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拿棍将儿媳打出门,三年后却想回家养老,儿媳:你去住火葬场
眼前这个怒气冲冲的女人名叫阿英,此时她正努力挣脱调解员的束缚,直言让公婆去住火葬场。不管旁人怎么劝说,阿英都无法平静下来。那么在她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竟使她的情绪如此激动呢?这一切还要从她的婆婆李女士说起。不久前李女士向调解员求助,说她与老伴已经60多岁,可如今他们却流浪在外不能回家,只能住在田间地头的一间板房里。但最近老伴却总是闹着要回家,让她十分为难。
李女士告诉我们,在四年前他们老两口与儿媳发生了一些矛盾,就从家里搬了出来,并在外面租房居住。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她与老伴都想回家安享晚年,但没想到儿媳却一口回绝了他们的请求。无奈之下老两口只好买了一个活动板房住在田间地头,可板房里冬冷夏热,因此住在这里也不是长久之计。李女士老两口与儿媳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竟使儿媳拒绝他们回家居住呢?老人的儿子又为何不从中劝阻呢?
李女士的儿子小梁告诉我们,因为父亲与妻子阿英曾发生严重的冲突,所以妻子始终无法原谅父亲,也不肯让父亲搬回家,而夹在父母与妻子之间的他也左右为难,最后他只能站在妻子那边。随后我们把阿英约到了村委会进行调解,阿英告诉我们,她与丈夫是再婚家庭,两人结婚后她便把自己的两个孩子带了过来,原本想着跟丈夫好好过日子,可没想公公总是掺和他们夫妻俩的生活,久而久之翁媳俩的矛盾也越来越大。之后两位老人为了避免发生冲突,便自愿搬了出去。
阿英说,四年前她与丈夫有了第一个孩子,当时她挺着大肚子不方便接送两个女儿,因此她便向婆婆求助,而婆婆也答应了她的请求。可没想到第二天,在公公的挑唆下婆婆却突然反悔了,这让阿英十分生气,从那以后阿英再也没有向公婆求助。原本以为这样一家人就能相安无事,可谁知后来却发生了一件让阿英怒不可遏的事。三年前她生完小儿子还不到五个月,公公就拿木棍把她的头打伤了,而婆婆在一旁目睹全过程,却不肯帮她劝阻公公,因此阿英对公婆也彻底寒心。
可按理来说,阿英生下孩子是添丁进口的大喜事,两位老人应该更加厚待儿媳才对,为何他们却要对儿媳大打出手呢?从双方的争执中调解员可以听出,公公是因为儿媳对他出言不逊,所以他才对儿媳动手,而阿英面对公公也不肯示弱,因此两人的矛盾也不断升级。阿英告诉我们,在生下小儿子后一家人的压力很大,但那时全家却只有公公一个人上班,而婆婆和丈夫都没有工作,所以她便和婆婆商量,让婆婆带着丈夫去找个活干,一起挣点奶粉钱。原本婆婆答应的好好的,可公公得知此事后却突然发火了,还拿着棍子对她大打出手。
阿英让丈夫出去挣钱也是在为公公分担压力,为何公公却如此气愤?婆婆李女士说,她也知道儿媳压力大,所以平时她也会拿部分退休工资补贴儿子儿媳,但她的年纪已经很大,身体条件也不好,因此当儿媳提出让她去找工作时,她虽然口头答应了,但内心却很不情愿。可让我们疑惑的是,阿英明明是有丈夫的人,为何却让公婆出去赚钱养家?就在这时当地的村干部给了我们答案,当地村干部告诉我们,小梁今年已经34岁,但他基本没有出去工作过,一家七口人的生活仅靠梁大爷人做环卫工支撑。可梁大爷每月的工资只有2000块钱,而李老太虽然也有部分退休工资,但出去看病吃药和生活开销也所剩不多,更别提还要维持这一整个家。
那么这些年来小梁为何不去工作?小梁表示,他不去工作的原因是身体不好。可在调解员看来,小梁作为丈夫和儿子,理应为父母和妻子支撑起这个家,并在一家人出现问题时及时沟通制止。可在调解的过程中小梁却一直沉默不言,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梁大爷表示,他也想过让儿子出去工作,但每次儿子都不愿意,加上老伴总是纵容他,所以才会让儿子变得毫无担当。
事情了解到这里,调解员也弄清楚了双方矛盾的起因。其实一家人的矛盾之所以会愈演愈烈,是因为双方都没有做好沟通,而作为中间人的小梁也没有负担起作为丈夫和儿子的责任,及时对父母和妻子进行疏导。在得知事情的症结后,调解员又对梁大爷与阿英进行劝说。调解员劝说阿英,让她与公公说话时要尊老爱幼,同时也劝说梁大爷,让他给小两口多点包容和空间,不要总是插手儿媳与儿子之间的事。最后在调解员的劝说下,阿英与梁大爷都答应以后会彼此尊重对方,两位老人和儿媳之间的问题终于解决。
就在这时小梁也表示,接下来他会尽快出去工作,不再向父母要钱。事情说开后,一家人终于重归于好。看到梁大爷与儿媳和解,调解员也很是欣慰。最后我们希望一家人能放下过去的恩怨,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同时也希望小梁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父母和妻子做好沟通。
对此,你怎么看?
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END——
点下关注,不迷路!
图片皆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