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婆婆跟儿媳争宠,直言儿子偏心逼其离婚,婆婆:不离我就跳楼
老周夫妻俩只有一个独生儿子,为了儿子过得好,老两口拿出积蓄给儿子在深圳买房。年过六旬却担心被儿子儿媳赶出家门,只因夫妻俩认为儿子偏向儿媳娘家人,无法做到赡养他们百年归老,殊不知一切都是老人的臆想。
老周与老王是一对结婚四十年的夫妻,两人一直生活在广东。2010年,老周的儿子小周结婚生子,儿媳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两位老人非常高兴。
其中最为高兴的是小周的母亲,母亲告诉小周,她要从广东去深圳,帮忙照顾孙子。小周告诉母亲,母亲身体不好,不用奔波劳累,孩子有岳母照顾着,让她不要过多的担心。
老王却不赞同儿子的想法,她认为深圳的房子是自己出钱给儿子买的,怎么亲家母能够过去住照顾孙子,她就不可以去呢?
老王坚持要去深圳照顾孩子,小周只好同意母亲过来。就这样,四个大人加一个孩子同住一个屋檐下面,妻子与小周都是全职上班,而岳母与老王则在家照料小孩。
老王来了20多天,就吵着闹着要回去,还指责亲家母没把她放在眼里。
老王说:儿子,你岳母做得太过分了,每天中午就给我留一点稀饭,这是要把我饿S。
听见母亲的话,小周认为不可思议。岳母平时对待他和孩子都特别细心,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于是小周就委婉地问了一下岳母,知道母亲是小题大做。
岳母在家要做一日三餐,老王因为身体不好,所以基本上过来只是帮忙带孩子。有时候岳母中午做完饭,老王还没有起床,岳母就会给老王留一点饭,带着孩子出门溜达一圈。等到老王起来,就觉得亲家母留的饭太少了,还不够填饱肚子的,久而久之,就对儿媳一家人有意见。
儿子小周认为这是小问题,可老王不认为这是小问题。在家又哭又闹的,硬要让儿媳和亲家母给个说法,小周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好让岳母回老家,孩子让老王照顾。
等到孩子8个月的时候,小周认为母亲和妻子的矛盾还没有彻底缓和,夹在中间的他也颇为为难。于是提出让老王回广东去,把孩子送到岳母家照顾。
小周提出的这个意见遭到母亲的坚决反对,母亲说:你觉得我照顾得不好,我可以请保姆照顾。不用你负担一分钱,这个钱我出。反正就是不能给亲家母照顾,我不放心。
小周脱口而出:那是我的儿子,我想让谁照顾就让谁照顾。
正是这句话,加深了母子俩的矛盾。老王认为儿子之前都很好的,结婚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什么都听儿媳妇的,不免觉得很委屈,指责儿子不孝顺,还说有这样的儿子是祸害,简直想跳楼。
过了几个月后,老王去岳母家看孙子,发现孩子的脚上了钢板。回家的老王不分青红皂白将儿子一顿数落,老王斥责儿子:让你不要给亲家母带,你非要给她带。现在好了,把孩子带成残疾了。
老王的一番话说得小周既无奈又好笑,随后将孩子的实际情况解释给母亲听。
小周的孩子是早产,出生的时候还不足八个月,在新生儿病房住了25天才出院。临出院之前,医生就叮嘱过小周,孩子的心肺和肢体不太健全,后续需要多多注意。
孩子从小就是内八,需要矫正,而不是像老王说的那样给岳母带残了。小周把医生的话转告给老王,老王不听,老王认为儿子为了偏帮儿媳一家人,竟然不惜说谎骗她,对此,心里气愤极了。
联想到这一切之后,老王和老伴合计,靠儿子养老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也不想再和儿子儿媳同住一个屋檐下面。于是做了一个决定,在儿子的城市再买一套房子,老两口自己住。
等两位老人看好房子,却发现手里的钱不够付清全部的房款。索性又找到儿子小周,首付款和装修费老两口自己出,贷款用儿子的名义办,房子的产权也归儿子。
小周得知父母有这个需求,什么也没说就同意了这件事情。等到2014年,小周与妻子不合,两人闹分居。小周带着孩子住在家里,妻子则搬到外面租房住。
此时的老王看见儿子儿媳有矛盾,心里又于心不忍了。想着为了孙子好,老王也要让小两口重归于好。得知儿媳租住的房子连热水器都没有,老王便让儿媳搬到了自己的房子里住。
可没过多久,矛盾又发生了。老王喜欢在饭后出门散步,儿媳妇就喜欢下班回家洗澡。等到儿媳洗澡的时候,就会把家中的门反锁,老旧的锁一旦从里面扣上,外面用钥匙就打不开。
好几次碰见这种情况,老王又跟儿子诉苦,说这是不是儿媳的一种策略,目的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把老两口赶出去,好霸占这套房子。
小周认为母亲越发糊涂了,什么都能够想到不好的地方。小周只好找到妻子说了这件事情,妻子说这是个人的习惯问题,洗澡锁门不是应该的吗?
为了缓和两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小周想了一个办法,把锁换掉,换成一个电子指纹锁。这样妻子洗澡也可以关门,母亲回家也不会被反锁在外面。
可这个办法被老王否决了,老王坚决不同意儿子换锁。并且因为这个事情,老王还找上了电视台,让小周给自己一个公道。
一上场,老王就委屈得大哭起来。指责全家人对她都不好,不关心她,排挤她。就连老周也被她数落不是,还说要和老周离婚。
老王对老周说:结婚四十年,你根本就没有爱过我。每次我受委屈的时候,你就在旁边看着。你应该站出来帮我指责他们,这样他们就不会骑在我头上耀武扬威。说来说去,都是你没用,我要跟你离婚。
老周只能一脸无奈地看着妻子,用沉默来代替心中的憋闷。
接着老王边哭边对儿子说:这个儿媳我坚决不要了,要了我就敢去tiao lou。小周拿起话筒几次三番想说话,却不知道怎么安慰母亲的情绪,只好又把话筒给放下。
老王之所以这么情绪化,和老王的童年离不开关系。老王的父亲重男轻女,母亲将没有生到儿子怪罪到老王身上,小时候的她是在父母的打骂中过来的,所以,她的童年是不幸的。
童年不幸导致老王极度缺爱,缺乏丈夫的爱,也缺少儿子的爱。看见丈夫不作为,老王认为丈夫就是不爱自己的表现。看见儿子维护妻子,老王则认为儿子不尊重她,心里只有别人。
尽管小周再三表示,妻子不是那样的人,不会将老两口赶出家门,但老王依然不信。无奈之下,小周答应给母亲写一份协议书,证明房子的产权归母亲,和妻子没有半毛钱关系。
听见儿子的保证,老王才放下心里的防备,拥抱了一下儿子,也不再威胁要TL,更加不提要和相处了40年的老伴闹离婚。
人老了,若发现子女在慢慢地讨厌自己,自己该怎么办?
第一步,当子女讨厌自己的时候,我们先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做了什么?令子女讨厌我们。如果是我们做错了,那就该我们做出改正。如果不是我们自身的错误,就要和子女好好地进行沟通,把需要面对的问题说出来。
第二步,尽量不和子女一起住。老年人有老年人的想法,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住在一块的纠纷是少不了的。分开住,想孙子就偶尔去看看。想儿子了,就打个电话。适当的距离不失为生活的调剂品,充分缓和家人之间的矛盾。
老王为什么一直在付出,却又得不到儿子小周的认可。因为老王参与的太多,要求的太多。小周不仅仅是老王的儿子,他还是一个丈夫,一位父亲。他需要维持家中的平衡,在老王心里天大的事情,可能在他眼里只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两人自然会发生矛盾。
人老了,不想让子女讨厌自己。需要明白一个道理,远香近臭。不要过多地去干涉小家庭的生活,对媳妇多点包容,对儿子多点耐心。
小周也不是真的讨厌母亲,他只是处在中间地带,不知道怎么去解决母亲和妻子之间的问题。过多苛责妻子,会导致他和妻子离心。追究母亲,母亲会认为他不孝顺。两难之下,只能选择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