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天主持人卢秀芳:我的父亲是志愿军,参加过抗美援朝
在某档访谈类节目中,台湾主持人卢秀芳在提到抗美援朝这一历史时,表示自己的父亲也是当年的志愿军之一,还曾经参加过长津湖战役。
卢秀芳的父亲是中国台湾人,可是为什么会参加过抗美援朝?当年的朝鲜战争到底有没有国民党军队参战?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和平谈判后的战俘
1950年10月,本着“唇亡齿寒”的缘故,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支援朝鲜对抗联合国军。
在抗美援朝战役中,志愿军面对装备落后、严寒、饥饿等多重威胁,展现了无所畏惧的抗战精神,奋战三年终于取得胜利。
1953年7月,战争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宣告结束。
战争结束了,然而在战俘的处置上,双方却发生了争执。
根据《日内瓦公约》规定,当一场战争宣告结束后,交战各方理应立即释放所有战俘并遣返回国。
这本是国际惯例,然而强横惯了的美国却坚持要在战俘问题上实行自己的处置方法,也就是他们所谓的“一对一”和“自愿遣返”。
美国拒绝将约两万名志愿军战俘放归大陆,反而打着“自由选择”的旗号用各种方法来引诱或威胁他们背叛祖国。
但这么多人不回大陆又能去哪里?美国自然不愿意接受,而经过考虑之后美国决定让这些人前往中国台湾。
得知这一消息后,败军之将蒋介石当即表态:将以最好的待遇迎接赴台的战士。
最终仅有6000余名志愿军得以返回大陆,其余约1.4万人登上了前往台湾的军舰。
这些冒着生命危险,毅然跨国作战的志愿军战士本应是最忠诚于党和国家的人,可他们为什么会做出如此选择?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赴台的三大原因
志愿军队伍中有一部分是解放战争中归降的国民党军人。他们本就对党的领导不够忠诚,在国共之间摇摆不定,甚至偏向蒋介石一方。
于是当有人推动他们奔赴台湾时,他们很容易就会改变立场。
当然还有很多战士是受到国民党特务和美国的威胁和蛊惑。
当志愿军从大陆奔赴朝鲜时,仍和美国勾搭的蒋介石也已经安排国民党特务混入战局当中,并且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战俘营,为的就是转化志愿军战俘。
这些国民党特务在战俘营中软硬皆施,据资料记载,国民党特务一开始会很“贴心”,为生活枯燥无味的志愿军战俘安排看电影、文艺表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的物质需要。
这当然不是出于好意。他们所谓用来“娱乐”的电影、表演,往往都暗含着不良的思想意识,甚至还会通过宣讲来给战俘们“洗脑”,向他们讲述国民党领导下的台湾如何安宁富裕。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洗脑下,某些战士的思想防线被侵蚀,相信了台湾是世外桃源般的神仙地方,心中的选择便被动摇了。
而对于立场坚定的战士,国民党特务在利诱不行的情况下,就开始采用极其强硬和残忍的手段来逼迫他们妥协。
他们会利用某些已经“投诚”的战俘来施行暴力,还会在战俘的身体上纹刻各种侮辱性的文字,以此来摧残战士的心理防线,使他们对大陆心生愧疚,最终不得不去往台湾。
一般来说,战场上的战士被俘虏之后,敌人往往会进行思想归化,尤其是战俘的级别越高,这一行为越可能发生。
转变后的战俘会成为敌方的间谍,反过来对己方造成伤害。哪怕没有转变,深受监禁之苦的他们也有可能产生多疑、过度敏感等心理问题。
为了规避这一风险,战俘被遣返回国后会被进行政治审讯和监察,而且这个过程会很漫长,这对于战俘来说也会造成了一种心理压力。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结语
在去往台湾的1.4万人中,绝大部分都是出于无奈的选择,而等他们踏上那一方土地后,蒋介石并没有给予他们曾经承诺的优越生活条件,甚至出于提防,还将他们赶到边境或者人烟稀少的地区寥寥度过一生。
而返回大陆的6千余人,他们经受住了诱惑和死亡的威胁,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