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广西省会之争,韦国清提议定柳州,主席:你要听我的话才好
文|老闫侃史
编辑|老闫侃史
一提到广西,人们熟知的可能有“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风景优美,有闻着臭吃着香的螺蛳粉,有丰富价廉的水果。
但是要说广西的省会,可能有相当一部分人会认为是桂林,但其实南宁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
很多人认为桂林是广西的省会其实是有原因的,桂林不仅山水景色引人入胜,而且从宋朝到民国时期,在如此漫长的时间,桂林一直都担任着广西的政治文化中心的作用,充当着省会的角色。
直到1950年代,才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省会设立在南宁。
但是为什么国家会将广西的首府设在南宁,而不是继续设在桂林或者是选择发展同样好的柳州呢?其中又有什么样的考量?
广西解放,争议省会
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全国各地的解放战争逐渐迎来了胜利。在1949年10月,解放军击败白崇禧集团,将其逼退至广西。
11月,广西追歼战拉开帷幕。按照毛主席的战略部署,第四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兵分三路分别从西路湘西、中路湘南和广东省三方挺进,最后在广西会合,形成三面包围的态势,切断白崇禧桂系军队的退路然后进行歼灭。
直到12月14日,广西战役顺利结束,歼灭国民党军队十七万余人,广西全境获得解放。
随后驻扎在武汉的广西省委机关迁至南宁,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随着广西的解放,随后的一系列如何建设发展广西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最令人关心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广西的省会城市应当设立在哪里。
这不仅让一众领导头疼,也引起了广西各地的干部群众的热议和争论。其中最主要的分歧集中在南宁、桂林和柳州这三个城市。
桂林在一千多年里一直充当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底蕴厚重,山水景色优美。从地域范围来看,更靠近中原地区和首都北京。
但是桂林的弊端也非常明显,桂林位于广西东北的边缘地带,不便管理全省的党政军事要务,不利于对广西其他地区起辐射带动作用。
并且从清朝末年开始,清政府就逐渐将广西的中心迁至南宁,但是由于迁省会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于是仍将桂林作为广西的省会,但是,将广西提督的驻地迁到了南宁。
桂林地位发生了动摇,南宁逐渐发展,成为广西新的政治经济中心。
从发展前景来看,桂林喀斯特地貌显著,多山石,可开发的区域面积狭窄,不利于城市的更新换代,不适合建设省会城市。
而南宁从地理位置来看处于广西的中心位置,便于统筹全省,加强西南海防边防工作的开展和督促。
从交通优势来看,南宁水路网络发达,交通便利,位于广西中心更利于转运,成为交通枢纽。
况且,清末,清政府的中心就一直向南宁转移,到抗战前夕,南宁的人口规模已经超过了桂林,相比百废待兴的桂林,南宁的发展潜力更大一些。
再看柳州,柳州也处于广西的中心位置,并且铁路、公路网络发达,交通便利,能够吸引大量的人口和资源流入,促进广西全省的人口资源流动。
柳州的工业和农业相对发达,能够辐射带动广西全省的工农业发展。
选定南宁,引发争议
这三个城市作为广西的省会城市都各有利弊,所以人民群众和干部的争论也不断。这让当时的广西省委书记张云逸也难以抉择,他不敢擅自做出这样重要的决定,于是最后决定向中央汇报具体情况。
当时党中央的领导人也经过了激烈商讨,认为柳州是最适合作为广西省会的城市,但是毛主席却持有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应当将南宁的国防作用最为稳固,应当设南宁为广西省会。
伟大领袖力排众议,强调国防安全在国家命脉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出于对广西几大城市发展潜力、枢纽地位、战略等因素的考虑,1950年,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决议,以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省会。
并且,毛主席鼓励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干部同志和人民群众应当勇敢面对并克服困难,而不是逃避。
中共中央决定将南宁设为省会后,南宁表面上接受了诸多的政策支持,福利无限,实际上,南宁面临着巨大的建设压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南宁的工业发展非常落后,偌大的南宁市竟然只有三家比较各格的企业,也就是南宁发电厂、利源火柴厂和官办动力机器染织厂。
而仅仅这三家万里挑一的企业,也存在着诸如规模小、设备落后、技术工人缺乏等各种问题。
而桂林因为曾经桂系军阀的统治,还遗留了一设备比较完善的办公场地和企业工厂。
不仅仅是工业落后,南宁当时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落后,中央的各层领导人去各个省市召开会议,开展工作都只能从柳州中转。
再加上当时社会治安系统尚未建立完备,盗匪猖獗,就连中央的领导干部都会遇上土匪。
在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为了保卫国家安全和新中国的发展成果,全国各地人民都积极响应,作为志愿军参战支援。
而这时,南宁的经济尚未发展起来,广西大部分支援前线捐赠的物资都是从桂林和柳州筹集和运输的。
两次提议,迁至柳州
一时之间,南宁受到了多方面的压力,人民群众的不满也日益增加。面对人民群众的呼声,1951年,张云逸在前往北京参加会议时向毛主席请示南宁的具体情况,提出将省会迁至柳州。
毛主席却否决了广西迁省会的提议,并下令,修建多条通往南宁的铁路线。除此之外还要求加大剿匪力度,尽快将南宁建设起来。
虽然南宁的发展状况逐渐好转,但是人民群众仍旧不理解,耗费如此大的精力建设南宁,那为什么不趁早迁省会呢?人民不满的呼声越来越大。
在1955年,韦国清上任主政广西。韦国清作为广西人,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地了解广西的发展状况。
南宁利用“一五计划”和各种政策支持,虽然在工业和农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远远比不上桂林和柳州。
并且南宁距离各个交通枢纽比较远,广西的干部们每次开会都要在路程上耗费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根本问题久久不能解决,韦国清决定再次提议,将广西省会迁至柳州。
1958年,伟大领袖等中央领导人在广西南宁主持召开中央会议。这又给了韦国清一次机会,他借机再次向毛主席提出迁省会的想法。
这次毛主席依旧给出了否定的答复,但不同的是,毛主席这次给出了详细的解释。
南宁虽然经济发展落后,交通也不甚发达,但是它靠近龙州,与广州钦州湾等国防要塞联系方便,国防战略作用远远大于桂林和柳州。
这不是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就能弥补得了的,国防安全极为重要,坚决不能放松一分一毫。
况且,南宁本就有多条国道连接广东、云南和福建,如果对南宁加大建设力度,利用这些干线公路网络,南宁将成为滇南—桂南—粤西经济带的重要枢纽,促进滇桂粤闽等省份的经济文化交流,有效带动广西的经济发展。
谈话到最后,主席十分疲惫的对他说道:“你还是要听我的话才好”。
至此,韦国清才明白毛主席的良苦用心和长远见识。此后,人民群众也再也没有任何不满,加快了建设南宁的脚步。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南宁作为首府。
“二五计划”完成之后,南宁很快就证明了自己。桂林和柳州由于喀斯特地貌,土地资源有限,这也限制了他们的城市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而南宁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工业和农业快速崛起。
此外,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和支持力度,东西部合作发展更加紧密。而广西和广东发展联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带动,助推滇南—桂南—粤西经济带更加繁荣。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南宁发展成了东南亚经济圈、中国西南经济圈、中国华南经济圈结合部的中心城市。有了南宁作为省会的辐射带动作用,桂林和柳州也依托各自的优势,将自身发展水平推上更高一层楼。
其实不仅仅是南宁,很多省份在确定省会城市时都受到过争议。但是不论有何争议和不满,每个城市作为省会都是国家经过审慎讨论进行抉择的,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作用,而南宁就是最好的例证。
因此,虽然到现在还是会有很多人对某些省会城市有些误解,但是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去了解他们被选择为省会城市的背景和原因,去了解各自省会的历史,能够对自己的省份,对国家有更深的了解,才能更好的投入国家建设当中。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