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辽宁一男子在家中睡觉时却离奇失踪,女友:已经成粪水了
2018年11月,辽宁丹东某街头的行人脚步匆匆,似乎都不愿意在这条路上有过多停留,以往这里很是热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形,是因为就在3号这天,这条街道上有人捡到了一块人体组织。
捡到人体组织的人赶紧打电话报警,说自己在街上看到了一个黑色塑料袋,本来想将其丢掉,没想到不经意一瞥就发现了里面的东西不同寻常,警方立马前往调查,尽管消息迅速封锁,但是这种爆炸性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使得人心惶惶。
经过警方鉴定,这个黑色塑料袋中的确实是一部分人体下肢,而且是一名男性的下肢,男子死亡时间在48小时以内,足以说明这是一起恶性杀人事件。将人体组织就这样抛在有多人来往的路边,凶手的胆量很大,给警方的压力也很大。
虽然对死者的DNA做了鉴定,但是在DNA数据库里面并没有找到与之匹配的人,所以死者的身份一时之间也难以确定,但是刑侦大队的工作人员毕竟办案经验丰富,所以通过蛛丝马迹最后还是锁定了死者身份以及凶手。
既然尸体出现在这个地方,凶手就一定在杀人之后来了这里,抛尸大概率选在晚上,因此多名工作人员对抛尸地点附近所有可疑范围的监控都进行了调取,最后确定了几个很有嫌疑的身影。
这几人在同一时间出现在抛尸地点附近,有一名送奶工,还有一个老人以及穿着红衣服背黑色包的女子。送奶工开着一辆三轮摩托车,当时光线本身很不充足,他的车灯忽明忽暗,这种光线在摄像头里面很不清晰,警方难以确认他是不是为在为抛尸作掩护。
经过调查,这名送奶工的嫌疑被排除,因为他的车辆确实有问题,不管是在哪里都是忽明忽暗的,在警方对其进行调查时他的表现也不像是犯了罪,得知自己被列为嫌疑人时强烈要求警方彻查,并表示自己一定会提供所有知道的线索,但是他对这起案件根本就不知情。
随后警方又对另一名走走停停的老人进行了调查,很快将其嫌疑排除,到了这个时候,嫌疑最大的就是这名红衣女子。
在监控画面中可以看到她背的黑色包裹鼓鼓囊囊很大,但是当几分钟后她再次出现在监控画面中时,包包已经瘪了下去,这时候她的嫌疑又骤然增大,对其身份和人际关系进行调查之后,警方基本确定了她就是这场风波的始作俑者。
女子名为张某秋,49岁,凤城人,离异,案发时有一个男朋友,奇怪的是她的男友在几天之前进入他们共同的住所之后就未再出现过,警方推断死者就是她的男友石某。
进入张某秋的住所进行调查时,她的神色难掩慌张,很快警方就在她家的卫生间内发现了大量未处理干净的血迹,面对铁证,张某秋不再作任何狡辩,直接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张某秋与52岁的石某因一个偶然认识,两人都是离异人士,人到中年都希望有一个人陪伴自己,所以搭伙在一起相处,张某秋称自己原本不愿意与石某同居,但是石某是个性格十分暴躁的人,但凡张某秋表示出不愿意,他就立马会恶言相向。
被迫与石某住在一起之后,张某秋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石某对她的控制欲很强,X欲也很强,张某秋不堪其扰,每一次拒绝都会受到石某的辱骂,发展到后来变成了打骂。
2018年,石某将两人在房间内的视频拍摄了下来,并以此作为要挟逼迫张某秋与他继续同居关系,不然的话就扬言将这些视频全部传播出去。这种日子让张某秋实在无法忍受,所以对他起了杀心。
11月3号这天,石某躺在床上熟睡,张某秋立马抓住时机将他残忍杀害,为了不让别人发现,她将石某的尸体进行了肢解,小块冲入下水道,已经变成了粪水,大块的则被她包起来进行了掩埋和抛尸。
在她的带领下,警方找到了石某的其余组织,这样一起残忍的杀人分尸案出自于一个年近半百的女人之手,实在让人难以相信。
不过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张某秋将石某杀死并肢解的客观事实已经存在,她事先准备工具,故意剥夺石某的生命,已经构成了故意杀人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实践中,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故意杀人犯罪案件有所区别。张某秋杀害石某的原因是长期遭受压迫和威胁,石某已经对她的身心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所以他本身也有一定过错。
结合所有情况,法院最终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张某秋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张某秋没有提起上诉,这一起给人们带来了不小恐慌的“11.03”案件画下了句号。
张某秋与石某一开始就不应该在一起,在察觉了石某的性格不是自己喜欢的之后她就应该尽早离开,而不是一步一步被石某钳制,最后到了已经难以脱身的地步时,一场悲剧早就已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