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茅侃侃,14岁成名23岁身价千万,35岁自杀债务比遗产还多
人可以逃避现实,但是无法逃避人生,相信没有人愿意成为“白日梦患者”。
生活中类似的人很多,包括笔者身边亦有这般朋友,心理学中又称之为“逃避型人格”,表面上看起来无法面对,实则内心从来不敢面对,一次两次没有什么,长此以往只会成为习惯。
“惯性”是常态,你难道想成为笑柄?事业、前程、责任和希望,不面对走向很可能更糟糕。
从事文字工作20余载,我曾带过无数从业者,你费尽心思讲解,结果换来一句“我学不会”。
不会可以学,学不会我就无法理解,你真的用心了吗?你真的下定决心了吗?你没有。
舒服一时艰难一世,命运从来都是一碗水端平,整日不思进取逃避成长,还指望获得成功?
青年人、年轻人、成年人乃至老年人,不管你处于任何阶段任何位置,唯有不逃避才能活得更好,唯有不逃避才能赢得美好,但箴言相劝再多,还是不乏另类者的出现,比如茅侃侃。
作为“天才少年”的代表,他曾在14岁就设计软件成名,23岁身价更是来到了千万之多。
从旁观者的角度出发,他的人生必然一片光明,他的前途必然一片顺遂,谁曾想在12年后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个人性命,随即引来众人对真相的探究,据悉他留下的债务远超个人遗产。
天才少年
茅侃侃出生于首都北京,家庭经济条件从小优渥,物质方面几乎未有发愁。
到了上学的年纪,茅侃侃被父母送到私立学校读书,在这他接触到当时极为少见的计算机。
电子设备是把“双刃剑”,其他同学都用来打游戏,茅侃侃却研究运行逻辑,回到家中后对父母讲解了相关经过,二者出于对孩子的宠爱随即购买了一台,没想到成了孩子梦想的帆船。
当时学校的作息比较严格,每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6点放学,回到家中学生们还要做作业。
以正常人的角度出发,茅侃侃应该没有什么时间去使用,哪曾想他每天熬夜在那研究鼓捣。
父母见状进行制止,但也仅仅是表面作用,茅侃侃始终偷偷琢磨,上了初中依然未有改变。
你在劝他在劝,身边的每个人几乎都在劝,殊不知我们以为的只是我们以为,初二那年,14岁的茅侃侃就用实力证明自己,通过在互联网中积累的经验设计出一款软件,卖了上千元。
茅侃侃1983年出生,14岁时即1997年,当时工人月薪才八九百,可想而知这是什么概念。
除此之外,茅侃侃还在计算机有关论坛上发表多篇文章,讲述自己对整个行业领域的认知。
越来越多的人知悉茅侃侃的事迹,按照他的年龄认知似乎不可能完成这般奇迹,但人家做到了,自己也因此得名“天才少年”,这个十几岁的孩子能够达到多高上限?无人能做出定论。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茅侃侃所有的心思都花费在计算机上,文化课自然是一天不如一天,16岁那年,正在就读高中的他干脆选择了退学,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热爱的领域——计算机。
放弃人生大考,这似乎是极不明智的选择,很多人都在等着看笑话,茅侃侃再次用实力打脸了质疑,17岁时成了亚洲最年轻的微软和思科认证通过者,并获得一份月薪3600元的工作。
每个人的心中都万般期许,根据茅侃侃的能力,如果不出意外,“天才之路”应该还会延续。
命运终点
随着自身阅历的增长,这个曾经稚嫩的孩子有了创业的想法,因为他的定位是颠覆整个互联网行业,但成功绝非偶然,它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茅侃侃积攒的20多万存款全部打了水漂。
他并没有气馁,而是重新调整方向,最终引来了一位投资者青睐,二人一拍即合随即起航。
这也正是很多人熟知的Majoy公司,项目总投资3亿元,茅侃侃作为架构师占有20%的股份。
正式投入运营之前,所有人都在为宣传努力,刚刚推出就引得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有的人不惜花费金钱在杂志上为其点赞,希望他们能够开发出更多优秀的东西,满足人们的期待。
营收营收营收、盈利盈利盈利,按照相关的比例计算,茅侃侃的身价来到了千万元之多。
那一年他23岁,不过自己并没有为金钱迷失,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想:继续努力满足期待。
满以为所有的东西都会慢慢变好,谁曾想后来发生了很多的“插曲”,一方面是投资者因为年龄原因更换,两个人始终因为观念磨合不到一起,另一方面公司研发也遇到了“瓶颈期”。
各种言论接踵而至,不过作为旁观者似乎并不担心,因为他曾有过类似的事情经历,最终都以实力打脸了外界的质疑,更何况茅侃侃身处于创业阶段,他应该能预料到这些环节出现。
这一次茅侃侃选择了逃避,26岁那年他递交辞职申请,随后着手准备接下来的创业工作。
第一次失败,第二次虽然实现了盈利,但还是因为与投资者的矛盾爆发被迫离开,茅侃侃感受不到自身的价值,难道自己真的融入不到这个世界吗?为什么每次都是同样的结果?
两次创业历经8年之久,34岁那年茅侃侃决定最后一次尝试,这也是很多游戏爱好者熟知的万家电竞,满以为顺风顺水顺时代的一次投资,没想到最终会以亏损4000万元画上句号。
他心累了,他想到了解脱,他选择了逃避,于2018年亲手结束了个人性命,年仅35岁。
消息流出后所有人都深感震惊,这个曾经轰动一时的天才少年,怎会落得这样的结局?这才开始对事情真相探究,在整理遗物时人们发现了一封遗书,讲述了自己生前的种种艰难……
笑侃人世间
艰难为常态,但为什么不选择面对?我无法想象我无法理解,“茅侃侃”三个字尽为惋惜。
说得通俗些,无外乎为资金链断裂,曾经的千万存款抵不上创业负债,可反过来去思考,35岁的年纪就已经有了这般经历,放在任何时候是一笔宝贵财富,为什么非要用悲剧去收场?
文章结尾之时,送给诸位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和一根足够长的杠杆,我能撬起整个地球。
生活不如意的事有很多,很多人都有深刻的体会,抛开能力不言我们得有解决问题的勇气,努力了有可能成功,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坐以待毙束手无策只会沦为众人口中的“笑柄”。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别忘了留个关注,冷静专业的视角带给你不一样的认知。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