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老人为与42岁保姆结婚,6次状告孙子,保姆:不买房就不结婚
看过电视剧《都挺好》的朋友,肯定对老父亲苏大强印象深刻。
他晚年丧偶,爱上保姆蔡根花,亲切地称她“我的蔡根花宝贝”,自认彼此是真爱。
二儿子苏明成气愤不已,反问老爸:“她跟你在一起,是图你年龄大,图你不洗澡吗?”
可是苏大强听不进劝,为与“真爱”蔡根花结婚,还要将儿女买的房产过户到保姆名下。
在儿女的阻挠下,他最终看清了保姆图财的真实面目,一番失魂落魄后,这场闹剧才得以落幕。
要么说故事来源于生活呢,现实中不乏这样的真实案例。
早在2014年,江西省南昌市一位95岁的退休教师,为了与42岁保姆结婚,6次状告孙子,堪称“加强版的苏大强”。
耄耋老人大费周章,与孙子对簿公堂,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一,老伴去世不到1年,95岁老人与42岁保姆闪婚
2014年的一天,电视台接到江西南昌一位95岁老人的求助。
老人姓司徒,是一名退休教师,在市中心有套房产,价值近百万。
司徒老人和老伴有4个子女5个孙子,多年来一直跟随最亲近的大孙子生活。
一年前,老伴去世,立下遗嘱,将名下房产过户给孙子,司徒老人当时也没有异议。
可是老人发现孙子得到房产后,就不再尽孝,因此想要回房子,还将孙子赶出家门。
等到记者赶到老人家中才得知,他已经与孙子打了6次官司,要回了一半的房产。
究竟是什么矛盾,让司徒老人不惜与孙子如此大动干戈呢?
这时,老人的好友老李悄悄将记者拉到一边,诉说了缘由。
一切矛盾,皆因司徒老人娶了42岁的保姆刘萍,想将房子过户给刘萍。
半年前,刘萍来到司徒家做保姆,相处一个多月后,司徒老人竟然与保姆闪婚了。
这对相差53岁的夫妻,在附近引起了轰动,自然也遭到司徒家人的拒绝。
尤其是大孙子司徒兴,更是反对。
在他看来,这个比他还小2岁的保姆,之所以嫁给95岁的爷爷,明显就是图谋钱财。
可是在司徒老人看来,他与刘萍彼此相爱,是珍贵的忘年恋。
当年司徒老人与老伴是包办婚姻,16岁的教书匠娶了目不识丁的妻子。
夫妻俩生儿育女,携手走了近一个世纪,这样的婚姻惹人羡慕,可是在司徒老人心里,却总觉得缺少些什么。
在他看来,与发妻只有平淡的柴米油盐,并没有深刻的爱情。
直到在95岁高龄,遇到了刘萍,才体验到心跳的感觉,瞬间“坠入爱河”。
谈起刘萍,老人毫不避讳,脸上浮现出幸福的微笑,称呼她为“宝贝”。
酷爱文学的司徒老人,为了表达爱意,还为刘萍写了一沓信件,每封都以“宝儿”开头。
如此情意满满,俨然一个初入爱河的少年。
这对相差53岁的“祖孙恋”,在众人眼里不伦不类,司徒老人却甘之若饴。
可是刘萍喜欢他吗?
老人自信满满地对记者说:“她也喜欢我,她亲口对我说的,喜欢我的性格和形象!”
听到司徒老人如是说,好友老李在一旁叹了口气,不再言语。
那刘萍现在又身在何处呢?
说起这事,老人表情黯淡:“我们前不久离婚了,她说要买了房子才能复婚……”
闪婚又闪离,这不是把婚姻当作儿戏吗?
不过老人也表明了态度:“今天18号,我们25号之前必须复婚!”
当记者提出想找刘萍了解下情况时,司徒老人却说要等到天黑了才能去。
这又是为何呢?
二,刘萍:先买房再复婚
原来,自从离婚后,刘萍怕人说闲话,便不再让司徒老人登门。
老人只能改由晚上,避开众人,悄悄前往。
夜幕降临,他带记者来到刘萍家门口,远远地就看到一个手写着“补衣服修拉链”的白色广告牌。
司徒老人介绍道,刘萍除了给人做保姆,还靠做缝纫为生。
言语间试图证明刘萍完全可以谋生,并不是贪图他的财产。
到了家门口,他没有敲门,反倒轻车熟路,跑到窗户前敲了几下。
过了片刻,刘萍神秘地打开家门,见到记者的到来,颇显意外。
走进房门,房间里狭小逼仄,一盏灯发出昏黄的光,刘萍4岁的女儿正在玩耍,看到司徒老人的到来,甜甜地叫了一声“爷爷”。
司徒老人也变得憨态可掬,言行中透露着对小女孩的疼爱。
每次看向刘萍时却一脸娇羞,宛如一个年轻小伙子看到自己的心上人一般。
那刘萍对老人到底是什么态度呢?
说起与老人交往的日常,刘萍脸上也浮现出笑容。
她说和老人在一起生活,很有趣,他时常会冒出一些无厘头的话语,逗她开心。
可以看出刘萍对老人也有感情,那她会同意与老人复婚吗?
司徒老人义正严辞地说:“我们25号之前必须复婚,不然就一刀两断,直接分手!”
听到这个要求,前一秒还笑容满面的刘萍,立马严肃起来。
当着记者的面,刘萍直言:“先买房再复婚,我不可能上2次当了。”
老人气势瞬间弱了下来:“有钱就买嘛,先买小的,我要是有钱,肯定马上全给你。”
刘萍伸出手:“钱呢?”
“这不是没那么多钱嘛!”
“反正必须要有房子,在我老家九江买也行,按揭也行!”
刘萍毫不避讳,难道她真的如众人推测,嫁给比她大53岁的耄耋老人,就是只图钱?
说到这里,刘萍哽咽了:“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女儿。”
三,癌症母亲为女儿铺路
原来,刘萍也是一个苦命的女人。
22岁那年,她被拐卖进大山深处,直到30岁那年才成功逃离。
回到城市里,举目无亲,刘萍靠着一点手艺,开了这家裁缝铺,勉强维持生计。
后来在一个老乡的介绍下,35岁的刘萍与一个叫王健的男人领证。
日子马马虎虎过,两年后她生下女儿贝贝,便将重心全部转移到女儿身上。
可惜噩运再次降临。
在女儿出生仅40多天时,刘萍被确诊喉癌,去医院做了一场大手术。
医生推测,以刘萍的身体状况,大约还有10年的寿命。
身体没有恢复,感情又遭受重创:丈夫王健趁她住院,悄悄离开,再无音讯。
刘萍说:“如果不是为了女儿,我活不活的无所谓。”
现在她只能和时间赛跑,想为女儿多留一点钱。
嫁给司徒老人,就是为了要一套房子,能有自己的家。
她表示,只要老人能实现诺言,解决了房子问题,她愿意用心伺候老人。
记者:“如果没有医生的10年之约,你还会嫁给他吗?”
刘萍眼含泪花:“不会。”
女儿就是她的全部,这个母亲在人生最后关头,做出如此荒唐的决定,想的是女儿以后的生活。
她的前半生吃够了没钱的苦,她不想女儿走她的老路。
所以哪怕没钱,她依旧咬紧牙关,省吃俭用为女儿买了保险。
“我希望我走后,我的女儿可以用这笔钱,顺利读大学。”
所以哪怕受人唾弃,她也直言不讳:嫁给耄耋老人,就是为了一套房产。
了解真相后,记者也沉默了。
看似荒唐的行为背后,却隐藏一段如此揪心的故事。
可是,身边的人能够理解吗?
四,老人欲卖房
第二天一大早,司徒老人不见了踪影,这可急坏了他的好友老李。
老李迈着踉跄的步子,带着记者四处寻找司徒老人,却毫无收获。
他说:“司徒这次是动真感情了,离婚后还每天往刘萍那跑,送菜送生活用品,连我们以前上班的奖品,都送光了!”
就在老李焦急不已时,司徒老人却从外面回家了。
老人说,早上去了趟房产中介,想把房子卖掉。
听到这话,老李也替好友担忧起来:“他再闹下去,这个家肯定崩溃了。”
为了要回房子,打了4次官司都被法院驳回,第5次判决祖孙俩一人一半房产。
可是老人不满意,又递了第6次诉讼,结果法院维持原判。
几次官司下来,原本感情深厚的祖孙俩已经反目,如今又要卖房,岂不是要彻底割断亲情吗?
不仅老李担忧,就连附近的老邻居们也觉得老人的行为不可思议。
邻居告诉记者,在刘萍出现以前,大孙子司徒兴与爷爷住在一起,很是孝顺,祖孙俩也很亲密。
“他晚上下班回来,都要去房间看看爷爷睡了没有,要是没睡就陪爷爷聊会天。”
“早上上班,也都会跟爷爷打完招呼再走。”
可是自从司徒老人娶了刘萍后,对孙子却是180度大转弯,每次见了就破口大骂。
司徒兴觉得在邻里邻居面前抬不起头,便去了外地打工,很少回来。
邻居们纷纷为司徒兴鸣不平,在他们看来,这一切都是因为“刘萍迷惑了老人”。
正说着,司徒兴的母亲,也就是老人的大儿媳气势汹汹来到家里。
五,司徒老人执意继续打官司
翁媳俩一见面,就剑拔弩张。
老人没好气地指责儿媳:“你来我家干什么,你来了就害我!”
大儿媳反问:“我照顾你这么多年,怎么害你了?”
老人指着大儿媳向记者“告状”:“她来了就骂我,就是害我!”
儿媳却觉得公公不可理喻。
她的儿子司徒兴从小在公婆身边长大,和两位老人很是亲近,没想到婆婆去世后,公公竟然将孙子扫地出门。
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在同小区租了套房子,就是为了方便照顾公公,哪想到公公一点也不领情。
大儿媳说:“这阵子我儿子情绪也不好,他不明白疼爱自己多年的爷爷,竟然为了一个保姆,将他赶走!”
对于公公找老伴,大儿媳直言:“我们从没有反对他找老伴,如果遇到合适的,我们也希望老人晚年能有个伴。”
“可是刘萍实在太不靠谱了!两人差了53岁不说,她还有个年幼的女儿。”
一家人都不明白,老人为何变成这样?
可是不管儿媳怎么说,老人始终咬定:“你们就是图我的房子,还巴不得我早点死了腾房,一个个都没良心!”
翁媳俩闹得不欢而散,那老人追求的“爱情”,到底能不能实现呢?
当记者建议老人与家人好好沟通时,他摇摇头:“我是长辈,哪能求小辈!”
说到这里,老人又笑了:“我脾气就是又臭又硬,像厕所里的石头。”
思索良久后,老人做了决定:他要准备材料,再一次将孙子告上法庭。
他计划要回房子,用这套房子,满足妻子刘萍的心愿。
“如果法院不判给我,我就请社区找附近居民讨论,让大家评评理。”
结语
这个新闻曝光后,曾引发网友热议,大家众说纷纭。
有人说:
这哪里是爱情,分明是利益交换,一个图有人照顾,一个图钱;
有人说:
老人有权处置自己的房产,都这么大年纪了,只要他开心,家人不该干涉;
还有人说:
老人过于疯狂,毫不顾虑家人感受,保姆虽然可怜,但心怀不轨,就怕她得了房子抛弃老人。
在我看来,司徒老人与其说“为爱疯狂”,倒不如说是背后深深的孤独所致。
他物质上有保障,却因为生活空虚,便将对刘萍的依赖,当作摆脱孤独的救命稻草。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严重,晚年孤独,或许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会面临的问题。
毕竟子女给得了陪伴,却无法填补老人的精神空虚。
所以才有了一系列“人生百态,千奇百怪”的再婚故事。
“清官难断家务事”。
只能希望未来有更多更完善的老龄产业可以推进,满足老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我是米粥的阅读时光,热爱阅读,随时分享人生百态,欢迎关注!欢迎点赞,评论与转发,您的喜欢,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