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北大才子范跑跑,汶川地震中丢下学生自己逃命,如今怎样了
2008年5月12日,范美忠正在给学生讲《红楼梦》,突然课桌晃动了一下。
四川本来就是地震多发的地带,范美忠之前也经历过几次,便开口安慰道:“同学们,大家不要慌。”
可是,这时候教学楼猛烈地震动起来。范美忠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丢下学生,逃到了安全地带。
后来,这件事情不断地在网上发酵,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做“范跑跑”。
如今,范美忠过着怎样的生活?
地震来袭,只顾自己逃命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都江堰光亚中学,范美忠正在给学生们上语文课,讲到了《红楼梦》的第十三回。
跟往常一样,范美忠安排学生先讲一遍,但是学生讲了不到十分钟就讲完了。
范美忠听后,觉得学生还是没有把重点讲出来,就亲自上阵,循循善诱让学生掌握更多深层次的知识。
在讲课的过程中,课桌明显地晃动了一下,学生们有些惊惶地望着范美忠。
范美忠之前也经历过几次桌子和床轻微晃动,过一会就没了,四川处于活跃的地震带,这次应该也没什么危险。
所以,范美忠镇定自若地告诉学生:“同学们,不要慌,只是轻微地震,一会就过去了,大家认真听课。”
范美忠的话音刚落,剧烈的晃动就开始了。他最先反应过来是大地震来了,心里只想着逃命。
这次,范美忠没有淡定地和学生说一句话,猛地一个人冲向了楼梯口,觉得犹豫多一秒自己的命就交代在那了。
在下楼的过程中,范美忠太过于慌张还把自己狠狠摔了一跤,但是他顾不得疼,立马连滚带爬地跑起来。
范美忠成功地用最快地速度到达了教学楼旁边的足球场上,他的四周连个人影都没有。
随后而来的是,从另一栋教学楼里出来一个老外抱着两岁的小孩,还有男生宿舍楼下来一个学生。
这时候,地面又开始剧烈地晃动,足球场东侧厚重的墙体瞬间全部崩塌。
这场地震的威力很大,人们才逐渐反应过来,赶紧通知老师带着学生赶快来到足球场集合。
这时候,范美忠才意识到上他语文课的学生没有出来,又过了一会儿才看到他们的身影。
范美忠完全没有意识到是自己把学生丢下去逃命了,反而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学生问:“你们为什么待在教室里不出来,不知道地震来了吗?”
听到这句话,学生们只觉得无话可说,回答道:“你也没告诉我们地震来了,我们又不知道。”
当时,学生只能看到范美忠一溜烟地跑没影,还以为遇到啥急事了。等到学生反应过来是地震来了,连忙躲进了自己的课桌下面。
随着剧烈的地震稍稍平息,在别的老师组织下,学生才来到这里。
有的学生直接质问范美忠:“你最起码也要通知我们一声再跑吧。”
范美忠听后也不觉得丝毫地愧疚,反而理直气壮地说:“你们不知道吗?上次半夜火灾我也是逃得最快的一个。”
在范美忠的眼中,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个勇敢献身的人,他只关心自己的生命。
他的这次行为自然成为了全校关注的焦点,一些学生回家后将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家长。
也许是家长觉得范美忠对于学生太不负责,不配成为一个老师,就把这件事上传到了网上。
网上的传播速度很快,从四川当地到全国范围都知道四川有一个老师在地震时丢下了学生自己逃命去了。
一时之间,对于范美忠的指责扑面而来。很多人都觉得范美忠完全违背了师德,这样的人不配成为老师。
如果当时班级里的学生因为范美忠不负责任的行为丢掉了宝贵的生命,那么他也难逃其咎。
网上对于范美忠不满的呼声越来越大,范美忠作为当事人觉得必须要做出回应,跟大家解释一下。
在汶川地震发生十天后,范美忠发表了一篇《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的文章。
在文中有一句话更加引起了人们的公愤。范美忠写道:“在生死抉择的一瞬间,我只会为我的女儿牺牲自己,哪怕是我的母亲,我也会丢下她。”
范美忠对此还做出了解释,成年人他抱着跑很费力气,很有可能两个人都逃不了,不值得和其他人一块死亡。
在危险来临,他连自己的母亲都不愿意救,把救学生的责任交付给他更是一场空梦。
不过从实际上看,范美忠是自我利益至上的上,凡事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不会为他人牺牲自己的任何利益。
只是,范美忠这样过激的言论,着实让人们没有想到,大家以为他写一篇自我反思的文章。
可是,范美忠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什么,还找了一堆理由来证明当时的做法很合理。
相较于之前,更多的谩骂袭向范美忠。很多人还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做“范跑跑”。
在2008年5月25日,汶川地震的救援工作还在艰难进行着,范美忠又发出了一篇《我为什么写〈那一刻地动山摇〉》。
范美忠在文中对网友的批判进行了反击,但是网上依然有大量的文章在指责他,让他陷入巨大的舆论压力。
5月26日,一个作家在《范美忠:给教师抹黑,让北大丢脸》中,尖锐地指出,范美忠最可耻的地方在于他逃生之后大肆宣扬自己的懦夫行为。
范美忠,一个北大历史系的高材生做出这样的行为,也让北大陷入了社会舆论当中。
当时,北大历史系的党委书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范美忠这样的人是学校的耻辱,对于开除他表示全力赞成。
其实,范美忠在北大就和历史系的老师们闹得很不愉快,毕业后他还直接把所有老师都给删了。
全国上下关心着汶川灾区的救援情况,也关注着怎样处理范美忠的行为。
光亚中学的校长卿光亚选择留下范美忠,他说:“范美忠教学能力出众,敢于说真话,我是不会辞退他的。”
这样的结果一出,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一个不考虑学生的老师,怎么能够继续任教。
与此同时,当地的教育局经过考虑决定取消范美忠的教师资格证,他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
范美忠始终都不会觉得自己有错,他对此表示不服,继续发表文章,进行反击。
最终,范美忠还是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选择了沉默,不再回复人们对他的指责。
范美忠在光亚中学也待不下去了,面临学生和家长的不信任教学工作很难开展,他选择了辞去工作。
特立独行,进行奇葩教学
在范美忠来到光亚中学之前,他的教学效果可一点也不好,不顾劝阻地按照自己认为的方式进行教授。
范美忠来自于农村,他的父母和大多数的家长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出息。
1992年,范美忠参加高考。他从小到大学习成绩就十分优异,成功考入北大也在意料之中。
范美忠成为北大的高材生,在村子里面自然成为了名人,在当时大学生很少见,更别提是北大。
最终,范美忠就读于北大的历史系,因为他平常就喜欢阅读中国的传统著作,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来到北大,范美忠看到周围的一切觉得跟自己格格不入,他来自小地方,这里有太多新奇的东西了。
一时间,范美忠感到十分迷茫,他觉得自己以前死记硬背的知识显得一文不值,他没有任何的优势了。
范美忠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迫切地想要提升自己。在家乡,他是父老乡亲的骄傲,可是在北大,他感受到了自卑。
于是,范美忠开始阅读大量的书籍,各种类型的他都会看上一遍。除此之外,他还学着踢足球等。
在课堂上,如果范美忠不认可老师的观点,他直接地指出来和老师争论一番。
大学的四年时光,范美忠都在不断地积累自己的知识。大四时,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成为不了大师,就决定去中学教书。
由于刚来北大时发现自己以前的老师教书过于死板,让自己成为不了时代的人才。
范美忠决定不能让自己教出来的学生,成为和他一样的悲剧,在心里不断幻想着自己将要培养下一代的大师。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范美忠毕业后,带着满腔的热血来到成都,寻找最好的学校打算教书。
但是,他们给出的回复都是欢迎北大的学生来就业,但是并不缺历史老师。
无奈之下,范美忠最终接受了四川自贡的蜀光中学的邀请。他刚到学校,周围的同事听说他是北大的,就开始了连环询问。
对于周围同事对自己的探究,范美忠没有选择回答,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教育宏图,便开始了教书生涯。
范美忠给学生们讲课不会按照书本上的来,讲中国的传统知识,讲世界文明,对于书本的知识一提而过。
可是,讲授知识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阶段和接受能力。
更何况,当时校领导对范美忠十分重视,安排他带的是高三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
很快,学生表示接受不了范美忠的教学行为,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未来纷纷到学校要求换老师。
校长只能妥协,考虑到范美忠是北大的高材生就没有辞退,安排他去教高一、高二。
但是,范美忠还是没有调整自己奇葩的教学方式,最终学校还是辞退了他。
范美忠失去工作后,辗转数年,最终选择了妥协。他这才老老实实讲课,不再任意妄为。
回到深山,建立私立中学
范美忠在地震中丢下学生独自逃跑,受到了广泛指责,再次丢失工作的他又该何去何从。
网上对于范美忠的热议持续了很长时间,范美忠只好选择陪在妻子的身边。
但是,范美忠觉得让妻子养活自己一家人,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画面。
于是,范美忠又开始试着找工作。很快,北京的一家公司邀请他担任人文素质领域的老师。
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范美忠之前就是语文老师,又有大量的文学知识储备,很适合给孩子们讲课。
这个消息传出后,网上又是一片热议,一个自我利益之上的人担任素质教育的老师简直荒唐。
随着诸多的压力来袭,范美忠的这份工作也很快丢掉了。他觉得不公平,在2014年再次发表文章。
范美忠在文章中直接批评了自己上大学时所有的老师,这种不尊师重道的行为让人们对他更加反感。
范美忠知道自己不管干什么都会被骂,就起了创业的心思,这样就不会再被辞退。
他的妻子也从事教育,两个人便一起来到大山,成立了一家私立学校。
范美忠对中国式教育表示不赞同,就将自己的孩子也安排到了这里。
在大山里,范美忠会和学生一起讨论道家思想,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他也渐渐被磨平了棱角。
如今,范美忠经常把自己的讲课视频发布到网上,很多人都会前去围观,他也收获了不少的流量。
至于范美忠会不会对当年丢下学生独自逃命的事情感到后悔,这依旧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