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房产“逆转”3信号,高层13字表态别再错判情况了
东方楼书,看透房地产和买房卖房众生相!《2022年,房产“逆转”3信号,高层13字表态别再错判情况了》是一篇关于别再,高层,信号的文章。东方小楼引用该文章仅仅为了更好的传播房地产相关知识,让大家在房地产买卖中有更清晰的目的和执行策略!不代表小楼认同其观点,本着从不同侧面看问题的态度,我们会引用很多大咖的观点!
2022年,该不该买房?成为了诸多刚需该考虑的一件大事情。
回顾2021年以来的房产行情,可以用“跌宕起伏”四个字来形容,在开年之初,主要城市笼罩在一片“下行的阴云”当中,随后的“金三银四”迎来一波小热潮,深圳、合肥、南京、成都等城市部分区域房产涨幅达到40%以上,更有甚者,炒房客们开始炒作小产权房了。

随着楼市热的传递开来,新一轮调控开始重拳砸下。从二季度开始房产再度陷入到“消沉”的境地,土地拍卖市场遇冷、新房难以销售、二手房挂牌量猛增。这种“遇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2022年初。
那么,2022年二季度之后,依然会延续这种状态吗?指闻君认为:不要再误判2022年楼市,房产“逆转”3个信号,值得先看看:
【销售基本价位回落至1万元内】根据统计局已经发布的房产销售数据来看,2021年末销售呈现出微增状态,新房销售达到17.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9%,比2019年上涨4.6%,2年均涨为2.3%。

虽然说仍然上行,但是单月销售却不如人意,四季度首月商品房销售额12390亿元,然而销售面积却高达12709万平方米。咱们可以用销售额除以销售面积,很容易看出,单价只有9749元/平方米。

另外,公开数据显示,在上一年底,新房销售均价为9860元/平米,不难发现,上个月的新房销售价位已经远低于去年的数字,可以说回落非常明显。
【不止18个城市价格回落】如果说新房销售的价格回落,可能只是市场季节性自然调节的话,那么二手房挂牌价格的回调,则更加能说明问题,因为我们都知道,二手房买卖在商品房销售市场占到了60%以上的比例,堪称市场的晴雨表。在新房的销售价格方面,超过11个城市的价格跌回到2年前的状态,其中也包括了中心城市黑龙江哈尔滨,湖南常德、广西北海、云南大理的房产跌幅都数一数二。
在二手房方面,有超过18个城市的成交价格回落至4年前水平,表现不如人意。

【2022年反弹,销售热重现】如果说市场就像前几个月那样继续发展下去,倒也没啥悬念,然而随着调控进入深水区,不少城市的房产出现了“过冷”的迹象,于是限制降价、救市政策开始呼之欲出,有房产专家指出,今后几个月,楼市或重现“救市潮”的新局面。一方面房市正在被营救,另一方面市场信心开始走高。
根据《第一财经》发表的文章《“翘尾”已经浮现了!很多个城市的房产回暖》显示,在四季度(2021年末和2022年初),市场却迎来了一波“翘尾巴”的新情况。数据显示,北京二手房网签达到了11021套,环比上月大幅增长。

除了北京之外,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的二手房市场也呈现出逐渐回暖的态势,在诸葛找房监测的10个重点城市中,二手房成交量达到了11399套,环比上涨25.39%。当地的房产中介说到,虽然当前的新房销售价和二手房销售价在下滑,但是购房人数却增加不少。

那么,2022年的房市走向何方呢?楼市“逆转”3信号,高层13字表态,别再错判情况了
王蒙徽: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时刻绷紧房地产市场调控这根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上边的这段话,相信在不少的地方都看到过,之所以笔者会引用这一段话,关键是这些字句之间,传达出的含义非常深刻而且明显。住建部王蒙徽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说了上边这些话,住建部长王蒙徽的话语,代表着高层的定调和方向,最终用了13个字表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所以说,不要再错判2022年情况了,高层早就给了基本的发展定位。
对于该不该买房,格力董明珠曾说过一个案例,董明珠说,如果一个员工一年的收入为15万元,那么10年的收入就达到150万元,20年就累计可以达到300万元。对于没有买房的员工而言,生活可以非常的美好。然而一旦这位员工买了房子,一切都会改变,董明珠说,这名员工20年赚的钱都扔进了楼市,自己生活开支将大大缩减,影响生活质量。

与董明珠建议相同的,其实是房产大佬王石。王石是万科的创始人之一,也曾是高端商品房住宅的领先者,虽然现如今王石已经出局,但依然作为房地产预判的风向标存在。王石说到,房产过剩其实很明显了,年轻人不要随便购房,在王石的眼中,房子过剩加上独生子女增加,那就必然导致了户均房产保有量过多,房子将变得不值钱。
可以说,董明珠和王石的看法,其实代表着当前多数企业家们对待房地产的基本立场。无独有偶,华为董事长任正非也多次炮轰房产,任正非直言,高地价让企业的生产要素成本太高,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上涨的情况下,商品价格必然会增高,那么相应降低了商品和企业的竞争力,所以任正非说,应该限制房产。

2022年是否买房清晰了!3个左右的因素建议看一看:
首先是人口因素,在过去的20年里,房地产高速前进,结伴而行的是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和人口生育率的快速增加,每年2000万人-3000万人的生育率,直接导致城市的住房需求猛增,生育率高,那么住房需求必然就高。然而近些年来呢?生育率变得很低了,2021年只有1.3的生育率,简直比发达国1.4的水平还要低。所以房子谁来购买?
其次,高土地依赖的格局正在转变。高层再次确定了“住有所居”的基本房产发展方向,除了市场化的商品房之外,还要增加保障房的建设力度,例如公租房、廉租房、共有产权房等应运而生。在业内人士看来,住有所居不亚于98年的第一次房改。

在教育“双减”加持下,房地产的学区房属性正在被逐渐剥离,多校划片、大学区办学制、老师轮岗制开始逐步推行开来。多年以来,附着在房产身上的“额外属性”正在被拿掉,当房子只剩下居住属性的时候,价格还如何涨得动?
再次,楼市的“资金限流”已经开始。2020年至2022年,央行和住建部多次提出了“3+2”房市资金的限制举措,正式吹响了房产“资金限流”的号角。银保监会郭树清多次说到,房地产已经成为了金融行业大灰犀牛,需要予以防范,在国际通胀的加持下,“3+2”双限令应运而生:
提出“三根红线”
央爸再次提贷款上限比例。
结论:楼市正在迎来新一轮“瘦身”,还如何蹦跶得起来?
以上就是关于《2022年,房产“逆转”3信号,高层13字表态别再错判情况了》的全部内容,如果《2022年,房产“逆转”3信号,高层13字表态别再错判情况了》能够帮助到您,不胜感激!举起您高贵的手将我们收藏吧!东方楼市小楼编辑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