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二婚努力当好后妈,伺候好公婆,和爱人坦诚相对,也会很幸福
“亲爱的老公,今天是你的50岁生日,我有许多心里话想对你说。16年前,你以一个东北大汉的果敢与豁达接受了我,一个已过而立之年的丧偶女人。转眼,我们的儿子都15岁了,是你让我的人生走向充实与完整。一位女作家说:‘男人就是女人的孩子’,我早就深有体会。我愿永远像惯孩子一样惯着你,并且无怨无悔。同时,也希望你因我而骄傲,因我而幸福!”
这是哈尔滨再婚女士刘英写给她丈夫50岁生日的寄语。她在处理再婚生活时,用纯美的爱,把再婚所面临的各种复杂矛盾处理化解得非常甜蜜与和谐,让自己持之以恒地爱出神入化,升华了再婚岁月的爱情意境……
再婚多难?爱是重组婚船的不倒桅杆
刘英出生在哈尔滨市一个书香门第,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大哥是大学博士生导师,二哥也是大学毕业的干部。1982年,刘英从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后,在杂志社工作至退休。
刘英有过一次短暂的婚史,前夫因患“纵膈淋巴肉瘤”在新婚半年后去世,给刘英带来很大的创伤。
1988年4月,刘英再次走进围城,男方叫郑东,是前夫的同学给介绍的,一个部队转业后在一家化工厂当保卫干事的离异男子,他们可以说是一见钟情。
第一次见面分手时,郑东就提出要送刘英回家,他们从王兆新村一直走到和兴路,整整3站地的路程。刘英曾听到许多再婚家庭不美满的婚姻故事,虽然刘英不认为再婚一定不幸福,但刘英认为说出自己真实的境况,不仅是一种责任,也非常必要。
刘英坦率地告诉郑东,自己刚刚被提为杂志社的副主编,工作繁忙,不能像有些女人那样为家庭牺牲一切。郑东沉默了一会,认真说:“我相信,一个在工作上要强的女人,在生活上也决不会是弱者。”郑东曾经有过一次婚姻,刘英知道他跟自己同样慎重,而女强人并不见得是男人寻找妻子的理想人选,郑东对刘英的理解和尊重,让刘英蓦然产生了一种茫茫人海终遇知音的感觉。
他们相处得非常和谐,郑东对人非常体贴,不到两个月,他们就闪电般地结婚了。结婚的前一个晚上,刘英真诚地说:“我非常爱我的前夫,我们有过许多甜蜜的记忆,也许我会在以后的生活中下意识地想到他,希望你理解和担待。”郑东默默地点了点头,刘英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这样的男人值得嫁。
不久,他们就有了儿子。工作繁忙时,丈夫包揽了所有家务;夜半写作时,丈夫无声地送上一杯热奶;心情糟糕时,丈夫静静地听她诉说……刘英情感的伤痛在丈夫深沉的爱中渐渐愈合,刘英更加否定了所谓再婚难的理念,因为和郑东的婚姻生活如鱼得水,没有婚前大家谈到的再婚家庭所遭遇的那些烦琐和负荷。再婚的确有许多初婚不会遇到的难题,其实在刘英的幸福婚姻生活中,这种因子已经潜伏着了。
儿子两岁的时候,有一天,丈夫突然显得很烦躁,原来他的前妻提出要抚养费。而在他们离婚时,离婚协议上写明丈夫不付抚养费。在法院开庭那天,刘英带上家里的现金,先给了丈夫和前妻生的女儿小芳几个月的抚养费。丈夫的前妻很感动,刘英临走时给了丈夫前妻一张名片,让她以后有困难尽管来找她。
在他们的儿子3岁的时候,丈夫得知已再婚的前妻过得很不如意,心里泛起了波澜。粗中有细的刘英太了解丈夫了,那就是他善良的本性。他属于那种胸无城府的男人,把这种难过和不知所措全都“写”在了脸上。刘英心中不由涌动着莫名的醋意和痛楚!
刘英把自己心中的委屈对妈妈说了,妈妈沉默了一会,说:“小英,郑东对前妻的同情,不正说明他的秉性善良吗?就是结发夫妻都需要磨合,更何况你们都是再婚,需要担待呀!”妈妈的话给了刘英很大的启发。从那一刻起,刘英认识到:“爱一个人,不仅仅是要下决心与他同甘共苦,更重要的是理解他内心深处那种真正的情感,那才是真正的爱!也只有这种爱才能经受得起世俗的考验啊!”
后来,刘英跟丈夫郑东有了一次真诚的对话。刘英说:“郑东,我能理解你内心的感受,你对前妻的感情或者是同情都是正常的情感。你好好想一想。如果你对你的前妻还挺有感情,如果你真想和她复婚,哪怕仅仅是为了你们的女儿,我都能够承受一切令人尴尬的后果。咱们的儿子我自己带着,并且一分钱抚养费也不向你要。正因为我很爱你,所以我不愿意看到你为难,希望你真正幸福。我希望你冷静地尽快做出选择,至少别让你自己将来后悔和遗憾。”
郑东被刘英披肝沥胆的一番话深深地感动了。他深情地对刘英说:“天下有几个做妻子的能够这样与丈夫谈话呀!我也不傻,我从来没想过和她复婚。我这个人就是心太软,难道我就能放下你吗?毕竟你才是我深爱的女人啊!我不仅爱你,也能容下你的心里装着你的先夫,这是人正常的情感啊!”
坦然面对太多猝不及防的纷扰而至
丈夫句句都是心里话,刘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丈夫不放心自己的前妻,不放心和前妻生的女儿,她们是丈夫曾经和永远的亲人,必须善待她们。对待丈夫的家人也要尽可能好。只有这样,自己的小家才能更幸福更稳定。婚姻中最怕的就是互相有私心,一旦都有私心,两个人都藏着个心眼,那日子就没法过了,而再婚的家庭则更忌讳这两个字。
克服私心唯一的法宝就是“爱”,爱也要爱得高尚得体,爱得有情有义,爱得有理有据。刘英紧紧地把握好了爱的分寸和节奏,爱得适时,爱得恰到好处!
郑东和前妻的女儿小芳因为考高中时发挥不正常,上了收费很高的私立高中。刘英除了给抚养费、过年的压岁钱等以外,又拿了一年的学费6000元。小芳考大学时,刘英又拿出2万元给她作学费。
一天晚上,郑东对刘英说:“你怎么给小芳读书用的学费连眼睛都不眨,你做编辑挣的也是辛苦钱啊!更何况我们自己也有孩子呀!”刘英沉默了一会,认真又调侃地说:“不是有一种说法,穷什么不能穷教育吗?孩子的前途耽误不得,我们做父母的必须负责任才行啊!更何况小芳是你的女儿,你的女儿也是我的女儿,这个钱我出得心甘情愿。”郑东和他的前妻,包括他前妻的妹妹等都被刘英的慷慨、豁达和宽厚深深感动了。
刘英一向自称“精神贵族”,刘英自己的生活很节俭,不用高档化妆品,也不穿高档或流行的时装。但是,每当婆家有难事的时候,她总是和丈夫同心协力。2000年,婆婆位于哈尔滨郊区农村的房子破旧得几乎就要塌了,可是丈夫的兄弟姐妹们都没有能力为老人修缮房子。
当时,儿子正面临着上初中择校。如果儿子能够考上重点初中,4年就需要24万元的学费。这对于这个工薪族家庭来说,的确不是个小数字。坦率地说,是否给婆婆拿钱修缮房子,刘英也犯难,毕竟孩子不能不上学啊!但看到丈夫急得寝食难安的样子,刘英还是决定由他们一家包下全部费用。没想到,原来计划花一万五千元,可是真一开工,最后连他弟弟的房子也一起修缮了,一共花了两万四千元。这不仅令婆家的人及其邻居对她赞不绝口,刘英娘家的人也非常理解。
刘英不仅仅对丈夫的家人好,对丈夫和前妻生的女儿好,对丈夫的战友也同样好。
郑东非常仗义,军人的特质在他身上体现得特别鲜明,他对战友的感情不次于对自己的亲人,郑东曾说:“战友情就是兄弟情啊!”当丈夫讲战友之间不分彼此可以共吃一块月饼的那种情谊,刘英非常感动。
郑东转业后跟当年部队的战友都保持着很好的联系,比丈夫小的都把丈夫当大哥,这些战友有的在哈尔滨郊区工作,但只要到市里,刘英都要丈夫把他们请到家里来,忙里偷闲给炒上几个菜。看丈夫和战友们开心地喝酒说笑话,刘英自己也十分高兴。
有一次,郑东战友的父亲去世,正好是周日,战友家在郊区,看到丈夫着急的样子,刘英二话不说立刻收拾衣服,带上些钱跟丈夫坐上了去郊区的车,刘英一直忙到深夜,第二天早上从郊区直接赶到杂志社,连早餐都没吃就投入了紧张的编辑工作中。丈夫在电话里心疼地问:“你行吗?受得了吗?”刘英听着丈夫关切的电话,泪水涌出了眼眶,还有什么比付出真情后赢得真情的关爱更令人欣慰呢?
刘英的婆婆是满族人,心直口快,勤劳俭朴,是那种很要强、很传统的老人。刘英经常对丈夫说:“妈妈含辛茹苦地抚养了你们四男三女,她都80多岁了,已到了该安享晚年、不再操心的年龄,我们要好好善待老人,不然会留下一辈子的愧疚啊!”
刘英的孝心婆婆感动在心,婆婆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她们相处15年,从没红过脸,刘英回婆家,婆婆就是不让她进厨房,一定要亲手给这个好媳妇做吃的。哪怕做得不那么好吃,刘英也吃得非常甜。刘英也总是把婆婆接到自己的家,晚上给婆婆洗澡,陪婆婆聊天,刘英想婆婆穿得好一点,总给婆婆买衣物,甚至整个屯子的老太太都很羡慕婆婆有一个知书达理的儿媳。丈夫看到妈妈和媳妇聊得那么开心,自然也高兴得合不拢嘴,夫妻情在亲情映照下再次升华!
持之以恒的爱是幸福婚姻的唯一砝码
在亲情的世界,刘英以她的善良和宽容让整个家庭如沐春风,而再好的夫妻也要面对比较私密的情感问题,而这些同样考验着夫妻感情的纯度和深度。
刘英有一位女友,她的丈夫一直对她很不放心,她在家中从来不敢给异性朋友打电话,也不让异性朋友往她家打电话为了避免麻烦,女友习惯把一些东西放在单位。
一次,一位知青战友用手机传呼刘英,刘英回话时得知他在家。刘英当时非常不解,既然在家为什么不用固定电话传自己?后来才知道,他的夫人对他“看”得特别紧,而他夫人还是一个很有层次的知识妇女啊!
发生在朋友身上的这些在刘英看来很不可思议的事,让刘英想起了发生在自己家里的事。记得几年前,家里修理暖气管子,丈夫挪动书柜后归位的时候,把刘英的17本日记不知放哪儿了。刘英气急败坏地对他说:“丢了日记本,我真比丢了存折还心疼啊!”丈夫很抱歉地对刘英说:“我知道你很在乎那些东西。但是,你放心,我第一没看,第二没扔,肯定是放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了,只是一时想不起来。你别着急,肯定能在家里找到。果然,半年以后,刘英找别的东西时在电视柜的最里头发现了自己的17本日记,她对丈夫的爱也下意识地又提高到了一个层次。
刘英经常写一些情感类的文章,有些文章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一些网友担心这些文章刘英的丈夫看了会不高兴。刘英就跟丈夫开玩笑,问丈夫看了这些文章真的不吃“醋”吗?丈夫说:“我不但不吃‘醋’,反而很开心,这不正说明我们夫妻之间心无芥蒂吗?”
丈夫不但没有“醋”意,反而给了一个让她意外的建议:“要写就写自己心灵最真实的情感,讲最真实的故事,别写那些落入俗套的所谓风花雪月的故事和婆婆妈妈的东西,只有真实情感才能打动人心。”
丈夫的心胸让刘英很感动,2004年5月18日,刘英给过50岁生日的丈夫写了这样一段推心置腹的话:“亲爱的老公:今天是你的50岁生日,我有许多心里话想对你说。16年前,你以一个东北大汉的果敢与豁达接受了刘英一个已过而立之年的丧偶女人。转眼,我们的儿子都15岁了,是你让刘英的人生走向充实与完整。一位女作家说:‘男人就是女人的孩子’我愿永远与你同甘共苦,像惯孩子一样惯着你,并且无怨无悔。同时,也希望你因我而骄傲,因我而幸福,你明白吗?”。
太多真挚感情的付出将夫妻之间的感情推向了一个出神入化的境界,他们不但彼此非常信任,也非常尊重彼此的感情,包括夫妻最在意的私密感情。
刘英认为,当一个妻子或丈夫把对方的手机控制在自己手里,把彼此的时间和自由也控制在自己手里的时候,那你输掉的不仅仅是尊严,而且把本来应该很美好的婚姻变成了令人窒息的“坟墓”!
一次,刘英的丈夫感慨地对朋友说:找到了刘英这样坦荡的女人做妻子,这是我一生是大的支一生最大的幸运和幸福啊!”刘英听到丈夫的肺腑之言,很感动。
有时,刘英也跟丈夫开玩笑。一次,刘英动情地对丈夫说:“你还记得儿子8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即将启程到北京出差,儿子突然高烧近40℃。我实在不忍心在儿子最需要我的时候走,儿子也一再让我退票。是你狠狠地说:别听孩子的,该走就走吧,老在家窝着有什么出息!你放心吧,儿子我来管。我当时感动得真想伏在你的肩上痛哭一场,但为了不让你和孩子难受,我强忍住了。你拎起我的旅行箱,送我下楼。还给我叫了辆出租车,淡淡地说:你走吧,家里有我呢!就果断地关上了车门。你总是在我就要退缩的时候,把我推出去了。你知道吗?从家门口到火车站的路上,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你总是希望我能不断地超越自己。你这‘一拽一推’,还真神奇,我能悟出夫妻的最高境界是‘亲密有间’。”
丈夫憨厚地笑了,说:“我相信你,在感情上,分寸的把握就是艺术,就是修养,就是品位。这些你都具备所以,我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不久前,郑东和前妻留学英国的女儿回国探亲,刘英又主动给那孩子一个1万元的存折,还送她一条价值不菲的金项链。给孩子接风的时候,刘英主动提出让丈夫的前妻也一起来,同时还叫来前妻的妹妹,因为前妻的妹妹对那孩子也非常好。刘英想的是,在这样的场合让孩子见到小姨,孩子会多高兴啊!
有些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刘英就是这样坦坦荡荡、从从容容地做到了。别人看到他们在一起畅饮照相,一起陪孩子回她奶奶家做客,就像一家人一样,个个看得目瞪口呆。也有人禁不住问刘英:“你是不是缺心眼儿啊?”刘英这时只是笑笑。
小芳回英国继续念研究生,刘英又送她一件漂亮的绒衣,并且送她的男朋友一个高档礼物。小芳经常给刘英发来电子邮件,亲切得就像朋友,刘英的心里很甜,很甜。
一次,小芳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爸爸,我已经长大了,交了男朋友。这时,我才真正理解了刘姨。刘姨真的很大度,很宽容。爸爸,我希望你更加懂得珍惜,你做任何事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我刘姨的感受……”
刘英从不轻易流泪,但看到这满是亲情和关爱的信,她感动得落泪了。她知道,这种没有血缘的感情多么难得,是用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
后来,刘英将一篇关于夫妻感情的文章发在互联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文章最后写道:“我认为,夫妻之间就应该同甘共苦。无论今后的生活中再出现什么困难,我都不会退缩不前。只要老公一心想做的事,我一定尽我所能支持他。我愿做老公永远的后盾!”
作为职业女性,在处理复杂的婚姻情感关系上,刘英给我们树立了一个非常具体而生动的榜样,如果夫妻之间真的能把心境放开,那么,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无比温馨和美好啊!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