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女子嫁给72岁赤脚医生,引众人猜测,邻居:她肯定是为了钱
眼前这位长胡须,白发苍苍的老人名叫文长林,年龄76岁,如今的他儿女双全,拥有幸福的家庭。但让人十分意外的是,他的妻子十分年轻,两人年纪相差45岁。刚结婚那会,他们的婚姻不被亲朋好友和邻居看好,甚至有不少人认为,这个年轻的女子肯嫁给年逾古稀的文长林,绝对是看中了他的财产。文长林深知自己遇到了真爱,因此对于众人的指指点点,他完全不予理会。
那么,这对年龄跨越45岁的爷孙恋究竟是不是众人猜测的那样,女方是看中了文长林的财产?文长林和他的妻子究竟是如何认识的?对于众人的质疑,他的妻子又该如何面对?
文长林的妻子名叫张凤,年龄31岁,和文长林育有两个孩子,两人的结合似乎是上天的安排。
张凤出生在贫穷落后的农村,上面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她属于最小的女儿。父母有严重的重男轻女以及养儿防老的思想,觉得女儿长大后,迟早一天会嫁出去,正所谓嫁出去的女儿犹如泼出去的水,但儿子就不一样了,以后可以留在身边,给自己养老。因此,无论是吃、穿、用以及教育上,父母对张凤都极为苛刻。不止张凤是这样,她的两个姐姐也是如此。
小学没有毕业,父母就以经济困难为由终止了张凤和两个姐姐的学业,转而将所有精力放在大儿子身上,不光尽力送他去读书,衣、食方面也是尽力满足。
童年时期的张凤拖着幼小的身躯跟着父母操持家务以及干繁重的农活,她也渴望读书,每每想到自己的小伙伴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书本知识,张凤就投来羡慕的眼光。
家里虽然清贫,但靠着一家人的努力,生活还能勉强维持。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张凤十一岁那一年,一场变故突然降临到她家。
有一天,父亲顶着烈日在地里劳作,不知道是不是由于中暑的缘故,突然跌倒进沟里,之后不省人事。
母亲连忙找村里人帮忙,将父亲张某抬了回来,后来送到镇卫生院进行了详细检查。医生告知,张某已经中风瘫痪,有生命危险,并要求家属立即将张某转到省城大医院。
张某是家里的顶梁柱,眼下顶梁柱倒下了,这对于原本就贫寒的家庭来说,真可谓是雪上加霜。
由于家里没有任何积蓄,实在没办法负担巨额医药费。因此母亲决定将父亲带回家,然后找赤脚医生过来进行保守治疗。那时候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处于贫困边缘,加上国家的医疗制度也不完善,因此农村人得了大病之后,只能找赤脚医生用偏方医治,至于能不能医好,就只能听天由命。
母亲向村里人打听,有没有手艺很好的赤脚医生,其中有一位村民告诉母亲,她认识一位赤脚医生,手艺极好,专门医治疑难杂症,本着行医救人的原则,他收费极低,像这种中风瘫痪的病,以他的手艺,完全不在话下。
这位村民将赤脚医生的电话号码抄给了母亲,母亲打通电话后,详细告知了丈夫目前的情况,赤脚医生听后觉得自己有把握,并表示马上过来医治。
这位赤脚医生当时56岁,长得比较瘦,留着长胡须,耳鬓已有了白发,整个人看起来犹如仙风道骨一般,他就是文长林。
文长林出生于偏僻的小山村,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但后来相继夭折。父母是纯朴的农民,没有学历,更没有一技之长傍身,收入来源主要靠种地。多年下来,由于长期的重体力劳动加上营养不良,老两口早已患上不同程度的疾病。
家里的房子还是好几十年前的那种土坯房,盖着牛毛毡,由于多年来受到风雨侵蚀,牛毛毡上大小窟窿密布,到了雨季,屋内便小雨不断。
家里除了几张床以及锅碗瓢盆之外,再无任何值钱的东西,整个家可以用一贫如洗来形容。
初中毕业后,由于没钱继续上学,文长林主动提出了辍学,随后多年时间里,他就留着老家,帮助父母做家务,和父母过起了相依为命的生活。
转眼间,文长林到了三十五岁的年龄,由于太穷,加上自身又没有稳定的工作,因此并没有媒人愿意给他介绍对象。
要知道,一个贫穷的农村小伙,如果到了三十多岁还未成家,大概率会打一辈子光棍,不光现在是如此,以前也是如此。
对于儿子的亲事,老两口始终放心不下,他们的愿望很简单,就是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儿子成家,要不然会死不瞑目。
文长林也很着急,但他没有任何办法,当他以为自己肯定会独自过完此生时,命运之神眷顾了文长林。
36岁那年是文长林的本命年,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结识到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是是外省人,年龄差不多三十岁,家里贫困,人长得标致,相貌、身材中等,但唯一不足的是,腿部有残疾,走起路来一瘸一拐。
两人互相了解之后,决定相互凑合过完自己的后半生。文长林很清楚,这个女孩之所以肯跟自己,完全是因为她身体有残疾然后又眼光过高,导致后来被迫剩下。如若不是这样,凭她的条件,根本不可能看上自己。
婚后四年时间里,这个女孩相继给文长林生育了两个儿子,但由于文长林没有固定工作,面对家里有妻子和两个孩子需要供养,文长林感到经济压力陡然剧增,为了赚钱,他只得背井离乡,和村里的年轻人一起到外地打工。
和妻子阔别后,文长林就踏上了漫长的打工旅程,妻子承诺,会照顾好婆婆和两个年幼的孩子。
经熟人介绍,文长林来到外地一处工地上打工,并且一干就是几年。为了多赚钱,放弃了逢年过节休假的机会,专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朋友告诉他,希望他能在工地上拜个师傅,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靠手艺养活家人。
文长林听从了建议,于是拜了一个师傅,专门学习室内和室外装修。
由于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文长林便疏忽了和妻子沟通,每个月,除了按时将钱汇给妻子之外,两人之间便再无任何交流。
文长林的妻子毕竟还年轻,面对整日犹如守寡一般的生活,无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煎熬。终于在文长林外出打工的第三年,他的妻子出轨了。
出轨的对象是外县一位做生意的离异男士,两人通过朋友介绍相识后便迅速发展成为情侣关系。
知道妻子出轨后,文长林恼羞成怒,回到家里就要马上离婚,妻子也深知自己对不起文长林,于是两人便和平结束了婚姻关系。两个孩子还小,由妻子负责抚养,文长林每个月需要支付一定数额的抚养费用。
文长林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辛苦的付出,换来的却是妻子的背叛。他变得不再相信爱情,他觉得自己看不透女人。此后,他再也没有回到工地上,将自己的所有放在了照顾年迈的父母身上。
几年后,父母相继患病离世,此时家里只剩下了文长林一人,此时的文长林已经接近50岁,他没有再婚,他决定一个人过完自己的后半生。
有一天镇上赶集的时候,不远处围了一大堆人,文长林凑近一看,原来是一位老者在用自己的针灸和特意配置的中草药给患病的村民进行医治,不一会儿的功夫,村民的病痛大大减轻,大家都称呼他是神医。
文长林觉得太过神奇,本来是上街买农药、化肥的他几乎已经忘记此行的目的,足足在这里看了好几个小时。
回家后,文长林对行医这一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觉得行医不光能够治病救人,还能受到很多人得崇拜,让自己自卑的心理有一种荣耀感,就像街上的那位老者一样。
可他的文化水平毕竟有限,书上的很多东西根本就看不懂,思来想去,他决定去拜访那位老者。
只要镇上赶集的时候,那位老者都会准时出现,给患病的村民排忧解难。
有一次恰逢镇上赶集,文长林一早就来到街上等候。老者出现后,他以自己患了病,想来找老者医治为由,聊起了家常。
随后,文长林开门见山地说了自己想要行医救人的想法,并且希望老者能收他为徒。老者见文长林诚心十足,答应看完病人后详谈。
经过了解,文长林发现这位老者没有妻子,也没有子女,是一位独孤老人。他早年间拜师学得了一手靠中药以及针灸救人的好本领,如今年龄大了,他的这门手艺也需要有人传承。
见文长林真心想要从事这一行,老者决定收他为徒。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老者叫他了解各自中草药,以及每一种中草药可以治疗什么病,还有如何使用针灸以及如何找准穴位扎针等等,总之,老者将自身所有本领,毫无保留地传给了文长林。
文长林很喜欢这一行,因此学习得也非常快。掌握了充足的理论知识后,老者决定带着他,开始付诸于实践。
通过数十年的实践,文长林已经能够独自处理各种疑难杂症,他出师了。阔别了师傅之后,他便过上了四海为家,闲云野鹤的生活,足迹遍布多个省份。
一路上,他行医救人,只收取极少量的费用用于自身的生活开销。他医好无数病人,在村民的眼中,他就是上天派下来拯救他们的使者。
文长林按照地址来到张凤家,母亲热情接待,看到眼前破败的房屋以及床上躺着的病人,似曾相识的景象立刻在文长林的脑海里浮现,当年,他的母亲就是这样撒手人寰的。
多年行医下来,文长林擅长医治各类疾病,同时也掌握一定的护理知识。仔细看了张某的情况之后,文长林表示,这种病如果想要康复,需要漫长的治疗和专业的护理。
母亲恳求文长林,无论如何也要挽救丈夫,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可不能出事。随后,母亲许诺了会给予丰富的报酬。
由于一家人都不知道该如何护理,文长林决定留下来全力医治张某。他每天亲自上山去挖中草药,又在他身体各处施以针灸之法治疗,随后还要亲自给他按摩大小腿,让他的身体尽快恢复知觉。
平时照顾张某日常起居的是张凤以及张凤的两个姐姐以及她的母亲,母亲需要做农活,因此大部分时间,都是张凤在照顾父亲。
时间一长,文长林便和张凤熟悉起来,两人经常没事的时候就聊些家常,张凤称呼文长林为叔叔。
文长林一住就是八年时间,他也亲眼见证了张凤从一个小女孩长成一个大姑娘。在张凤眼里,文长林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经常在自己受委屈的时候送来些许安慰。
到了第九年,父亲张某在文长林多年的医治以及护理之下,身体逐渐好转,可以独自下床行走。可他毕竟是农民出生,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挂念着自家的土地,于是在并未痊愈的情况下又投入到繁重的体力活之中。文长林多次劝说,他始终不听。
还不到一个月,张某在干活时再次中风倒地,可这一次就没有上次幸运了,还没有等到家人赶来,他就已经气绝身亡。
文长林事后也感到十分惋惜,本来经过多年的医治,他的病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不曾想意外再次出现。不禁感叹,人的生命是多么得脆弱。
和张家人做了简单辞别后,文长林就离开了张家,临行前,母亲拿出一踏厚厚钞票,文长林死活不愿意收下。他写下电话号码然后交到张凤手中,并特别交代,如果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打电话找他。张凤接过电话号码,连忙点头,并且媚眼见表现出了依依不舍之情。
处理完父亲的丧事之后,为了生存,张凤选择到大城市打工,由于自己学历低,也没有一技之长,刚开始那会,她着实吃了不少苦。期间,她发过传单,到饭店洗过盘子,也进过厂。
后来有一天,她手机被小偷摸走了,连同手机一同被偷的还有现金、身份证以及银行卡。一时间六神无主的张凤不知道怎么办,蹲在地上哭了起来。
随后她想起了当初文长林临走时给过自己一个电话号码,如果遇到困难可以打电话找他。
张凤凭借记忆拨通了文长林的电话,随后电话里传来熟悉的声音。
文长林安慰张凤,要她不要着急,自己马上过去找她,并且要她待在原地。张凤报了自己的位置,一个小时后,文长林出现在她面前。经过一番询问后才得知,原来文长林也在此处打工。
文长林不是赤脚医生吗?又为何跑去城里打工了呢?
据文长林后来讲,随着国家医疗体系的完善,随后便开始整治那些没有执照的赤脚医生以规范医疗市场,说白了,就是为正规医院清楚竞争对手,赤脚医生一时间全部没了饭碗。失业后,为了维持生计,不得已来到城里打工,至于为何会来到张凤所在的地方打工,据文长林后来讲,那纯粹就是巧合,两人事先根本没有联系过。
看到张凤失落的心情,文长林立即用言语安慰,随后又将身上仅有的一千元钱和一部手机交给了张凤。这部手机是文长林新买的,用了还不到一个月。
张凤深受感动,自从知道文长林也在城里打工之后,张凤便频繁和文长林联系。久而久之,张凤心里产生了一种从来没有过得感觉,只要一闭上眼睛,脑海里几乎全部是文长林的样子。随后,她终于认识到,自己爱上了这位比自己年长四十五岁的文长林。
张凤并没有立即向文长林表白,而是将这份感情深深埋在心里,只要有空的时候,她总是找各种理由和借口与文长林见面。
就这样拍拖了两三年时间,眼看自己年龄也不小了,张凤决定勇敢表白,闺蜜劝她三思而后行,毕竟双方年龄差距太大,这段感情注定不会被人祝福。
但张凤还是决定要勇敢追求幸福,终于有一天,张凤将文长林约了出来,直接表达了爱慕之意。
文长林觉得张凤只是一时兴起,并没有答应她的示爱。在文长林看来,自己大张凤那么多,以后张凤肯定会后悔。同时,鉴于第一次婚姻,妻子有过出轨的前车之鉴,不能肯定张凤今后会不会也如此。
事实上,文长林的内心深处还是比较喜欢张凤的,在张家8年时间里,两人朝夕相处,早已十分熟悉对方。只是碍于别人可能会说长道短以及第一次婚姻失败的惨痛教训,才导致文长林始终不敢迈出这一步。
张凤很聪明,知道了文长林的担忧,她表示,自己确实很喜欢文长林,两人如果有缘能在一起,她必定会恪守妇道,做一位合格的妻子。至于外人可能的指指点点,她觉得生活是两个人在过,没必要理会他人的看法。
文长林经过多日的思考,终于接受张凤,他向张凤表示,会用余生好好疼爱她。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两人便以情侣的身份相处,到了文长林72岁,张凤27岁时,两人登记结婚,随后四年时间里,张凤相继给文长林生育了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虽然已经年老,但文长林依然没有放弃拼搏,为了给妻子、儿女更好的生活,他经过不懈努力,考取了执业证书,并且在乡下开了一间诊所,继续从事行医救人的职业。
文长林娶了一位30多岁的女子为妻,并且为他生育了两个孩子的感人故事广为流传后,亲戚朋友们完全不看好这段婚姻,认为他们俩用不了多久就会分道扬镳。邻居们更是对这一对爷孙恋,嗤之以鼻,甚至有不少人觉得,张凤其实就是看上了文长林的财产,嫁给文长林,肯定是为了钱。
邻居推测,文长林在外行医那么多年,肯定赚了很多钱,身上的积蓄更是不少,张凤就是打听清楚了这个情况之后,才会义无反顾地嫁给了文长林。她深知,文长林一定会死在她之前,到时候她就会继承巨额财富。
邻居们说得有板有眼,好像就是文长林和张凤肚子里的蛔虫一样。对此,张凤做了回答:文长林虽然行医多年,但收费极低,除了勉强维持自身生活外,并无任何积蓄。在城里打工多年,也没有攒下多少钱财。名下没有车子,更没有房子,存款也是寥寥无几。至于诊所,那就是基本的谋生手段,并不能赚多少钱。因此,自己愿意嫁给文长林,完全是因为他这个人值得托付终身,当初他用八年时间来救治父亲,此后多年来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现如今,像文长林这样的老少恋,在如今社会并不少见,老年人离婚或者丧偶之后,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会受到极大的煎熬,作为儿女还是应该充分理解,想一想当年父母为了抚养自己长大所付出的艰辛。作为老年人来说,找老伴不是不可以,要对对方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毕竟像文长林和张凤这般纯粹的爱情,在如今这个物欲横行的社会里,已经变得极其稀少了。大家看了文长林和张凤的故事后,有何感想?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