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时间从副科到副厅,难道就不正常??
6年时间从副科到副厅,难道就不正常??
最近,网上关于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局长张辉的履历新闻比较多,贴文内容大多是质疑张辉的提拔过程,1980年出生的张辉在2002年山东经济学院毕业后进入济南市槐荫区道德街街道办事处工作,1年时间解决副科,5年时间,就从副科到山东省少工委主任,解决副厅级别!当事人从工作到被提升刚5年!
不少网友质疑,张辉在五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大多数人一辈子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升任,堪比坐了火箭。如果说干部提拔不够公开是体制性因素,那么每次针对质疑官方打太极和当事人沉默则是一个态度问题。几乎所有回应,都提到“家庭无背景”、“父母非官员”,接着是当事人沉默。
为什么年轻干部提拔总会被质疑?说实话,组织部门考察干部的程序十分严格,倘若不符合要求,基本不会出现带病提拔或违规提拔的情况!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个例!也就是说因为没有对手,火箭提拔被公众的质疑很快消失,或被新的热点取代,然后又很快出现在下一个年轻干部身上?
这些年轻干部常常被贴上“暗箱操作”的标签,经历着民众的“习惯性质疑”。那么,民众在质疑什么?如何解决质疑年轻干部的问题?
具体到这些年轻的官员来说,质疑他们火箭式提拔,可理解为对分配正义的质疑。对分配正义的质疑来自于对程序正义的怀疑。由此看来,年轻干部被质疑并不完全是因为年龄,年龄只是民众质疑这些官员的一个方面,如果符合正义的原则,则年龄的影响因素可以忽略。
现在看来,年轻干部提拔被质疑是因为选拔规则还不是特别透明,当然,在我看来,任何人的仕途不该因为他们的家庭和社会关系而被质疑。话又说回来了,倘若干部选拔规则特别透明,不管这些年轻干部的父亲是官员也好,是农民也罢,人们还会去质疑吗?质疑是来自对用人机制不透明的担忧,是来自于对身边太多“官二代”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不满。我们期待打破陈旧的、死板的用人机制,我们期待更多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尤其是在干部选拔上。但我们更期待有一个公开、公平的用人机制,因为没有公开、公平的用人机制,所有的尝试,哪怕是负责任的,都无法赢得公众的信任。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