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苏联要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美国坚定不移站在中国这边!
作者:胡赛萌
自清末以来,俄国就一直不断蚕食中国北方领土,中苏交恶后,苏联更是明目张胆地侵占中国领土,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
01
中苏交恶,核战阴云
1969年3月2日,中国边防士兵在珍宝岛巡逻,遭到苏联巡逻队的驱逐,随即双方开火,苏军被打死打伤数十人。3月15日和17日,中苏双方边防部队在珍宝岛再次发生武装冲突,苏军损失惨重。
战斗中,一辆行进于封冻江面上的苏军当时最先进的T-62坦克履带被地雷击毁,其乘员弃车逃生,苏方指挥官边防总队长列奥诺夫上校在战斗中阵亡。苏方不愿让中国获得这个当时最为先进的坦克,遂派出爆破组试图炸毁坦克,但被中国军队击退,于是苏军用炮火将坦克下的冰层击破,使坦克沉入乌苏里江。
此后,中方于夜间派出海军潜水员将坦克打捞,后被放入北京的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成为中国在此战中最耀眼的战利品。在珍宝岛事件中,中国边防军共毙伤苏军230余人,毁伤坦克装甲车辆19辆,取得完胜。
事件后,苏联领导层反应十分强烈,以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部长助理崔可夫元帅等人为首的军方强硬派,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动用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等重要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同时,苏联还与美国联系,试探性地提出美苏携手,联合对核武器发展尚处初级阶段的中国核力量实施摧毁性打击,避免中国核武器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打破美苏核垄断。为此,苏联驻美大使紧急约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通报了苏联准备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意图,希望美国支持苏联的行动,至少在中苏之间保持中立。
美国总统尼克松得知苏联核打击中国的意图后,认为西方的最大威胁来自苏联,一个强大的中国反而能制约苏联在欧洲的扩张,因此拒绝了与苏联联手打击中国核设施的提议,并明确表示反对苏联对中国进行核打击。
02
美国出手,遏制苏联
尽管美国对苏联的行动表示反对,但美国也担心中国没有防备,应设法将苏联的核打击意图尽早通知中国,好让中国提前做好准备。可是,当时中美并没建交,而且双方积怨很深,要将苏联的战略机密透露给中国,并使后者相信,是一件难于登天的事。
于是,美国人想了一个故意泄密的方式,让一向喜欢捅娄子的美国媒体偶然得知这个消息。8月28日,《华盛顿明星报》刊登一篇题为“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核打击”的新闻,“据可靠消息,苏联欲动用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几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对中国的重要军事基地——酒泉、西昌发射基地、罗布泊核试验基地,以及北京、长春、鞍山等重要工业城市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
美国的媒体向来不受政府控制,记者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说风就是雨,美国总统拿他们都没办法。美国媒体的消息传到中国,中国领导层迅速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战备运动。
1969年10月14日,根据伟大领袖提议,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在京的中央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及一些老同志,于10月20日以前全部战备疏散,应付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突然袭击。中央机关集体到北京郊区战备地下指挥部办公,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留京主持工作,党主席伟大领袖到武汉主持全国的大政方针,党副主席林彪到苏州负责战备。
一时间,整个中国都被调动了起来,全国各地都进入“要准备打仗”的临战状态,大批工厂转向山区,实行“山、散、洞”配置,北京等大城市开挖地下工事。
此时,美国为了制止苏联铤而走险,亮出了古巴导弹危机中都未及动用的王牌——用已被破译的苏联密码,向苏联本土134个城市、军事要点、交通枢纽、重工业基地发出进行准备核打击的指令,对苏联进行核威慑,一旦苏联启动核按钮,美国也会采取同等措施。
03
中美建交,苏联解体
10月15日晚,勃列日涅夫收到情报:“美国已经明确表示中国的利益与他们有关,而且已经拟定了同我们进行核战的具体计划。”一开始,勃列日涅夫还不信,“美国会站到中国一边?这简直是天方夜谭,请马上拨通驻美使馆电话。”
电话接通后,苏联驻美大使确认了情报,“情况属实,两小时前我同基辛格会晤过,他明确表达了尼克松总统认为中国利益同美国利益密切相关,美国不会坐视不管。如果中国遭到核打击,他们将认为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他们将首先参战。基辛格还透露,总统已签署了一份准备对我国130多个城市和军事基地进行核报复的密令。一旦我们有一枚中程导弹离开发射架,他们的报复计划便告开始。”
听完美国的疯狂计划,勃列日涅夫愤怒地喊道:“美国人出卖了我们!”最后,在美国强烈的反对以及中国的积极备战下,苏联人无奈放弃了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意图。五天后,中苏边界谈判在北京举行,两国紧张对峙的局面开始缓和,核危机也随之消散。
在苏联要对中国实施核打击的关键时刻,美国坚定不移站地在中国这边,这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也为日后中美两国建交埋下伏笔。自此,苏联的核讹诈在全球范围内破产,其在军事冲突中对中国的失利也暴露了苏军实力和政治意志的薄弱。
此后,中美越走越近,苏联则彻底失去中国,不但在亚洲的影响力大打折扣,其国际威信在全球范围内也遭受重挫。
俄罗斯曾拍过一个《达曼斯基1969》的纪录片,称中国看到美苏关系即将缓和,故意挑起珍宝岛冲突,苏联若大规模还击,其对美的和平承诺将被质疑;若小规模或者不还击,其军事大国的地位会受损。不管这个观点是否可信,但结果却是,中美关系取代美苏关系,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国后来步入改革开放的快车道,苏联则在日薄西山中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