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60多个兄弟党来参加八大,毛主席:八大成了为兄弟党开的
前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王稼祥被任命为首任驻苏联大使,前往苏联工作,为中苏友好做了大量的工作。1950年年底,王稼祥回国述职,见到新中国建设欣欣向荣,就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请求,希望不再当大使,留在国内工作。
1951年初,经过认真考虑,党中央和毛主席同意了王稼祥的请求。毛主席特意将人叫到中南海谈话,问:“你对将来的工作有什么想法呀?”
王稼祥:“我没有任何意见,听从中央的安排。”
伟大领袖和王稼祥
很快,王稼祥就接到了任命,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对外联络部,王稼祥任部长,职责是和各国兄弟党进行联络。
当时,中央对外联络部是在中央统战部二处的基础上组建的,人员只有十几个。由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威望不断提升,影响力越来越大,不少国家的共产党主动要求同中共建立联系和来往,所以中央才决定组建这个部门。
王稼祥有丰富的外事经验,而且熟悉英语和俄语,也熟悉各国共产党,尤其熟悉苏联共产党,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王稼祥
1951年3月7日,党中央电告有关国家的联络处或使馆,我们成立了中央对外联络部,王稼祥任部长,廖承志、连贯、李初梨为副部长。
几天后,王稼祥就着召集了一次干部见面会,人不多,会议氛围很轻松,就像拉家常一样。王稼祥也没讲什么客套话,直接讲了一些工作方面的安排。
王稼祥说:“虽然咱们人不多,但也不是坏事。人员多了,思想问题就多,思想工作也难做,办事也麻烦。我在莫斯科建立中国驻苏大使馆时,人员也比较少,但一个顶一个,工作效果也很好......”
王稼祥
会议结束后,为了庆祝中联部成立,当晚全体人员还一起观看当时很火的评剧《小女婿》。就这样,中联部开始了日常的工作。
毛主席开玩笑:我们八大是为兄弟党开的
中联部成立之后,短短五六年时间,就和全世界60多个共产党建立了关系,工作成果显著。
1956年夏天,党中央决定9月在北京召开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建国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意义非凡,大会主要目的: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
筹备召开八大期间,王稼祥在北戴河参加中央委员会政治报告起草工作时,特意向毛主席、周总理汇报了邀请兄弟党代表团参加八大的情况。
王稼祥
王稼祥:“早在七大会议上,主席就预言党的八大不会在延安开,必将在大城市开,这个预言就要实现了。这次全世界有6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派代表团来参加八大。”
毛主席:“许多事情是想不到的啊!这次这么多国家的共产党来参加我们的八大,真是在我们的意料之外啊。”
周总理:“这是稼祥同志的功劳呀!”
毛主席心情愉悦,开起了玩笑说:“的确,稼祥同志对外联络工作做得好,我们这个八大是为兄弟党开的。”
周总理:“64个党的代表团,几百多号人,接待任务很繁重啊。”
王稼祥
毛主席:“这样的规模,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头一遭。我看成立个接待委员会,由中联部具体负责,要辛苦我们稼祥同志了。”
毛主席这个提议得到了八大筹备会的同意,王稼祥为了准备接待工作,提前从北戴河回了北京。王稼祥计划,每个代表团配一名联络员服务。
这样一来,中联部人手就不够了,王稼祥只好向其他单位选派和借调人员。人员组织齐了,马不停蹄组织会议,布置任务。
中共八大
会上,王稼祥强调:
对代表团情况的反映,要准确,要迅速。联络员话不要多,我们做外事工作,沉默是金,说话对了是银,这个尺度要把握好。
尤其是对外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多说不如少说,言多必失,造成误会就很难解释清楚了,所以沉默是金。
这次应邀前来的兄弟党代表团有60多个,有大国大党,也有小国小党。大家一定要注意,无论大国大党,还是小国小党,对每个代表团都要态度一致,平等对待,来者是客。
毛主席在中共八大上
9月15日,党的八大在北京开幕。中联部人员忙得不可开交,要安排中央领导和各个代表团的见面,要为代表团组织座谈会,要发布代表团致词和活动的新闻稿等等。
忙中出错,会议中还是发生了意外。叙利亚党代表团和以色列代表团致词时发生争执,王稼祥出面进行调解,费了好大功夫,双方才都各退一步,将事情揭过。
祸不单行,八大期间,波兰国内发生问题,波兰统一工人党要紧急提前回国。王稼祥又安排调度了这件事。
八大会场
八大期间,王稼祥还当选了八届中央委员,又被提名中央书记处书记候选人。对此,王稼祥心中不安,找毛主席推辞:“党内资历深、威望高、经验足的同志多着呢,提我不适合,还是提别的同志吧!”
毛主席:“稼祥同志,你就不要推辞了,名单已经确定,不会更改了,提名你当书记处书记候选人是商议过的,很合适嘛。”
9月27日,八大圆满结束。会议期间,中联部成功接待了全世界60多个政党的代表团,一时间传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