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杜月笙临终前竟烧掉所有欠条,后来有谁主动归还了欠款?
如果说上海滩的大佬级人物有谁,杜月笙肯定不能缺席。杜月笙白手起家,用自己的谋略和智慧打下了万贯家业。这位上海滩大佬向来不做平凡事,在他即将离开人世时又做了一件令人震惊的大事。他在陆京士的见证下将历年的欠条给烧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那欠条被他烧后,有谁又把欠款主动归还了呢?
1. 杜月笙“三碗面”的格言
大家都知道杜月笙是草根出身,后来一步步走到高位。在他奋斗的前半生中,他将“三碗面”作为做人做事的准则。这三碗面分别是人面、场面和情面。在各种公开场合,他都不止一次地说过人生要下好这三碗面。回顾他的一生,在众多无法解释的传奇经历中,可能多少次化险为夷都与他坚持“下好这三碗面”有关。
在杜月笙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他坚持将自己的这句话进行最后的实践。他先是命令手下将自己的门生陆京士喊到上海。听闻自己的恩师即将过世,陆京士马不停蹄地就赶到了公馆。看到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杜月笙,陆京士内心不禁酸楚,想当初自己的恩师在上海滩是多么意气风发,现在却是迟暮的老人。
杜月笙心里也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他把子女和陆京士都给喊到了床前。这时大女儿听从父亲的命令从银行中保险柜取出了一个包裹,当包裹带到大家面前时都不知道杜月笙是什么意思,只见他再次缓缓说出“三碗面”的准则。说罢,就打开了包裹。只见不大的包裹里面都是欠条,里面既有当时的军政大员也有各行各业耳熟能详的人物。大家都以为杜月笙要安排遗产,没想到他命令点火把一张张欠条烧掉。
2. 烧掉欠条的原因
面对孩子们和门生陆京士的不解,杜月笙再次说了人一生要下好三碗面的准则,然后向大家说明烧掉欠条的原因。
原因一,不希望子女凭着欠条为生。大家都知道杜月笙白手起家走到高位,因此他是极其骄傲的。他对子女的教育很严格,每个子女在他的培养下也都拥有了养活自己的本领。杜月笙希望在他过世后,他的子女可以通过经营家族的产业谋生而不是凭借巨额的欠款生活。这样的日子会让子女逐渐懈怠,最终丧失谋生的本领,一旦欠款挥霍完那就只能饿死,这是杜月笙不希望看到的画面。
原因二,担心孩子四处索要欠款灾祸缠身。欠条积累多年,杜月笙知道包裹里的欠条来自三教九流、各行各业的人,特别还有一些军政大员。如果自己在世,凭借自己的面子要款想来不难,可自己过世后子女再拿着欠条要款肯定会阻力重重。如果因为要款使得一些人觉得丢了面子,难免会给孩子使些小手段。无论牢狱之灾还是杀人灭口都是令杜月笙担心的。
原因三,卖大家一个面子。既然子女要款之路肯定是坎坷的,那还不如选择放弃。如果选择放弃,欠款的各路人马肯定会记着杜月笙的人情。在大人物心中钱财容易归还,人情可是不好还。杜月笙卖给了大家面子,大家总不会不记得他的人情吧。这样一来,在将来自己的子女遇到困难时,说不定某个欠款人就会帮扶一下。
3. 主动还款
杜月笙烧掉所有欠条的消息流传出去,所有人都被他的行为震惊,纷纷打听消息的真伪。在得到陆京士肯定的答复后,除了一人依然主动还款外,其他人都选择沉默,这个人就是王艮仲。
他与杜老板是老乡,但是很多年都没有联系过。后来王艮仲参加革命走上抗日的道路,而杜月笙在上海混得风生水起。一次王艮仲的抗战经费不足,筹款无路的他想到了老乡杜月笙。本着试一试的态度,他找到了杜月笙借钱。听闻王艮仲的需求后,杜月笙直接借给了二十万大洋。
这笔钱缓解了王艮仲的燃眉之急,他一直记着杜月笙的恩情。哪怕后来他也听说了杜月笙的欠条全部都烧掉后,还是坚持还款。不仅归还本金,不富裕的王艮仲还按照银行利率每年向杜月笙的账户归还利息。
多年过去,依旧只有王艮仲一人还款。无论其他欠款人出于何种想法,没有归还欠款,但所幸杜月笙的子女没有被欠款所困扰,一直平静地生活着。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