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汪东兴辞职,有2位高级干部也一起辞职了,他们过得
19新中国成立后,汪东兴是毛主席最信任的人之一,主要负责中共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安全警卫工作。
早在解放战争时期,汪东兴就曾负责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央前委的安全警卫和服务保障工作,他恪尽职守,坚决执行上级的命令,很好地完成了相应的工作,得到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表扬。
论资历和战功,汪东兴无法与开国十大元帅等老一辈的革命功勋人物相比,但是他后期发展非常好,官至正国级,担任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要职,地位超过了十大将(十大将没有人担任过正国级领导)。
毛主席病逝后,汪东兴在关键时刻,拨乱反正,与华国锋、叶剑英等人为恢复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秩序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汪东兴是一位对党忠诚,为人正直的共产党人,拨乱反正后,原本可以积极参与并且领导全国的发展。可在1980年2月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汪东兴主动请辞了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等重要职务,退居二线工作生活。
此后,尽管汪东兴不在一线领导岗位上了,但是他始终一直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发展和前途,以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身份,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汪东兴辞去重要职务的同一年,有2位高级干部也主动辞职了,他们的退休生活过得如何呢?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陈永贵——一个农民的奇迹
陈永贵是山西人,农民家庭出身,原名叫陈荣贵,当地人叫他小名“金小”。1964年1月,时任大寨村党支部书记的陈永贵接到上级的指示,让他去国务院有关部门汇报。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陈永贵的那次汇报非常出色,再加上刚掀起的 “ 向雷锋同志学习 ”的热潮之中,在国务院同志的安排下,他被安排到人民大会堂向首都万余名代表汇报。
1964年1月19日,陈永贵头上裹着白头巾,走上了人民大会堂的讲台,他没有拿着手稿,讲话中手不停在空中比划着,用最淳朴的语言,将大寨建设史讲得眉飞色舞。在各大媒体的报道下,陈永贵讲述的大寨精神感染了众人,引起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高度重视。
在毛主席71岁生日宴时,陈永贵不仅收到了邀请,而且还被安排在毛主席身边就坐,对他来说,这是极大的荣誉。
1973年8月,陈永贵发现自己的名字在政治局委员候选人名单中后,他谦虚诚恳地说道:我文化低,连个记录都不会,可不敢称职!尽管如此,在组织的信任下,陈永贵还是上了候选名单。
1975年,第四届人大开幕了,周总理继续担任国务院总理,同时任命了12位副总理,陈永贵的名字就在其中,且排在第七位,不得不说,以农民的身份,担任国家副总理,那是一个奇迹。
陈永贵是一位不忘本的农民,当选副总理后,他可以把自己和家人的户口迁到北京,给家人谋个好差事,可他始终没有这么做,不仅不迁户口,还不拿一分钱的工资,始终保持着一个农民的身份和本色。
1980年2月,陈永贵和汪东兴一样,向组织提出了辞职,获得准许后,在中央的安排下,来到北京东郊农场当顾问,成 了国家正式职工。
陈永贵当副总理后,始终不忘自己农民的身份,本本分分办事,他是一位淳朴的高级领导。1986年3月26日,陈永贵在北京病逝,享年72岁,他是无愧于农民总理之称。
毛主席赏识的纪登奎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纪登奎就是我军的一名干部了,在地方担任领导职务,为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建国后,纪登奎担任过许昌地委书记等要职,在工作中表现出色,渐渐得到了毛主席的赏识和器重。有一次,毛主席来到许昌,听取了他的报告后,对这个年轻的干部印象极佳。
正是因为如此,在特殊时期,纪登奎的职务进一步提高,成为中共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等要职。
拨乱反正后,纪登奎于1980年辞去了重要职务,组织在征求本人意见后,安排他主管了一段时间的旅游工作。1982年,纪登奎的职务是“部级研究员”。这在当时是职务级别最高的研究员了。
1988年7月,纪登奎在北京病逝,享年65岁,他是毛主席晚年赏识培养的主要干部之一,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结语
当然,同汪东兴一起辞职的高级干部除了纪登奎和陈永贵之外,还有其他人,比如我们熟悉的陈锡联上将,他也是同一时期向组织辞去领导职务。
总的来说,汪东兴、纪登奎,陈永贵等人曾经也是风云人物,在党和国家担任要职,他们的退休生活过得安静和平,这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