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读书--知行合一,化于无形

特楼里的院士们!

作者 :正文注明 2021-03-05 07:54:00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原创: 摩登中产
来源公众号:摩登中产
微信ID:modernstory

图片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一生常耻为身谋。oId曹操读书网

1951年,中科院选址,梁思成建议设在北京黄寺,那里是中轴线,气运加身。
然而科学家拒绝了,科学与尊崇气运无关,做研究还是要离高校近些,遂搬至中关村。
彼时,中关村还是一片蒿草池塘、鸡犬稻田,入夜,风吹兽鸣,农民在墙上用白灰画圈,恐吓西山的狼。
中科院在保福寺乡建了一栋混凝土楼,楼不挂牌,只设一个“918信箱”,多年后,人们才知那是“原子能楼”。
原子能楼斜对面四百米外,土坡之上,中科院盖了三栋家属楼,称为“特楼”。那三栋特楼,成为中国最顶级科学家的栖身之所。
三栋楼都是苏式风格,灰砖黑瓦,窗棂狭小,房间隔断用芦苇填充,用脚能踹出破洞。唯一先进的是卫生间设有浴缸。
其实,楼中住户曾经的生活远比这奢华。
语言学家李佩,在美国有维多利亚风格的别墅;物理学家杨承宗,回国前刚收到55.5万法郎的聘书;声学泰斗汪德昭,在巴黎居所,客厅可开音乐会,花园满是玫瑰花香。
他们最终都安然住入简陋的特楼。每逢周末,这些大科学家便破布包头,在楼前挖土浇水,不久后,特楼前多了一片重瓣桃花。
1955年,首批院士选聘时,特楼中科学家们一片平静。
物理化学家柳大纲,曾参与评选工作,得知他为候选人后,两次提出,把自己从名单中去掉,理由是资格不够。
钱三强夫人、被称为“中国居里夫人”的何泽慧,当选后直言:我才不稀罕什么院士呢。
当年,钱学森给在美国的师弟郭永怀连写两封信,邀其回国,信中称中科院“才是真正科学工作者的乐园”。

我们已经为你在所里准备好了你的办公室,是一间朝南的在二层楼的房间,淡绿色的窗帘,望出去是一排松树。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接信后不久,郭永怀动身回国,住进特楼。
他在信上所说的办公室中日夜忙碌,没什么时间看松树,连从美国带回的新唱片,都无暇拆封,最后直接送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一次,他和家人去看世乒赛比赛,看一半就匆匆回单位,“看中国队为国争光,十分着急,要马上赶回去工作”。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特楼孩子们争相传阅号外。
郭永怀女儿说:是谁研究了原子弹,真想给他献束花。她并不知道父亲正是参与者。
4年后,郭永怀奔赴青海,参与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返京时遇难。
飞机失事瞬间,他和警卫员紧紧拥抱,用身体保护装有数据的机密公文包。
那些年的特楼,承载着一代人的理想,理想中尽是苍山峻岭,大海星辰。
特楼的子女长大后追忆,楼里的先生们总是步履匆匆,相见便淡然点头,儒雅中带着侠气。
和郭永怀同楼的柳大纲,致力于盐湖研究,常年出差西北,儿子追忆他:几个月看不到人,回来时像爱斯基摩人。
作为指导老师,柳大纲很少在他直接指导的学生论文上署名,他认为理所应当。
他常爱念陆游的诗:侠气峥嵘盖九州,一生常耻为身谋。


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1978年,人民大会堂,央广播音员朗读闭幕演讲《科学的春天》,但很快读不下去了。掌声一浪接一浪,根本停不下来。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70多岁的南京天文台台长,哭得老泪纵横,82岁的农科院院长说,春天来了,我要当28岁过。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昏暗许久的中科院研究所,夜晚灯光如白昼。有科研员开始南下寻找工厂,长江波涛如雪。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停刊已久的科技报纸快速恢复,有的省市发行量超过百万。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科学家一夜间成为孩子们的理想,报纸上的偶像尽是科学家和工程师。陈景润的报道刊出后,收到上千封情书。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1979年春天,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来中国讲学。长达7周的讲学,北京科学会堂,天天座无虚席。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中关村的3座特楼,已在时光中老去,灰墙晦暗,窗漆剥落,但楼中依旧春意盎然。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郭永怀的夫人李佩,创办了中科院研究生院外语教学部;地理学家黄秉维誓言:人生还可大干一场。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1986年,住在特楼的杨嘉墀等人,提议发起了“863计划”。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八十年代中期,中科院建起了新住宅,想让老院士们搬离特楼,反而招致不满。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老院士们说:好不容易可以做学问了,谁愿意耽误时间搬家装修啊?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当时,特楼还流传一个词,叫做“乔迁之忧”。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早期,中国参考苏联,将院士称为学部委员,1994年,中科院正式确定院士称谓,同年成立中国工程院。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关注越来越多,而特楼里的人,还是一如既往地随性。有年冬天,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上门,钱三强穿着老式棉裤就开了门。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钱三强去世后,夫人何泽慧仍然居住在特楼,晚年时,她常把头发随意一挽,对衣着毫不在意。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有报道说她过得清苦,但熟悉的人都不以为然。他们说,人家不是缺钱,而是不爱钱,不讲究,把精力都用在了科研上。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1999年国庆前,两弹一星功勋奖颁奖,6位在楼里住过的科学家获奖。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有人为同住特楼,参与研究,却未获奖的杨承宗鸣不平。老人只是笑笑:事情做出来就好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那些年里,特楼里老住户越来越少,门前桃花早已不见,只剩下花坛里一棵孤独的雪松。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楼外的故事变化得越来越快,2002年,老院士秦伯益在《光明日报》刊文《院士不是花瓶》。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他是1994年首批工程院院士,科研之外,频繁被请去当评委,或者做顾问。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颁奖会上请我给获奖者发个奖,让群众鼓鼓掌;联谊会上一些不相识的人请我站立中央,让他们轮流照照相;无非都是迎来送往,逢场作戏;耳边尽是阿谀奉承之辞,嘴上都是不关痛痒的话。“终身荣誉”倒像一只花瓶,供人观赏。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老院士最后主动申请退休,并留下名言: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院士不能永葆青春,但是必须永保清白。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1999年,广东梅州卷烟厂推出五叶神香烟,一家濒临倒闭小厂,就此上演逆袭奇迹。
香烟加入了神农萃取液,而液体的发明人谢剑平,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媒体哗然,近百位院士,联名致函中国工程院主席团,请求重审谢剑平当选资格。
钟南山受访时质疑称:

他研究的神农本草液,让几家烟草企业赚了大钱,已经形成经济利益了,怎么还能称为基础研究?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事实上,争议已由来多年,商业浪潮之下,院士头衔光环时常超越科研本身。
2002年,南都报道中,各地疯抢院士,已开出150平以上住房,20万津贴条件。
7年后,各地招揽院士开价已翻至200平以上住房,200万安家费。抢到人的高校不敢让院士坐飞机,拒绝院士退休,“你是学校的旗帜”。
重金之下,院士评选已自成江湖,拉票也有复杂规则。
2009年,77岁的上海复旦大学闻玉梅院士感慨:

院士增选俨然已成了潘多拉魔盒,两年开合一次;盒子喷涌的是各路候选人,瞄准她手里的一票,裹挟欲望、蜂拥而至、周而复始。oId曹操读书网


oId曹操读书网

她呼吁抵制拉票,但无人响应。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暨医学奖。她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
人民网发文质问,为什么默默工作、不善交际、敢讲真话、贡献卓著的人会落选院士?
两年后,清华最年轻女博导颜宁,前往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有人问她是否因落选院士才出走。
她否认,说“能第一个搞明白东西已是最大赏赐,名利只是副产品,不应是追求”。
事实上,更多科学家认同她的观点,他们沉默少言,并未卷入名利游戏之中。
遥感泰斗李小文,八十年代学成归国,千禧年后评为院士,他未住过特楼,但仍有特楼的风骨。
他穿布鞋,拎黑包,身为中科院遥感所所长,却常被误认农民,曾熬夜工作营养不良,被迫到医院输液。
2008年汶川地震,他在博客上道歉,说总理去灾区只能看地图,不能看到遥感现实图。“我们搞遥感的,真是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就算地震殉国算了。”
2014年,他因穿布鞋讲课照片走红网络,人们说他更像科学家,称他布鞋院士。
一年后,李小文病故,千人自发送行,怀念他的文章延绵至今。
茅台院士讨论喧嚣时,有人在论坛再次追忆李小文,追忆那个特楼的时代。

那个时代的魅力,就是科学回归单纯的科学。

帖子结尾他贴了李小文的挽联:
素心明志,两杯浊酒论天下;
侠气致远,一双布鞋任平生。


相关文章

  • 吴鹏飞:为啥说烟酒院士,是国际玩笑
    吴鹏飞:为啥说烟酒院士,是国际玩笑

    昨天我写了一个帖子,讽刺挖苦烟草与茅台酒两大企业,推出自己的技术人员当选院士和候选院士,读者普遍是肯定和支持我的,但也有极个别读者,持不同意见。他们代表性的疑问是,不能因他们是营利性质的机构人员,不能在没看到他们论文的情况下否定他们。言下之意,如果他们的科研成果确实过硬,也不能排斥烟酒行业的科技工作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针对这些糊涂人士的糊涂认识,我特意再写一篇文章,进一步把道理说透。如果读完此文之后,还有人为烟酒院士辩护,那就不是糊涂,而是屁股坐歪了的问题了。我重申,院士称号是科技领域最高荣誉、国...

    2021-03-01 18:47:15
  • 为啥说烟酒院士,是国际玩笑!
    为啥说烟酒院士,是国际玩笑!

    原创: 吴鹏飞来源公众号:吴鹏飞观点已获授权昨天我写了一个文章,讽刺挖苦烟草与茅台酒两大企业,推出自己的技术人员当选院士和候选院士,读者普遍是肯定和支持我的,但也有极个别读者,持不同意见。他们代表性的疑问是,不能因他们是营利性质的机构人员,不能在没看到他们论文的情况下否定他们。 言下之意,如果他们的科研成果确实过硬,也不能排斥烟酒行业的科技工作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针对这些糊涂人士的糊涂认识,我特意再写一篇文章,进一步把道理说透。如果读完此文之后,还有人为烟酒院士辩护,那就不是糊涂,而是屁股坐歪了的...

    2021-03-01 10:50:09
  • 皮海洲:宁缺勿滥中国需要“芯片院士”不需要“白酒院士”
    皮海洲:宁缺勿滥中国需要“芯片院士”不需要“白酒院士”

    牛年伊始,贵州省科协拟推荐茅台集团总工程师王莉女士增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一事在市场上闹得沸沸扬扬,包括央视新闻、新华社、中国经济网等传媒也都就此事发表评论,表示对“茅台院士”的评选要保持慎重,而自媒体与网友更是对“茅台院士”质疑声一片。就在舆论对“茅台院士”的评论渐趋缓和的时候,贵州茅台所在省份的《贵州日报》又发声表示:“茅台院士”的参选资格不该被轻慢,为“茅台院士”再烧一把火,再度让人们聚焦“茅台院士”一事。这篇题为《“茅台院士”的参选资格不该被轻慢》的评论文章为“茅台院士”事件辩护称,这几天,舆论对贵州省...

    2021-02-24 08:33:54
  • 叶立华:也谈茅台院士
    叶立华:也谈茅台院士

    好话谁都会说,毕竟人都张了一张嘴。如果一定要和我说,是什么人一定没话说,那就只有死人。但凡活着,就有话可以说,不管是多么坏的人,哪怕十恶不赦,也总要给一个辩护律师的。比如说,纽伦堡审判,德国的战犯也有个律师。应该让人说话,不仅如此,还应该让人多说。没有控辩双方仔仔细细打官司,战犯到底有多坏,一个人到底可以恶劣到什么地步,很可能就因为法官冲冠一怒,把战犯判了死刑。那再也就说不出来子丑寅卯了。许多当时不说清,日后要翻案的地方也就成了隐患。只有辩护律师认认真真跑出来说,他没有这样做。然后控告方拿出证据来,一点一...

    2021-02-22 22:57:14
  • 叶檀:茅台飞天选院士 华为落难要断腕!最让人揪心的一幕发生了!
    叶檀:茅台飞天选院士 华为落难要断腕!最让人揪心的一幕发生了!

    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王莉是可以参评的,所以《贵州日报》理直气壮的说,“茅台院士”的参选资格不该被轻慢。至于是否正式进入评选,或者能否评得上,到时候还得走流程。2011年出过烟草院士,一通争议之后,中国工程院删除了“烟草科学与工程学科”,不再增选新的“烟草院士”,把这条路给堵了,现在出个茅台院士,也不是不可能。但是,信用日积月累的,就是重如泰山和轻如鸿毛的区别了。院士是要做出突出贡献,尤其在基础科研和工程领域做出突出贡献。企业院士可以有,别忘记美国的贝尔实验室。从从成立之日起,一共获得了...

    2021-02-22 09:00:27
  • 燕梳楼:我们的星辰大海,不能毁在烟酒院士手里
    燕梳楼:我们的星辰大海,不能毁在烟酒院士手里

    毕竟,工程院院士两年才增选一次,一次也就几十个名额,还可以享受副部待遇,说不想那是不可能的。何况谁还没点追求呢?但问题就在于,酿酒行业都可以出院士,这两院门槛是不是太低了?什么时候开始,增选院士不比科技含量,而是比焦油含量和酒精含量了?关于此事我已连发两篇檄文,仍是余怒未消,热血难凉。我们先来看看这两天的最新动态,以便于后文展开。第一,贵州省科协勇不认错。针对各方质疑,贵州科协表示相关推荐符合申报流程,感谢监督,虚心倾听,恳请理解。透过官话套话,背后的意思想必也很清楚了,虚心接受,坚决不改。关于贵州,话不...

    2021-02-20 16:08:46
  • 燕梳楼:央媒评茅台院士:兹事体大,请慎重!
    燕梳楼:央媒评茅台院士:兹事体大,请慎重!

    有很多非遗传人,还有一些民间艺人,水平很高,甚至是独门绝技,但绝技不是科技,并不能对国家和社会科技进步有什么突出贡献,所以一辈子也不可能进两院当院士。但人家茅台就可以挟资本以令诸侯,甚至让两院都主动“礼贤下士”,高调宣布其女总工王莉成功入围工程院增选院士候选人。你们不是一直号称用古法秘方传统工艺,才酿造出的酱香美酒嘛。什么时候古法茅台变成了酱香型科技茅台了?真是春晚都没把我逗笑,这个新闻倒把我逗笑了。想想又挺悲哀的,我们那边基础科技还被人卡着脖子,这边品酒师都要混进院士队伍了。咱们的两院,到底是科技挂帅还...

    2021-02-20 16:08:08
  • 燕梳楼:茅台品酒师入围院士,让我瞬间醉了
    燕梳楼:茅台品酒师入围院士,让我瞬间醉了

    内容见下图。看完后整个人都不好了,瞬间有天雷滚滚的感觉。品个酒也能品出个院士来?真是滑了个天下之大鸡了。但这么扯淡的事人家就一本正经的做了。不仅隆重推荐了,还真就入围了,你能怎么地?咱们应该赶紧道一声,恭喜茅台,祝贺茅台,终于不用拉别人家的院士来站台了,马上就有了自己培养出来的酱香型院士。想当年,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谢剑平副院长,人家就是靠“研究”如何降低香烟中的焦油含量成功当选院士的,虽然也有人说加长过滤嘴就能实现。但烟酒不分家。既然烟草院士带了个好头。一骑绝尘的国酒茅台,凭什么就不能评个院士?凭什...

    2021-02-20 16:07:15
  • 明哥在路上:贵州茅台,推举品酒师参选院士,我们有资格反对吗?
    明哥在路上:贵州茅台,推举品酒师参选院士,我们有资格反对吗?

    2021年春节刚过,2月17日,贵州茅台酒厂,就在官方公众号上发布消息称,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品酒师王莉,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这份名单由贵州省科技协会,向中国工程院推荐。她既不是化学家,又不是农业学家,更不是生物学家,仅仅是贵州茅台酒厂负责质量把控的企业管理人员。根据茅台酒厂主动公布的资料,王莉,女,1972年10月出生,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入选中国酒业大师、首席白酒品酒师、中国评酒大师。在讨论王莉是否有资格入围工程...

    2021-02-20 11:49:32
  • 徐吉军:烟草院士?白酒院士?反对也得讲道理!
    徐吉军:烟草院士?白酒院士?反对也得讲道理!

    据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网站消息,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由贵州省科协推荐入围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名单。很遗憾,院士问题成为焦点不是因为闪耀中外的科研成果,而是所属的行业:白酒!加重点:酱香酒!继2011年的“烟草院士”出炉后,白酒院士呼之欲出。1、烟草院士2011年12月8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11年当选院士名单”,54名新院士名单出炉。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谢剑平的当选引发争议。“烟草院士”谢剑平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争议未断。2013年2月28日,中华预防医学会、中...

    2021-02-20 09:39:23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