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撞的,你为啥要扶?”16年前,审判长这句话至今让人隐痛
说好话,做好事,做好人,一向是全社会的共识,尊老爱幼更是从小学就被教育的好品德。但从2006年的“彭宇案”后,尊老就变成了一个社会痛点,老人摔倒扶不扶?在以前是一个不需要犹豫的问题,而现在人们自觉在心中算账,自己的家底能不能支撑自己去做好事。
2006年11月20日,早晨九点半,南京街头,正是上班高峰期,水西门公交站挤着上班的年轻人和买菜的老人,63岁的退休职工徐寿兰正在等待83路汽车,而彭宇正坐在83路车上,准备在水西门站下车。
到站,停车,彭宇背着书包,从后门下车,人流量大,彭宇是被挤下车的,中途感觉自己撞到了什么人,但应该不是大事,彭宇正常下车。
徐寿兰离83路车门远,怕赶不上,连忙快走了几步,突然有个人撞了她一下,徐寿兰瞬间倒地,臀部撞击地面,传来了剧痛,徐寿兰痛呼。
彭宇下车后,就看到了倒地的徐寿兰,彭宇没多想,上前扶住了老太太,可老太太一直在哎哟,彭宇怕伤到徐寿兰,便叫了旁边一位男子一起帮忙,将徐寿兰送往了医院。因为彭宇还急着上班,便将徐寿兰留在了医院,担心老太太伤了不好付钱,想着摔一下不是大病,便主动去交了200块医药费,随后离开医院。
彭宇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的好人好事并不能让他得到嘉奖,反而惹上了一年的官司。徐寿兰在医院被医生诊断为左股骨颈骨折,髋骨也受到严重损伤,需要进行髋骨关节置换手术,医药费高达4万。
几天后,彭宇接到了徐寿兰家里人的电话,声称要彭宇赔偿所有的医药费,同时还有精神损失费。彭宇觉得莫名其妙,但他还是前往了医院,看完徐寿兰,彭宇觉得这肯定是徐寿兰家里人想坑钱,因为他扶起徐寿兰的时候,徐寿兰曾说:“我不会连累你的”。
但到达医院后,彭宇发现,徐寿兰居然一口咬定,彭宇就是撞她的人,因为心虚,彭宇才会将她送来医院,而且交200元医药费。
双方对峙过多次,不能协商好,最后走上了法庭,彭宇觉得委屈,便将此事投稿给媒体,多家媒体开始给此事造势,很快就形成了社会舆论,不少人都在关注此事。
在法庭上,双方各执一词,但都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说辞是真相。案件走向成迷,大众舆论逐渐消弭,但此时,审理此事的法官却说了一句话,彻底引爆网络,法官问彭宇:“不是你撞的,你为什么要去扶?”
这话彻底伤害了人名群众,也许法官仅仅是从法庭角度问出这句话,但从在普通老百姓看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想做好事就一定要先撞人。
这则案件,因为双方证据不足,在一审时,法官最终根据各打一棍的原则,判处双方都有责任,驳回了徐寿兰方的13.6万索赔,判处彭宇赔偿4.5万元医药费。但双方都对这个结果不满意,均提出上诉。
媒体和关注此事的民众,本以为这件事将会走向升级,但彭宇和徐寿兰一家却在二审开庭前,选择了和解,和解费用是1万元。很多人不解,彭宇和徐寿兰一家也不再接受采访,这件事的真相被彻底掩埋。
但这件事的社会影响却没有结束,2009年5月,重庆一个80岁的老人摔倒在大街上,尽管周围到处都是人,却没有一个人上前将老人扶起来。
2011年5月,佛山2岁的小悦悦被两辆车碾压,车主肇事逃逸,但小悦悦被碾压后的7分钟内,有18名路人先后经过,没有一个人敢上前救人,小悦悦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2013年5月,四川的蒋老太太摔倒在地,大腿粉碎性骨折,声称是被3个小孩子撞到,3名小孩辩解,明明他们只是过来扶了一下。幸好当时有目击证人,作证是老人自己摔倒的。事后,蒋老太太只是被警察批评教育,罚了一点款。
若是没有目击证人,想必几位小孩面临的,将会是高额的医药费债务。
2015年5月,主流媒体发文《九成真相率,如何突围“扶人困局》,数据显示,在149起“扶人事件”中,有84例是被扶者倒打一耙,诬陷做好事的人。桩桩件件的事故,仿佛在向世人说明,你想做好事,先掂量一下钱包里存款够不够。
但这显然不是正确的。2015年7月24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拟保护扶老人立法,听取北京市政府关于《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草案)》的说明。
根据草案第三十八条,鼓励具备医疗急救专业技能的个人在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到达前,对急、危、重患者实施紧急现场救护;其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
草案第三十八条同时提出,“患者及其家属不得捏造事实向提供帮助的人恶意索赔,因恶意索赔侵害帮助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讹上了那就白赚一笔,讹不到也没啥损失”,讹人者的这种心理终将被明确的法律条文所约束,而帮人者可以放心做好事,想扶也敢扶。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