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特朗普再给普京50天:这是通牒,还是双簧?

作者 :正文注明 2025-07-16 14:08:29 围观 : 评论

原创: 徐吉军
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
微信ID:hantangzhiku

2025年7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联合北约秘书长吕特召开记者会,对外宣布一项极具象征意义的军事政策转向:

美国将向北约盟国出售大批高端武器系统,包括爱国者防空系统、精确制导弹药、远程打击平台等。这些武器,最终将进入乌克兰投入到与俄罗斯的战争中。

同时,特朗普向俄罗斯总统普京下达最后通牒:

如果俄罗斯在未来50天内未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及其贸易伙伴实施100%惩罚性关税,包括对中国和印度等购买俄油的国家也将动用次级制裁机制。

一、隔靴搔痒的重大声明!

特朗普在声明中提出制裁俄罗斯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美国认定停火责任在俄罗斯方面。如果到时候特朗普认为责任在乌克兰,就未必会启动制裁。这相当于留了一个机动决策的条件,而这正是特朗普最擅长的。

这就是特朗普吆喝了一周时间抛出来的所谓重大声明。

这几天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看特朗普准备如何对付俄罗斯。估计谜底揭晓的这一刻,所有人都会暗自鄙视:看似气势汹汹,实则隔靴搔痒。

这一次,特朗普既不反对援助乌克兰,也不直接援助乌克兰,而是选择曲线干预,以“北约采购,美国军售”的形式,继续介入俄乌冲突。

毫无疑问,这个援助新模式对美国最为有利。既能干预地区局势,又不用承担经济损失的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如此一来,风险就完全转嫁到出人的乌克兰和出钱的北约各国了。

鸡贼而聪明,这就是特朗普的风骚操作。

二、变脸绝非偶然!

特朗普当政以来,一直对“援乌战略”持强烈保留意见。他反复强调,美国不应为欧洲的战争埋单,也不应该无休止地将纳税人的钱送到东欧的战壕里。

在多场公开场合,他斥责拜登政府对乌克兰的援助“毫无上限”,痛批国会拨款“毫无监督”,甚至暗示“乌克兰的腐败与军援黑洞令人震惊”。

如今,特朗普宣布援乌新模式:“我们将制造世界上最顶尖的武器,交给北约,由他们支付,再由他们转交乌克兰。”

这不是“支援”,这是“生意”。

这不是“理性退场”,这是“换个方式继续火中取栗”。

这不是“和平姿态”,这是把火药桶交到别人手里,自己坐山观虎斗。

特朗普不再扮演“反对战争”的孤胆英雄,而是摇身一变,成为军火贩子与威胁调停者的混合体。

图片

三、50天通牒是延长战争的许可证!

特朗普所谓的“最后通牒”,设定了一个非常微妙的时间点:50天。

50天,是一个何其微妙的时间长度?

目前,俄罗斯已经启动红军村和康斯坦丁诺夫卡战役,南线针对扎波罗什的攻势也已经展开。50天的作战时间,足以让俄罗斯完成一两处重要战场的收割任务。

到时候俄罗斯能吃下多少,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而这50天时间,就是特朗普为普京的友情颁发的战争许可证。

在这50天内,美国武器也将通过北约渠道流入乌克兰,为下一步的大战做准备。

按照这个节奏,特朗普不是“马上制裁”,而是“先交货,再观察”。

不是“立即干预”,而是“战事再烧一轮”。

他不是在震慑普京,而是在为西方自己争取一轮“战争准备期”。

这不是结束战争的“倒计时”,这是制造冲突的“过渡期”。

四、各怀鬼胎!

俄乌战场的武器不断升级,和平却始终缺席。

特朗普的声明雷声大、雨点小,关键原因就是思想和行动错位。

他强调美军不会直接参与战事,却促成美制远程导弹加速运入乌东;

他强调美国人民不会为乌克兰买单,却通过军售形式完成军工订单;

他指责普京“虚伪谈判”,却同时要求北约不要让局势失控;

这个过程中,真正焦急的是谁?

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从北约峰会到这次美国转向援助,泽连斯基多次敦促“立即部署”,要求西方“放下犹豫”,“现在就援助”,“一刻不能拖延”。

泽连斯基知道,再打50天,乌克兰的损失将指数级上升;

再拖50天,俄军将完成新的战术纵深,并将准备冬季作战。

对于这种状况,克里姆林宫只会报以冷笑。

普京从不惧怕“最后通牒”,他清楚西方没有形成真正一致的战略意志,也明白特朗普的目标只是让美国看似退出但不断获利。

如果特朗普真要结束战争,他不应威胁俄罗斯,而应向泽连斯基挥拳。

特朗普这次政策转向,并非出于乌克兰胜利论,而是美国内部经济结构与军工资本的重新结盟结果。

这批即将交付的武器不只涵盖库存旧弹,还包括:

新一代爱国者系统;

精确制导战术飞弹;

可攻击俄境纵深的远程导弹平台;

大量由美企补充的新型155毫米炮弹;

还有正在扩产中的“高超声速中程武器”。

这些装备将由美国制造,北约出钱,乌克兰使用,俄罗斯承压,而真正稳赚的,还是雷神、洛马、诺斯洛普这些美国军工巨头。

这不是对乌克兰的援助,这是对美国武器工业的一次定向大撒币。

战争只要不在美国本土燃烧,武器就永远是出口产品。

图片

五、你究竟爱谁?

看到特朗普的表演,有心人不禁要问他一句你究竟爱谁?

他表面在逼普京谈判,实际上在给他重新部署战线的空间;

他表面支持泽连斯基,实际上在“北约化”乌克兰战争责任,将政治后果甩锅给欧洲;

他表面喊着和平,实际上以“军售转援”方式让美国军工收入不减反增。

更可怕的是,他用一个道貌岸然的通牒,掩饰了一场可能持续更久、规模更大、成本更高的战争扩散。

50天后,俄乌战事继续,北约将有借口全面升级对乌武器供应,甚至引入新型打击平台。

美国则可以堂而皇之地说:“我们给过机会,是俄罗斯不珍惜。”

到那时,战争继续烧,和平彻底成了幌子。

特朗普没有在白宫提出和平解决方案,他只是宣布了一个更精明的战争延续方式。

他用军火贸易替代了直接援助,

用北约集体采购替代了美国责任承担,

用一纸“最后通牒”,掩盖了一轮“战争续期”。

他没有逼迫普京认输,只是多给了他50天修整战线。

他也没有救赎乌克兰,只是用一批巡航导弹,继续让这片土地陷入泥沼。

我们必须清醒:中国不能指望美国靠道德恢复理性,

我们要靠实力维护底线,靠布局保持主动。

50天不是和平希望,而是战略陷阱。



相关文章

  • 美国制裁欧洲,欧洲制裁中国!
    美国制裁欧洲,欧洲制裁中国!

    作者:叶立华来源:求实处(ID:gh_a2f5eb6a8f0c)这段时间有一个怪现象出现在了欧洲部分国家,那就是有一伙领导人,幻想可以通过制裁中国,来换美国不制裁欧洲。 这时候我们就不得不请出来一段经典对话。 你是黄四郎买来的?嗯。黄四郎打过你吗?打过。我打过你吗?没有。你恨他吗?恨。你恨我吗?不恨。那你不拿枪指着他,你指着我? 经典就是经典,现在部分欧洲政要已经连自己到底干的是议员还是妓院都分不清了,搞不好每天当自己是花姐,一肚子委屈,全然忘了其实不是出来卖的。 其实这伙人原本也不是不想卖,而是不会卖,...

    2025-07-17 07:20:13
  • 特朗普再给普京50天:这是通牒,还是双簧?
    特朗普再给普京50天:这是通牒,还是双簧?

    原创: 徐吉军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微信ID:hantangzhiku2025年7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联合北约秘书长吕特召开记者会,对外宣布一项极具象征意义的军事政策转向:美国将向北约盟国出售大批高端武器系统,包括爱国者防空系统、精确制导弹药、远程打击平台等。这些武器,最终将进入乌克兰投入到与俄罗斯的战争中。同时,特朗普向俄罗斯总统普京下达最后通牒:如果俄罗斯在未来50天内未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将对俄罗斯及其贸易伙伴实施100%惩罚性关税,包括对中国和印度等购买俄油的国家也将动用次级制裁机制...

    2025-07-16 14:08:29
  • 莫斯科根本不相信!
    莫斯科根本不相信!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 牛弹琴(ID:bullpiano)作者:牛弹琴很有意思地,莫斯科根本不相信。第一,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第二,莫斯科不相信特朗普的狠话。最近的美俄关系,真是一日三变,让人眼花缭乱。特朗普突然180度大转弯,7月14日宣称,他从来就不相信普京,他还对莫斯科发出最后通牒,称如果50天内没有结果,就对俄罗斯实施100%的关税制裁。此外,特朗普说,美国还要输送给乌克兰爱国者导弹,以及其他远程武器,当然,统统欧洲人你们买单。接着,英国《金融时报》披露,7月4日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时,特朗普甚至直接...

    2025-07-16 14:08:27
  • 极限施压!
    极限施压!

    作者:印闲生来源: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就在一周前,欧盟外交官员还乐观地表示,预计不会像日本、韩国、加拿大等美国盟友那样收到来自特朗普的关税信函。然而7月12日,特朗普在自家社媒平台贴出了发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墨西哥总统辛鲍姆的信函。信中列明欧盟将面临的30%新关税——明显高于4月初所宣布的20%,同时提出“对美国完全开放市场准入,不向美国商品征收任何关税”等激进要求。至于墨西哥,特朗普用语更加不客气,除宣布30%关税外,还表示“须制止毒枭将整个北美洲变成毒贩乐园的企...

    2025-07-16 14:08:23
  • 以色列悖论:犹太人终将再次流浪!
    以色列悖论:犹太人终将再次流浪!

    来源:鼠妈杂谈微信号:gh_6186907f13df巴以、黎以、叙以、埃以,常年是国际政治热门名词。中东不出点事,大家反而会觉得奇怪。中东乱局是大国博弈的结果,以色列以一敌多,俨然成了中东小霸王。犹太人出了很多的科学家、哲学家,遗憾地是出不了一个战略家。拉宾是鹰派,但他是明白人,他在以色列优势尽显的情况下推动中东和解,可惜被自己人杀了。以色列往何处去,始终是以色列人需要回答的问题,更是内心深深的恐惧。是继续当美国人的打手,还是被阿拉伯人扔进地中海?是成为下一个亚特兰蒂斯,迷失在海洋的最深处,还是改变信仰融...

    2025-07-16 14:08:19
  • 躲不过的敲膏吸髓!
    躲不过的敲膏吸髓!

    作者:李大闲人来源:地安门外一闲人(ID:damyyxr)8月1日,特朗普将把日本输美汽车的关税提高到25%,还威胁说如果日本胆敢反制,日本涨1%,美就追加1%,看谁先撑不住。日本汽车极为依赖美国市场,对美出口占产业的34%,支撑全国558万就业人口。之前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已经让丰田2个月损失了1800亿日元,而本田的全年预亏将高达6500亿日元。日本首相石破茂豁出去了,高呼 “即使盟友,也不能跪着谈判”,但谁都知道他只是最后的倔强。现在自民党因为政治献金丑闻和国内米价高涨,已经支持率低得离奇,月底马上就迎...

    2025-07-16 14:08:18
  • 此时曝光佩泽希齐扬险丧命,有何深意?
    此时曝光佩泽希齐扬险丧命,有何深意?

    来源微信公众号:每日怡见已获授权每一条新闻的曝光都有其目的:科普教育,传递信息,吸引流量,引战,制造性别对立等等。可是这两天伊朗的一条新闻倒是让我有些看不懂了。7月13日,根据伊朗法尔斯通讯社的报道:在上个月爆发的以伊冲突期间(6月16日),以色列曾试图在一次空袭行动中暗杀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以及伊朗议会议长和伊朗司法部长。当时,这场会议正在德黑兰西部的一栋政府大楼内举行,伊朗总统、议会议长、司法部长和其他高级官员都在大楼底层出席会议,以色列瞄准该建筑的出入口,发射了六枚导弹或炸弹,以封锁逃生路线并切断空...

    2025-07-16 14:08:06
  • 金融时报:美日关系面临划时代重塑,在2025年做美国“朋友”意味着什么?
    金融时报:美日关系面临划时代重塑,在2025年做美国“朋友”意味着什么?

    七月初,在美国即将对价值1500亿美元的日本进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的前几天,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向美国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国、最大的海外驻军东道主以及最大的美债持有国——日本——宣泄了他的不满。当历时数月的谈判未能达成双方最初认为可实现的一份快速、友好且具有示范意义的贸易协议后,特朗普对电视访谈主持人表示:“我本可以(给日本)发一封信。‘尊敬的日本先生,情况如下……’。”对于东京的高官而言,这句“ 在对日问题上,特朗普的策略或许难以预测,但其理念却异常地一致。在1987年一次后来广为人知的采访中,当时还是地...

    2025-07-16 09:11:38
  • 安东·尼尔曼:你看不出,特朗普是亲俄还是反俄,是亲乌还是反乌?
    安东·尼尔曼:你看不出,特朗普是亲俄还是反俄,是亲乌还是反乌?

    在预告了4天之后,特朗普所谓“对俄重大声明”终于公布:如果俄罗斯和乌克兰50天内没有达成协议,美国将向俄罗斯征收100%的关税,并对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次级关税。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在俄乌问题上态度反转,自从俄乌和平协议陷入僵局后,特朗普就屡屡施压变卦,不只是对俄罗斯,对乌克兰也是极尽“交易的艺术”。就在宣布加大对俄制裁的同一天,特朗普同时宣布,美国将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包括“爱国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尽管特朗普在诸多问题上有自己的立场,但他从未深入研究细节,也从未认真思考过严肃的外交政策,尤...

    2025-07-16 09:11:26
  • 陈弘:改善对华关系之际,澳大利亚是否依然延续“双重战略”?
    陈弘:改善对华关系之际,澳大利亚是否依然延续“双重战略”?

    7月12日至18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开启其第二次访华之旅。此行是他今年5月胜选连任后的首次访华,行程覆盖上海、北京、成都三地。引人注目的是,代表团中包括了力拓、必和必拓、福德士河、麦格理银行等澳大利亚主要工商界领袖,彰显了对中澳经贸合作的高度重视。在行前新闻发布会上,阿尔巴尼斯高调宣称:“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就意味着澳大利亚的就业机会。”他援引数据指出,澳大利亚出口的四分之一销往中国,这一...

    2025-07-16 0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