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苏联最后的元帅亚佐夫离世,遗言劝告普京:应该向中国学习
2020年2月25日,俄罗斯官方公布:前苏联元帅德米特里·亚佐夫去世,享年76岁。
亚佐夫地位不凡,他生前曾经担任过远东地区司令、苏联国防部长等一系列重要职位,另外,他是苏联的最后一位元帅,他经历过苏联的辉煌,也亲眼见证了这个超级大国的解体。
亚佐夫最后留下了一段录音,里面是他的遗言。在遗言中,亚佐夫语重心长的对俄罗斯现任总统普京说:应该向中国学习!
绍伊古参加亚佐夫元帅告别仪式
爱国之心
事实上,很多人都认为亚佐夫是一个具有中国情怀的苏联元帅,可是,他的中国情怀又从何而来呢?这一切要从头说起。
亚佐夫1924年出生于奥科涅什尼科沃区,家境是标准贫农。因为过于贫困,他小小年纪就投身军旅上战场。
军队的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他靠着勇猛杀敌,立下赫赫战功,很快就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为统帅士兵的将军,在军队中逐渐拥有了地位和影响力。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苏联对于这个新成立的红色国家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现在,两个国家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而且还是邻国,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所以,两国之间的交流必不可少的。
在新中国建国初期,我们和苏联之间的关系十分友好,亚佐夫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对中国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
苏联国内关于对华政策是存在分歧的,有人认为应该大力地援助中国,与中国合作;还有人认为,应该控制住中国或者提防中国。
而亚佐夫显然是对中国比较友好的那一派,他认为,苏联和中国只有保持友好的关系,才能够在世界复杂的浪潮之中生存下来。两国关系友好,也能够促进利益的最大化。
很多人评价亚佐夫做一个军事家能力尚可,但作为政治家能力一般,但是,在对中苏关系的看法上,毫无疑问,亚佐夫是个聪明人。
可是,中苏关系的变化却由不得亚佐夫做主。
进入六七十年代之后,中苏之间的关系日益恶化,甚至险些爆发武力冲突。
亚佐夫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他的心情是非常焦虑的,两国之间矛盾的恶化对于苏联来说不是好事。而且,苏联的外交环境越来越紧张,美国还虎视眈眈,如果不寻求突破的话,很容易落入美国的陷阱。
作为一个爱国的将领,亚佐夫希望能够想出办法解决这些事情。但是,在很多时候,他也无能为力。
直到70年代末,亚佐夫的仕途走的越来越顺,成为了远东军区司令。此时亚佐夫有了更大的话语权,他也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试图促进中苏关系的缓和。
后来在访问中国的时候,亚佐夫说了一段非常真诚的话:“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一样存在矛盾,但是中苏友谊不可分割,中苏不该被割裂。”
在亚佐夫看来,中国和苏联之间的友谊是弥足珍贵的,尽管这中间产生过无数的矛盾,但亚佐夫执着的相信,不管经过多长时间,中国和苏联的关系总是会再次走向友好,他一直期盼着那一天。
山雨欲来
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亚佐夫愈发地欣赏中国的行事作风。
他认为,中国能够在当初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且最后能够把经济发展起来,能够做到独立自强,这是奇迹之中的奇迹。
从那个时候开始,亚佐夫就觉得,很多时候,苏联是需要向中国学习的。
苏联虽然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存在着很多不足,也踩过不少陷阱,吃过不少亏,所以,有时候取长补短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但亚佐夫同样清楚,苏联的情况已经很不好了,世界的局势在不断的变化,但是苏联却在不断地衰弱,和鼎盛时期相比,七八十年代的苏联已经像个泥足巨人,随时有可能倒下。
而到了1988年,新上任的戈尔巴乔夫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诧异的事情,他决定提拔亚佐夫为苏联的元帅,并让他担任国防部长。
就连亚佐夫本人也觉得很意外,他虽然立过不少功劳,但是,元帅这个荣誉未免太重了,在亚佐夫之前,已经很久没有人晋升到元帅的位置了,戈尔巴乔夫这一次也是破例提拔。
戈尔巴乔夫
可是,戈尔巴乔夫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他看中了亚佐夫身上的才能吗?答案当然不是,戈尔巴乔夫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拉拢亚佐夫,以及平息一件更大的事情。
在1987年,苏联军方出了一件大丑闻,一架来自西德的飞机突然降落在了苏联,但是,苏联的各种防空系统竟然完全没有发出警报。
最丢脸的是,驾驶这架飞机的并非西德派来的特务,而是一个业余飞行员。
这么大的事情当然瞒不过全世界的眼睛,西方的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让戈尔巴乔夫觉得焦头烂额,这件事情苏联肯定要背负巨大的舆论压力。
民众对军方非常不满,认为他们都是一群吃干饭的东西,当然,这背后还有更严重的猜测,为什么防空系统对一架西德的飞机视而不见?难道内部已经出现了叛徒吗?
面对这些质疑,戈尔巴乔夫却不知道如何作答。
苏联国内为此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最终的结果是,让原本的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元帅辞职,国防部副部长亚佐夫被戈尔巴乔夫提升为了新的部长。
亚佐夫有一定的能力,但是他的经验还远远不够,包括亚佐夫本人都觉得,自己去领导一个军区还绰绰有余,但是要去领导整个国防部,就未免太强人所难了。
但戈尔巴乔夫可不管这些,被替换掉的不仅仅是国防部长一个人。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戈尔巴乔夫竟然撤了一百五十多位高级将领的职。
这个时候,许多民众才后知后觉地开始意识到,这根本就不是针对飞机事件展开的惩罚,而是另一种模式的大清洗。
戈尔巴乔夫此前想要在政府内推行他的新的政治模式,但是遭到了很多老牌将领的反对。
所以,所谓的飞机事件不过是个导火索,这让戈尔巴乔夫抓住了机会,他大肆排除异己,然后把亚佐夫等人扶持上位。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历史岔路
说起来,亚佐夫和戈尔巴乔夫之间,关系谈不上多么亲密。
但是戈尔巴乔夫看中了亚佐夫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忠厚听话,很少反驳上级的意见,这很有利于戈尔巴乔夫掌控大权。
亚佐夫成为国防部长还不算什么太离谱的事情,像是当年被戈尔巴乔夫新任命的总参谋长,甚至是个1982年才从军校毕业,毫无带兵经验的年轻人。
政府班子的老人几乎全都被踢走了,戈尔巴乔夫终于可以大刀阔斧地展开他的新思维改革。
但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很快就让亚佐夫感到迷惑了。
亚佐夫过去对政治参与的不多,他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但他并不糊涂,他上任国防部长之后,戈尔巴乔夫很快提出一个让他感到震惊的观点,那就是苏联要单方面裁军,而且要做到去核武器化。
上一任国防部长正是因为反对戈尔巴乔夫大规模裁军,所以才遭到了针对,而这一次戈尔巴乔夫变本加厉了,他不仅要裁撤军队,甚至还要放弃最重要的核武器。
就连亚佐夫这样一向沉默的人都觉得有些受不了,武器是军队的命脉,如果连核武器都没有,要靠什么和美国抗衡呢?
但戈尔巴乔夫接下来讲述的观点,更让他大吃一惊。
戈尔巴乔夫没有打算继续和美国抗衡,他想要和美国求和,他想要通过裁军、放弃核武等一系列的手段来争取美国的好感,削弱华沙条约军队的战斗力,让美国相信苏联的诚意,从而结束冷战。
这份理论把亚佐夫说得目瞪口呆,他就算对政治再不敏感,也知道美国有多么可怕,放弃武器,不就等于把国家的尊严拱手让与他人吗?
面对这样荒唐的改革方式,亚佐夫没有办法置身事外,作为国防部长,他大胆地对戈尔巴乔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绝不能够轻易的裁撤军队,放弃核武器。
但戈尔巴乔夫对他的意见不屑一顾,而且,亚佐夫发现,自己在国防部内其实孤立无援,被戈尔巴乔夫提拔上来的那一群人,绝大部分支持戈尔巴乔夫的意见,甚至鼓吹美苏友好。
亚佐夫感到非常的孤独,他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被戈尔巴乔夫推出来的德高望重的傀儡,他甚至没有什么决策权,他的阻止也都是无用的。
在戈尔巴乔夫的推动下,轰轰烈烈的大裁军还是开始了。
亚佐夫看着这一切心痛不已,却又束手无策。而到了第二年,更难以忍受的新政策来了,戈尔巴乔夫决定撤销总政治部,简单来说,他想让军队和政府脱离开。
这可彻底触及到了亚佐夫的底线,军队受党和政府的管控,这是从列宁时期就定下的政策,亚佐夫对此一直是坚定的支持态度。
现在,戈尔巴乔夫竟然要让军队脱离政府,那将来苏联要靠什么生存呢?
亚佐夫认为,这绝对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主意,但结果还是和从前一样的,政府内大多数人支持戈尔巴乔夫的意见。
夕阳余晖
亚佐夫开始痛恨政府里那些所谓的知识分子,他认为,这些人十有八九都是美国的间谍,他们嘴里高呼着什么民主自由,其实根本目的就是要毁掉这个国家。
而戈尔巴乔夫毫无疑问是推动这一切的最大帮凶,他们早就不配被称之为苏联公民了,他们在出卖苏联,给美国递交投名状。
像戈尔巴乔夫这样乱搞下去,国家的崩溃几乎是理所当然的。
而且,这比亚佐夫预料的来得更快,1991年,苏联国内的乱象几乎已经无法控制了,戈尔巴乔夫所谓的新政策完全的失败,带来的只有无尽的痛苦。
此时,人们已经不再相信戈尔巴乔夫,甚至不再相信苏联,好几个苏联国家闹着要独立。
1991年8月18日,“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签署声明: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无法履行总统职责,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面临严重威胁,危机四伏,因此,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
亚佐夫就是委员会的八个主要成员之一。之所以成立这个委员会,是为了暂时控制住国家的局面,敌人已经严重地渗透到内部,即便想要刮骨疗毒也显得有些太迟了。
当时,委员会向苏联的民众做了调研,问他们究竟是想要将苏联这个大家庭分开,还是继续保持统一。而结果让亚佐夫欣慰,有76%的民众认为,苏联还是保持统一的状态更好。
但现在情况已经糟糕的连百姓的意见都显得没那么重要了,以叶利钦为首的民主派认为,苏联到了该分家散伙的时候。
叶利钦
8月19号成为了历史的转折点,以亚佐夫等人为主的保守派决定在8月19号这天逮捕叶利钦,维护国家的利益。
但是,由于计划太过仓促了,执行的时候出现了种种问题,他们没来得及让军队及时包围住叶立钦的宅邸,而且也没有来得及发布广播。更糟糕的是,连天气都在帮助叶利钦。
8月19号白天,下起了大雨,导致手握军队的亚佐夫等人没有办法动用直升机发起进攻,双方虽然爆发了小规模的武力冲突。
但是,这是无法改变大局的,在无数复杂势力的支持下,叶利钦成为了俄罗斯新一任的总统。这个世界上不再有苏联了,而亚佐夫被判了刑,在监狱里度过了几年时光。
那大概是最黑暗的日子了,在监狱里,亚佐夫不断的想起8月19号那天,他痛恨自己当初不够果断,如果能够及时的将叶利钦抓捕,也许8月19号将成为苏联新生的日子。
但是,什么都来不及了,种种失误,最终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其实,亚佐夫一辈子也没有太想明白,苏联为何会消失?
他找不到答案,但是他清楚,苏联被一群别有用心的人毁掉了,他曾经尽力地想要挽救自己的祖国,但终究上天没有站在他这一边。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前路未明
短短几年时间,世界局势天翻地覆,冷战终于结束了,但代价却是苏联彻底的消失。
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强国,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国家越来越少,昔日的繁华不在了。
亚佐夫在狱中度过了无数难熬的日子,直到普京成为了俄罗斯新任的总统,他才终于被释放出来,然后重新进入军队任职。
直到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亚佐夫创造了一个历史,他是苏联最后一个元帅,也许,这也是一种讽刺,因为在他当上元帅之后没几年,苏联就不在了。
亚佐夫生前和普京一直保持着很不错的关系,他知道,这位总统很适合如今的俄罗斯,他也的确带着俄罗斯起死回生了。
尽管苏联给俄罗斯留下了很多问题,但至少在普京的执政下,俄罗斯还是撑过了20年。
可是,作为一个经历过无数历史的人,亚佐夫也不免为将来的俄罗斯感到担忧。
不管是内政还是外交,俄罗斯的局面都比较紧张,苏联留下的问题,很多时候并没有真正地得到解决,西方势力虎视眈眈,他们随时有可能把俄罗斯变成下一个苏联。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和平的,而是充满硝烟的,亚佐夫害怕这难得的平静会在未来再次被打破。所以,他时常思考,将来俄罗斯的道路要怎么走?
毫无疑问,比起世界上那些沦为傀儡的国家,俄罗斯算是幸运的,至少还能保持独立自主。
但也不可忽视的是,如今的俄罗斯,大部分的经济来源是靠倒卖资源,这无异于是卖血,总有一天,资源会被卖光的,那个时候,俄罗斯又该怎么办?
普京是个难得的优秀领导人,但普京的年纪也已经不小了,若是有朝一日失去普京,俄罗斯又该怎么办呢?
亚佐夫时常会想起戈尔巴乔夫留给苏联的阴影,他在接受《共青团真理报》采访时说:
尽管76%的公民赞同苏联统一,但是戈尔巴乔夫还是导致了国家解体,因为他相信,人民将会忍下一切, 戈尔巴乔夫领导这么一个复杂的国家,还是太年轻!
基于这样的担忧,亚佐夫会在临终前建议俄罗斯学习中国的道路,走出一条真正属于俄罗斯的路线,也许这是他回望自己的一生,得出的最宝贵的经验之一。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依然在思考着关于祖国的未来。
苏联最后的元帅带着满心遗憾离去了,他再也没能看到苏联的复兴,也许,这是最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