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小伙收到不雅视频,主角竟是自己,背后真相细思极恐 案例
原标题:河南一小伙收到不雅视频,主角竟是自己,背后真相细思极恐案例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的同时,扩大了人们的交际氛围,也可以轻松认识到更多地方的朋友,但在网上交友时,因隔着一块屏幕,而让对面坐着的网友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这却让一些人从中看到了商机。
比如在河南的一小伙在与网友视频聊天后不久却突然收到了一个不雅视频,令他更加震惊的却是他看到这个视频中的主角竟是自己,但他确信自己从未做过这种事情,甚至连里面的女子是谁都不认识,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令他难以接受。在报案后,当事情被调查清楚后,这件事背后的真相令人细思极恐。

2020年2月的一天,家住河南开封尉氏的李某在家休息时便打开了自己的社交软件,准备和网友交流交流,但这时他却发现在自己的社交软件里有一个网友向自己发来了添加好友的申请,好奇之下李某便通过了对方的申请。
当时在通过了对方的好友申请后,李某便和对方在线上聊了起来,并且双方聊得还很愉快,于是在对方提出要进行视频通话的要求后,李某想都没想便同意了。随后还和对方通过视频进行聊天,虽然和他视频聊天的也是一个美女,但他确定她和视频中出现的那名女子并非一人。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只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在4月的时候,一直聊得很好的网友却突然向他发来了一个视频,视频中的男子长得跟他一模一样。但他不仅不认识视频中的女子,也不记得自己做过这种事情,并且他也没有双胞胎兄弟,那么出现在视频画面中的男子究竟是谁?

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对方却再次发来了一条更令他感到震惊的消息,对方开口就要价2万元,否则的话他就会把这些视频散播出去,传给他的家人、好友去看,让他的生活不得安宁。
可他也才二十来岁,虽然是正值外出赚钱的大好青年,但他还在上学,根本就没钱去进行支付。而他虽然知道这个视频里的男子并不是自己,但对方顶着的脸就是他的,万一被他散播出去后,他也是百口莫辩,对他的生活甚至是恋爱都会造成影响。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于是他便和对方交流起来,将2万元谈到了8000元,但即使是降价到了8000元,李某一时之间也拿不出这么多的钱来,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借了一圈之后也才凑了2000元。在将这2000元交给对方后,对方再次表示了不满,还威胁说若是不把剩余的6000元补齐,他们依然会将视频散布出去,让他没脸见人。

俗话说“兔子急了还咬人”,在李某被逼急之后,在随后的一天便带着手机来到了派出所报案。在接受调查时,他便打开了那段视频,也打开了他和对方的聊天记录。当地警方在接到这起报案后,对此案予以了关注和重视,而在对案件的侦办中,警方便通过汇款银行等多种方式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以及下落。
不久后,尉氏警方便在某机场将两名嫌疑人抓获归案,归案后,他们便交代了自己的犯罪行为。
原来,这二人为了获取不法收益进行分工合作,其中一人添加好友与人聊天,通过一些技术来改变自己的样貌和受害人进行视频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通过摄像头获取对方的高清头像资料并将其截取下来。

在做完这一步之后,另一名嫌疑人便拿着这些资料对下载好的相关视频进行剪辑,将受害人的面部信息拼装到视频人物中的面部上,以此达到偷梁换柱的效果。虽然受害人知道这视频中出现的人不是他自己,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嫌疑人所利用的年轻人好面子的心理。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因为好面子,所以即使视频是假的,但将这些视频传到他们的亲人朋友那里,他们也羞于解释,并且这件事也难以解释得清楚。于是,他便利用这一心理特征,一步步地诱导、恐吓被害人,让他们接受转账的要求,以此达到敲诈勒索的目的。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本案中,犯罪嫌疑人通过技术手段,在与李某进行视频聊天的途中去截取他人肖像,并对其肖像进行处理、拼接,以此达到借用视频去实施敲诈勒索的行为。在制作好带有李某面部信息的视频内容后,嫌疑人为了从李某处非法获取其所有的财物,便以此作为实施作案行为的工具,对李某进行威胁、恐吓。
最终,嫌疑人从李某处敲诈勒索8000元,实际非法获取2000元,在金额上也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那么他们的行为也就应当受到相应的惩罚。
同时,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肖像权是每个人所拥有的人格权益之一,而认定的标准并非只有照片等信息,而是要符合“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也就是说,他们通过这种技术获取了他人的肖像,并通过拼接等方式去制作能够被人识别出来的某一特定个人的外部形象。并将这一想象进行丑化、污损,以信息技术伪造等方式损害他人的肖像权,去实现自己的犯罪目的,那么他们便需要为此承担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