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地产16条和房价
东方楼书,看透房地产和买房卖房众生相!《聊一聊地产16条和房价》是一篇关于房价,地产,聊一聊的文章。东方小楼引用该文章仅仅为了更好的传播房地产相关知识,让大家在房地产买卖中有更清晰的目的和执行策略!不代表小楼认同其观点,本着从不同侧面看问题的态度,我们会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
昨天后台有几个朋友留言,问支持房地产的金融16条,所以今天安排上。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个市场上的卖家、也就是开发商,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他们出身不同、学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但有两点是一样一样的。
第一,是胆子都大,如果说得再准确一点,就是欠债的胆子大,负债的胆子大。
我们一般人,想起每个月还几千块房贷、要还二三十年,都觉得是个压力,如果找亲戚朋友借个几万十几万,晚上睡觉以前经常都会心心念念的算账,想什么时候才能还给对方。
然后,你再看看许家印、看看孙宏斌,公司负债动辄几大千上万亿,换我们早就吓出神经病了,人家该吃吃该睡睡,这就是差距。

第二,是很了解这个市场的买家。
这些开发商在这个行业里摸爬滚打几十年、公司一年销售额几千亿,关于大行情他们也许会猜错、会赌错,但买家心里那点小九九,在贪图些什么、在恐惧些什么,早就被他们摸得门清,所以他们很清楚的是,这是一个买涨不买跌的市场,房价越涨人气越旺、房价越跌市场越冷清,当市场冷清到一定程度,连那些所谓的刚需都会消失掉一大半。
所以对于开发商来说,降价促销永远是没有办法之后的办法,只要现金流还没完全枯竭、只要还有一点点其它的出路,它们都不会选择降价。
在过去二三十年,如果不具备以上两点,你不可能成为一家很大的开发商,想留在这个市场上就必须要做大,而想要做大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你千万不要拿钱当钱,你首先要完成的一个训练就是,把钱只是看成电脑屏幕上的一个数字。打个比方来说,如果你想要在万丈悬崖上的羊肠小道上行走,首先就要告诉自己,这只是一条普通的小路,和普通公园里的那种小路没啥不同。
今天的开发商们,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只要还有一丝丝现金流,他们就会尽量降低打折的幅度,前几天的金融行业关于地产的16条,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开发商的现金流。
这个16条拼在一起,洋洋洒洒一大篇,其实归结起来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就是尽可能的帮开发商纾困,说得再准确一点,就是纾现金流的困。
主要的办法有两条:第一,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借钱给开发商,帮开发商融资;第二,已经借了的钱有些可以展期,通俗的说就是把账挂在那里,以后再慢慢还。
过去这两年,开发商最痛苦的是在三道红线的限制下,既要还旧债、又不能借新债,这个16条一来,相当于三道红线松动了两条,变成了新债可以借,有些旧的暂时还不用还,一进一出之间,局面顿时就好多了。
所以对于开发商来说、尤其是对于那些还没有凉透死硬的开发商来说,前几天的16条,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而对于我们来说,更有意义、更现实的问题,房价会怎么走、市场会怎么走。
在开发商现金流的燃眉之急、被16条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以后,多空博弈的双方,就变成了企业卖家和散户卖家。
具体一点说,由于很多开发商已经躺板板了、最近一两年土拍市场又很不景气,所以在开发商端口,市场供应量已经比过去小得多了。但与此同时,在供应方的另一个端口,潜在的量却是很大的,这个端口就是散户端口。
由于最近这几年的经济大环境不好,加上疫情影响,很多家庭的现金流也开始变得很紧张,尤其是杠杆率加得比较高的家庭,以及不幸身处特定行业的家庭,比如旅游、民宿、电影……等等,包括被暴击的地产教培互联网,很多人也很难。所以他们需要卖房变现来度过难关,在这个不景气的市场,这部分急于变现、大幅打折的卖盘成了催化剂,进一步打击了散户市场上的二手房卖家的价格信心,于是在二手市场上开始出现踩踏效应,这个效应,从郊区往核心区蔓延,从三四线城市往二线蔓延、再往一线蔓延,比如最近我们看到,连上海深圳核心区的二手房,都开始绷不住了。
所以房价要稳住,只是开发商现金流变好了、开始缩减打折幅度了,是不够的,因为买家不是只有在售楼部买房这一个选择,他们还可以到二手市场上、在散户手里去买。
每一个二手业主,其实都想自己的房子多卖点钱,但散户最大的特点就是散,比如重庆贝壳接近二十万套二手房、分别放在十几万业主手里,由于太过分散,每个业主的经济条件不同,卖房的急迫性不同,面对同样的信息解读不同,神经的反射弧也不同,所以很难同步。所以在接下来一段时间,一手房市场还会继续承二手房市场的压:一面是急于想稳住房价的开发商,一面是想夺门而出的散户,一边想拉,另一边想跑,这个拔河,应该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从体量上来说,以开发商为代表的的一手房市场,原本是相对弱势的一方。全中国的存量房市场价值四五百万亿,有个百分之十想卖就是四五十万亿,未来这个盘子还有可能变得更大;而现在的一手房市场,已经萎缩成一个十万亿左右的市场,且未来这个盘子应该还会变得更小,所以从力量上来讲并不均衡,未来这种不均衡还会进一步加剧。
但与此同时,在这场博弈里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那就是开发商这一方更容易同步、更容易统一行动,现在国内排名前20的开发商,已经占据了这个市场很大一部分份额,20个人要通个气、统一一下步调,相对比较容易,更何况这本身就是他们最根本的利益,所以他们会坐下来一起想办法,一起动用各种舆论资源,一起想尽一切办法来搞事。但全国数以亿计的散户是不可能坐在一起开会的,这个世界上没有这么大的会议室,他们唯一的交流平台是互联网,且永远无法达成共识,无论是关于房价涨跌、关于抗疫究竟是该放开还是该清零,他们永远都不可能达成比较一致的意见。
所以这个看起来体量不平衡的博弈,最后赢的很可能是开发商这一方。这就好像打仗,一边是人数少但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另一边是人数众多但除了人多啥都不行的民兵,最后赢的通常都是前者,更何况这些民兵随时还有可能倒戈,因为开发商赢了对他们中的很多人事实上是有好处的,多数人都乐见自己手里的房子多值几个钱。
今年5月份,也密集的出台了一揽子救市政策,在那里面我说的是,对于眼下这个市场,救市至少要救两个东西:第一是救现金流,第二是救信心,脱离这两个东西谈救市,基本都是画饼和扯淡,从过去几个月的市场表现看,至少在救市结果上,和我当初预料的一样。比如前段时间,手里还有钱的人,更多的选择是提前到银行去还贷款,而不是买新房子,这就是市场信心和预期最真实的体现,在这种预期和信心基础上、在开发商弹尽粮绝的条件下,我们去指望市场出现逆袭,不是扯淡是什么?
但从这个16条开始,我对救市的效果,开始有了一点乐观的预期。因为如果这16条真的落地了,且口子一旦打开、如果效果不理想还可以加大电量,市场可能就距离底部真的不远了。由于惯性的作用,现在的市场未必就是底部,但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精准的判断底部的点位,而是趋势。
虽然不看好5月份那一波救市效果,虽然之前16条还没出来,但在过去两三个月,在聊到市场和买房时机的时候,我还是建议真正有现实使用需求的朋友可以多看房,多淘,碰到合适的可以下手,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虽然16条还没出来,但可以预料的是,类似16条的、救开发商现金流的政策,终究会出来,且时间不会拖得太久,至少大概率不会拖过年底,否则这个年,方方面面都会过得很艰难,甚至是难堪。
第二,这个口子一开,迟早会把楼市的价格和预期稳定下来。
所以,趁着开发商最狼狈、散户卖家最慌张的时候,趁着选择面最大、谈判最主动的时候,多去看一看,多去谈一谈,谈到理想条件刷卡买下来,综合来看不失为一个不错的窗口期,市场即使再跌可能也就是几个月大半年的事了,房价即使再跌大概率也是几个点十个点的空间了,而我们在眼下选一套比市价便宜几个点十个点的并不困难、选择面还大、卖家态度还好。但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城市、有些板块、有些房子,至少在16条之后、更猛的药出台之前,几乎不可能回到曾经的高点。
后台也有想投资的朋友问,房价会不会因为16条就来个大逆袭,现在投资是不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我个人觉得,现在谈这个还早了点,原因有很多,展开说也太长。不过关于这个话题,可以聊一个简单的信号指标,前几天16条出来以后,网上流传过一张图,说是某家大开发商老板说16条是第二支箭,而第三支箭已经在路上。
我猜想他所期盼的第三支箭,是在买家端口、限购限贷的放开。如果16条效果不好,这支箭的确有可能会来,来得轻点,就是在单个城市内部,多次置业者能享受和首套二套购房者接近的首付和贷款利率,如果来得重,药下得猛,甚至有可能是城市间限购限贷的放开。

在那种时候,我们再来讨论大逆袭也不迟,即使到那个时候,这种逆袭很可能也只是一种可能,而不是板上钉钉。
当然也存在另一种可能,就是这个市场经不起撩拨,一个16条就带火了,虽然这个概率很小但万事无绝对,如果出现这种状况,对于观望的投资客来说,毫无疑问就意味着踏空,就意味着错过。
但我认为即便如此,也没什么好遗憾。今年7月份以后,我曾经想过要不要在港股当个小散户、搞一搞地产股,因为很明显这会是一个非常刺激的市场,一面是政策面的刺激信息不断、另一面是开发商资金面和信用等级的负面不断,地产股夹在这冰火两重天之间,刺激是一定刺激的,大涨的机会绝对也是不缺的——但我最后没敢去。

前几天看到龙湖旭辉一天涨百分之几十的时候,我也在想如果我在某个时间点买了,已经赚了多少,这个账一算,恨不得把大腿掐紫。但转念一想,如果真进去了,在龙湖旭辉一天跌百分之几十的时候,我很可能已经被吓得跑出来了,挨打的时候全程在线,吃肉之前狼狈下线。这么一想,心里顿时就平衡了,甚至觉得自己还占了便宜。
有些钱,许家印孙宏斌赚得到,我赚不到,看这篇文章的多数人也赚不到。
以上就是关于《聊一聊地产16条和房价》的全部内容,如果《聊一聊地产16条和房价》能够帮助到您,不胜感激!举起您高贵的手将我们收藏吧!东方楼市小楼编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