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年夜饭上毛主席吃了一口葱花饼后,大喊:这饼有问题
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参与讨论,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支持!
1960年,毛主席刚吃了一口年夜饭上的葱花饼,当即就大喊:这饼有问题!
1960年正处于我国的困难时期,因此毛主席和众人一起吃的年夜饭上,也都是简单又朴素的菜色。谁知道毛主席刚吃了一口葱花饼,就皱起眉头直言饼有问题,这可吓坏了众人,这饼难道放了不该放的东西?
可负责年夜饭的程汝明跟随主席多年,是绝不会做出不利主席的事?那么这个葱花饼究竟有什么问题?
点个关注,一起揭开这场年夜饭风波。
成为专用厨师
要想弄明白葱花饼有什么问题,就得先讲一讲程汝明这个人了。
1926年,程汝明出生在山东掖县的一个穷苦人家。因为家中贫穷,所以程汝明长大的过程,也是十分艰辛,吃不饱饭更是经常的事。因此小时候的程汝明,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吃上各种各样的美食,最好是吃到肚子撑不下的那种。
只是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程汝明也明白了家中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完成他的这个心愿,未来也只能依靠自己去打拼。而程汝明到了13岁的时候,为了减轻家中负担,就跟随家中熟人,一起去到了天津务工。
也许是因为程汝明自小就想要吃美食吃到饱,所以为了完成自己的这个心愿,他在众多的行业中,选择了厨师这一行,而这个时候的程汝明有也没有想到,他会因为厨师这个职业,在未来和毛主席产生一段缘分。
在天津学厨的日子里,程汝明每天睁眼闭眼想的都是该如何去做好一道菜,或者那几样菜搭配在一起,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美味。
而除去传统的中餐外,程汝明也对西餐有着浓厚的兴趣。程汝明之所以会产生想要专研西餐的念头,也是因为他在天津观察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那些外国人在天津吃不到正宗的西餐。
这一现象让程汝明找到了商机,倘若他能够做出正宗的西餐,那么在厨师这条路上的发展前途,自然会越来越好。
有志向又肯努力,程汝明很快就在天津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成为了天津厨艺界的名人。
1950年,程汝明成为了一名铁路员工,负责列车上的配餐。两年后,程汝明就因为自己出众的西餐手艺,被调到了专供与会外宾乘坐的列车上,主要负责西餐配餐。
在这段时间内,程汝明工作十分认真,并且他的手艺也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之后程汝明也因为自身出众的手艺,在1954年的时候,成为了负责毛主席专列的一名厨师。
之后一道“武昌鱼”,让程汝明的厨艺得到了极致的体现,他更是因此被调到了中南海,成为了毛主席的专职厨师。那么程汝明做的这道武昌鱼,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那一天,程汝明跟随毛主席专列,准备从长沙启程前往武汉。在程汝明准备午饭的前一刻,他突然接到消息说,专列要马上启程赶往武汉。而程汝明原本是打算用长沙提供的食材,给主席做一道“武昌鱼”的。
在听闻这个消息后,他也只能将长沙提供的活鱼先冻起来。等到列车到了武汉后,程汝明才将冻起来的鱼,重新取出来,给主席做了一道“武昌鱼”。只是因为程汝明的厨艺太高超了,这道“武昌鱼”做出来后,依旧保留着活鱼的滋味。
所以主席在吃到这道“武昌鱼”的时候,还以为程汝明是用武汉提供的新鲜鱼做出来的,甚至因此还写出了“才饮长沙水,又吃武昌鱼”的诗句。
在这之后,程汝明就被调去了中南海,成为了毛主席的专职厨师。而程汝明原本就对毛主席敬佩万分,所以在成为了专职厨师后,更是憋着一口气,要做出更好吃的菜肴,获得毛主席的夸赞。
为此他还特意做了自己最拿手的红烧肉,静心等待主席的夸奖。只是事情的发展,却让程汝明始料未及。
不用酱油做菜
年夜饭上,毛主席只吃了一口葱花饼,就厉声说道:“这饼有问题,叫厨师长来!”
程汝明为了让自己的厨艺得到毛主席的夸赞,于是信心十足的做了自己的拿手好菜红烧肉。炒料、烧制到最后菜成,程汝明可以说是一气呵成。最后呈现出来的菜品,也是色香味俱全,因此这道红烧肉上上去的时候,程汝明可是有着百分百的信心,毛主席一定会吃个精光。
只是等到毛主席用餐结束后,程汝明发现那道自己信心十足的红烧肉,毛主席,连一筷子都没有夹过。难道是自己的制作的时候,出了什么差错,导致气味不好闻吗?
想到这里,程汝明又赶忙否定了这个猜想。毕竟从制作到上桌前,他都检查过了不止一遍,因此程汝明十分确定,自己的手艺绝对没有出现任何失误。可既然这道红烧肉并没有任何失误,那么为什么毛主席一筷子都没动过呢?
这个问题,程汝明翻来覆去想了很久都不明白。最后程汝明经过一番打听后,才知道原来不是红烧肉出现了问题,而是毛主席不吃酱油!
根据中南海同事解释,原来毛主席在小时候的一个夏天,曾经亲眼看见过附近的酱油作坊,酱油在发酵的过程中,上面漂浮着一层厚厚的蛆。看见了这样的情形后,毛主席以后都不能再直视酱油了,所以之后凡事放了酱油的菜,毛主席都不会碰。
得知了这其中的隐情后,程汝明是悲喜交加。喜的是,真的不是他的手艺出现了问题;悲的是,毛主席不吃酱油,那以后的菜该怎么做。毕竟很多菜色都需要用到酱油。
就那红烧肉来说,如果不放酱油,那么红烧肉做出来的颜色,就偏白,让人看了没有什么食欲。可毛主席又不吃酱油,那么这菜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又好看又好吃呢?
因此在那段时间,思考如何不用酱油也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成为了程汝明主要思考的问题。程汝明将能用的调料都想了个遍,也没有找到一个能够代替酱油的。
不过有句话叫做,上天不会辜负有心人。所以程汝明在一次外出的时候,偶然见到了小时候一直渴望吃的糖葫芦时,顿时一个灵感就来了!虽然不能用酱油上色,但是将糖炒化了后,一样能够达到上色的效果!
想到这里,程汝明赶紧跑回厨房,开始试验用糖代替酱油一事。经过几次的试验后,程汝明还真的做出了不用酱油,也能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
之后程汝明将这道改良版的红烧肉端上去后,毛主席果然拿起筷子尝了第一块,随后就停不下来的吃完了整碗红烧肉!程汝明也因为这道红烧肉得到了毛主席的夸赞,此后毛主席更是多次在接待宾客的时候,点名让程汝明做这道红烧肉。
后来,程汝明的这道红烧肉,也变成了湖南有名的“毛氏红烧肉”。
解决了用糖代替酱油的这一难题后,程汝明很快又陷入了新的难题。虽然糖能够代替酱油上色,可毛主席作为一名湖南人,日常的饮食习惯也是无辣不欢。辣椒和糖组合在一起,那个味道实在不怎么美妙。
可若是不用糖,该用什么去代替酱油呢?此后,程汝明也开始想办法找其他的替代品,这样以后需要用到酱油做的辣菜,才能让毛主席有吃的欲望。程汝明在厨艺上的专研精神,是令人敬佩的。
因此在他不懈努力下,成功的找到了另一个替代品,那就是豆豉。豆豉和辣椒的组合,可以说是相得益彰,既有了颜色,又不和显得味道不合。
而程汝明用豆豉做出来的豆豉辣椒圈,和豆豉苦瓜,都深受毛主席的喜爱。此后程汝明更是研制出了让毛主席更赞不绝口的菜。
葱花饼的隐情
年夜饭上的一道葱花饼,毛主席刚吃了一口,就大喊:“敢蒙我?这饼有问题!”
1959年,国内出现了罕见的旱灾,田里的收成变少,因此毛主席带头降低了伙食标准,只为了倡导其他人一起节约。
故而从这个时候起,毛主席的一日三餐,都没有出现肉菜。不许做肉菜,这对于程汝明来说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毕竟大多数好吃的菜,都需要用到肉,哪怕主菜是蔬菜,用于调味的汤底也都是用各种各样的肉类,炖出来的。
如今不用肉了,又该如何做出又品质的菜?
针对这个问题,程汝明也是思考了很久,最终他想到了毛主席平时喜欢吃萝卜丝饼,于是就研制出了好几种不同口味的萝卜丝饼。只是这个萝卜丝饼,还是太过清淡,满足不了身体需要的油脂。
因此程汝明又想着干脆用猪油做一道葱花饼,这样就能解决油脂不够的问题。只是葱花饼这个念头一冒出来,程汝明并没有马上去做,因为他想到了毛主席还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是不怎么吃葱!
可葱花饼不放葱又怎么能叫葱花饼呢?因此程汝明此时感觉自己的压力很大,要是一旦做不好,毛主席此后再也不吃葱该怎么办。不过随后程汝明又觉得以自己的厨艺,一定能够做出让毛主席满意的葱花饼。
随后程汝明也开始尝试做葱花饼,在经过了几次的调配后,他终于掌握了最完美的葱油比例,然后再将成品先交给身边人品尝,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后,程汝明才鼓起勇气将这道葱花饼端到了毛主席的面前。
看着毛主席吃下第一口葱花饼时,程汝明的内心也是紧张的怦怦跳,深怕主席会接受不了葱花。然而事情的发展很顺利,毛主席吃完了葱花饼,还夸赞了程汝明的厨艺。
只是就在程汝明感到高兴时,毛主席的神情却发生了转变,随后毛主席语气略带沉重的说,葱花饼很好吃,只是下次可以不用放那么多猪油了,即使没有猪油,他也会将饼吃干净的。
程汝明知道,毛主席也是看出了他这些天,为了做出好吃的饭菜这么努力,才会说出这样的话,这也让程汝明对毛主席的尊敬更上了一个层次。
只是国内情况艰难,毛主席整天奔波在各地,处理大量的事宜,身体也感觉到了不适。医生说这是因为营养没有跟上才导致的。知道这一点后,程汝明也是自责得不行,作为毛主席的专职厨师,居然让主席的营养都没跟上。
但是毛主席也下了严令,一日三餐都不吃肉,要带头做好勤俭节约。一边是主席的身体,一边是主席的严令,程汝明实在是纠结得不行。
不过在程汝明翻来覆去纠结了好几天后,他最终决定违背主席的命令,偷偷尝试一次。于是在1960的年夜饭上,程汝明偷偷在葱花饼中放了肉末,他抱着侥幸的心理,希望主席不会吃出来。
可谁曾想,毛主席只吃了一口葱花饼,就大喊:“敢蒙我?这饼有问题!”
很快,程汝明也来到了主席面前,看着毛主席面含怒容,他也知道事情暴露了,于是程汝明泪眼朦胧的说:“主席,我知道我犯了错,您要罚我甚至是赶我走都可以,但是您的身体不吃肉,营养就跟不上啊,只要能够让你吃上肉,我做什么都可以!”
毛主席听完了程汝明的话后,也感到了动容,知道程汝明是为了他好,所以并没有严惩程汝明,只是罚他以后不能再做葱花饼了。
直到1962年,国内生产水平逐渐恢复后,程汝明也高兴的说,他终于可以做红烧肉了,没有想到主席听后却说,红烧肉就算了,葱花饼还是可以做的,毕竟该节约还是得节约嘛。
程汝明在毛主席身边做了22年菜,他的厨艺自然是没得说,不过程汝明在这22年中,都一直保持着一个习惯,那就是当天的菜做完后,就要把菜单销毁!而程汝明之所以会销毁菜单,也是怕外人通过菜单猜出毛主席的喜好,从而利用这一点做一些不好的事。
既有过人的厨艺,又有一颗真心为毛主席着想的心,怪不得程汝明能够在毛主席身边待上22年。
1983年,程汝明获得国家特一级厨师职称。2012年3月程汝明在北京离世,享年86岁。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