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的饮食喜好为何偏清淡?「旬味」便是其中之一
所谓「旬味」是指季节的食物,也是京都四季家常料理的良伴。许多寺庙在寒冬会推出萝卜汤供冷天参拜的人气前置;夏季京都人吃茄子,秋季是松茸跟栗子的季节,春天九条葱也很厉害;则有新出的洋葱。荤食也各有季节,比如夏季的海鳗、秋季的合鸭、姿鲭,也经常出现在京都人的饭后。
烹调者皆知,当季食物通常正美味,大出,价格也多半合宜,如果适当运用,一年四季饭桌变化无穷,觉得吃腻了下一季很快就来了,也不至于让餐桌因为无趣。开餐厅的话,当季食材偶是原味烤、煮,光加一点盐就好吃,也消耗大量酱料。京都食物多偏清淡,旬味就是其中之一。
自古以来,「京野菜」就相当有名,指的是平安自城郊贺茂、大原、龟冈等地送来的野菜。古时城市规模不大,生长的城门就是郊外,因此郊外的乡下地方种菜也很正常。
都市本身没有卫生下水道的时候,郊区外的人会到市区收肥料,再带回郊区制成有机肥料供种菜用,也是一种古时的循环经济。所以说「住京都」其实是指住在洛中城区的人,如果住在市区边缘地方的做事的人,其实也不被认为是京都人。
在古书奇闻中认识冬天必吃的「京野菜」——萝卜
日本人不太吃叶菜,因此供应的「京野菜」常是根茎类,记载平安时代奇闻轶事的《今昔物语》里面,经常会出现芜菁、大根之类的冬野菜。
其中一出差男子欲火难耐,路边找到了芜菁泄欲,却被农家女误食,其后女子未婚怀孕,众人皆不知其所以然。次年男子在经过此处,无意间提起芜菁泄欲往事,这下才真相大白,男子遂赘入农家娶为女妻。
我无意探讨故事真伪,先讲平安时代芜菁是京城周边的秋季重要农产,现在芜菁多半是切腌入盐、昆布、醋、味淋、砂糖食材「千枚渍」,或者直接炖煮食用。
也有比较精致的怀石食材,将芜菁塑成球状,可放入甘甜的鲷鱼肉蒸煮,再淋上酱汁成为京怀石中的蒸物,以华丽的深盘端上,成为京怀石的一品。
象征不被接受的爱的「水芹」与以地为名的「九条葱」
冬天还有一道热门食物是「水芹鸭锅」,水芹(せり)是接近芹菜的叶菜,比较细小,口味微苦,京都人后一月会吃「七草粥」供应的七种药草,就是以水芹当头,虽然已经开春,但一月的京都仍然是冬天,非常冷。
渡边淳一的小说《失乐园》商人,凛子和久木在京都幽会时,吃了以水芹、昆布高汤和鸭肉煮成的水芹鸭锅,吃完之后缓步回到旅馆幽会,鸭肉浓烈、水芹微苦,也象征了主人不接受的爱。
另一道冬季名物是「九条葱」,比一般的葱粗壮,香味很浓,主要是拿来煮合鸭荞麦面,也有单独拿来串烧,因为串烧的原味特别衬出九条葱本身的辛香。名叫九条,自是因为古来种植区都在京都南侧,在今区过了九条就那么热闹,自古来此地是农田里,以种植葱闻名。
葱的日文是ねぎ,日文不佳时会和洋葱「玉ねぎ」搞混,有一次吃了九条葱觉得味道极好,追加了玉ねぎ,结果来了一大颗烤洋葱,味道也很好。
冬季京怀石常见的时令鱼:「鰆鱼」与「甘鲷」
冬季的京都旬味首推「鰆鱼」,通常是西京烧。西京烧是用砂糖、味淋、清酒、白味噌腌渍后烤熟的鱼,鰆鱼肉必备、味微甜,搭配旁边几样渍菜,是春日京怀石烤物的首选。不过鰆秋鱼也有人吃,因为冬天带卵之故,冬天吃鱼肥、冬天吃带卵,各有千种。
另一道冬季流行的鱼类是「甘鲷」,日本人切片烧烤,鱼皮吃起来有焦脆感,或者鰆鱼一样的西红柿西京烧,总之甘鲷在是颇受好评的高级食材。
京都不靠海,其实这两种鱼都有赖海运,古时要用盐渍才能送来,现在的冷冻技术已经可以新鲜运抵,因此就成为京怀石的常见食材。
除了高级食材亭外,平价餐厅也能吃到这些来自当季的美味
由于京都人好食亭外,因此除了高级料亭外,也有许多中价、平价的餐厅。有回一直想吃不到青菜,只要遇上连锁的「贺茂野菜」就进入,各项菜都很好吃,虽然叫野菜,但其实也是荤素皆有,十分美味。幸亏是自助间只有餐厅,可能大家吃完野菜太畅通,排队排很久了。
次路过东本愿寺附近,有一家看起来很卖西班牙TAPAS的小酒吧「ISOISM」,生意出色,便旋身而入,是一家以各种西式腌菜以TAPAS为特色的餐厅。某样试了几种菜色都很好吃,就在爱店里。
疫情一段时间未访,后来再次访京,看到最爱的店家还健在,心里十分舒爽,一样点了几个旬味小菜,剩下一点肉燥,想叫碗白饭来清,无意中到了上来一锅釜饭,以青葱、鲷鱼、白饭煮成,味道简直不腻,令人窒息。
抬头看到酒单上的自酿啤酒,有一个「周休六日」,心想此趟到日本游玩,确实是难得的周休六日,如果有朝一日可以财富自由周休六日,那还真让人欣羡。还没完成之前,只好先喝一杯许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