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假阳性,250家机构整改?发“国难财”的黑心公司,该管管了
这几年疫情的出现与蔓延让核酸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至如今国内大多数地区仍然要求出入公共场合要有72小时或48小时内的核酸证明,各大机场火车站也都要求出行者准备好48小时内的核酸证明,其实从二〇二〇年一直到现在,国内总计进行了上百次的核酸检测,这在帮助我们大力筛查感染者之时,也促进了一些核酸检测相关企业的发展。

据了解当前国内核酸检测公司共计有20多家,核酸检测试剂总计分为37种,在当前这种疫情形势仍然蔓延的背景下,做核酸除了帮助有关部门迅速筛查新冠阳性患者,也能够让各个百姓感到放心和安心。
不过当时间不断流转有些核酸公司开始动起了手脚,众所周知核酸检测结果对百姓来说拥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然而现在有媒体报道呼和浩特的塞斯基因公司公然造假核酸结果。
原来此事发生的缘由在于很多呼和浩特当地的老百姓共同举报一家核酸检测公司,据了解该核酸检测公司名为塞斯基因,该公司二〇二〇年 10月份正式成立,也刚好赶上了核酸检测行业发展的风口,毕竟从两年前开始,国内百姓的生活就同核酸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可以断定,该公司经营这几年的收益应该非常可观。而现在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却被指责核酸结果造假,据了解当地一位百姓第一天做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阴性,但第2天这个核酸检测结果突然就变成了阳性。

那时候这位民众还以为是自己刚结束5天隔离期的问题,可因为这一次核酸结果的转变他又被拉到方舱中隔离。然而在内蒙古当地和这个朋友有同样经历的并不在少数,还有不少人都反映自己核酸检测结果呈现出阴转阳的情况。
比如一位来自内蒙古乌兰察布的市民举报称,自己的家属压根没有去参加核酸检测,但是当查询到核酸检测结果是还是显示阴性,诸如此类的事件不断发生,让大家对赛斯基因这家核酸检测公司产生疑问,还有人一度认为这种公司就是为了借机发国难财,毕竟当阳性患者越来越多,核酸检测数量就会加量到那时他们能够赚到的钱就更多。
可在疫情出现后,大家对此事越来越敏感,核酸结果自然是我们判定自己是否感染的唯一依据,在关乎老百姓的生活身体健康时,这些公司却走唯利是图的路线也的确激起百姓众愤。

由于后续检举该企业的人数越来越多,当地卫健委迅速对该公司核酸造假事件进行调查,针对频频出现的“阴转阳”问题,对此,塞斯基因给出的官方回应是信息错误录入,在这一解释结果出炉后,很多人都表示不认可,毕竟他们随口敷衍的“信息错误录入”影响的是一栋楼甚至当地不计其数的居民,而对于这些人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该公司又打算如何补偿?
而且更多的人都认可一个事实,塞斯基因现在明显是在避重就轻的回应,对于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和态度,塞斯基因被相关部门勒令停止营业,除此外该公司的法人和员工也都被采取强制措施。
更可悲的是塞斯基因并非国内首个出现核酸造假事故的核酸检测公司,近三年来国内和西方检测出问题的公司已经被曝光有多家,比如今年4月份合肥诺维尔医学检测实验室就承揽了一批在他们能力承受范围以外的业务,也使得该公司最终出现了多次核酸检测假阳性的报告。

此外在今年5月份上海市某小区,一天内又多出了13份假阳性报告,据了解,给该小区做核酸检测的公司是上海中科润达,正值上海疫情严重时,该公司出现这种核酸检测结果的失误录入所造成的情况非常危险,带来的影响十分严重,而且据了解还有一些公司能够为了促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稀释核酸样本,在今年5月末,北京精准医学检验实验室就被有关部门判定非法营利,据称该企业为了能够降低核酸检测成本,将原本5混1或者是10混1的检测模式私自稀释,这也就造成了核酸检测结果不稳定甚至不准确的情况。
不少省份在对当地核酸检测机构的大排查中,数据显示,共发现近250家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存在问题,被责令整改。

直至如今,我们还无法确定疫情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彻底消失,在此背景下,核酸检测对我们来说仍然非常重要,越是如此就越需要各个核酸检测公司担负重任,小心谨慎地对待这个涉及全国民众健康的问题。
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赚钱并不可耻,问题在于赚钱要做到问心无愧,尤其是这种建立在百姓安全健康问题上的钱绝不能昧良心拿,在这种问题上动歪心思就不单单是商业手段能解释得了的了,这可以说是道德问题,而对于这些唯利是图的公司企业,有关部门也该管管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