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总统跑路,斯里兰卡还能撑几天?当地华人被迫摸黑购物自救
2022年7月9日,在斯里兰卡的首都科伦坡,即便已是深夜但是街头上还是聚集了很多人,他们人手一个国旗,嘴里大喊着抗议。
在斯里兰卡已经生活十年的杨诗源这时也站在街头,她没有参加抗议,但她得知了一个不太重要的消息:“总统跑了。”
斯里兰卡在地图上就像是印度洋上的一颗宝石,刚好滴落在印度的南边,因为美丽的沙滩,湛蓝的天空,这里还被称为“纯净的天空”。
然而这么美丽的天空此时也蒙上了一层阴霾,宣布“破产”后的斯里兰卡似乎变得更加混乱,2200万民众陷入缺粮、缺电、缺水、甚至缺药的窘境。
除了科伦坡本地人深深感觉到了绝望,就连生活在那里的1000多个华侨都不知道该如何走下去,杨诗源就是其中一个。
为了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她经常需要在超市里打着手电筒摸黑购物,即便超市内部的环境并不混乱,但是这种漆黑的环境也会不自觉的让人感到压抑。
杨诗源是个自由的媒体作家,在2010年大学毕业之后,就选择留在斯里兰卡的科伦坡,在当地从事开发中国的旅游市场。
在斯里兰卡12年的生活里,杨诗源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浪漫,所有在斯里兰卡定居的国人都认为这里民风淳朴,特别适合生活,也非常适合开发旅游业。
但这样的浪漫美好也在2019年戛然而止,4月21日,斯里兰卡的首都科伦坡发生了连环的恐怖袭击案件,8次让人生惧的爆炸,五星级酒店以及教堂都被炸毁。
爆炸发生的时候,杨诗源正和家人一起在街边吃饭,他们被远处传来的爆炸声吓得一哆嗦,但是餐厅的服务员却依旧保持微笑和优雅。
对于这样的暴乱当地人早已习惯,因为斯里兰卡是在2009年才结束长达26年的内战。
杨诗源看着他们的笑容感到有点辛酸,能够出生在一个充满和平的国家是多么幸运。
因为恐怖袭击,斯里兰卡的游客开始变少,刚兴起没多久的旅游业开始停摆,整个城市陷入了一片死寂。
2019年,新总统上台,为了争取选举他大力推行减税政策,这样的做法当然也是为了刺激经济的增长。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好不容易等到旅游业有点起色,疫情又席卷了全球,斯里兰卡被迫封城,直到2020年初才重新打开国门。
然而等待着斯里兰卡国人的并不是恢复如春的经济,而是紧张的俄乌局势和国家内部的决策失误。
7月9日晚上,大量的抗议者占领了总统府,杨诗源很多的当地朋友也都参与其中,但这些抗议者并不是为了打砸抢烧,更像是在参观游览。
他们在总统府的房间门口排队,哪怕是卧室也排成了长龙,一个挨着一个的在总统的床上自拍,私人泳池也变成了公共浴室,但讽刺的是总统的私宅却被抗议者无情烧毁。
其实除了抗议当地并没有出现其他很混乱的事情,因为斯里兰卡的居民都很乐观,但再乐观也要面对现实。
从5月份起,斯里兰卡开始缺少物资。
不过杨诗源发现超市里面的必需物品几乎都在,只是会少个别需要进口的食材,有时候会少牛奶,有的时候则会少果汁和麦片,医院偶尔也会有缺药,但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个国家没有油。
斯里兰卡本地并不产油全靠进口,在所有外汇都花光了之后,这个国家再也没钱进口买油,可整个少了油就只能选择整体停摆。
杨诗源看到大街上的汽车和突突车的司机都需要推着车去加油,但是到了加油站却需要排队,6、7公里的队伍,需要排上4天。
因为等待时间过长甚至已经有十几个人死在了排队的道路上,当然也会有人对飙升的油价进行抗议,但结果就是你不但买不到油甚至还会丢了命。
在这之前斯里兰卡的油虽然是进口但是很便宜,不到4块钱人民币一升,但是在经济危机之后官方的价格已经涨到了9块多人民币一升,想要买到更多的油就只能选择黑市,一升油60块人民币。
失去石油,相当于国内地铁的火车也会停工,火车站的员工不上班,其他需要乘坐火车去上班的人就也无法上班,工厂歇业工人几乎算是下岗,公务员居家办公,哪怕是救护车和消防员也无法去救人。
杨诗源家附近的超市和餐厅偶尔会停电,不过并不影响她的生活,但是她6岁的儿子却只能被迫在家上网课。
因为车里没油,她不能把孩子送去上学,老师也不能开着校车来家里接她。
周围有一家杨诗源经常经常去光临的咖啡店,因为公交车班次越来越少,他只能等到晚上才能回家,家境好的员工则是骑自行车。
因为政府疯狂印钱导致的通货膨胀,一辆自行车的价值已经超过1000人民币,所以在大街上守着汽车的并不是有钱人,那些骑着自行车的人反而能在这个乱世随意穿行。
除了杨诗源,李殿奎也被斯里兰卡的窘境绊住了脚。
2008年年底李殿奎来到斯里兰卡,他是跟着国企的人来这里修机场高速,时间长了就留在了这里。
修完路之后,李殿奎就在科伦坡开了一家小的投资公司,主要是帮投资人考察市场和投资咨询。
在2019年之前,和李殿奎合作的商人还不算少, 有宾馆酒店度假村,还有餐厅和其他加工制造业的投资商。
但是在疫情和国家“破产”的双重打击下,李殿奎的投资公司几乎无人问津,即便他想要带人出去考察市场,也会因为汽车缺油、地方停电而搁置计划。
斯里兰卡的旅游民宿以及旅游公司差不多都是中国人开的,但因为国家“破产”,原本的小老板为了讨生活就不得不去选择打零工,有建筑工人也有清洁工人,只要能挣钱就行。
因为就现在这样的形势,找一份工作实在是太难了,很多公司在停止招聘之后,李殿奎的朋友已经接连碰壁二三十家公司。
无奈之下只能去国外打工,欧洲、中东等等地方,哪能挣钱就去哪。但是李殿奎还是选择留在斯里兰卡,毕竟这里也是他打拼多年的地方,并不能说走就走。
可斯里兰卡从一个究竟是如何从“印度洋上的明珠”直接陨落的呢?难道真的只是疫情、税收和外汇造成的吗?
其实除了因为疫情原因,前往斯里兰卡旅游的游客锐减,旅游业因此崩盘,国内产业链单一到全靠进口,以及巨额外债这些已知的原因之外,斯里兰卡在2021年的一个禁令才是这个国家的致命伤。
众所周知,斯里兰卡是一个农业大国,以种植园经济为主,主要就是种植大米,如果不作死的话,自给自足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2021年4月开始,斯里兰卡在全国推行“有机农业令”,这个制度里面强令禁止进口化肥和农药,在农田全面禁止化肥、杀虫剂和除草剂等等类似的现代农资,而这一切的目的是为了成为全球第一个完全的有机的农业国家。
因为当地的土地肥力不足,种植园遭受了一系列难以想象的病虫灾害,导致农产品跳崖式的减产,水稻的产量拦腰斩断,直接缩水20%,但价格却暴涨了50%。
农民没有收成就只能放弃耕种然后上街抗议,因此斯里兰卡三分之一的田地直接荒在了那里。
然而这还并不是致命伤,今年印度洋地区的气候异常,斯里兰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旱,农作物吃不上肥料还喝不上水,想要保证产量基本是不可能。
原本只靠着种稻米就能自给自足的国家,在粮食减产之后只能硬着头皮花4.5亿美元去国外购买粮食。
所以这项禁令在实施6个月之后就直接宣告失败,其实斯里兰卡这个自寻死路的手段是政府为了削减开支的一个小聪明。
因为外汇的债务越堆越高,想要省钱就只能想办法减少进口产品,除了化肥农药的禁令,当地政府同时还禁掉了其他600多种产品,其中就包括牛奶。
而且进口化肥并没有花掉政府很多钱,2020年斯里兰卡一共进口了2.59亿美元的化肥,仅仅只占了全年进口总额的1.6%。
禁令实施的时候除了4.5亿美元进口大米的钱,政府又给当地农民赔偿了两亿美元,里外里就亏了将近7个亿。
除了大米产量被腰斩,斯里兰卡最挣钱的茶叶产量也被“砍头”。对茶叶有过深入了解的都应该知道,茶叶是一种非常娇贵的植物。
一不留神就会遭到大批虫子的袭击,特别是国家在下达打虫药禁令之后,根本无法抵御破坏力极强的虫害。
如果是在中国种植茶叶的话,每年冬天还能冻死一些害虫,但是斯里兰卡一年四季都是温度在28℃左右的夏天,在没有杀虫剂之后,这里就直接变成了虫子的天堂。
自从4月开始实施禁令,当地的茶叶产量从5月就开始崩盘,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已经赔了4.25亿美元,虽然禁令已经叫停,但是这样的操作已经伤到了国家的根本,短时间内根本无法缓过来劲。
可是明明都是农业大国,为什么中国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袁隆平院士生前说过这样一句话:“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斯里兰卡作为一个有着自己农业鲜明特色的国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粮食危机升级到国家“破产”,说明吃饱饭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其实坊间一直有一个传闻,“中国有世界上不到20%的人口,却囤积了超过50%的粮食”。这句话也许不够准确,但是中国确实不用担心吃不上饭。
如果按照每个人每天吃掉1公斤的粮食,中国的储备粮可以维持1年9个月的时间,将近两年。
虽然中国并不能完全做到粮食的自给自足,但是国家主要进口的粮食也只是玉米和大豆,那些最主要的例如水稻和小麦,自己种的话是完全够用的。
而且进口的玉米和大豆基本上也是用作牲畜的饲料,就算不吃这些进口粮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中国和斯里兰卡的国情也非常的不同,中国始终认为饭碗要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光靠外汇进口是根本无法长久生存的。
大量依赖进口就说明已经丧失了自主权,完全就是听着卖货的来说多少钱你就得掏多少钱,哪怕这个数额你现在根本负担不起。
但是中国有完整的工农业产业链,外汇储备也十分充足,已经完全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即使是遇到了天灾、俄乌冲突和疫情,中国也不会手脚慌乱。
因为居安思危的超前想法,仅是2021年全年国内粮食产量为68285万吨,占了全球粮食产量的23.5%,口粮方面完全是做到自给自足的。
中国用全球十分之一的耕地,生产了全球近四分之一的粮食,就算国际局势再动荡严峻也暂时不会危害到国家的根基和人民。
斯里兰卡的危机还在加剧,虽然现在还没有出现打砸抢烧的暴乱,但是因为食物越来越少,谁也不敢保证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为了解决斯里兰卡的困局,中国也承诺将向斯里兰卡提供1万吨大米的粮食援助,首批1000吨的大米已经运送至首都科伦坡。
当别国遭遇危机的时候,我国在第一时间雪中送炭,确实体现了一个大国的担当。但是斯里兰卡的现状也为中国敲响了一个警钟。
粮食和农民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和根本,如果不考虑后果就轻易改变政策,遭遇系统性的崩盘也只是时间问题。
斯里兰卡虽然宣告“破产”,但是国家并不会消失,只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进行经济缓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