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95岁老妇逝世,遗言引起医生怀疑,4天后她被葬于八宝山
2010年夏天,一名95岁的老妇人住进了北京市某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经过医生一番全力抢救,老人意识逐渐清醒,但是由于年事已高,仍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在弥留之际,老妇人反复喊道:“我没有暴露吧,快从后门跑。”
这让巡诊的医生感到诧异,但也没有去深思,只当老人回光返照说的一句胡话,最终老人的生命定格于2010年6月16日。
四天后,医院传来一个消息,去世的老妇人竟然埋葬在了八宝山公墓!一般来说八宝山只埋葬对国家有过突出贡献的人民功臣,周恩来总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同志等中共领导人均埋葬在此。
那么这位老妇人究竟是谁?可以获此殊荣?
王牌特工
原来老妇人确实与谍战有关,她名叫沈安娜,潜伏国民党14年全身而退,被誉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
是“一纸抵万金”的王牌特工,在国民党潜伏期间,深得蒋介石的信任,长期为我党提供不计其数的高价值情报,老蒋上午在重庆谈话,主席下午在延安就已得知,情报内容大至国家战略,小到蒋介石抹眼泪。也被称为“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尖刀”
1942年11月,蒋介石在重庆召开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主要议题便是反共,人们争相发表自己的反共心得,坐在会场第一排的国民党元老张继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提起共产党,我就胆战心惊,他们无孔不入!”
此话一出众人不以为然,依旧叽叽喳喳,张继眼神环视会场,所到之处众人噤若寒蝉,最后他把手指向了主席台上的蒋介石,大声喊道:“共产党就在你身边,你还不知道呢!”这一句话气的蒋介石拂袖而去,只留下尴尬的国民党高官在会场面面相觑,会议自然也就不欢而散。
张继此话原本只是为了表达心中的不满,然而,事实却碰巧被他言中。此时,已经打入国民党内部八年的沈安娜,安静地坐在会场的速记席上埋头记录。看似平静的她,此刻内心早已是翻江倒海。难道自己暴露了?好在会议之后再没有人提起这件事,才让沈安娜彻底放心。
少年求学
沈安娜原名沈婉,1915年出生在江南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是前清的秀才,大伯父是清朝的翰林,父亲为其取名沈婉是希望她做一个温顺的大家闺秀。
在家世的熏陶下,沈婉从小便在私塾学习,虽然生性跳脱,但在老师的严加管教之下也是学有所成,四书五经皆有所涉猎,尤其是写得一手娟丽的小楷,虽然沈婉熟读四书五经,可她对书籍里一些老朽的思想与陋习却不怎么认同。
九岁那年家里要给她缠足,但她天生活泼爱动,虽然年纪小但她也知道缠足的坏处,一旦被缠足就无法自由地奔跑,可是架不住家里人的“愚昧”,还是给她缠了足,但是她以绝食抗争迫使家里人放弃了这一行为。
在泰兴中学求学时,老师刘伯厚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讲封建主义的落后,讲三民主义的先进,还号召男孩子要立下远大志向,女孩子也未尝不可。那时14岁的心里一颗立志报国的种子就已经悄悄萌芽了。
她还十分反感老旧的包办婚姻习俗,向往卓文君与司马相如那样的爱情,于是在她16岁那年,家里人逼迫姐姐嫁人时,陪姐姐逃婚,去了上海。
虽然家里对他们两个离家出走的行为很是生气,但毕竟也是亲生的骨肉,在父亲的默许下,母亲经常给在上海的两人寄钱,让两人可以就读于上海南洋商业高级中学。
入党
两年后,家道中落。家里无法承担两人的读书费用了,那一年的春节也因没有路费,只得借住在老师毛啸岑家。
毛啸岑为人慷慨,在家里收留了不少难以返乡的学生,也就是在那,她结识了舒曰信与华明之。这两个人都是当时的进步青年,正是这次相遇让姐妹二人接触到了进步思想。
春节过后,姐妹二人就开始为以后的路发愁了,回到江苏老家,最终仍会嫁人生子,这对于沈安娜来说是难以接受的,经过再三考虑之后,沈安娜决定半工半读去学期短的炳勋速记学校学习速记。
在当时那个没有电脑、打印机、甚至连老式机械打字机都紧缺的年代,速记员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政府机构、大型公司都急缺这方面的人才,学习时间短,又好就业,这对沈安娜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在速记学校学习期间,沈安娜与姐姐仍与舒曰信,华明之二人保持联系,经常聚在一块讨论新思想,阅读进步的革命书籍,沈安娜听得如痴如醉,对共产主义十分向往。
也就是在那时沈婉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带有苏联色彩的名字-沈安娜。不久后二姐与舒日信碰撞出爱情的火花,简易地吃了一顿饭后两人成婚了。
此时,舒曰信、华明之已经先后加入党组织,在王学文的领导下从事秘密情报工作,在舒曰信的引导下,二姐沈也成为一名机要交通员。
沈安娜与华明之相处久了之后,也渐渐地心生情愫,某天两人结伴出游,路过一处小湖时沈安娜弯腰玩水,华明之借机掏出一块绘有红心的手帕来给沈安娜擦手,沈安娜看到红心图案心里便明白了华明之的想法。
不久后两人也顺理成章地在一起了。在华明之的推荐下,沈安娜也加入了共产党。
潜伏国民党
1934年,国民党浙江政府急缺一名速记员便来到炳勋速记学校,由于沈安娜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学习刻苦,校长便推荐她与另外两个男生一同参加浙江政府的考试。
面对这个普通人求之不得的好机会,沈安娜起初有些抗拒,去了就是为国民党工作,她读过许多进步书籍,她对十月革命,对苏联的红色政权十分向往,而且自己也是共产党员,去为国民政府做事,这不就是背叛吗?
姐夫舒日信得知这件事后,领着沈安娜去见了王学文,王学文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便问沈安娜:
“敢不敢用速记来为当收集情报?”
沈安娜一点就通,也明白了自己接下里要做的事情,便庄重地回答:
“为了革命,我不怕牺牲。”
到了考试那天,沈安娜凭借着自己一分钟速记220字的惊人速度与一手娟丽的字,成功地被国民浙江政府选中。
到了杭州政府,速记员一职并不能算是一个令人眼红的岗位,因为速记员在记录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还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并且还要掌握多种方言,最重要的是一字不差的将其记录下来,这在当时属于吃力不讨好,连办公室老人都避之不及的一个工作。
但是沈安娜的出现改善了这一局面,她记录的速度快,记录准确,而且还有一手漂亮的字。让所有工作人员对她刮目相看,秘书处也对其交口称赞,时间久了连浙江省政府秘书长朱家骅都听说过沈婉的名字了。
1935年11月,经王学文批准,沈安娜也成了“中央特科”的一员,从此,她开始了14年的传奇潜伏生涯。
沈安娜并不是那种只会埋头苦干的人,她也有着超出常人的精明。由于她是一个新人,当国民党召开高级别会议的时候,都不会叫她一同前往。
于是沈安娜打算先与科长薛元燕搞好关系,经常向他汇报工作,一些薛元燕不爱做的累活也被沈安娜接下,这样逐渐获取科长的信任,还认薛元燕的妻子为干娘,经常去他家走动。
当得知沈安娜租住的房子太过简陋时,薛元燕主动提出要将自己家闲置的房子租给沈安娜,沈安娜住下后,常常在下班后为薛元燕的两个儿子辅导功课。
就这样,沈安娜得到了薛元燕的赏识,经常在省主席黄绍竑和秘书长朱家骅面前提起沈安娜,这让她在国民浙江政府站稳了脚跟。
当年中秋节时,姐姐给沈安娜寄去了一封信,说自己要结婚了,请她回一趟上海帮忙筹备婚礼,信的内容没有问题,而且政府人员都知道她是上海来的,所以很快批准了沈安娜的假期。
沈安娜当然知道给姐姐筹办婚礼只是幌子,主要目的其实是在暗示自己,该向上海传递情报了。于是沈安娜整理了自己的速记材料,将其带回了上海。
这些文件在经过王学文的研究后,发现了其中国民党围剿我军的重要情报,为我军避免了极大的伤亡,被王学文强烈夸赞,并派华明之与沈安娜一同去杭州工作。
回到杭州之后,沈安娜在速记会议时,尤其注意有关我党的情报,每隔一段时间便将情报送至上海。
1936年,原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下任,原秘书长朱家骅担任浙江省政府主席,这时沈安娜已经深得国民党信任,参与到重大会议中,在朱家骅身边担任速记员,朱家骅对这个有着扎实基本功的小姑娘很是满意,经常将沈安娜叫到办公室谈心。
打入敌军高层
1937年日军侵华,蒋介石政府无力抵抗,各地政府紧急撤往西部,沈安娜等人也随之去了西部,这让她与上海的党组织失去了联系,让沈安娜成为了断线的风筝,她想尽办法联系党组织,可是却收效甚微。
1938年,沈安娜两人在武汉,意外遇到了华明之地入党介绍人鲁自诚,在他的保证下沈安娜见到了党的创始人之一的董必武先生,他肯定了沈安娜为党做出的贡献,并且建议她以老部下的身份去找此时已经成为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的朱家骅。
随后董必武把沈安娜引荐给了周总理,周总理与邓颖超女士亲切地接见了沈安娜,并且叮嘱她:“在国民党核心部门收集情报,必须要注意隐蔽,不到关键时刻千万不能暴露,要机警一些。”
于是年仅23岁的沈安娜,就成为了周总理特派的情报人员。
很快,沈安娜便在武汉政府见到了朱家骅,声称来投奔主席,希望主席可以收留,朱家骅看到以往的老部下来到自己身边自然非常高兴,而且中央党部目前刚好缺少一名优秀的速记员。
但是这个岗位必须是国民党党员才可以担任,当问到她是不是国民党党员时,沈安娜如实回答说不是,朱家骅对这么一位人才还不是党员感到吃惊,立即吩咐秘书给沈安娜办理特别入党。
在当时特别入党是有权有势的国民党高官子弟入党的捷径,需要有三名国民党中央委员为入党人背书,朱家骅说了让沈安娜特别入党,也就是亲自为她做了保证。这让国民党内部觉得沈安娜背景深厚,也就更少去怀疑她了。
事后,朱家骅让其担任了中央党部的速记员职务。
有了朱家骅的推荐,加上她能力突出,沈安娜很快出现在各种国民党高级会议上,甚至包括蒋介石参加的重要会议。
为了更好地记录情报,沈安娜自创了一种只有自己看得懂的符号,通过这些符号,她将一些重要情报记录下来并传递出去,为了更多的获取情报,她强迫自己练就了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强记本领,为了能获取更多情报,她怀孕8个月依旧坚持上班。
1939年1月,沈安娜被确定为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速记员,并负责保管会议文件,当蒋介石在大会上侃侃而谈之时,他做梦也想不到,距 离他一步之遥外,就坐着一个中共情报员,正在详细记录着他说的每一个字,张继也不会想到,他随口一说的气话竟然就是自己找了多年的真相。
1941年年初,国民党不断与我党制造摩擦,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7000多人壮烈牺牲,军长叶挺在与国民党谈判时被扣押。国民党再次趁机掀起反共浪潮,国共关系再次来到历史冰点。
次年,中共南方局派来领导沈安娜、华明之的徐仲航被捕,他们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好在徐仲航在狱里咬紧牙关,并没有出卖沈安娜。
不过国民党仍然派特务在沈安娜住处附近监视,还时不时的闯入家中,明目张胆的翻阅文件,企图找出沈安娜是中共特务的证据,在特工来之前,沈安娜已经将自己好不容易收集来的情报,含泪烧掉了。
那时沈安娜长时间生活在高度的压力之中,稍有点风吹草动,便会让她陷入恐惧之中,还患上了严重的肺疾,不过好在她及时调整了心态,并且凭借着朱家骅的关系做上了宋美龄的贴身速记员,这时特务才不敢再调查沈安娜。
重回组织
解放战争时期,沈安娜几乎参加了国民党的所有重要会议,那些会议纪要也被她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甚至详细到所有人的对话。而正是这些情报,让我党避免了很多的损失。
沈安娜继续隐蔽在敌人阵营中,以机要秘书的身份列席一系列蒋氏参加的绝密会议,记录下了诸多秘密讲话,这些情报及时传送到了我党中央,我方及时了解国民党高层的动向,为制定战略部署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这些真实宝贵的情报,也为毛主席和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为日后解放全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1949年4月,我党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国民党败势已定,沈安娜和华明之接到党的指示,不必随国民党南下台湾了。于是他们悄然离开南京,回到上海。5月解放军取得上海战役的胜利,上海解放,沈安娜长达14年的地下情报生涯宣告结束。
新中国成立后,沈安娜进入国家安全局和上海国家安全局工作。
2010年于北京某医院去世,沈安娜去世后引起国家的重视,在6月20日上午为其在北京八宝山公墓召开追悼会,追悼会现场来了许多国家领导人,还有许多没有“名字”的人,来纪念这位中共最杰出的秘密情报员,追悼会后,刘安娜葬于北京八宝山。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们的故事,就像从未发生过一样,被尘封在历史档案中。就连他们的女儿,也只晓得父母早年参加过革命,具体做了些什么却一无所知。
结语
隐藏已经刻到了沈安娜的骨子里,甚至躺在病床上时,仍然忍不住地说到:我要暴露了。
沈安娜是一个弱女子,但却不爱红装爱武装,甘愿为了新中国而奉献自我。
他们,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正是这些平凡却又伟大的先辈才有了我们当下的美好生活。
几年前爆火的谍战剧《风筝》,其中主角郑耀先的潜伏经历让观众钦佩不已,对在隐蔽战线中隐姓埋名为国家甘愿付出一切的英雄也有了更多的关注,了解到他们卓著的功绩。
在《风筝》最后一集结尾出现了一系列人物的黑白照片,他们都是我国情报战线上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他们用因为他们用生命换来的不只是情报,还是国家复兴的一丝丝曙光,其中就有沈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