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丈夫跪献的鲜花,被打得耳膜穿孔的她选择了原谅
【本文节选自《接到丈夫跪献的鲜花,被打得耳膜穿孔的她选择了原谅》,有删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跪着求婚的丈夫婚后会对我施暴吗?施暴后还能再次跪下他高贵的膝盖吗?」李诗绮婚前从未想过这些。
金秋十月,本该是收获的季节,李诗绮感受到的全是失去:听力减弱了,爱情停止了呼吸,梦想破灭了……
丈夫又一次施暴,一耳光打得李诗绮脑袋嗡嗡轰响,左耳流出鲜血。屈辱、羞愤、恐惧充斥心头。
医院的检查结果很快拿到:左耳鼓膜大穿孔。
「结婚 11 年,记不清他这是第几次打我了,我现在不敢回家,被他打出了心理阴影。」李诗绮向我简要描述她的情况。
第五个了!我们万家无暴项目服务对象中,李诗绮前面还有四位被亲人打得耳膜穿孔的女性。
2019 年 10 月 13 日,李诗绮加我微信,说要咨询家暴的事。
「万老师,我想明天来见您,请帮我做咨询。」
「没问题,欢迎您过来!」
「恕我直言,服务是收费还是公益的?」
「不收费,我们蓝天下是公益机构,对所有家暴受害人提供免费服务。」我随手发去了微信位置。
「啊!你们在监利县?」
「是啊,您在哪个地区?」
「我在 xx 市呢,离你那有 300 多公里。」原来,李诗绮以为我们在同一城市。
「那么远就不用过来了,我们可以线上聊。」她加我微信时,
「这是医院的诊断结果,你看他把我打成这样了。」李诗绮微信发来照片,上面清晰看到医院诊断意见为「左耳鼓膜紧张部见大穿孔,表面有血迹。」
「这么严重?听力有没有影响?」
「受伤的那边听不清声音,现在搬出来住,我可以打您电话吗?想请您听听我的情况,看我怎样做才好。」
两个小时里,李诗绮的情绪像开闸的洪水澎湃而出,一会哭一会笑,连带着把夫妻关系从亲密无间到交恶的过程讲了个遍。
「万老师,让您见笑了。我虽来这个城市有了 10 多年,可能谈隐私的朋友却没一个,我在单位还是个小领导,不能让大家看笑话,我忍气吞声到现在,心理特别难受。」
我打心底敬佩李诗绮夫妻的优秀,两个年青人在陌生的城市快速地站稳脚跟,丈夫是事业单位最年轻的中层正职,妻子是市内头号科技公司副总,他们用几年时间爬到了普通人一辈子也达不到的高度。
事业与家庭是两条不同的曲线,李诗绮夫妻经历的演绎结论是事业有成不一定家庭和谐。
生于 1985 年的李诗绮 1 米 68,从华北某省考入武汉一 985 大学。身材高挑的她爱好文艺,大二时当选共青团校委文艺部长,是大学里全面发展的高颜值学霸。
姜尚清是东北人,1 米 81,外表刚毅,和李诗绮同年出生,同届进入同一大学。高超的篮球技艺和爽朗的性格助他当选共青团校委体育部长。
团委的工作中,文艺部和体育部互动多,一来二去,二人对上了眼,也不知是谁追谁,不多久就确立了恋爱关系。
要毕业了,来自不同省市的大学恋人面临考验:是去你老家还是回我老家?争执之下,多少劳燕分飞。
大四那年,姜尚清在李诗绮生日那天,手捧 99 朵玫瑰跪在她宿舍门口高喊「李诗绮,我爱你!你能嫁给我吗?」
看到心爱的男友在室友面前公开向她求婚,李诗绮倍感浪漫和有面子,她笑出了眼泪。二人商定,谁先找好单位,另一方跟随。
姜尚清先考入湖北一地级市事业单位,李诗绮跟着在该市一家科技公司找到了工作。
毕业第二年,李诗绮和姜尚清领证结婚。为了工作,夫妻商定暂时不要孩子。
学生时代训练出的领导力让二人在单位脱颖而出,三年后,夫妻俩一同担任中层管理副职。第五年,李诗绮升为中层正职,第六年姜尚清转正,成了单位最年轻的中层一号,李诗绮更是晋升到了公司副总经理。
成为单位的中层正职意味着事业有了牢固基础,夫妻俩决定要孩子,婚后第七年,女儿出生。
以前二人都忙于工作,丈夫回家晚一些,彼此一天仅说两句话,没觉得不正常。到了产前产后,李诗绮发现自己非常敏感,她在丈夫身上找到了一大堆异常:有几年没抱过我了;永远不记得我喜欢吃什么;经常晚归;习惯发号司令,有事也不商量等等。
看到这些后,李诗绮想到了很多:他是不是嫌我怀孕变丑了?这几个月她是不是在外面找女人解决生理问题?他不再爱我了吗?……
李诗绮越想越焦虑,丈夫晚上回家满身酒气时,她开始抱怨几句。姜尚清觉得妻子越来越难以侍候,今天说他回的晚,明天说没管她,整天哪来这么多的问题和指责?他在家里话更少了。
李诗绮已记不清,她和姜尚清从哪一天起产生的沟通障碍,但她第一次被打的过程有如刻在脑海。
女儿有了三个多月大,她的产假快结束,她想请个保姆帮忙带孩子。2014 年 8 月 20 日早晨,姜尚清出门前对李诗绮说:「你下午去高铁站接下我妈?我下午有会。」
「什么?妈妈今天过来?」
「嗯,你要上班了,没时间管孩子,我妈过来帮忙带。」
「这么大的事怎不早说?」李诗绮瞪着眼,感觉丈夫不可思议,婆婆要来家里生活,总得让她提前铺好床吧。
「我妈来我家是帮我们,有什么好说的,哪来这么多废话?」听到妻子抱怨,姜尚清提高了声调。
「姜尚清,你要搞清楚,我是你妻子,对我要有基本的尊重!」李诗绮忘了她想请保姆的事也没和丈夫商量,只感觉丈夫太不尊重她了,大吼了一声。
没等姜尚清说话,很生气的李诗绮接着说:「我可以去接她,但她只能住酒店了。」
「住酒店?我妈来我家还要住酒店?」姜尚清摔下公文包,一巴掌打了过去。
很多女士告诉我,她们在第一次被丈夫殴打的那一刻,都有天塌了下来的感觉。李诗绮说她也有,挨打后,她没有哭,但心破成了两瓣。
「李诗绮,我今天才发现这么刻薄,我妈第一次过来,你就让她住酒店,你是不是怕她把家里弄赃?」姜尚清余怒未消。
「那你来安排你妈住吧。」李诗绮冷淡回应。
我也好奇她为何说要婆婆住酒店,李诗绮解释,她们是外地人,附近没有亲戚,家里从来没住过客人,房子虽然空间够大,但没安排客铺,也没有多余被子。
姜尚清不认为他妈妈来家里是需要和妻子商量的事,李诗绮觉得家里没床铺是明摆着的事,还需要她说吗?
沟通不畅后,夫妻一方自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在另一方看来就是不可理喻,误会连连,不可避免地导致冲突升级、加剧。
婆婆第一次来儿子家看宝贝孙女,她满心欢喜,带了一大包家乡土特产。李诗绮带女儿到车站接婆婆,婆婆的眼光全在孙女身上,也没发现媳妇的异样。
妈妈来家里了,姜尚清下午提前回家,一家人吃完晚饭,他突然发现家里没有客床。当晚,他把妈妈安顿在酒店。
第二天,姜尚清买好了整套客房用品,她妈妈也住进了家里。李诗绮买菜,婆婆做饭,饭后抢着抱孙女。
有婆婆帮着做家务,李诗绮很轻松。两天后她发现,婆婆总是抱着孙女晃过不停,她在网上看到有专家说,这样做对婴儿脑部发育不利,便建议婆婆别摇孩子。
除了经常晃,李诗绮又发现婆婆喜欢亲孩子的脸。她说了几次,老人的老习惯还是改不了。
「婴儿免疫力差,要是传染了病毒怎么办?」李诗绮担心不已,她向姜尚清提出,老人不适合带孩子。
农村长大的姜尚清不以为然,他就是妈妈这样带大的,也没见智力有问题,也没生过什么大病,再说妈妈很健康啊。他坚持由他妈带孩子。
李诗绮没和丈夫争执,只要他一上班,就不让婆婆碰女儿。几天下来,婆婆很难受,她联想到她来的第一天就住在酒店,媳妇知道她要来,竟然床铺都没准备,这不是表明不欢迎她吗?
老人不想因自己惹儿子与媳妇不和,呆了一周后,她给儿子说,老家还有很多事,她不能帮他带孩子了。
妈妈走了。姜尚清非常气愤,晚上指着李诗绮大吼:「你存心把我妈赶走,为什么要这样?」
「我什么时候赶她走了?你不要无端指责!」婆婆是自己要走的,李诗绮不明白丈夫为何把责任推在她身上。
「我妈从那么远过来帮我们,你不仅没有感恩,还天天故意板着脸,你以为我看不出来你在作践她?」
争吵的结局是李诗绮再次挨了丈夫三耳光。
婆婆一走,李诗绮也快上班了,她请了个保姆。女儿很健康,越长越可爱,李诗绮上班忙工作,回家陪女儿,受暴后产生的心结不断被溶化。
几年过去,姜尚清还在中层职位原地踏步,妻子早就升到了公司管理层,他的焦虑与日俱增。回到家里,他看不顺眼的事越来越多,三天两头为女儿的事责骂妻子,一年中总会有两到三次对她动手。
李诗绮曾和丈夫长谈,问他是不是把单位里产生的情绪带到了家里,习惯性把心中的怨气洒在她身上?这让姜尚清冷静了一段时间。
一次饭局上,姜尚清的酒朋友酒后玩笑着说:「姜科长,你们夫妻颜值那么高,如果你单位是个女老大,你肯定早就升上去了。」
姜尚清一笑置之,回到家他反复回味这句话,总觉得朋友话里有话。
「他是不是在暗示我,我老婆靠色相上的位?」姜尚清不自信了。
那天起,姜尚清严格限制李诗绮参与单位应酬。而李诗绮作为公司副总,单位业务合作伙伴多,整天都要迎来送往,每天她都盼着早点回家抱女儿,可晚上总有一些推不掉的陪餐。
李诗绮时不时地比正常下班迟两到三小时回家,让姜尚清很恼火:我都三令五申了,你还在犯!
李诗绮只要晚上回家晚一些,姜尚清就会逼问干什么去了,都有谁在场?面对丈夫的猜疑,李诗绮都会小心解释,后来发现解释没用,说得再清楚还是免不了他一顿打。
2019 年 10 月 10 日,公司研发的一款新产品上市,公司全体高层宴请有功人员晚上聚餐慰问。李诗绮例行给丈夫发短信告知当天要晚回。
宴席气氛热烈,桌上轮番敬酒,平时对喝酒极为节制的李诗绮不得不喝下了两杯啤酒。
李诗绮回到家,闻到酒气的姜尚清用手指着她头质问:「你又喝酒了?忘了我前面怎么说的?叫你不要参加应酬,更不能喝酒……」
「姜尚清,我不是你女儿,也不是你下属,我是在工作!」没等丈夫说完,烦躁的李诗绮吼了起来。
「还敢吼我?你找死!」姜尚清冲上去就是几巴掌。
李诗绮被扇翻在地,她不敢还嘴,只有扑在地上哭。姜尚清没再动手,站在她旁边责骂。
丈夫习惯打她脸,每次被打后左面部都会发麻,可这次感觉耳朵里面痛,突然听不到声音了。姜尚清走开后,她坐了起来,感觉耳朵里有东西流出来,她用手一摸,看到是血。
李诗绮没有太在意,她简单收拾一下后,去保姆房间抱过女儿,乖巧的女儿知道妈妈受委屈了,不停地用小手抚摸着妈妈的脸。
女儿体贴的抚摸和关心的眼神是疗伤圣药,李诗绮伤痛的心慢慢平静下来。
第二天早晨,李诗绮看到女儿冲她说话,却不知道她在说什么,她发现左耳有点失聪了。她向单位请了假,去医院检查伤情。
CT 片显示,她左耳鼓膜大穿孔。医生给她开了消炎药,打完针,她回单位上班。
以前每次被打,李诗绮没觉得伤得多重,为了女儿,她相信自己能忍下去。可这次不同,她坐在办公室,只要想到被打的情景,她身体就轻微地发颤。
两天里,她仔细回忆了丈夫以前对她实暴的过程,发现每次都是丈夫刁难指责,无事找事,且打得越来越严重。再过下去,生命安全也没了保障。
她到网上查询家暴、反家暴等词条,看到了我们的项目信息。
「万老师,我想离婚,他不同意,您教下我怎么准备。」李诗绮直接提出了她的诉求。
我们在服务中发现,多次发生家暴的夫妻中,受暴方大多想离婚,施暴方不愿离,部分受害人很难离开施暴者。同时,有少数离婚了的受害人过段时间后,又主动回到施暴者身边。
从李诗绮语调变化可以听出她的情绪有明显好转,她比开始时轻松了很多。我建议先聊到这儿,后面可以微信沟通。
「您这个伤很严重,需要观察六周,若伤口能愈合,就是轻微伤,不能愈合则构成轻伤。达到轻伤的话,施暴者的行为就涉嫌刑事犯罪。」我先告诉她常识性规定。
「我不想他坐牢啊!这会毁了他。」
「嗯,我不是建议您追究他刑事责任,只是告诉您施暴行为在法律上会作如何评价。」
「我很气愤,不能原谅他,又不想让他坐牢,你说该怎么办?」
「报警后的处理您有发言权,可以左右处理方向,并不会影响到您丈夫。」
「哦,我来想想。」
下午,李诗绮发来消息。
「与您打过电话后,午睡了会,这是事情发生后最踏实的一觉。我决定了,下午下班后就去报警。」
身处情绪波动期的家暴受害人作出的「决定」会很多,这些「决定」也会随时改变。曾有位被丈夫打得左眼差点失明的女士,一天之内,她在是否报警上「决定」了四次,最后还是没报警。一年后,当她丈夫起诉离婚时,她非常后悔没报警。
「您报警了吗?」第二天,我想了解有何进展。
「没有,您知道他是事业单位的小领导,我要报警了,肯定会影响他升职。」
李诗绮的想法代表了部分受暴妻子,一方面她们非常气愤,希望惩罚丈夫以泄愤。同时又不想让丈夫的利益受损,有的还怕招来报复。
一番挣扎后,她们往往选择牺牲自己,换来的是在家暴旋涡里越陷越深。在万家无暴服务的 2500 多名受害人中,首次受暴就报警的人不到 2%。
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设计了与受害人沟通的多种策略。
「是否离婚上,您有变化吗?」我想重新确认下。
「有,我这次一定要离婚。我在网上看到说家暴只有 0 次和 N 次,我就是犯了轻易容忍的错误,第一次被打后就应该离开他。」
「不管后面还有没有,反正这次我是铁了心离婚。」李诗绮连着发来两条信息。
「0 次和 N 次」的意思并不是有了一次家暴必然会有无数次,这句话在告诫受害人不要容忍家暴,必须求助。
如果得不到有效干预,家暴会无限循环。如果有了强力干预,家暴还是能终止的。
「您先生会同意离吗?」
「不会,我已经微信告诉他我要离婚的决定了,他不同意。」
「如果是这样,您想离婚就得走法律程序,去法院起诉离婚。而诉讼的核心是证据,您有哪些证据来证明你们夫妻感情确已破裂?」
「我看了婚姻法,规定家暴就是离婚的理由,我发你的诊断证明可以证明他对我家暴,我还有他以前打我的受伤照片。这不够吗?」
「如果您是法官,有个人拿了几张受伤照片指控我打了他,您相信是我打的吗?」
「这不一样啊,我可以证明他打了我的,法庭上他还会耍赖不成?」
「我不知道他到时会不会承认打了您,但我听说离婚诉讼中,被指控施暴的一方多数在法庭上否认施暴。从证据角度看,您的陈述只是一面之词,照片仅能证明您曾受过伤,不能证明它是谁造成的。」
「那我该怎么办?」
「证据问题可通过报警解决,请警察帮您收集证据。报警后,警察会启动调查程序,会传唤他到派出所做笔录,即使他否认打了您,警察还有办法来查明真相。」
人生大多时候是在做选择题,每一个行为都是由内在的能量在驱动。李诗绮的举动在局外人看来难以理解,其实她和所有受害人一样,体内各种能量在较量,她们不断在多项选择中挣扎。
作为服务提供者,我们要做的是帮受害人挖掘出其身上的积极能量。
李诗绮有大多顾虑,可她当前最急需的是安全感,这是她的第一需求,离婚只是她追求安全目标的手段,短时间内,其他事项都可以为安全让路。安全这个点是我们可以着力撬动能量源。
「我昨晚报了警,警察给我做了笔录。」第三天早上,李诗绮发来微信。
「哦,向我们求助是您为摆脱家暴走出的第一步,报警算是第二步了,为您点赞!您提了什么要求吗?」
「提了,我请警察帮我把笔录保存好,将来打官司时给我。」
「还有别的吗?」
「警察当时问我要不要关人,他们说这种伤可以关人的。我问把我丈夫关起来后,对女儿将来有没有影响,他们说这是污点,对孩子会有影响。我就叫他们不要管了。」
「当警察说可以关人时,除了想到孩子,您还有其他顾虑吗?」
「我老公混到他现在的位置很不容易,我不想毁了他前途。虽说我要离婚,但我不想把事情做绝。」
「能理解您的心情!」我知道李诗绮即使再愤怒,她也没忘母亲、妻子的身份,她不想伤害任何家人。
几乎所有深陷家暴的受害人都背负了太多的包袱:我父母会不会伤心?会影响孩子吗?丈夫会留污点吗?
这些顾虑让她们总是错失良机。但她们并不是优柔寡断,只是心底的善良促使她们在取舍面前难以决断,多数时候,受认知的局限,她们采取的应对往往是对自己最不利的那些。
有三全齐美的办法吗?——当然有!
我要为她设计一套既让她泄愤,让她丈夫受到震慑,又不损害家庭利益的方案。但我不能主动推销。
想阻断发生了多次的家暴,并修复严重的伤害非一日之功,光有咨询师的努力还不够,得不断调动当事人的内在能量。此前,我要做的就是陪伴。
可以预见,李诗绮借住朋友家里后必然后有各种各样的麻烦,我等着她的提问。
「现在我身份证和驾照因为之前他拿去处理违章都在他身上,我已经寄宿在同事家里有几天了,所以想让您帮我出出主意,怎么拿回来?」第四天,李诗绮的问题来了。
「您急着用它们吗?」
「不急。想着这么重要的证件不在手上,心里不踏实。」
她是真的在想要证件吗?也许是。我感兴趣的是这个问题折射出的东西:她有恐惧,不敢与丈夫见面;还有连接的愿望,她在想丈夫。
办法总比困难多。头脑风暴一下,有无数办法可安全取回证件。我当场列出了四种:请夫妻俩共同的朋友去拿;请警察帮忙拿;等丈夫上班自己去拿;直接给丈夫打电话要。
「我是不是很弱智?」看到我的建议,她有点自嘲。
当天下午,她抽空去家中拿回了证件。
处理完一个,李诗绮发来了一堆新问题:
「他一直不跟我联系,我现在消炎针打完了也非常想孩子,我主动打电话告诉他我的想法还是通过别的方式呢?」
「我上次报警的笔录可以做证据用吗?」
「还要不要请警察给他做笔录?」
「那这样做会不影响以后的亲子关系?」
「需要求助妇联组织吗?」
「我的家人还不知道这件事我什么时候告诉她们合适呢?老妈和弟弟在外省,妈妈身体不好。」
这是李诗绮心烦意乱的表现。
「您提的问题较多,我们一个一个来。您的笔录是证据,但还是一面之词,如果警察不询问您先生,报警就没什么意义。」
「那要怎么办?」
「我们可以把报警当作达成目标的手段,您可先设定两个目标:帮忙收集证据、震慑丈夫。您先坚决要求关他,警察会把这个传递给他,让他也会产生恐惧,这是对法律的敬畏。」
「您不用担心收不了场,法律规定处置家暴案时应当尊重受害人意愿。也就是说,关不关他,您有发言权。当他害怕处罚后,您就有了主动权。」我补充回复。
「我明白了,我今天去派出所提要求。」
第六天早上,看到李诗绮发来的三条信息:
「我昨天从同事家里搬了出来,重新找了房子,现在他也没有跟我联系。」
「我还是想尽早解决问题。」
「我需要主动跟他联系吗?(很着急)」
这些信息告诉我,她很焦虑。
「您前天说去催办,去过吗?」
「我在上班,没时间啊。」
工作忙可能是事实,白天没空,晚上下班了可以去啊,肯定不是时间的问题。我也不能点破。
「您在公司应该主导过多次谈判吧?」
「是的,您为何问这个?」
「您和丈夫现在就像一场谈判,彼此都在以静制动,等着对方亮底牌,我想请教您,着急的一方会不会不利?」
「我明白了,您说我太着急了是吧?」
「不是。我是想提醒您注意下自己的情绪,不要因情绪波动而忽略了您的目标。」
「他老是不理我,我就干等着?」
「您丈夫最大的牌就是女儿在他身边,知道您为女儿尽早会回去,他一点都不紧张。要打破僵局,您有很多主动牌可以出,但您一直不想用它。」
「我有什么主动牌?」
「催案!警察只要通知他去派出所,他一定会感到紧张的。当他意识到您是认真的,坚决要求追究他法律责任时,他才会低头求您。」
「他要是不低头呢?」
「以您对他的了解,他会轻易放弃现在的地位吗?」
「不会。他会不会报复我?」
「您先不要考虑远期的问题,现在就把这事当作一场商业谈判,您只管出牌。」
第五天,李诗绮有了反馈:「我丈夫发来信息:晚上七点你回家吧,我把孩子交给你,她想你,每天都让我打电话给你,没必要报警,你想离婚直接说就行了,警察打过电话给我了,让我过去,可能会拘役吧,没时间照顾孩子了。但是你想用这种方式想让我怎么样,不可能的!把我们的孩子照顾好,对不起!」
「您怎么看这条信息?」
「我有点紧张了,他说会拘役,万一局面失控了我会后悔的。」
「您有这想法很正常,因为您从来都把丈夫放在最核心的位置。我想和您讨论的是这段话透露了哪些有用信息?」
「什么信息?」
所谓旁观者清,并不是旁观的人有多高明,而是他们不带情绪、情感,始终处在中立处。
「您有没有意识到您开始拿到主动权了?他第一次主动联系您了,是不是?」
「是的。」
「这就是您催案的成果。您再看,最后三个字是『对不起',他没原来那么强硬了。」
「嗯,我前面仅关注他说不会让步,忽略了这点。」
「还有,您再仔细分析下这段话。『孩子'这个词出现了三次,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吗?」
「明白了,他想用孩子来逼我放过他。我接下来怎么做?」
「不用回他。继续给办案民警打电话催办,继续给他施压,必须让他觉得您这次一定不会放过他。」
「这会不会玩过火?我担心他受不了。」
「请您回头再看一遍我们的对话,您对丈夫表达了多少次关切?您内心真的决定了离婚吗?」
李诗绮没有回我。
第六天,她告诉我她又向办案民警催了一次,姜尚清很快给她打来电话,他用非常真诚的词语进行了道歉,想接回家。
李诗绮说,姜尚清在电话里像变了个人,她感动得差点哭了。但她没有松口,表示不可能再回去,这次必须离婚。
细心的李诗绮赶忙给民警打电话,请他不要真的把丈夫抓了,只要给他一种压迫感就行。
接下来几天,姜尚清每天给李诗绮打微信视频电话,让她看到自己在带女儿散步。
第十二天,李诗绮似乎扛不住了:「万老师,我是不是可以回去了?」
「您不离婚了?」
「您上次让我回看信息,我理性地想了想,前面说离婚还真的是一时冲动,我并没有做好离婚的准备。不怕您笑话,分开这么些天,我除了想女儿,还经常想到他。」
「我没有看到您先生有反思的迹象,您如果再给他一段时间,他会认真寻找你们关系恶化的原因的,等到他对您说这些时,时机才真正成熟。」
「万老师,我丈夫瘦了,还要等吗?」第十三天,李诗绮有点迫不及待了。
「他有没有反省?」
「他不断给我道歉,说他打我不对,但没说他平时有什么不对。」
「如果我们把这当写检讨书看,这说明它还不够深刻,再等两天看。」
「万老师,我回家了,非常感谢您的陪伴和指导!」第十四天晚上,李诗绮随后给我微信发来了一长排玫瑰花。
随后的文字看得出,李诗绮特别兴奋。
她告诉我,当天被丈夫约到了武汉,在母校的一角,他们曾经私定终身的地方,丈夫再次向她跪献了鲜花,用了一小时检讨他的不是,接着作出了一大堆承诺。
不久之后,我在李诗绮的朋友圈里看到去三亚旅游的全家照,照片里她笑得很开心。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