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使人成长---豪仕阅读网

这半截清代蜡烛也是文物,对研究国内照明历史有帮助

作者 :中华军事 2020-07-23 18:25:47 审稿人 : admin 围观 : 评论

一位民间文物收藏爱好者,曾在古玩市场地摊上淘到半截蜡烛,后经专家指点发现,该蜡烛居然是一件清代文物,甚至它的出现,对研究我国的蜡烛历史很有帮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nmB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这半截清代蜡烛也是文物,对研究国内照明历史有帮助nmB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nmB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老王家住在北京,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年轻时的老王,便喜欢收集一些古物,只是因为当时工作忙,加之自己的眼力有限,所以无法满足业余爱好。如今的老王已经退休,终日无所事事的他开始了自己的收藏生涯,每当自己闲下来的时候,老王都会到小区附近的古玩市场转转,尤其是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老王也算是常客。nmB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这半截清代蜡烛也是文物,对研究国内照明历史有帮助nmB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这一天清早,老王刚吃完早饭,便信步来到古玩市场,在各处地摊上走走停停,细细打量着每一件看起来有价值的物品。老王心中清楚,古玩市场鱼龙混杂,大多数摊贩都是以次充好,几乎没有太多的真品。不过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就在老王挑挑捡捡的过程中,半截红色的蜡烛,居然从他手中的烛台上掉落出来,这倒是令老王有些始料不及。nmB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老王好奇的捡起这半截蜡烛,只见它通体为大红色,其上刻有双龙戏珠纹图案,但终因是半截的缘故,导致上半部的“龙头”图案已经彻底融化,只留下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尾”部分。老王顿感有趣,因为在他的收藏品中,还没有如此残缺的物件,他觉得手中的这半截蜡烛独具一种“缺憾美”。接着二话不说,当即掏钱将蜡烛买下,高高兴兴地回到自己的家中。nmB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这半截清代蜡烛也是文物,对研究国内照明历史有帮助nmB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老王回到家中已接近中午,他却连饭都顾不得吃,便一头钻进卧室,对着半截蜡烛研究起来。可是老王终非是专业人员,最终也未能研究出其中的子午卯酉,反倒是被老伴数落了半天,称他肯定是“花钱买假货”了。nmB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老王是个倔脾气,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认为手中的蜡烛绝非凡品,反而蕴含着某种秘密。在这种强烈的愿望驱使之下,老王专程找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好友,一位在著名大学任教的文史考古学教授。考古学教授热情接待了老王,并对半截蜡烛进行了仔细的鉴定,钻研良久,他才为老王讲述了关于蜡烛的历史。nmB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现代考古界普遍认为,蜡烛应该是公元前30世纪古埃及人的发明。当时的古埃及人,将芦苇杆插在融化的牛脂之内,令其进行缓慢而又长久地燃烧,这也是后世蜡烛的最初雏形。nmB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这半截清代蜡烛也是文物,对研究国内照明历史有帮助nmB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我国最早使用的蜡烛,共分为黄蜡与白蜡两种,它们于汉代时期在贵族圈被广泛使用,是当时一种较为实用的奢侈品。白蜡的主要原料,是一种白蜡虫的分泌物。这种白蜡虫生长在特殊树种之上,专门以吸食树汁为生,并分泌出一种蜡状物质,而正是这种特殊的物质,只要稍稍加热便可以制作出白蜡。nmB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同时代的古埃及人并没有发现白蜡虫,但是他们却发现了蜜蜡,于是便大规模养蜂,以此提炼更多的蜜蜡物质。为了能够更好的节约成本,古埃及人甚至将牛脂与蜜蜡混合,这样的混合方式,会令燃烧变得十分缓慢,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黑烟。nmB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这半截清代蜡烛也是文物,对研究国内照明历史有帮助nmB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人类历史上无烟蜡烛的出现,还要感谢一位法国化学家,他的名字叫做米西尔·欧仁舍弗勒尔。米西尔·欧仁舍弗勒尔为了解决蜡烛冒黑烟的问题,进行了多次化学实验,并创造性地找到了以硬脂酸制造石蜡的方法。从此,人类的照明史被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蜡烛也进入了无烟时代。nmB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据考古学教授称,老王所购置的半截蜡烛,其年代为清代时期,但是蜡烛本身的种类却是人们口中所谓的“洋蜡”。众所周知,蜡烛限于自身材质的脆弱,一直属于难以保存的文物之一。与此同时,蜡烛制品价格昂贵,属于王公贵族专用的照明工具,而平民百姓或者古墓之中,则更愿意将价格低廉的油灯作为照明首选,因此而言,眼前的半截蜡烛,应为清代皇室贵族专用蜡烛,其上双龙戏珠的图案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否则的话,又有何人敢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僭越使用龙形图案呢?教授还指出,此半截蜡烛的发现,对于研究清代时期的蜡烛规制、宫廷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弥足珍贵的作用。nmB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这半截清代蜡烛也是文物,对研究国内照明历史有帮助nmB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自1854年起,国外发明家亨利、约瑟夫、爱迪生等人,先后发明并完善了电灯,令人类进入了崭新的照明时代,完成了一次历史上颇为伟大的“电灯革命”,最终淘汰掉落后的油灯与蜡烛,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由此可见,相比于古人以微弱烛光照明的时代,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的确幸福无比!nmB豪仕阅读网https://www.Haoz.net

相关文章

  • 文物为何因灾害受损:年代悠远抵御能力弱 分布复杂
    文物为何因灾害受损:年代悠远抵御能力弱 分布复杂

    洪水来袭,文物为何受损严重安徽黄山屯溪镇海桥被冲毁、襄阳城墙局部坍塌 50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不同程度受到损失 洪水来袭,文物为何受损严重光明日报记者 李韵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主汛期,受强降雨影响,多地发生了严重的洪涝或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部分文物、博物馆单位受损严重。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坦言: 今年汛期,受损文物范围广、数量多、损失大,是近年来汛期文物受损最为严重的一年。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了解到,截至7月16日,有5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不同程度受到损失,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处、省级文...

    2020-07-22 11:56:14
  • 88岁老戏骨陈奇与徐峥拍摄电影时吹蜡烛都费劲,养老院生活太惬意
    88岁老戏骨陈奇与徐峥拍摄电影时吹蜡烛都费劲,养老院生活太惬意

    7月18日下午,有网友曝光了“江南第一老太”陈奇的近况,她现身某直播间,与网友们一起亲切的交流着。她穿着素雅,红色衬得她整个人都很有精气神。虽然头发早已完全花白,但是她心态很年轻。直播期间有人晒出了陈奇与著名导演徐峥拍摄电影《囧妈》时候的花絮,花絮中陈奇正在用力的吹着蜡烛,却怎么也吹不灭。她在拍戏的时候总是很敬业,但是身体比较虚弱,因此吹蜡烛才比较费劲。对此网友们都回想起了曾经看陈奇作品的时候, 陈奇今年已经88岁了,早年主演过《刘胡兰》《半生缘》《结婚一年间》《上海一家人》《蜗居》等经典的影视剧和电影。...

    2020-07-20 13:27:43
  • 山西高平发现疑似长平之战尸骨坑 文物部门人士解析
    山西高平发现疑似长平之战尸骨坑 文物部门人士解析

    日前,一处厚度约0.6米、长度超过20米的带状尸骨层在高平市被当地农民发现。经当地研究长平之战的学者与文物部门人士现场勘查,这处呈带状的尸骨层可能与发生在2200年前的长平之战有关。...

    2020-07-15 12:09:00
  • 赢了时光却败给洪水?多地文物被毁 如何救护?
    赢了时光却败给洪水?多地文物被毁 如何救护?

    12日,国家防总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南方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多地汛期文物安全也受到重大威胁。据国家文物局不完全统计,截至7日16时,南方11省份已有13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受到损失。...

    2020-07-15 06:08:21
  • 世界仅有的皇帝旅行文具箱桌 清代乾隆的折叠式旅行文具箱
    世界仅有的皇帝旅行文具箱桌 清代乾隆的折叠式旅行文具箱

    世界仅有的皇帝旅行文具箱桌在哪里?故宫博物院历代艺术馆内,陈列着一张清代乾隆的折叠式旅行文具箱桌,它是我国现所见到最早的一张旅行文具箱桌。下面就跟放肆吧一起具体看看世界仅有的皇帝旅行文具箱桌等相关内容 ......

    2020-07-09 20:57:04
  • 烧沟西汉墓,出土一件装钱的文物,它能让我们明白一个深刻道理
    烧沟西汉墓,出土一件装钱的文物,它能让我们明白一个深刻道理

    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这一点不仅能在史料典籍中看出,而且在一些文物上也有所体现。比如,考古专家们曾出土过一件特别的文物,虽然看起来毫不起眼,但仔细研究后却发现意义重大,能鲜明地反映出古人美好的品德和生活方式。究竟是一件怎样神奇的宝贝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1952年秋 专家小心翼翼地将陶罐取了出来,先除去表面的泥土,目测其高约30厘米,就像是个放大的洋葱头,在以往的考古发现中还...

    2020-06-30 11:26:55
  • 九龙山汉墓出土一个无名文物,专家经过研究,它的名字叫鎏金轭角
    九龙山汉墓出土一个无名文物,专家经过研究,它的名字叫鎏金轭角

    汉朝是我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个“黄金王朝”,其文化,思想和制度对后世都影响颇深。从考古发现来看,汉代古墓也总能出土一些十分独特的文物,比如考古专家就曾在九龙山汉墓中出土一件怪物青铜器,经过研究后对其作用大吃一惊……究竟是什么样的文物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九龙山汉墓位于山东曲阜郊外的九龙山 对我们普通读者来说,腐物或许毫无价值,但对考古专家们来说却也是宝贝,因为腐物中往往都有意外收获,所以专家们对腐...

    2020-06-29 13:25:43
  • 清代名臣孙嘉淦,拉了十几箱砖头回老家,皇帝却下令:全换成金银
    清代名臣孙嘉淦,拉了十几箱砖头回老家,皇帝却下令:全换成金银

    著名的明朝名臣于谦所作《七绝·入京》:“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两袖清风”的成语便是由此而来,通常用来比喻为官清廉正直、严于律己从不贪赃枉法的行为。清朝便有一个称得上“两袖清风”的官员,其仕途生涯横贯了清朝时期最著名的“康乾盛世”,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君主,一生为官清廉,兢兢业业。然而,在他即将告老还乡之时,由于没有攒下什么积蓄,为了不被老家的乡亲嘲笑,只能装十几箱砖头充当脸面。 ▲孙嘉淦画像02然而正是孙嘉淦独一份的直言敢谏,雍正皇帝逐渐对他赏识起来,把他提拔到国子监。又过了几年之后,即...

    2020-06-29 13:25:04
  • 看纪录片如何讲出文物的人情味
    看纪录片如何讲出文物的人情味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文物局联合推出 文物 潮 我看 大型融媒活动,该活动将用三个月的时间,以新媒体手段和 短视频+移动直播 的方式,向受众全方位展现祖国各地的文化遗产风貌、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和文博工作背后的故事,用更加贴近受众的语态解读文物,拉近与受众距离。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到《国家宝藏》《中国的宝藏》,近年来,众多纪录片和综艺节目将视角对准文物,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文物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让文物充满烟火气和人情味,逐渐走入普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视野。用趣味性表达方式让文物走向大众随...

    2020-06-23 09:55:25
  • 古代没有冰箱,如何保存食物?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暴露了真相
    古代没有冰箱,如何保存食物?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暴露了真相

    夏天来到了,气温升高,食物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变质,还好我们有冰箱,既可以冷藏保鲜食物,也可以冷冻,将食物能够保存时间进一步拉长。冰箱是如此的便利,早已经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家电,但在冰箱发明之前,古人又是靠什么来保存食物呢?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在原始社会中,人们经常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这个时候即使人们想保存食物,也很难有留存。进入农耕文明以后,农夫在春天播种下种子,人们在秋天收获 食盐造成的高渗透压可以让大部分细菌无法生存,进而起到防止食物腐烂的目的。现如今我们经常吃的酸菜,以及风味独特的...

    2020-06-19 11:25:51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