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来自断舍离:看透单位里的尔虞我诈后,我果断选择“归隐”
文/子非滋
全文共3614字
(写在前面的话:文学作品,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01
玉树的景色如诗如画,真的很美。从玉树回来,心情却一直很差。
这天去机关办完事,在楼下正好碰到在大楼外等车的中心医院季院长,医院和我们单位都在城东,他便搭乘我的便车同行。
在车上他突然问我,“你说常总这种人是怎么混到领导岗位的?”
我知道他最近也刚从玉树回来,他说的常总是公司副总,现任公司玉树重建工程指挥部副指挥。他在筹建玉树临时医院工作中与常总有过工作接触,俩人在许多问题上发生过矛盾,无法协调,这让季院长这个老实人很是恼火。
我无法回答他的问题,便说:“你去玉树才三天,就产生了这种看法,我和他共事三年了。”
这让我想到刚才在机关麻主任办公室时,他也笑着问我:“你和常总共事感觉怎么样?”
麻主任也和常总在一起共过事,肯定感触颇多。他这样问我,无非是想套我的话,听我讲一些负面的看法。
违心地去赞美别人不是我的性格,但在背后议论别人短长,也非我所为。于是我淡然一笑,就用别的话题岔开。
麻主任见我不接话,又说道:“其实他这人也有优点,绝不会挖个坑让你跳进去,然后再把你埋了。”
我听不出这话背后是褒多还是贬多,但心里想,他即使不会埋了你,但天天到处给你挖坑也够你受的。
想想我和常总共事三年,他可没少给我挖坑。
02
分局在G省有个停产多年的新材厂,一些下岗职工和家属仍一直住在厂区,这些下岗职工常因一些劳动保障、医疗保险等遗留问题到总部机关上访,大都是些一时无法解决的棘手难题。
一天新材厂数人又来总部上访,我也被通知参会。会上,上访人员谈了诉求,总部和分局相关人员作了政策解答。其实都是各说各话,很难达成共识。散会前上访人员问:“我们下次来找哪个领导?”常总不假思索地指着我说,“找他。”
我心想,你是主管领导,下面还有分管领导,遇到问题了你们都没事,让我出面挡着,看这坑给我挖得!
该厂正常生产时,厂里的职工宿舍都是统一供电,个人无需缴纳电费。工厂停产后,常总和分管领导商定,不再继续缴纳仍住在厂区职工宿舍家属的电费。由于欠费不缴,很快就被当地供电局拉闸断电。
停电数日后,厂里家属便来总部上访,要到机关大楼去找公司主要领导,公An处领导来电话告知我后,我即刻开车去总部把两名上访代表接到分局,先让办公室安排中午就餐,并承诺下午上班后出面帮她们解决问题。
下午一上班我立即打电话给常总,向他讲新材厂历史遗留问题的复杂性,告诉他仍住在厂区的家属大都生活拮据,不满情绪较多,电费问题不能简单处之,以免激化矛盾。
我费了半天口舌,他仍坚持己见,一意孤行。我又告诉他,如果不妥善解决问题,她们会上总部闹,对公司和分局影响都不好。他说,“你让安保人员不让她们上楼。”
我看他这么固执,便只好给公An处处长打电话说,“我实在解决不了她们的问题,常总让你拦着不让上楼。”公An处处长说:“人家来上访,我拦着不让上楼,这合适吗?”
后来这两个上访人员大闹公司办公大楼,并闯到公司主领导办公室要求解决问题。公司主要领导骂了常总,常总又打电话把我叫到他办公室,对我说:“你到供电局去做做工作,让他们恢复供电。”
“供电局是个商业单位,就像商店买东西一样,你给钱他给你电,怎么做工作?”我回答道。
“你没去怎么知道不能做工作?”他一脸恼怒。
我心中顿时有无数个草泥Ma在奔腾,如果我能凭三寸不烂之舌让供电局免费供电,我先把自己家的电费免了,看看这坑给人挖得!
03
王朔说,“从前以为,人和人之间是可以沟通的,但越长大越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可以沟通的。很多人你跟他说再多,也是鸡同鸭讲,不过是白费力气而已。”
三年来,类似这样的坑给我挖了无数个,举不胜举。真的让人焦头烂额,应接不暇。
很多问题看似简单却无法沟通,真的是鸡同鸭讲,让你哭笑不得,恨得牙痒痒,“猪脑子”这个词曾无数次在我心中翻腾。
我年轻时嫉恶如仇,在那个时候,岁月早已磨平了棱角,要不然早就和他翻脸了。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该来的终究还是要来,最终忍无可忍,久久窝在心中的怒火还是爆发了。
玉树地震后,公司是负责震后重建的三家央企之一,他本人也被抽调到玉树重建指挥部。
他在我们单位是兼职,平时很少来分局,为保证分局正常运转,分局的日常工作除工程、经营、财务我不直接分管外,其他部门的工作一直都由我全面负责。
他在去玉树前,突然在分局开会宣布今后人事工作由他本人负责,我不再分管人事工作。
说心里话,我对他这一安排没有丝毫不满情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况我本人对权力本来就没什么欲望。
他去玉树没两天,总部通知分局分管人事的领导去开会。人事办主任来对我说,常总来电话让你到总部参加人事会议。
我说,“你们是不是没跟常总讲清楚?人家通知的是分管人事的领导参会。常总临走时刚宣布我不分管人事,我现在再去开会,你们觉得合适吗?”
人事办主任转身又去给他汇报,少顷,电话铃响,我刚拿起电话,就听到他在电话中说:“Ma的……”
没等他再继续往下说,我立即打断道:“常总,有什么事说什么事,不要张口骂人,你如果觉得你官大,我的年龄还比年大呢!”我这几年隐忍的怒火瞬间爆发。
他们这些人平时见了上司都是卑躬屈膝,一副奴才相。但在下级面前马上变得趾高气扬,颐指气使。
可能从未碰到像我这么不畏权势的下属吧,瞬间电话中无语。片刻后,两人同时撂下电话。
04
这事有点闹大了,他向公司主要领导告了我的状,自古以来都是官官相护,公司主要领导立即责成公司Ji委前来调查,在我如实讲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Ji委领导当即表态,这事你没有任何错,我会向公司主要领导说明情况。
不久后,我接到去玉树参加会议的通知,我想此次去开会必是一场“鸿门宴”。
我到玉树的当晚,指挥部设宴接风,席间两名藏族姑娘着盛装来给我敬酒,唱完一曲敬酒歌,便将一盛满白酒的银碗举在面前,我以为只是象征性地抿一小口即可,公司主要领导告诉我这酒必须要喝完,两个藏族小姑娘也不依不饶,讲了些这是藏族风俗之类的话。
我平时基本滴酒不沾,今天既有上司施压,又有民族风俗需要尊重,这酒看来是非喝不可。
我是一个宁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人。一时豪气上涌,接过银碗,一饮而尽。本以为这酒到此就算应付完了,没想到这场敬酒闹剧竟然接连上演了三次。
我心里顿时明白,这是某些人预谋的一场好戏,想要让我今晚在此当众出丑,给我来个下马威。
三碗酒下肚,至少也有半斤。此时我想,必须趁酒劲还未全上来立即离开,否则今晚定会被灌个半死。我本不胜酒力,加上又在高海拔地区,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趁他们还没有玩出新的幺蛾子,我尽量平衡着身体,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起身去上卫生间,这时马上有人跟了过来,我非常严肃地告诉他,我上洗手间,不许跟着。随即径直出门,坐车回到住所。
05
第二天开会,我做好了应对一切被责难的思想准备,没想到在会上他出人意料地只字未提我们之间发生的矛盾,这可能就是麻主任说的他只挖坑不埋人的优点吧。
见他不提,我在发言中也不提,倒是公司主要领导在讲话中含沙射影,喋喋不休地讲了些下级要尊重上级等针对我的话。
尊重永远是相互的,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没有是非观念,单纯以权势压人去讲尊重,这是封建社会官本位思想的残余。
人不论职位有多高,人品和能力才是立世之本,是让人尊重的王牌。见了上级就唯唯诺诺,溜须拍马的人,那只是趋炎附势的舔狗行为,而不是尊重。
一个人过于看重手中的权力,必为权力所累,这位虔诚信佛的主要领导可惜四大皆不空。
后来到年龄被免职后,本可在家颐养天年,但因过于迷恋权力,半年多赖在办公楼不愿离开,结果被继任者各种嫌弃、厌恶。加上时过境迁、门庭冷落,于是像一个怨妇一样牢骚满腹,到处各种抱怨,丑态百出。
听了他在会上毫无是非观念,没有原则的对我责难,我从玉树回来后,心里一直像吞了一只绿苍蝇。
想起这样一个故事,三国时期嵇中散灯下弹琴。有一人入室,初来时,面甚小,斯须转大,遂长丈余,颜色甚黑,单衣革带。嵇熟视良久,乃吹火灭,曰:“耻与魑魅争光!”
想起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想到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索性挂印辞官,过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那种悠闲和洒脱。
于是我顿生“归隐”之心,找了个借口,口头请了个假回到成都,换了电话号码,断了和单位、同事们之间的一切联系,舍了多年奋斗得来的中层职位和还算可以的薪水,离开了同事、朋友和那个尔虞我诈的是非之地。一去不复返,过上了“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光”的悠闲日子。在人生最后的一个岔路口,拐了一个潇洒的弯,书写了一段后来被单位一些人广为议论的人生传奇。
原创不易,期待您的关注、点赞、评论、转发和赞赏!
(声明:图文无关,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子非滋(笔名),年轻时在一家央企曾短暂从事过宣传工作,后因沉于冗务,逐渐远离文学。晚年重拾拙笔,用朴素文字记录过往,用素笔抒发真实情感,我以我笔写我心,我用我心观人生。
本文编辑
@情感学院院长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