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辽宁女子掐死六旬丈夫,并生吃其肉,为何法院只判了11年?
美国心理学家戈特曼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再好的婚姻,一辈子也有200次离婚的念头,和50次掐死对方的冲动。”这话所言不虚,再深厚的感情都会被生活里的柴米油盐等琐事消磨,日日朝夕相对更是容易引发矛盾。当这种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爆发起来是十分吓人的,比如说2021年杀死丈夫、生吃其肉的那位老太李某。
李某,辽宁省北票市人,时年60岁。她与丈夫老王是哪一年结婚的已无人知晓,不过从其子小王生于1982年可以看出,李某从21岁便已经与老王生活在一起了。到2021年案发,两人共同生活的时间至少有39年,携手走过39年的风风雨雨。平日里也没闹过什么大矛盾,谁知,临老反而成了仇人。
造成这一切的,主要是疾病,大概是年轻时太过劳累。老王年迈后身体健康状况越发的不好,时不时生病,甚至卧床难起也是常有的事。于是家里的家务活全部落在了李某一人身上,若是老王懂得体谅或子女多加抚慰,或许事情也不会发展到后来的地步。偏偏所有人都忽视了李某的心理感受,子女因为忙于工作,回来探望父母的时间都少之又少。
老王脾气暴躁,但凡有点事不如他的意,便是大吵大骂。李某本就被家务压得喘不过气来,老王还要在旁闲言碎语,如何受得了?久而久之,她的精神状态越来越不好,心理逐渐扭曲。不由对老王产生了怨恨,如果不是因为要照顾年迈的他,她何至于到这个地步?2021年1月12日2时许,两人再度因琐事发生争吵,进而发生厮打。
失控的李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将相伴39年的丈夫掐死,老太太文化程度不高。又生活在农村,平日里比较迷信,杀害老王后总觉得他会复活。竟找来剪子猛扎其头部,并使用工具企图分尸,期间吞食了部分血肉。其情形让人骇然,很快警方便发现了这起血案,将李某拘捕至公安局讯问,那么李某最后为何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
她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的结果,依然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主观有非法剥夺老王性命的故意。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极端残忍手段杀人,杀害至亲,本来都属于情节严重。
李某当时才60岁,并未达到刑事年龄里,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年龄。《刑法》第十七条: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李某最后之所以只判了11年,主要是因为两点:一、属于精神病人,二、认罪悔罪态度好。李某归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通过她的言行,警方怀疑她可能是精神病患者。
经专家鉴定,李某在案发时确实精神有问题,对其违法行为的实质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削弱。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正是因为这份司法鉴定意见书,李某最后并未被判处死刑。《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李某属于最后一种,有精神病,但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所以她要负刑事责任,不过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另外李某归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
愿意接受处罚,认罪悔罪态度好,同样是可以从轻处罚的情形。最后,老王的亲属签下了刑事谅解书,刑事谅解书在刑法上有酌定从轻的效力。所以最后,李某并未被判处死刑,只被判处了有期徒刑11年。这起悲剧虽然是李某一手造成的,但也离不开老王的脾气、子女的忽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