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一个月赚过19W……
#秋日生活打卡季#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2篇职场文章陪你成长哦。
作者|杨小米+大咩 编辑|小辰
来源|遇见小mi(ID:yujianxiaomi2015)
大家好,我是大咩。
当听到我曾一个月赚过19万,小米很惊讶,她应该不知道我还这样“富裕”过。
我跟她解释了一下,那是昙花一现,而我自己很清楚那是昙花一现,所以没有恋战,现在没有了,也不会失落。
我一直给自己的忠告(仅限于对自己)就是:想要赚钱,首先就要做人清醒一点。
先说说标题党那19W的事儿吧,首先澄清一下,那是一个峰值,而且只有那一次。
大家都知道,我上一份工作在霸总的公司,四年半的时间给他做了三四个0-1的项目,第二年的时候,因为其中两个项目起来了,我就升职成为了事业部总经理。
当时这个级别的人全公司不超过10个,其他基本都是十年前就跟他创业的老员工。
我们公司的业务,销售占比很大,薪酬体系的设计上,也非常乐于给到员工及时奖励。
我是事业部总经理,是拿底薪+我手下所有业务毛利的提点,虽然提点低,但是当手下的两个项目都跑起来后,盘子做大了。
我们是做MCN(签约很多网红和博主)和广告业务的,这两个业务本来就是上下游关系,可以彼此加分。
在这样的前提下,有一年双十一前,我的两个项目毛利应该达到了几千万,底薪+非常可观的绩效,就拿到了这么多钱。
虽然19W是再也没拿过,但上一份工作确实让我收入每年都在翻倍。
入职的时候,是我工作的第三年,月薪1W5。离开的时候,我的下一个offer年薪总包是超过100W的。
01
取得大成果的公式:
趋势+机会+执行
能有这么大提升,我觉得不能简单地说成:机遇、努力或是运气。
我自己总结了一个简单公式:趋势+机会+执行。
趋势=大环境,市场、平台、政策等等。
举个例子,我们做广告的时候,市场上都在高举“品效合一”的大旗,而我们公司本来就是做效果广告的,扩充一下自己没有的业务,市场不用教育。
做MCN的时候恰逢新消费品概念崛起,各种国货品牌手上都有大把营销预算。
如果大环境当时不是这样,市场上不行,品牌手上没钱,我们自己再花好月好,也很难起盘……
机会包含平台的机会,也包含个人的机会。
平台的机会是指这个事情还有没有入场的可能,比如我们做MCN机构,选的赛道是哔哩哔哩和小红书,这两个平台那时候正在兴起,大家都还能入场。
如果是微博和公众号,已经饱和了,我们再努力,大环境再蓬勃,也是杀不进去的。
对于个体来说,还得有人愿意给你这机会入场,不然大部分普通人,没有资源(包括圈子,圈子让你少走弯路),没有启动资金,很难上牌桌,这是真相。
执行就好理解了,在大趋势下抓住了机会,好好做事情,不要做懒蛋也不要当笨蛋,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这个不用多说了。
而且很扎心,有了1、2,没有3,事情也有做成的概率(所谓风口上猪都能飞,是真的,只是不同的人在风口上做事成功概率也有不同),但是有3没有1&2,基本没戏。
02
珍惜机会,因为普通人很难上牌桌
曾经有一个同行跟我说:“我觉得你心态真好,你的能力一年能挣500W,现在你老板只给你这些,你还这么努力。”
No No No,不是这个道理,虽然夸奖的话谁都爱听,但是走肾就行了千万别走心,还是自己要清醒一点。
首先,我的能力不能一年挣500W……我自己都不知道从哪挣……
此外,人才稀缺,但机会永远比人才更稀缺。
霸总不用我用别人,把这个业务做起来的概率还是有的,但没有霸总给我资源(主要是钱和人),我能把这件事情做起来的概率是零。
所以,如果一个工作给你月薪两万,但有机会一年花老板两千万,你觉得值不值?如果是月薪一万,但是有一个千万收入的盘子,让你直接拿提成呢?
我自己觉得值,而且对于普通人来说,赚大了。因为对方提供给我的,比我能提供给对方的,更稀缺。
个人观点:遇到一个愿意给你机会操盘的老板,哪怕基本盘需要自己从0-1搭建,这都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如果遇到一个有了稳定基本盘的老板,他愿意直接给你操盘的机会(捡现成的啊!),那基本上就是祖坟冒青烟了……
03
高光都是阶段的,
不走出舒适区,以后都是不舒适区
所以这样看,我能摊上霸总是很难得的,那为啥要去大厂打工?
这个问题已经被同行和朋友们问过无数次了……
我经历过自己事业部特别风光的时候,平台头部机构,4A广告公司来合作,各个一线品牌合作,平台年会我有名有姓地坐第一桌,品牌周年庆也有名有姓地被邀请……
但是霸总很早就教给我一个道理,他从大学时就连续创业,无数次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论证过——“生意都是抛物线”。
每个生意都有生命周期,或长或短,这是自然规律,高光时刻是一时的。
在我离开上一家公司的时候,哔哩哔哩这个平台的商业化情况下滑得非常厉害,股价都从150美元跌倒15美元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惨烈程度。
我之前做起来的成熟业务,比如整合营销,在MCN事业部发展正好的时候,被分走了。后做的一个饰品品牌,又因为“大局”原因,也被拿走了。
这里多说两句,为什么很多业务会被分走。
第一,业务是你做起来的,但你是公司雇的,起步的资金和资源也是公司给的……而且如果这个事赔了,沉没成本也是公司和老板出……
所以业务不管是谁做起来的,都是属于公司的,公司有权分配这个业务给谁。
小厂如此,大厂更是如此(真的大家看很多新闻,多少大厂各种业务说换帅就换帅)。
所以在现实面前,我个人建议就是咱别钻牛角尖,钻进去了出不来,格局和眼界就都局限在那个尖尖里了,最后耽误的是自己的其他机会和发展。
第二,从个人的角度,整合营销分出去的时候,MCN事业部已经快100人了,可以预测年底会达到200人(也确实达到了),一人兼两个部门消耗会非常大。
从老板的角度,不可能啥都是你的,更多的业务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才是对老板和公司有利的。
所以整合营销分给的人还是我自己从上海4A广告公司找的,我墨大研究生的同学(这样做是我个人和霸总的信任,但不推荐其他朋友效仿,公司用人都是且用且防,我们自己也要有壁垒)。
第三,我确实运气不好,老板分业务的时候预期是MCN可以做很大的,不是特意不想让我多挣钱哈哈哈哈哈。
但B站后来的情况谁也不能预料,咱就愿赌服输吧。如果B站后来发展跟现在的抖音一样,那我就牛上天了!
反正兜兜转转,结果就是:赚钱的业务交出去了,留下的业务不太赚钱了,有新尝试的业务也不在了……
难受是真难受,这样了都不难受我就成仙了。但是再难受也得解决问题。留在原来的公司,摆在我面前的选择差不多是这样:
按照霸总的想法,我重新做整合营销业务,从之前的基本盘里分一杯羹。
或者,按照我自己的想法,找新的平台,比如抖音,把当初在哔哩哔哩0-1的过程重复一遍。
我仔细衡量了一下,这两个选项对我来说都是重复。
又仔细思考了一下,留在原公司的好处——和霸总的信任基础(还是剩点的,他有他的布局,但不至于啥也不给我),做事情的自由度,离家近,不考勤等等,似乎都只剩下了“舒适”。
舒适挺好的,但不是我当下想要的,主要要不起。
公司也就是个千人左右的中型公司,我只是个高管并不是股东,这种局面下,没有新突破,以后还能干什么?
我不走出舒适区,以后就都是不舒适区。
刚好这时候有大厂伸来橄榄枝,还不是传统业务,是一个可以给到很多尝试空间的创新业务,我感觉有点忐忑也有点兴奋,但这种感觉就对了,于是决定入职。
04
我告诉自己:做人要清醒一点
这里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就是大厂的薪资主要看总包,其实每个月的Base并不多。而我之前的工作因为每个月都能拿到绩效提成,所以现金部分很多。
这个时候,肯定要想想清楚,不可能拿当下的现金水平去要求大厂,个人对每个公司的价值不一样,每个公司也有自己的薪酬体系,改变不了游戏规则,只能想清楚自己要什么,能放弃什么。
更何况,如果业务是往下走的,未来绩效部分也没有保障,那么基础工资都差不多就行了,咱就去好好奋斗,拼奖金拼股票嘛!
如果去市场上发现现在老板给的薪资远高于市场水平,那可能一方面原本的业务是繁荣阶段,另一方面原先的老板也没有亏待。
我离开霸总的时候,诚实地讲,心情是很复杂的。
说100%开心地离开,太虚伪了。
两个人要真的什么都花好月好,又怎么会走到要分开的那一步呢?你俩一直在一起就好了呀!
一路跌宕起伏,到后来,是复杂的。但我在心里最多的位置,留给了他满满当当的感恩。
四年半的时间,其中四年,我都得到他1V1的指导,这对我来说是这段工作最珍贵的东西,是有钱也买不到的东西。
我和他其实是底色不同的人,但他把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之前做生意的经验,从圈子里得到的最新商业资讯,都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对我的所有问题,都有问必答。
我像一块海绵,拼命吸收那些外来的水分,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更丰盈的人。
当我跟他说要去大厂的时候,犹豫地表达:“虽然我之前在大厂不顺利,但我觉得这次我应该行。”
他却比我更确定地说:“应该没什么问题,因为你的心态已经不一样了。”
当然,也有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去创业?
原因也特别简单,我手上还没有一个项目,让我all in去做能赚到现在打工赚到的钱……不骗人,是真的没有。
过去的四年半,我做过广告公司(创意、媒介、内容代运营,都做了)、MCN机构,代理过品牌,孵化过品牌……
工作密度非常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实战经验特别多,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一个机会出现的时候,会谨慎很多,许多踩过的坑会自动冒出来,会出现很多“不行”……
可能偏保守了,也会错过机会。但普通人创业的容错率是很低的,我一个中年人也有生存压力,这种事情尽量把握大一点的时候再去做。
如果为了创业而创业,那创业就不是一个解决方案了,变成了另一种逃避。
已经很久没有写文章了,如今我在大厂马上打工满一年啦,经历绝对算不上顺利!!!(米总杨律几乎全程参与……)但是感觉还不错,如果没有被裁掉,我的目标是能在大厂里面找到一个业务深耕~
今天的文章起源于和米总的日常聊天,她总夸我清醒,那么希望借她吉言,让我能清醒到真的发财的那一天~
杨小米:自媒体【遇见小mi】创始人,《行动变现》一书作者,心理学科班出身,定居在上海的山东人,3年从普通职员到市场总监,并创业,分享职场经验和成长故事◐◐◐◐●☛█▼▲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