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公基”额度再充值!下半年经济运行的“路线图”清晰了
东方楼书,看透房地产和买房卖房众生相!《“铁公基”额度再充值!下半年经济运行的“路线图”清晰了》是一篇关于路线图,额度,充值的文章。东方小楼引用该文章仅仅为了更好的传播房地产相关知识,让大家在房地产买卖中有更清晰的目的和执行策略!不代表小楼认同其观点,本着从不同侧面看问题的态度,我们会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
今天,我想从一个平时大家容易忽视的角度出发,聊聊下半年,想保住我们的工作,需要用哪些手段,哪些地方,会借此机会,成为中国经济的顶梁柱。
我们想搞清楚,外面正在发生什么事情,更认真的看这个世界,哪怕有一丁点启发,也算有收获。
至于个体,在时代洪流面前,能不能嗅到什么机会,能不能趋利避害,指望一篇文章,是很难做到的。
8月24日的高层会议上,有两条内容:
增加3000亿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
向地方派出稳住经济大盘督导工作组。
为什么要重视这些政策呢?

因为今年太特殊了。
大家应该还有印象,5月份的时候,也有一场稳住经济大盘的会。
当时提出了33项政策,比如,退税规模增加1400亿,取消低风险地区的通行限制,乘用车减税600亿,支持刚需和改善买房。
然后,我们就看到,6月份的房地产销售、汽车销量、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都开始复苏。
可没过多久,7月份,除了出口外贸坚挺之外,各种指标,又开始往下走。
这就跟小孩发烧一样,4月份的时候发高烧,先来一波退烧药。
好转之后,7月和8月又反复,这时候需要换药打点滴了。
所以,我们可以把这场会,视为下半年经济的路线图。
细看这些内容,一城一策的房地产信贷政策,可能预示了部分城市会出现更低的首付,更低的利率。
这其实没什么好聊的,房地产的成交只要上不来,类似的政策会越来越多,利率突破4%也不是没有可能。
关键词是:专项债。
咱们简单点说,每个省份,想搞建设,手里得先有钱。
钱从哪里来呢?
一靠收税,二靠卖地。
可是,因为分税制,地方上的财权和事权是不匹配的,又要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靠手里这点钱,是不够的。
这个时候,就得发债券,举债创收,搞活经济。
在2014年以前,很多地方为了搞建设,成立了融资平台公司,不管啥项目,能不能收回成本,都给这些城投公司借钱提供担保。
这样一来,这些债到底属于地方上的,还是属于平台公司的?
债务这种东西,一旦变成糊涂账,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城投虽然跟地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毕竟是公司,万一哪天还不起债了,难道我们的水电气暖都断了不成?
所以,从2014年开始,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上唯一的融资渠道,把地方债和城投债切割。
多的就不讲了,其实后面还有很多故事。
反正,2015年以后,自从允许省级发债,地方债就开始井喷。
地方债里,又分为专项债和一般债。
最近几年,专项债发行规模占比远远超过了一般债,今年更是创出了超过80%占比的历史记录。
农田水利,公路铁路,产业园,城市管网更新,基站和数据中心,保障房,干啥的都有。

专项债发出去后,银行买了债券,这些钱转换为政府存款,用来作为基建项目的资本金。
要想启动、完成项目,参与建设的上下游公司,也得从银行贷款,作为专项债的“配套资金”,那企业的贷款额度,自然就上来了。
然后,这些项目,就可以用来创造就业岗位,拉动投资。
总之,以后大家看到专项债这三个字,就知道,这是地方上为了搞建设,最重要的融资手段。
所以,接下来我们要拆解,哪些地方分到的额度多呢?
我们从最近关注度非常高的一个热词聊起。
收成不好的年景,家里有困难,能干的孩子们,就得多出点力。
这是不是天经地义?
所以,今年有个词,被反复提及,就四个字:
经济大省。
我们捋一下时间线。
8月16日要求:“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
7月28日提出,“有条件的省份,要力争完成目标。”
7月7日,经济形势座谈会提出:
“东南沿海5省市,要继续挑起国家发展、稳经济的大梁,发挥保障国家财力的主力作用。”
两个月内,点名了三次。
第一次,是东南五省市,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
第二次,没提及具体名单。
第三次,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
加起来就是:粤苏鲁浙豫川闽沪,总共是七省一市。
官方数据,这些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超过6成,市场主体数量占全国4成以上,贡献了40%以上的就业。
拿山东、河南、福建来说,不同省份的优劣势也不同。
从各省的投入产出表来看,福建的支柱是交运仓储、服装鞋帽、房地产,2021年人均GDP达11.8万元,全国排第四。
当然,还有像宁德时代、片仔癀、厦门钨业,三钢闽光,涵盖了电器机械、医药制造、金属冶炼加工。
山东是“象群模式”,城市分布相对均衡一些,国有企业占比大、重工业企业数量多,制造业占比41.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1%。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能源和原料工业基地,加上中国之中的区位,发达的交通体系,支柱产业自然是农林牧渔和批发零售,郑州前几年崛起很快,加速了对省内其他城市的虹吸。
我们做个总结。
用足专项债额度,说明刺激基建的空间,远远没有到头。
下半年的顶梁柱,有七省一市:
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福建、上海。

还有两个细节。
1,《经济日报》,已经在头版,连续发了6篇文章,只聊一个话题:
这些省份是怎么“挑大梁”的。
2,8月,已经开展了两轮督查行动,带队级别非常高,历史上,每次督查过后,民间投资都能快速增长。
国盛宏观熊园列出了一组数据:
1-7月,发改委累计审核固定资产项目投资额超过了1万亿,是去年同期的3倍以上。
上半年,五大建筑央企(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电建),新签基建类合同金额达3.9万亿元,同比增速26.4%,远高于基建增速。
8月沥青开工率,由6月的26.7%上升到了37%,水泥发运率上升到了48.4%。
这些密密麻麻的政策,整齐划一的动向,任何人,都能嗅到非同寻常的味道。
以上就是关于《“铁公基”额度再充值!下半年经济运行的“路线图”清晰了》的全部内容,如果《“铁公基”额度再充值!下半年经济运行的“路线图”清晰了》能够帮助到您,不胜感激!举起您高贵的手将我们收藏吧!东方楼市小楼编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