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奇迹:参加过清军、北洋军、国军、八路军,解放后授衔
在古代,有三朝元老之说,比如汉朝的陈平,历经汉高祖、汉惠帝、汉文帝三朝,三国的司马懿,历经曹操、曹丕、曹睿……等等,他们的离奇经历,造就了精彩的人生。在近代,也有一个神奇的当兵人,当过清朝的辫子兵,当过北洋军阀的杂牌军,当过国民党的正规军,当过共产党的“土八路”,几乎大部分政权的武装部队他都呆过,横跨半个多世纪,传奇的人生履历造就了他平凡的伟大,他就是蒋维平。
图:蒋维平照片
富有传奇色彩的从军路
蒋维平是河北房山人,1878年出生的他,正处于中国风云巨变之时。18岁那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此时的蒋维平没想过自己要从军,因为他从小就做学徒,后来做长工。从小就有忠君爱国思想的蒋维平,在20岁左右参加了清军,在李鸿章、袁世凯、段祺瑞手下任过职位。
图:清末的新军,军装虽然是近代的,但仍有辫子
1912年,清朝随着宣统帝宣布退位,大清灭亡。清军很大部分掌握在袁世凯手里,但是在蒋维平眼里,袁世凯和清朝没什么区别,虽然北洋军收留了他,职位做到副团长,但是在那个时候,可以说副团长是一个不错的官职了。但是北洋军也不是什么仁义之师,到处搜刮民脂民膏。北伐战争爆发后,军阀被打散,蒋维平回到老家过上清淡的生活,开一个医馆济世救人,这可比当兵来得直接。在他心里,报国的初心永远没有忘记。
图:北洋军阀时期的士兵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蒋维平又踏上参军之路,他参加了宋哲元率领的29军第3师,担任管马处主任委员。好景不长,当时的国民党军在抗日上节节败退,蒋维平所在部队解散,心灰意冷的蒋维平又回家开药铺维持生活。
1938年,八路军120师259旅路过蒋维平的家,当时的蒋维平已经60岁了,为了实现自己保家卫国的夙愿,毅然决然的关闭自己的药铺,把药品全带上,冲破敌人的封锁,与当地抗日的八路军汇合,顺利加入八路军。同年,他被共产党的思想感染,决定加入共产党,为八路军做生产药品的工作。
图:60岁参加八路军的蒋维平
在担任359旅游的制药厂厂长期间,60多岁的蒋维平似乎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也找到了他心中的仁义之师。他发挥自己的特长,专心研究起了药品。为了找齐药材,不顾自己年事已高,爬山采药,深入民间收集药方。1941年,日本展开大扫荡,深入敌后的八路军药品奇缺,有些药品根本没有,在蒋维平的努力下,解决了一些非常棘手的药品和一部分打针问题,配置了许多膏药,缓解了了八路军的药品奇缺问题。
性格古怪,心地善良,带头生产
蒋维平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他虽然年纪大,但是本事也大,脾气也大。经常骂人,有种得理不饶人的感觉。但他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经常用自己的工资帮伤员买药、买营养品。
一次,部队在米脂休整,那时蒋维平的工资为12斗小米,他看到地主家雇佣的一个女仆,被地主欺压,蒋维平心地善良,用自己的工资把她赎出来,留在医院打杂。恰巧这个女子也是河北人,和蒋维平是老乡,两人一见如故,后来这位女子跟部队上的一副营长结婚,生活美满,对蒋维平也是一生的感激。
图:南泥湾生产活动
1943年,蒋维平担任陕甘宁边区南泥湾九龙泉719团的农场的场长,那时候他已经65岁,不顾年迈,带领全场100多人开荒400多亩,当年就达到了自给自足,并上缴公粮2万多公斤。不仅如此,他还带头开办木工厂、药厂、碾米坊等,让自己的农场变成第一个模范农场。同年,蒋维护平被评为旅劳动英雄和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
建国后,蒋维平做回老本行,担任察哈尔军区医院、华北军区张家界医院、北京军区张家口第251医院、中国国际白求恩和平医院副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此时他已经77岁高龄,是共和国史上最年长的中校。1964年7月12日,86岁的蒋维护平在张家口251医院与世长辞。
每个人的人生可能不同,有句话叫做殊途同归。蒋维平不仅是三朝元老那样简单,他的人生经历很丰富,也很传奇,走的路虽然与其他革命者不同,但它却成为了革命功臣。同时也造就了他传奇的履历。每个人都会被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什么样的人才会被历史和人民记住呢?
蒋维护平虽然生在腐朽的清王朝,但固有的忠君爱国思想并没有将其腐化,他辗转参加北洋军、国民党军、八路军,不就是为了寻找心中真正的仁义之师?那种忠君爱国其实已经变味了,不再是封建的忠君爱国,而是为民为国的大无畏奉献精神,一句话,他初心未变,就能方得始终!
◐◐◐◐●☛█▼▲豪仕法律网HTtp://Www.79110.net◐◐◐◐●☛█▼▲◐◐◐◐●☛█▼▲