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2岁女研究生遭25岁博士追求,不知对方是魔鬼,一辈子被毁
德才兼备者谓之圣人,有德无才者谓之君子,无德无才者谓之庸人,有才无德谓之小人。
生活中我们可以遇见的圣人不多,君子不少,庸人最多,最怕遇见的则是小人。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才能,他最多过不好自己的一生,而一个人如果没有德行,那么他对社会都会有危害性。
2009年1月21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一起命案,案发地点就在学校里面的一个食堂,案发时有很多学生来来往往,但是由于凶手实在太过凶残,没有人敢上去对受害者伸出援手。
在一阵骚乱和尖叫声中,有人赶紧拿出手机报警,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是凶手听到警笛声之后不仅没有惊慌,反而蹲在死者旁边浅浅发笑,被警方带走时,他手上还在滴血。
在案发之前,没有人会将这个五官周正、戴着眼镜的斯文男子与“杀人犯”几个字联系在一起,这个名为朱海洋的中国留学生,以前一直都是以博学而又积极向上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在这一天,他歹毒的真面目终于暴露。
遇害的女孩名为杨欣,在这所学校读研究生,此时正是她入学的第13天,谁能想到不到两个礼拜的时间她就命丧异国他乡,而原因仅仅是因为她拒绝了不应该存在的表白。
开学那一天,朱海洋作为迎新学长带领杨欣熟悉校园环境,他长相斯文,说话温柔,这样一位博士学长让杨欣倍感亲切,来自同样一片国土,身上流着同样的血液,他们俩的交流非常愉快,杨欣也怀着憧憬开始了新的生活。
而朱海洋见到杨欣之后却并不只是生出一种亲切之感,他被眼前这个阳光开朗的女孩子吸引了,在他的人生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爱情”这种东西,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失败”这两个字,因此他从一开始就下定决心要将杨欣追到手。
还没认识几天,朱海洋就向杨欣告白了,这让杨欣感觉措手不及。她自己是有男朋友的,与男友两人感情稳定,并且已经计划完成学业之后就结婚,所以她很果断地拒绝了朱海洋,面对他频繁的邀约也全部以有事情为借口推脱了。
她的态度越冷漠,朱海洋内心的愤怒就越甚,他不明白自己这么优秀为什么还会遭到拒绝,在得知杨欣有男友之后更是难以抑制焦躁的情绪,辗转反侧了几个晚上之后,他内心的恶魔被放出了出来。
在一个没有课程安排的下午,他走进了一家超市,精挑细选了一份“礼物”准备送给杨欣,在他的计划里面,只要杨欣再次拒绝他,这份礼物就一定会让杨欣激动得叫出声音来。
1月21号这天,朱海洋再次准备向杨欣告白,书包里面背着他的“礼物”,结果杨欣在察觉到了他的偏激和极端之后根本不愿和他见面,朱海洋便以“最后一面”为由再次发出邀请,杨欣本着最后一点情义赴约,在旁人看来,他们俩就是坐在那里喝咖啡,虽然女生表情沉重,但是两人并未发生争吵。
可是在朱海洋看来,杨欣又拒绝了他一次,用的理由还是那些老生常谈,这让他感觉厌恶,一想到她以后要嫁给别人,朱海洋心里的愤怒早已经翻江倒海,所以他没有丝毫犹豫拿出了给杨欣准备的礼物:两把锋利的菜刀。
他持刀向她砍去,尖叫声还没来得及发出就已经被一刀封喉,而朱海洋却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一刀又一刀地砍下去,直至她最后身首异处。
被逮捕之后,朱海洋的眼神中充斥着轻蔑感,当被问及为什么要这样残忍地对一个女生时,他轻飘飘地给出了一个答案:“我太爱她了,我得不到,别人也别想得到。”
这种得不到就毁掉的恐怖思想支配了他的凶狠行为,而他之所以有这种思想,与他多年来的经历也有着很大的关系。正如上文所说,朱海洋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失败很少,回看个人履历,他一直都是“别人家的好孩子”。
父亲是教授,母亲是医生,父母的高智商遗传给了他,他从小就是班级里面的佼佼者,考入上海海洋大学之后,他更加觉得自己应当努力学习,后来以数学满分的成绩通过了GRE考试,又在许多全国性的大学生竞赛中频频斩获一等奖,他的人生没有受到过批评,也没有遭到过别人的拒绝。
别人还在为毕业设计头疼,他已经保研了,别人在为工作发愁的时候,他又收到了美国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直接成为了一名博士,这样的人生太过顺利,在别人眼中他太过完美,所以他将内心的邪恶与阴暗都藏了起来,在告白被拒之后,这种邪恶喷涌而出,让他直接变成了“魔鬼”。
在我国法律中,他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故意杀人罪,犯此罪应受的处罚为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朱海洋这样凶残的手段以及恶劣的动机来看,情形已经属于情节严重,被判死刑的几率大,由于他身在美国,因此按照美国律法接受处罚,在美国法律中,死刑的使用极易引起社会骚动,因此一般不使用,朱海洋最后被判处终身监禁,不得假释,这也就意味着他将在监狱中用一生反思自己。
一生求学至此,他本应该用所学的知识回报社会和国家,最终却被内心的阴暗侵蚀了理智,可见任何事情最好的支柱都是德行,没有德行,拥有的成绩再斐然也于事无补。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