近期增加浓缩铀的生产,已接近制造原子弹所需的90%。


进入4月以来,中东局势暗流涌动。


在美国和伊朗正式启动核问题谈判的同时,美军又向中东地区增遣了一个航母战斗群,达到双航母战斗群的准战时配置,外加将B-2隐形轰炸机也部署到迭戈加西亚基地。


接下来如何决断,对特朗普的中东政策将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图片


如文章一开始所说,正常情况下美国战略撤退顺序是“东南亚→中东→日韩→欧洲→美洲”,不过实际情况并没有按照常理,因为美国把亚太地区的重要性摆得高过了欧洲。


出于跟中国战略竞争的迫切需要,目前美国更倾向于从欧洲抽调军事资源来增强亚太。


从特朗普近期的动作来看,他在乌克兰问题上减少投入的意志是非常坚决的,而且这种转向的背后有着庞大民意基础做支撑。


为什么美国民主党、德国社民党、英国保守党以及法国马克龙政府在过去一年的选举中均遭受重大挫败呢?


原因当然是内部社会经济问题,但反映到外交领域,越是内部形势不景气时,民众对于政府长期对外援助就越持负面态度。


或许每年援乌的几百亿美元对美国来说确实不算什么,可它呈现出的意义是拜登政府把乌克兰摆到解决国内问题之前,并为对手提供了绝佳的攻击靶子——任何地方出现问题,共和党都会攻击拜登总是优先考虑国外而不是国内。


同样的话术也出现在许多欧洲国家。


美国人以“上帝选民”自居,认为美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是命中注定的,被上帝赋予了这个权利。


当连美国人都厌倦对外干预时,说明国际政治的转型已迫在眉睫,未来很可能变得区域集团化。


丘吉尔与戴高乐。戴高乐曾经预言“有一天美国将离开旧大陆欧洲”,随着特朗普的乌克兰政策日渐清晰,不少人认为这一预言正在成真。


文章后半段,谈两个重要的新闻事件。


1、


4月份,德国候任总理默茨领导的保守派联盟与中左翼社会民主党达成联合执政协议,预计新政府将于5月6日起正式执政。


为什么这件事很重要呢?


犹记得十几年前,欧盟委员会主席这个岗位并没有那样显赫,更像是一个执行和协调的角色,当时欧盟的主心骨普遍被认为是“德国总理+法国总统”。


而最近几年冯德莱恩的存在感越来越强,已经隐隐有“欧洲总理”的感觉,其实不是因为冯德莱恩强,是德国总理和法国总统的影响力变弱了,整个欧盟越来越像一盘散沙。


欧盟给人的印象就是不停地开会,今天一个欧洲峰会在英国,明天一个欧洲峰会在法国,后天再回到布鲁塞尔开。


由于二十七个成员国利益不同,各怀鬼胎,使得重大决策每每难产,声明和宣言发了很多,真正落实下去的政策却很少。


图片


欧盟想要有主见,前提条件是欧盟内部第一大国德国必须得有主见,而德国有主见的前提是组建“大联合政府”。


在德国政坛,基民盟和社民党是传统上最强的两大政治力量(本次大选中社民党屈居第三,被迅速崛起的极右翼德国选择党超越),它们联合执政是德国政治稳定运作的基础,即默克尔时期的模式。


过去几年里,德国采用了罕见的“红绿灯”组阁方式——社民党拉了两个理念迥异的小党一起执政,搞得令出多门,鸡飞狗跳,总理朔尔茨的权威极大受损。


如今中右翼的基民盟和中左翼的社民党强强联合,德国政治的稳定将陡然提升。


其中,候任总理默茨对美立场相对强硬,曾批评美国是“不可靠的盟友”。


在完成组阁谈判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默茨称“德国正在迎来一个强大而有效的政府”,并直接用英语向白宫喊话——“给特朗普的关键信息是德国已经重回正轨。”


德国新一届联邦议院3月25日成立并召开全体会议,朔尔茨总理的任期随之结束。图为朔尔茨在会场从候任总理基民盟领袖默茨面前走过,神态略显落寞。


2、


4月11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表示,欧盟与中国已就“设定中国产电动车最低价格”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将以此作为先前惩罚性关税的替代方案。


与此同时,有港媒引述五名知情人士称,欧盟领导人计划7月底前往北京,与中国举行峰会。


如果说拜登时期欧洲认为跨大西洋沟通更加便捷有效,那么随着特朗普归来,在白宫反复碰壁的欧洲领导人最终将意识到,欧盟对中国的影响力将成为它撬动跨大西洋关系的最后一根杠杆。


但北京其实比华盛顿更容易打交道一些。



相关文章

  • 终于见面了,就15分钟,但很意味深长!
    终于见面了,就15分钟,但很意味深长!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牛弹琴(ID:bullpiano)作者:牛弹琴终于见面了,就15分钟,但很意味深长。你们应该知道我说的是哪件事。在参加教皇葬礼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终于见了一面。这也是2月白宫灾难性会谈后,两人间的第一次见面。15分钟,在梵蒂冈一个空阔华丽的大厅,一对一坐着。感觉略有点滑稽,有网友感慨,一幅世界名画诞生了!还有三个有意思的小细节。第一个,马克龙被拒了。看了一下视频,大厅最初摆放了三把红椅子,马克龙也出现了,这本应该是美国、乌克兰、法国三方会谈。但特朗普立刻阻止了马克龙。...

    2025-04-27 14:08:21
  • 战略撤退!
    战略撤退!

    作者:印闲生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历史上,美国全球霸权崛起的过程大致为“美洲→欧洲→日韩→中东→东南亚”,正常情况来说,有朝一日霸权瓦解顺序将倒过来,即“东南亚→中东→日韩→欧洲→美洲”。六七十年代打越战时,曾有几十万美军常驻东南亚,现如今早已撤得精光。很多朋友可能不清楚,冷战期间在建立起北约之后,美国也曾搞过一个“东南亚条约组织”,即SEATO,简称东约。东约就是亚洲的北约,总部位于泰国曼谷,它有八个成员国,分别为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菲律宾、巴...

    2025-04-27 14:08:19
  • 疯子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疯子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原创: 申鹏来源公众号:平原公子已获授权转载特朗普现在的状态,其实已经是惊慌失措、语无伦次了。他不是想不出对策,他是事先就没有任何预案,他不是怂不怂的问题,他是麻爪了、懵逼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按照他完美的妄想——只要他一加关税,别人就会妥协,配合他、讨好他、然后他开始开动拙劣的宣传机器、向他的选民吹嘘“我们赢麻了”!欧美这帮人有个共同的劣根性,就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他们普遍认为——“打仗的时候,对手一定会配合他们的计划”!所以他们制定的作战计划、兵棋推演,都是基于对手像机器一样配合他们、完成他...

    2025-04-27 14:08:12
  • 美国最近的表态,让人哭笑不得!
    美国最近的表态,让人哭笑不得!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牛弹琴(ID:bullpiano)作者:牛弹琴美国挑起关税战,中国坚决反制,现在情况怎么样?在不在谈判?我相信,全世界都很关心。但也不得不说,美国最近的表态,让人真是哭笑不得。4月25日,中国外交部记者会,有这样一则对话。路透社记者:美方称美中正在进行贸易对话。一名白宫官员表示,本周美中进行了低级别官员对话和通话。美方是否试图与中方接触?如果是,中方是否愿意进行贸易对话……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昨天我和商务部的同事都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美方不要混淆视...

    2025-04-27 14:08:10
  • 美国是世界最大消费市场?纯属数字游戏!
    美国是世界最大消费市场?纯属数字游戏!

    来源:峰回路转本人如果对比中国和美国老百姓的基础生活消费,就是"肉蛋奶”这种东西,中国基本上是美国的数倍。如果对比消费电子的最典型代表:手机,中国也比美国多出去一倍多,消费电子是芯片这种现代科技的最主要驱动力之一。如果对比单品价值最高,产业链条最长,最能代表中产阶级消费力的代表:汽车,特别是科技含量最多的电动汽车,中国也比美国多出一倍以上。那么为什么“经济学家”们会有相反的看法?因为他们只会看表面,不会思考实质。从数字上看,美国消费的金额的确是最大的,但如果剖析细节:1. 美国消费的大部分是“内循环”,...

    2025-04-27 14:08:09
  • 关税战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为何异常稳定!
    关税战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为何异常稳定!

    作者:肖仲华来源:肖仲华开讲(ID:xiaozhweixin)有不少网友要求我谈一谈人民币汇率问题,尤其希望我解释一下在美元大幅走弱的情况下,人民币为什么依然有“绑定美元”维持相对稳定的表现,而不是像其他货币那样相对美元大幅升值。有人甚至认为在美元走弱的背景之下,人民币保持相对稳定实际上是在跟着美元走弱,本质上是在支撑美元,有配合华尔街之嫌。首先,我们要承认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确保持了相对稳定,同时相对欧元、日元等其他主要货币出现了贬值趋势,比如人民币兑欧元就贬值非常明显。这是客观事实。但是,解释这种现象,...

    2025-04-27 14:08:07
  • 中国再实控一个南海岛礁!
    中国再实控一个南海岛礁!

    作者:纵横十来源:种花城(ID:hqsycn)4月25日,国内各大媒体报道了中国海警登临铁线礁并展示五星红旗的消息。该消息并未引起多大关注,不过作者觉得挺重要,重要意义在于这意味着中国又实控了一个新的南海岛礁——铁线礁。去年3月,菲律宾曾两度试图登上铁线礁,被中方给拦截了;今年年初,菲律宾再派船试图强闯铁线礁,还是被中方给拦截了。想一下,对方无法登临,而我方却可以随意上岸,这是不是就是实际控制了?▲铁线礁位置 谷歌地球▲中业岛周围岛礁 谷歌地球作者查到了一些未见主流媒体报道的消息,除铁线礁之外,附近的铁峙...

    2025-04-27 14:08:06
  • 印巴交火!印度要拿水资源当武器?
    印巴交火!印度要拿水资源当武器?

    原创: 后沙来源微信公众号:后沙已获转载授权克什米尔又出了大事,刚刚到印度访问的美国那位乡巴佬还真是个扫把星。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的旅游景区帕哈尔加姆镇发生了针对男性游客的枪击事件,造成至少26人丧生。尽管“克什米尔抵抗运动”(Kashmir Resistance)在社交平台上宣称对此负责,但印度还是怪罪于巴基斯坦。印巴紧张关系骤然升温,双方都采取了一系列的强硬措施。据新华社25日消息:巴基斯坦和印度官员表示,两国士兵当天凌晨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交火,目前还没有人员伤亡报告。巴基斯坦一名军方人士告诉新华...

    2025-04-26 14:08:24
  • 僵局难破!
    僵局难破!

    作者:印闲生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现阶段,特朗普斡旋俄乌和谈已经到了临近翻牌之际,各方矛盾激烈对撞,台面下的博弈暗流涌动。根据美媒的报道,特朗普团队提出的“和平方案”内容大致如下:1、法律层面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控制(注:这里面又分“美国单独承认”和“施压乌克兰承认”两种情况);2、事实上承认俄罗斯占领的乌东四州地区(注:即整体上采用现状停火方案);3、承诺乌克兰不会加入北约,但可以成为欧盟的一部分(注:美国也不肯给乌克兰类似日韩或以色列那种双边防卫承诺);4. 解...

    2025-04-26 14:08:22
  • 川普为何和美联储斗来斗去!
    川普为何和美联储斗来斗去!

    来源:卢克文工作室(ID:lukewen1982)4月22日,随着川普说出那句“无意解雇鲍威尔”,弥漫在他和美联储之间的火药味,似乎正在散去。自二进宫后,川普已经多次对外宣称要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4月18日,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证实,川普在研究如何解雇鲍威尔之后,引发了本月以来第二次“股债汇”三杀(上次是川普宣布解放日对等关税)。美股全线下挫2%以上,10年期美债收益率再次逼近4.4%,美元指数跌至2022年以来最低水平。虽然目前的局面暂时平稳,但由于双方矛盾的根源并没有得到消除,未来可能还会再...

    2025-04-26 1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