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参考,东方金报

微信
手机版
东方金报

沈逸:查理·柯克的“人血馒头”,美国两派打算怎么吃?

作者 :中华军事 2025-09-12 09:11:15 围观 : 评论

【文/东方军事专栏作者 沈逸】

美国保守派青年运动组织“美国转折点”的共同创办人、知名网红兼右翼意见领袖——查理·柯克在当地时间9月10日中午,于犹他州犹他谷大学参加校园活动时遭遇枪击,受伤后不治身亡。多家主流媒体及当地媒体已证实死讯。美国总统特朗普最先通过社交媒体发文确认了他的死亡,并已要求全国降半旗以示纪念。犹他州州长斯宾塞·考克斯在记者会上将此事定性为“政治暗杀”。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根据警方简报和已有信息,这次事件有一些关键细节初步被披露。枪击是从校内或附近建筑物的高处发动的,距离较远,但具体是否如部分媒体所称“200码外屋顶射击”尚有不同说法。目前可知的是,凶手只开了一枪,击中查理·柯克的颈部,引发人群恐慌和校园短暂封锁。联邦调查局局长曾在社交媒体表示“一名关注对象已被拘留”,但约一个半小时后,该人被释放,调查仍在继续。

被枪击身亡前,查理·柯克正在犹他山谷大学演讲 视觉中国

白宫网站除了宣布降半旗外,也发布了总统行动文件。国会两党议员则从不同角度表态谴责政治暴力。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由于查理·柯克本身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也是美国青年MAGA运动中的知名代表人物,尽管他与特朗普在年龄、社会地位等方面差距较大,但双方在政治影响力和MAGA运动推动上属于直接政治盟友。因此,事件迅速被政治化。

媒体报道目前仍聚焦于如何抓捕嫌犯、嫌犯身份等问题,但在哀悼事件和线下讨论中,已有评论指出:若处理不当,此事可能成为“火药桶”,被各派政治力量进行竞争性解读和利用,进而对美国社会各群体、各阶层之间的关系产生深刻影响。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目前,关于作案动机、是否单人作案、是否存在组织背景等关键信息,尚未得到官方披露。犹他州州长第一时间抛出“政治暗杀”的说法,从媒体分析角度看,与其说是官方定性,不如说更接近政治人物的直觉反应。

在社交媒体高度碎片化、美国国内政治高度对立的大环境下,先入为主的预期很难消除。“群体极化”可能会成为影响后续事态发展的舆论层面最重要的背景因素。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在当前美国“文化战争”的结构中,保守派大概率会将这起事件纳入“保守派言论自由遭遇暴力威胁”“传统价值观受攻击”的框架,进而呼吁更强硬的治安政策,以及此前备受争议的“打击国内极端主义”——当然,他们所指的是针对保守主义宣扬的价值观采取极端态度的那种“极端主义”。

而自由派和中间派则可能强调:极右翼言论本身煽动仇恨、导致社会失控。双方叙事针锋相对,进一步加剧撕裂,而非如某些美国以外,对美国有“特殊情感寄托”的人所期待的那样——美国将会“借悲痛事件寻求新共识弥合分裂”,这种大概率不会发生。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对保守派来说,查理·柯克之死还具有象征意义上的固化作用——他几乎成为一种“殉道者”,代表“捍卫言论自由”“保护保守派进入校园发声”的价值。预计将在MAGA群体中引发新一轮政治动员。当然,反过来也会刺激另一方推出“反政治暴力”“反仇恨”“控枪”等对立动员。结果不是消解冲突,而是让极化更明确。

奥勒姆市中心公园,人们参加青年活动家查理·柯克守夜活动并祈祷。

从联邦到州层面,各级立法者和议员都已开始寻求政治资产和博弈的最大化。要么在默哀环节高喊“正义”,要么隔空喊话,围绕追责、动机、安保、控枪等议题展开高烈度撕扯。不过大概率仍会延续近年美国国会政治的特点:表态激烈、落地寥寥。

社会层面预计将出现两大影响:一是信息扩散的失控,二是安全与自由之间的经典悖论再度凸显。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社交媒体碎片化传播会导致“信息黑洞效应”——大量未经传统媒体深度核实的信息借助算法广泛扩散,挑战精英层对议程设置的掌控权,这对事态后续发展影响显著。

另一方面,由于事件发生在校园,既关联持枪自由,又涉及校园安保。如果后续加强安检、限制露天政治活动规模,可能引发“言论空间收缩”的担忧;如果保持高度开放,现实风险又摆在眼前。可以说,在现行美国政治框架下,别说最优解,连次优的、“程序自愿透明”的三方均衡都难以实现。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从治理角度看,枪支管控、校园安保、国内极端主义治理,都是老生常谈的议题。这件事之后,相关辩论预计将结构性回流国会,但由于党派分布与选民偏好的制约,原先达不成一致的这次依然很难达成一致。更可能出现的,仍是一些象征性议案、各州各自为政的老局面。

这不是单一事件的问题,而是当代美国政治结构与利益版图决定的。

具体执行层面,各州政府、高校及安保机构或许会在短期内加强安防投入,比如设置临时观察点、增强场馆遮断措施等——毕竟这是高强度刺激。但这也会带来成本上升和执行效能的新问题。还记得特朗普遇刺事件中,当地警察与其安保团队之间令人瞠目结舌的对接失误吗?这种低效的治理能力,也会再次向大家展现美国某些真实的场景。

总结来看,查理·柯克遇刺之后,保守派与自由派将会各自对他进行消费,构建对自己有利的叙事。双方可能都会打出“反政治暴力”的旗号,但归因完全相反。各地安保门槛或许会上调,但实际效果不用过度期待。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对于选举政治而言,虽然离美国比较重要的全国性选举为时尚远,但该事件已迅速议题化。自由派会强调控枪、反仇恨政治,保守派则会紧盯枪手身份——若凶手有自由派倾向,他们会立即将对方塑造成“传统价值的暴力威胁”。这种操作只会加深撕裂。

这就是政治极化撕裂的可怕之处,一旦极化形成,在选举政治框架下,它会自洽,自我激励,不断循环加剧,对整个社会和国家构成巨大风险。

查理·柯克在2024“America Fest大会”上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同台发言。

治理层面,我们预计看到的仍是“稳定的低效”。除非出现极其罕见的真正共识,否则体系性改革——比如枪支筛查、校园安保的联邦资助、网络平台责任界定等等——无法出现。更可能发生的,还是各级政府、高校进行一些技术性、程序性的小修小补。这种事在美国反复上演,这次估计也不例外。

总的来说,这是一起高度敏感、尚在调查中的事件,但毫无疑问被普遍认为带有政治属性——用犹他州州长的话说,就是“政治暗杀”。它清晰反映出当前美国面临的三个结构性难题: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第一,政治派别之间极化叙事相互激荡、不断强化,形成螺旋;

第二,社交媒体带来碎片化信息传播,助长情绪扩散和仇恨言论行动化,线下风险持续升高;

HTTP://WWW.dfjb.net◐◐◐◐◐◐◐◐◐◐◐◐◐◐◐◐东方金报网

第三,联邦及州层面的治理能力持续低效,难以应对现实挑战。

短期内我们或许会看到有关安全与自由、枪支与言论、校园与政治的激烈辩论,但大概率,这些辩论仍会流于互相指责、挖掘政治价值、服务选举目标,而非真正去消除风险、弥合分歧、治愈撕裂。

这是当代美国政治的悲剧,也向世界彻底展示:那一套曾被某些理论寄予厚望、被认为能自我校正和弥合分裂的制度设计,并未发挥理想中的作用,也不该再被过度光环化。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起事件是一个征兆,甚至可能产生显著的后燃效应,给美国的社会稳定带来深远而直接的冲击。

东方金报网http://www.dfjb.net▼▲▼▲▼▲▼▲▼●●●●●●●▼▲▼▲▼▲

本文系东方军事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东方军事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相关文章

  • 美国保守派活动家遇刺前正辩论枪支问题,此前鼓吹“有人被枪杀是值得的”
    美国保守派活动家遇刺前正辩论枪支问题,此前鼓吹“有人被枪杀是值得的”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9月10日,美国右翼保守派政治活动人士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在犹他州一所大学演讲时遇刺身亡,美国总统特朗普已下令全美降半旗致哀,这足以看出柯克生前与特朗普的关系密切程度。路透社、美国广播公司(ABC)、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事后均引述现场目击者的说法称,柯克生前的最后几分钟,他当时正在犹他谷大学的演讲问答环节中,和一名在场观众讨论枪支暴力的 路透社指出,美国正经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为持续的政治暴力时期。自2021年1月6日特朗普支持者暴力冲击国...

    2025-09-12 09:11:20
  • 沈逸:查理·柯克的“人血馒头”,美国两派打算怎么吃?
    沈逸:查理·柯克的“人血馒头”,美国两派打算怎么吃?

    美国保守派青年运动组织“美国转折点”的共同创办人、知名网红兼右翼意见领袖——查理·柯克在当地时间9月10日中午,于犹他州犹他谷大学参加校园活动时遭遇枪击,受伤后不治身亡。多家主流媒体及当地媒体已证实死讯。美国总统特朗普最先通过社交媒体发文确认了他的死亡,并已要求全国降半旗以示纪念。犹他州州长斯宾塞·考克斯在记者会上将此事定性为“政治暗杀”。根据警方简报和已有信息,这次事件有一些关键细节初步被披露...

    2025-09-12 09:11:15
  • 澳大利亚地缘政治分析师巴里·希利:但愿澳美军方看了能明白,别招惹中国
    澳大利亚地缘政治分析师巴里·希利:但愿澳美军方看了能明白,别招惹中国

    9月6日,加拿大“魁北克”号护卫舰、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号驱逐舰过航台湾海峡并滋扰挑衅,我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强硬发声,“加方、澳方行径传递错误信号、增加安全风险。战区部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地区和平稳定”。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号 此次挑衅正值中国举行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大阅兵结束不久,因而引发高度关注。观察者网借此契机,邀请澳大利亚地缘政治分析师巴里·希利(Bar 观察者网:我突然想到——这就像殖民地体系的延续。美军基地不仅留在澳大利亚,还存在于日本和许多欧洲国家,因此这些...

    2025-09-12 09:11:02
  • 帕克&贝克:他是怎么成为一位“特朗普布道者”的?-阿什莉·帕克、艾萨克·斯坦利-贝克
    帕克&贝克:他是怎么成为一位“特朗普布道者”的?-阿什莉·帕克、艾萨克·斯坦利-贝克

    很难夸大保守派活动人士查理·柯克在特朗普的核心圈子、甚至在总统本人眼中是多么地“情同家人”。柯克与美国副总统万斯、特朗普长子小唐纳德·特朗普私交甚笃,常在小型聊天群中与白宫的一群年轻男性幕僚及盟友互发消息。他也是白宫和海湖庄园俱乐部的常客。他领导的美国保守派青年组织“美国转折点”(Turning Point USA)更是助力特朗普赢得2024年大选。直到10日傍晚——当31岁的柯克在犹他州一处大 柯克成长于芝加哥郊区,父亲是一位建筑师,曾参与曼哈顿特朗普大厦的设计;母亲是一位心理咨询师。2012年春天,年...

    2025-09-12 09:10:50
  • 奈斯琳·马利克:以色列导弹砸入“美军基地所在国”,为何要逼卡塔尔退场?
    奈斯琳·马利克:以色列导弹砸入“美军基地所在国”,为何要逼卡塔尔退场?

    编者按:近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北部遭以色列袭击发生巨大爆炸。以色列国防军为对哈马斯政治局高级成员所在地实施“精确打击”,出动战机发射约10枚导弹。此次以色列公然袭击多哈,主要在于以色列认定卡塔尔庇护哈马斯领导层,将其视为长期威胁。卡塔尔遇袭也表明了其努力扮演的“全球中间人”的地位正面临危机。英国《卫报》专栏作家奈斯琳·马利克(Nesrine Malik)曾撰文描述卡塔尔崛起并成为全球外交调节核心的 外交是卡塔尔自我定位的核心。其2003年宪法明确规定,卡塔尔外交政策“以通过推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来维护国际和平...

    2025-09-12 09:10:28
  • 因政变未遂,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被判刑27年3个月
    因政变未遂,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被判刑27年3个月

    当天稍早前,巴西联邦最高法院合议庭以多数票判定前总统博索纳罗多项罪名成立,其中包括参与犯罪组织罪和政变未遂罪。2022年10月,巴西举行总统选举,卢拉在第二轮投票中战胜博索纳罗,当选新一任总统。2023年1月8日,部分博索纳罗支持者冲击巴西国会、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造成严重破坏。此后,巴西司法机构对相关事件展开调查,并陆续提出指控。(总台记者 冯丽)...

    2025-09-12 09:10:24
  • 枪击美国右翼柯克的嫌犯仍在逃:“人脸识别失败”,六张照片公布
    枪击美国右翼柯克的嫌犯仍在逃:“人脸识别失败”,六张照片公布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当地时间9月10日,美国保守派政治活动人士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在犹他州一所大学演讲时遭到枪击身亡。事发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随即全力抓捕嫌疑人,但24小时已过,凶手仍未落网。当地时间9月11日,FBI公布了两张嫌犯照片,称其为“与查理·柯克枪杀案有关的嫌疑人”,这些模糊的照片显示,一名男子头戴棒球帽,戴着墨镜,身穿黑色长袖衬衫,衬衫上的图案似乎包含...

    2025-09-12 09:10:20
  • 韩媒怒了:韩国工人被铁链捆缚押送,让人想到非洲奴隶
    韩媒怒了:韩国工人被铁链捆缚押送,让人想到非洲奴隶

    日前,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突击检查佐治亚州一家现代汽车与LG新能源合资电池厂,300多名韩国工人因“疑似非法居留并工作”遭拘捕,此事在韩国引发轩然大波。当地时间9月11日,《韩民族日报》发表题为《帝国的蛮横,韩国的屈辱》的专题文章,对此事件做出评论。文章提到,美国移民管理部门逮捕、拘押三百余名韩国工人,此事看似以当事人以“自愿离境”形式返韩而告一段落,实则远非如此。韩国民众目睹韩国工人应美国“招...

    2025-09-12 09:10:16
  • 9月11日分析:AI泡沫!
    9月11日分析:AI泡沫!

    来源:大白话时事微信号:xhdb66今天大盘再次出现井喷式行情,上证涨幅还稍微正常一些,涨了1.65%;但已经习惯于暴涨暴跌的创业板,则出现5.15%的单日大涨。科创板也有5.32%的涨幅。沪深300也有2.31%的涨幅,接近9月2日的前高4548.89,今天收盘点位是4548.03;由于沪深300今天收了个光头阳,明天大概率应该还会有一个惯性冲高。看样子,还是有可能达到我之前计划好的下一个减仓点...

    2025-09-12 08:50:14
  • 聊聊暴涨的甲骨文!
    聊聊暴涨的甲骨文!

    作者:卡夫卡很忙来源:局外人的视界(ID:hooyar_380097485)美股最好的一点就是二进制奇迹。平时你知道的是1+1=2,但在美股,绝壁不是这么算的,1+1最少是大于10的,所以大伙玩花花轿子人抬人的把戏是有有利可图的。其实这种玩法在大A里也挺常见的,当年就有坐庄的为了炒高股价,包下整个生产线,搞出一个产品外销被抢购的把戏,一块钱的销售额,起码能搞出十块钱的市值,这买卖当然能干。有些吝啬...

    2025-09-12 08: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