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避孕药惹争议,奇怪外形难以下嘴,原来老外喜欢这样避孕
避孕并不只是女性单方面的责任,尽管新型避孕药的研发让女性体验到的副作用越来越少,未来可选择的避孕方式也越来越多,但作为伴侣的男性观念和意识、知识与态度、行为与举动,仍然直接影响着家庭婚育观念和生活质量。
执笔:季随
编辑:小枝
定稿:苏子后
孕育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而避孕也是从古至今人类不断研究的一个方向,毕竟随着女性地位的提升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妇女的生育权益和保障如今越来越受到重视。事实上,女性仍然长期承担着主要的避孕责任,因此专为女性研发的避孕方式也越来越多。
女性新型避孕药面世,奇怪外形设计成亮点
很多女性都知道长期使用避孕药会带来一定副作用:服用长效避孕药时,贸然停药可能会导致大出血,而短效避孕药一旦忘服,避孕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紧急避孕药只是事后补救,于是有人开始想,要是有一种避孕药,既不用每天都吃,副作用又小就好了。还别说,最近这种想法还真被科学家实现了——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
如上图,与一般避孕药的胶囊或药片外形不同,这种新型避孕药在服用前与服用后有两种不同的外表:服用前与常规胶囊类似,服用后伸展开,变成如同雪花冰晶一样的六角形,看起来就有些科幻。
新型避孕药使用方式
其实这是一种可折叠的避孕药,在胶囊的外层里包裹着一个完整的药物输送系统,整个药物的大虾片与普通鱼油片剂类似。女性服用完该避孕药后,药物到达胃部后外层的明胶胶囊开始溶解,释放出上图这种6臂星型聚酯结构。
这种聚酯结构可以在胃里停留至少三周,释放出阻止怀孕的合成激素,作为一种特殊装置,可以以相当恒定的速率缓释药物。
研究实验发现,这种药物的剂量相当于日服避孕药,但又避免了每天服用的麻烦。目前,这种药物还在研发阶段,但普及也是指日可待的。
常见女性避孕方式有哪些?
根据联合国发布的有关报告,世界范围内女性避孕方式使用率为47.1%,男性避孕方式使用率仅有10.1%。这进一步证实,避孕责任主要由女性承担,这与男性避孕方法较少而女性避孕方法相对较多有一定联系。
常见女性避孕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口服避孕药(成功率99%)
口服避孕药分为长效避孕药、短效避孕药、紧急避孕药三种,原理都是通过药物干扰体内激素平衡来抑制排卵,同时也能阻止受精卵的着床。
这种避孕方式简单有效,同时对于女性生理健康还有一定好处,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患卵巢癌、乳腺增生、盆腔炎的概率,但是药三分毒,长期服用可能会使女性身体激素分泌失去控制,导致提前闭经或出现不孕。
二、节育器(成功率90%)
宫内节育器也就是俗称的上环,通过机械性刺激及化学物质干扰受精卵着床。
宫内节育器比较适合已婚已育不打算再生的女性,优点是长效、经济、安全便捷且可逆,如果之后仍然有生孩子的想法,备孕前取下即可,但同样存在一定负面作用,一部分女性使用宫内节育器后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小腹坠痛、不规则出血等情况。
三、结扎(成功率99%)
结扎同样适合已婚已育的女性,通过结扎手术将女性输卵管人为堵塞,从根源上杜绝精卵结合,是一种永久的避孕方式。结扎手术男女皆可,但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新增女性结扎手术数量是男性八倍以上,这说明女性仍然是结扎手术主要人群。
结扎由于不可逆,复通率不是100%,且复通后受孕率较低,只适合完全没有生育打算的夫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四、皮下埋植和避孕针(99%)
皮下埋植和避孕针在我国尚未推广开,但在国外相对更加流行。
皮下埋植是通过手术改变子宫颈黏液的黏稠度,阻止精子进入子宫腔,效果好、作用长,副作用小,但部分女性在使用初期会出现月经紊乱、经期不调等症状。
避孕针在以色列、印度等国家得到广泛使用,其原理是通过肌肉注射后药物贮存于人体局部,然后缓慢释放,以发挥长效避孕的作用,效果好、时效长(注射1次通常可以管五年),但因为其分量较重,一针剂量等于服用3包避孕丸,长期使用可能会增加血管栓塞的风险。
实际上,避孕并不只是女性单方面的责任,尽管新型避孕药的研发让女性体验到的副作用越来越少,未来可选择的避孕方式也越来越多,作为伴侣的男性观念和意识、知识与态度、行为与举动,仍然直接影响着家庭婚育观念和生活质量。
无论为了公平还是为了规避风险,男性也应该主动承担起避孕责任,这也是关心和爱护另一半的最好方法。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