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男子因40元赡养费,将6子女告上法庭,官司赢后男子却哭了
陈家6子女正在吃饭,突然法警上门了。除了老大,其余5个都被控制了。大家对于被抓原因,都心知肚明。只是他们没想到,76岁的老父亲,只因40元就下如此狠手。难道说再婚了,连亲生孩子的血脉,都可以这么冷漠吗?
子女们口中的狠心老人,名叫陈家银,居住在贵州福泉市。老人之所以如此绝情,说出来其中的原因,不禁令周边人唏嘘不已。
陈家银年轻的时候,妻子身体不好,没几年就过世了。留下了6个子女,是陈家银一手拉扯大的。当时老大才16岁,而老六只有2岁。陈家银靠着挖煤的辛苦钱,含辛茹苦,终于把孩子们都养大了。
到了1992年时,家里发生了一件事,也正是这件事,引起了家庭矛盾。当时,陈家银平日里种植的地被征收了,得到了一笔12万元的赔偿款。这下,可算是意外之财。
几个子女都在盘算这笔钱,自己能够分到多少。尤其是老大已经到了娶媳妇的年龄,如果都给自己,那自己的小日子,就会过得美美的。
但是,令他们失望了。这笔钱,陈家银谁都没有直接给。他觉得这些钱要用在刀刃上,起码也得给孩子把生活安顿好了。
陈家银是个重男轻女思想很严重的人,他觉得女儿是不留住的。嫁出去的女儿,犹如泼出去的水,将来肯定是会有二心的。那么,这笔钱,两个女儿就不要想了。他怎么可能拿着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钱,去便宜了某个臭小子。
他把钱先拿出6万块,给4个儿子一人买了一台拖拉机。当时在小镇上能够开拖拉机谋生,是个相对而言高档的职业,能够赚大钱。
后来,他又拿出5万元,修建新房子。毕竟儿子们,都要陆续谈婚论嫁了。如果家里没有新房子,谁家的姑娘会愿意嫁过来,那他还怎么抱孙子?
后来儿子结婚,要置办结婚用品,七七八八又折腾出1万块。这下,12万赔偿款,全部用完了。陈家银的心也落到肚里了,这些钱总算是没有打水漂。就在他暗暗自喜时,却不知道6个子女们的心里,早已经打翻了天。
两个女儿觉得父亲这就是在歧视,明明就是一家人,凭什么分到钱,不能给她们?既然你现在选择了把好处留给儿子,那以后等你老了,也不要来找我们养老。
那么,四个儿子是否会感恩陈家银呢?也不是。
在儿子们的心中,觉得父亲有失偏颇,怎么能够那么多钱,自己只得到了一辆拖拉机?那不是开玩笑嘛,这笔钱不是被老头藏起来了,就是偷偷摸摸地给自己的兄弟了。
陈家银本想着自己办了一件特别有“前景”的事儿,没想到,忙活来,忙活去,反而捅了“马蜂窝”。看到这个结果,陈家银气不打一处来。真的是好心当成驴肝肺。既然你们觉得我不好,那我也懒得和你们讲。
就这样,家里的这笔糊涂账还没算清楚,陈家银对于自己也开始了新的打算。他一直都单身着,眼看着年龄大,不能老是这样。就想到要找个老伴,结束这种苦闷的日子。很快,陈家银就再婚,娶了一个带孩子女人。
这下可好了,6个子女终于找到了共同的观点:原来这个老头不是没钱了,而是没钱给他们了。他都把钱留给了下家,这是要给下家提前铺路啊。
不管怎么说,事情已经是这个样子了。6个子女虽然心里有猜忌,有不满,也只能憋着了。而陈家银,也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几年过后,60多岁的陈家银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早些年的辛苦劳作,让他的身体留下了很多病根,不能再从事体力劳动了。没有收入来源的他,只能把手伸向了6个子女。但是,子女们却开始了推脱。
女儿们说:当初分钱的时候,你不想着我们,觉得我们是外姓人。现在,你干不动了,没钱了,又来找我们要。没门,不要说没钱。有钱,也不会给你。
儿子们说:当初那笔钱,鬼晓得你私下里给了哪个是大头。当初你惦记着谁,现在就找谁去养老。
陈家银万万没想到,自己辛苦了一辈子,竟然养出了6个“白眼狼”。一怒之下,他把他们都告了。经过判决,6个子女应该承担父亲的赡养义务,每个人每月都要给陈家银40元的赡养费。
官司打赢了,但是却和输了没什么两样。因为从那个时候开始,在之后的15年之内,6个子女没有一个人给过陈家银一毛钱。在他们看来,这个老头子到今天有这个下场,完全是咎由自取。既然这样,那就不能给。甚至,老大和陈家银还同住一栋楼,却也像个陌生人一样,不闻不问。更不要说,平时节日的时候,更不会有人去探望一下这个老人。
那么,陈家银这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呢?
他和老伴儿经营着镇上一家很小的小卖部,每天收入大约在十元左右,勉勉强强地过日子。前段时间,陈家银身体再度出现毛病,没钱看病了,都是老伴儿的女儿拿钱出来,带他去医院。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啊,无奈下,陈家银只好上门去求儿女们,把拖欠的赡养费给了他。但是6个子女就像是商量好了一样,谁都不给。
陈家银找不到出路了,只好再找县里帮忙,再次告了子女们。这一次,他要求政府帮帮他这个老人,让这些不孝子女,强制执行归还他的赡养费。
听到陈家银再次告了他们,只有老大在法警上门前,不情不愿地把赡养费给了陈家银。其它几个,还是继续保持“看戏”的心态。
在庄严的庭审上,5个子女开始哭诉,指责陈家银早些年的过错,每个人都是一副委屈装满一肚的表现。边上的人看着,都觉得这些子女们的行为,不堪入目。哪有把不孝顺,说得如此理直气壮的?
在法警和律师的要求下,5个子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家里人拿着钱,过来“赎”他们。每个月按照40元来计算,15年,一家交7200元。交完钱,立刻转身走人。对于陈家银,他们一句多余的话,都不想说。
陈家银赢了,他手里拿着沉甸甸的36000元,眼泪掉了出来,对他来说,就是一笔巨款。但是,他的心里丝毫没有开心,反而沉痛无比。自己穷苦一生,养出来的儿女,变得如此薄情寡义,到底错在哪里了?
陈家银的下场,很可怜。明明辛苦了一生,到头来,却一个都靠不住。这样的家庭,不要说养儿防老了。就是6个孩子,哪怕有一个靠得住,也不至于落到这步田地。那么,到底是谁错了?
“事实证明,人老了,真正的苦日子才刚开始”,你怎么看?
陈家银的事迹是真实发生在贵州福泉市的案件,看完之后,稻草人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些不孝子女已经不用去讲了,他们的错,有目共睹。那么,我们来看看陈家银,这个老人,有没有错?
俗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事情发展到这个局面,陈家银不只是错了,还大错特错了。他起码做错了4个方面:
一、 教育缺失
陈家银在前妻去世之后,一门心思就想着怎么能把孩子拉扯大。从而忽略了,对孩子们的思想教育。孩子缺乏正确的三观引导,从而养成了他们不分是非的观念。
在孩子眼里,觉得这个父亲就算是把命掏给他们,也不够“尽兴”。他们总觉得,父亲是偏心于其它兄弟姐妹。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家庭的归属感,很淡薄。所以,都表现得薄情寡义。
二、 重男轻女
陈家银骨子里的重男轻女思想,已经刻下了很深的烙印。他不只是觉得女儿是个外姓人,更看不起女儿在自己生命中的重要性。这些传统的错误观念,导致他在分配财物时,自动忽略女儿的感受。
其实,退一步来说。即使女儿是嫁出去了,那么她们也有自己的新生家庭。那么,父亲如此对待她们,让她们在婆家,在丈夫面前,如何抬起头来?如何能够和他们讲,自己应该孝顺这个偏心的父亲?
三、 独断专行
对于当初的12万分配一事,虽然陈家银是一家之主,但是孩子们都大了,就应该听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而不是自己觉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哪怕为此落下埋怨,也毫不在乎。
而之后他娶了新的老伴儿一事,更是自我独断专行。既然家里的矛盾纠纷,还没有弄明白,何必那么慌张地就组成新的家庭。让原本的矛盾,变得更不容易调解?
四、 拖泥带水
从当初的12万分配引起的家庭纷争,到娶新老伴儿时孩子们的异议,都说明了家里是有问题的。这个时候,他需要做的是,去调和,让家里有个家的样子,而不是一味地逃避。
到了后来,既然告了他们,也得到了每个月40元的判罚。那就应该让他们支出,而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步,居然让了15年。从而养大了这些不孝儿女的心,苦了自己和老伴儿的生活。
文末的话:
陈家银是错的,上面已经说过了。不管是否还有其它错,这些都是这个不明智的老人犯下的。但是,因为这样,儿女们就可以把当年的养育之恩,抛之脑后,完全不管不顾吗?
很显然,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在延续。没有当年的陈家银,何来现在他们各自的日子?这些子女们,在深夜的时候,不应该想想,自己这样做,良心不会受到谴责吗?
而且,父母对于孩子的行为影响是特别重要的。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会决定了孩子的品德、品性和心态。
今天他们如此对待这个老父亲,那么20年或者30年之后呢。谁都会老去,那个时候的他们,就不担心变成“陈家银”,被自己的儿女以各种理由,拒绝赡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