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中日本死穴:插旗钓鱼岛,推动琉球独立!
原创: 徐吉军
来源公众号:汉唐智库
微信ID:hantangzhiku
2025年11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狂言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引发了中日外交对抗。
中方连续施压要求高市早苗撤回相关言论,但遭到日方拒绝。事实上,日本早在2015年就通过了法律要干涉中国内政,只是今天高市早苗捅破了窗户纸而已。
2015年日本修改法律,允许首相动用日本自卫队。新法规定,如果解放军攻台,就可能威胁到台湾周围的航道,这些航道是日本燃料运输经过的地方,日本依赖大量的能源进口,所以日本的2015法律明确提出,中国如果武装攻台将影响日本的生存。
2015法律通过后,日本在距离台湾仅仅约110公里、日本最西端的与那国岛,部署了大量的反舰导弹和雷达。
事实上,日本早在十年前就在为所谓的“台湾有事日本有事”做准备。
中国早已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如今,双方捅破了窗户纸,无非是局势到了摊牌的一刻。

一、强硬反击日本!
日本狼子野心极端偏执,对于中国来说,对日本最直接最有力的反击就是插旗钓鱼岛,推动琉球独立!
11月16日中国四艘海警船相继驶入钓鱼岛周边海域,引发日本抗议。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常规战术动作,还算不上是掀桌子。真正掀桌子的动作,是中国人登上钓鱼岛,插上中国国旗,甚至修建建筑物!
这个动作一做,中日关系主动权立即回到中方手中。届时,日本要么
忍下这口气,要么升级对抗,派遣更多海警船甚至自卫队舰船前来冲击。中方只需要见招拆招,就可以轻松应对。
除了插旗钓鱼岛,中国可以考虑推动琉球复国的法律论证事宜。
目前美军在冲绳各基地的驻军总数将近两万人,占到驻日美军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数十年来,不断有美军士兵在冲绳作奸犯科,制造凶杀、抢劫、纵火和强奸等各种案件,而近来又有加剧的趋势。
2024年10月,冲绳民众在那霸举行万人集会,纪念1995年美军强奸12岁少女事件29周年,高举拒绝基地、琉球自决的标语。同月,冲绳县议会通过决议,要求正视琉球处分的历史不正义。
琉球人民持续数十年的抗争,正从地方维权升维为对主权归属的根本性质疑。
二、琉球历史!
今天,日本给琉球取名为“冲绳”,但琉球人始终自称“Uchinaa”(ウチナー),意为“中央之国”。这不是狂言,而是刻在青铜钟上的历史宣言。
1458年,琉球铸造的“万国津梁钟”至今矗立在首里城遗址前,铭文清晰写道:“以大明为辅车,以日域为唇齿……以舟楫为万国之津梁。”
这十二个字,道尽了琉球在东亚秩序中的真实定位,这是一个连接中国、日本与东南亚的海洋枢纽。
早在1372年,明朝洪武帝遣使册封琉球中山王察度,开启了琉球和中国长达近五百年的宗藩关系。此后23代琉球国王登基,皆需赴北京请封,获赐印玺、冠服与历书。
这一制度是中央帝国在东亚构建的朝贡体系的政治契约。
琉球船队满载福建的瓷器、江南的丝绸,远航至暹罗、马六甲、爪哇,再将南洋的香料、苏木、犀角运到福州港。
葡萄牙商人曾惊叹:“琉球虽小,富可敌国。”
语言是文明最后的堡垒。琉球语与日语虽同源,但差异巨大,互通度不足3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将琉球语列为“濒危语言”。
如今全岛能流利使用者仅余2000多人,多为离岛老人。在那霸的小学课堂里,越来越多孩子开始学习用琉球语吟唱《おもろさうし》。这部16世纪编纂的古谣集,收录1554首歌谣,记录着航海祭祀、祖先崇拜与爱情悲欢,被誉为琉球的《诗经》。
1879年,这一切戛然而止。
日本教科书将1879年吞并琉球描述为“琉球处分”,仿佛只是行政区划调整。实际上是一场赤裸裸的武力吞并。日本明治政府派兵包围首里城,逼迫末代国王尚泰自愿退位,强行设立冲绳县。王室成员被迁往东京软禁,传统姓名被强制改为金城、比嘉等日式姓氏,三线琴声被禁止在公共场合响起。末代国王尚泰被押往东京,软禁于筑地,直至1901年郁郁而终。
1945年冲绳战役,日军强迫琉球平民集团自决,导致约9.4万平民死亡,占当时人口四分之一。这是一场残酷的献祭。
清朝李鸿章多次照会日本外务省,严正声明:“琉球为中国属国,日本无权擅废。”
1880年,清廷曾经提出“分岛改约案”:将宫古、八重山群岛归还琉球复国,其余归日本,换取日本承认清朝对朝鲜的宗主权。
日本起初同意,后来又毁约。
自此,琉球问题成为悬案。
二战后的国际安排,更未赋予日本主权合法性。
1951年《旧金山和约》第三条仅规定:“日本同意美国向联合国提议,将北纬29度以南之南西诸岛置于托管制度下,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全文未提“主权归属日本”。
美国国务院同年备忘录明确指出:“琉球地位未定,未来应由居民自决或联合国决定。”
1972年美日签署《冲绳返还协定》,名曰归还,实则仅移交行政管理权。协定附件规定,美军可继续使用嘉手纳、普天间等基地,不受日本法律限制。
换言之,冲绳仍然是双重殖民地。名义属日本,实控在美国手中。

三、美军基地和平枷锁!
走进嘉手纳空军基地周边,你会看到这样的日常:住宅窗户因F-15战机起降而震颤;学校操场上空,军机呼啸而过;农田旁竖着禁止进入的铁丝网,里面是美军油库。
这就是冲绳的现实。
数据触目惊心:
冲绳面积仅占日本0.6%,却集中了70.3%的驻日美军专用设施(31处,占地18700公顷);
1972年至2023年,美军相关人员在冲绳犯下6153起刑事案件,包括91起强奸、14起杀人案;
因为《美日地位协定》,美方享有“优先管辖权”,绝大多数案件未在日本起诉。
2016年,一名20岁冲绳女子被美军文职雇员奸杀,引发全岛罢工罢课。民众高喊:“我们不是基地!我们是家园!”
但日本政府回应冷淡,反而加速推进边野古新基地建设,填海造地160公顷,摧毁珊瑚礁超20万平方米,无视2019年、2021年两次县民公投中超70%的反对票。
2023年冲绳人均GDP仅287万日元,连续48年位居日本47都道府县末位。
旅游业本可成为支柱,但最佳海岸线被美军基地占据;农业受限于污染风险;年轻人外流严重。所谓基地补偿金,成了用金钱换取沉默的赎买机制。

四、从冲绳人到琉球人!
在那霸街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着印有“首里城”纹章的T恤;社交媒体上,“#UchinaaNotJapan”话题阅读量破亿;大学社团开设琉球语课程,报名人数年增300%。
2023年,民调显示:18岁到29岁群体中,58%认为自己是“冲绳人”或“琉球人”,仅22%认同“日本人”;39%支持“探索独立可能性”,较2012年翻了三倍。
这种觉醒,源于对现实的绝望与对历史的重新发现。
一位25岁的冲绳大学生说:“我爷爷死于冲绳战役,他不是为日本战死,是被日本逼死的。我们不是日本人,我们是琉球人。”
如果琉球独立,质疑者常问:一个小岛国如何生存?
历史证明,琉球曾以海洋中介的角色繁荣五百年。
今日条件比原来更好!
冲绳专属经济区达47.5万平方公里,渔业年产量20万吨;如果去军事化,世界银行估算GDP可提升30–40%;琉球漆器、红型染织、泡盛酒等文化品牌尚未充分开发。
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条明确规定民族自决权。2018年,联合国原住民权利特别报告员Victoria Tauli-Corpuz访日后建议:“日本应承认琉球人为原住民族,并保障其自决权。”
琉球距台湾基隆190公里,距九州鹿儿岛500公里,扼守东海咽喉。如果独立并宣布“永久中立、去军事化”,将成为东亚和平缓冲带。

五、新的革命!
琉球独立若成为现实,将对东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政治、安全、经济与外交格局产生深远而多层次的影响。
琉球群岛是美日第一岛链的核心环节。如果独立且宣布中立或去军事化,美军在嘉手纳、普天间等基地的合法性将丧失,中国海军进出西太平洋的通道将大幅畅通,东海方向的战略围堵被打破。
美军70%以上驻日设施集中在冲绳。如果无法续驻,美日安保条约的实际效力将大打折扣。
嘉手纳基地是美军在西太平洋最大的空军基地,可起降B-52、F-22等战略机型。失去琉球,美军在台海、南海的快速反应能力将严重受限。
琉球独立绝非局部事件,而是一场牵动亚太秩序根基的革命。最大影响在于打破冷战遗产,将终结美日以琉球为支点的围堵体系,为全球被殖民民族提供非暴力自决范例。
这一进程必须以和平、合法、渐进方式推进,避免被大国博弈工具化。唯有如此,琉球才能真正从军事盾牌回归万国津梁,成为东亚和平的新灯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